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第3版)

作者:梅利莎·A.希林、谢伟
定价:34
印次:1-3
ISBN:9787302260868
出版日期:2011.08.01
印刷日期:2014.11.27

我很高兴向各位推介《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的中文版。在今后几十年中,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其特别稳健且自信的经济增长。中国有世界级大学和富有才干的研究者,加上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热切投资者,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但是仅有智能和资本这两者并不能够保证成功——商业文献中充斥着大量的企业故事,这些企业有着显著的创新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却令人惋惜地失败了。因此,创新必须从战略层面上加以管理。最为成功的是那些仔细选择其创新项目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一方面成功地利用了其组织的优势及外部机会,另一方面熟练地管理着其开发和部署过程。

more >

创新是美好的。它是一种既带有美感又具有实用性的诱惑力量: 它能释放我们的创造精神、开启我们的心灵,以通向迄今为止未曾梦想到的可能性,同时,它能够为经济增长提速,并推动人类在医药、农业、教育等关键领域的进步。对于西方世界创新的根本发动机即工业组织来说,创新不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创新不仅是竞争差别化的有效方法,它帮助企业进入新市场并实现更高的边际收益,同时它还是速度、技能和准确性的较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光有创新性并不够,要成功,它必须比其竞争对手创新得更好。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专家和管理者们关于此话题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在一些学科中已经出现,这些研究内容广泛、气氛活跃并且已经产生影响,如战略管理、组织理论、经济学、营销学、工程和社会学。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产生了下述方面的一系列洞见,例如创新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的动态、企业如何战略性地管理创新和企业如何实施其创新战略以最大化其成功的可能性等。文献散布于不同研究领域,说明人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当然,文献分散化对教育者和学生来说,也提出了集成化的挑战。本书力图将这些工作集成到一个一致性的战略框架中,以提供严谨的、包容性强的且易为学生们理解的内容。 本书的组织框架 本书将创新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战略过程探讨。本书的框架设计力图显现目前大多数战略教科书中的战略过程,它起源于对竞争动态的评估,随后进入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本书的第1部分覆盖了创新动态性的基础框架和启示,以帮助目前和将来的管理者更好地诠释其所处的技术环境并识别有意义的趋势。本文的第2部分开始于企业战略方向的探讨和创新战略的形成过程,包括项目选择、合作战略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第3部分涵盖了创新实施的过程,包括组织结构对创新的作用、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和企业战略部署的形成。本书一方面强调了实际应用和案例,另一方面也包容了现有的研究并且提供了指导进一步阅读的尾注。 全面覆盖商科和工程学的学生 本书力图成为创新战略管理和新产品开发课程的基础教材。商业和工程类教学项目中,一般都会包含此类课程。因此,本书在写作中,一直关注商业和工程类学生的需求。例如,本书的第6章即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中,介绍了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商学院学生也 许对其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工学院的学生则未必如此。同样,第11章即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一些内容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质量功能部署,对于信息系统和工程类学生,可能是复习材料,但对于管理类学生却是新的。本书的章节安排是自成体系的,教师如果选择以“自助餐”的方式来教学,可以从本书中挑选其偏好的材料。 第3版的一些新内容 本书的第3版经过了反复彻底的修订,以确保书中所采用的框架和工具是严谨的,是易于理解的,同时也确保书中所举的例子是最新的,并且是能够吸引人的,此外也是为了确保所引用的数据和案例是目前所能获得的最新信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改动阐述如下。 5个新的开篇案例 蓝光格式与HD-DVD: 高清视频的标准之争。该案例描述了分别由索尼和东芝公司领导的两大阵营之间关于控制高清视频的技术标准的斗争。该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行业中关于标准之争的原始例子。最后,一家媒体公司从HD-DVD转向蓝光标准的决定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结果是东芝公司的HD-DVD标准失去了支撑基础,索尼的蓝光标准最终获胜。 从PDA到智能手机: 一个产业的演化。这是之前的案例“PDA行业”的一个升级。该案例描述了早期PDA行业的兴起,以及随着Palm Pilot(一个后进入者,但却成了主导设计)的出现而达到的高潮,直到这之后的逐渐衰退。然后,该案例还分析了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PDA所处的尴尬位置,即造成Palm等公司要直接与老牌的手机公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等竞争。然而,再一次地,一个后进入者(苹果公司的iPhone)却占有了该市场的一大份额。该案例为探讨作为先动者、早期进入者和后进入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Bug Labs和长尾理论。Bug Labs是一家瞄准电子产品“长尾”市场的公司,它通过创造能够像Legos这样组合在一起的电子模块来获得一些定制产品。该案例深入剖析了Bug Labs是如何决定开发哪些模块,并且揭示了对开发项目决策进行量化评价的难度所在。 谷歌公司的创新组织。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曾描述谷歌公司的组织结构就像是“在一个膨胀的瓶子里的布朗运动”。该案例描述了谷歌公司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为什么谷歌公司的CEO认为谷歌的组织结构对于其创造性和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法律、财务、销售等部门的组织是按照传统方式来架构的,而其创新部门却是被组织成许多小型的、自我组织的团队,而且个人还可以自由支配他们20%的时间来开发自己的创新项目。 Skullcandy: 开发极端的耳机。创立于2003年,Skullcandy公司通过开发一些针对滑板和滑雪爱好者专用的耳机,获得了无法想象的快速增长。该案例描述了一个新的产品线——终极DJ音乐耳机的开发过程,深入阐述了该公司是如何为新产品开发团队分派人员、如何管理新产品开发团队以及如何组织新产品开发流程的。 本书的第3版还在第8章中新加了一个“研究花絮”,即“联盟网络中的战略定位”。该研究描述了一个公司在行业内部联盟中如何定位可能会影响其获取信息和其他资源,并且会影响其所要的结果。此外,第10章也增加了一个“理论应用”专栏,即“波音787梦幻客机(Dreamliner)的‘松散耦合’生产”。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波音公司是如何采用一种大量应用外包的模块化的制造流程来生产波音787的,并且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好处以及风险。 在工业产品、消费产品和服务产品之间更多的平衡 更多的工业产品案例(如电子元件、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商业软件)和服务产品案例(如搜索和广告服务、新闻服务、酒店和外包的工业设计)出现在全书中,不过全书的重点仍是那些学生最熟悉的消费产品和最可能引起广大读者兴趣的技术。 更全面的覆盖 第3版在第2章和第8章对联盟网络进行了更加全面的介绍,包括有关全球技术联盟网络的几个重要的图形。按照评论者的建议,第3版还对第4章中使用的网络外部性图表进行了更加丰富的说明(都有一些具体的实例),并且在第10章中对产品的模块化和组织形式的模块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介绍。第11章也进行了扩展,新加了对故障模式和效果的分析(FMEA),以确保学生熟悉这种广泛应用的新产品开发工具。除此之外,在确保本书保持简洁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努力,毕竟这是受到教员和学生欢迎的特性。 补充资料 本书的教学包可以在线获得,具体网址www.mhhe.com/schilling3e,内容包括:  教师手册。包含建议的课程大纲、讨论问题的答案等。  完整的幻灯片资料。包含讲解大纲、书中出现的所有重要的图表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编辑这些幻灯片。  测试题库。主要是一些判断题、单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战略运营管理(第4版)

[英]史蒂夫.布朗(Steve
定 价:88元

查看详情
组织理论与设计(第13版)

[美]理查德·L. 达夫特(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运筹学导论(翻译版·第11版)

[美]弗雷德里克·希利尔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组织行为学精要(第14版)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6版)

[美]罗伯特.M.蒙茨卡(Ro
定 价:108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第1章引言

    1.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2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1.3产业创新: 战略的重要性

    1.3.1创新漏斗

    1.3.2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1.4本章小结

    术语表

    讨论题

    补充阅读建议

    尾注

    第1部分技术创新的产业动力学

    第2章创新来源

    案例一览: 吉文成像的视频胶囊

    2.1概述

    2.2创造力

    2.2.1个体创造力

    2.2.2组织创造力

    2.3把创造力转化成创新

    2.3.1发明家

    2.3.2用户创新

    2.3.3企业的研究和开发

    2.3.4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及互补企业的联系

    2.3.5大学和政府资助的研究

    2.3.6私人非营利组织

    2.4合作网络中的创新

    2.4.1技术集群

    2.4.2技术外溢

    2.5本章小结

    术语表

    讨论题

    补充阅读建议

    尾注

    第3章创新类型和模式

    本田和混合电动汽车

    3.1概述

    3.2创新的类型

    3.2.1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3.2.2根本性创新与增量性创新

    3.2.3能力提高型创新与能力破坏型创新

    3.2.4架构创新与元件创新

    3.3技术的S曲线

    3.3.1技术进步的S曲线

    3.3.2技术扩散的S曲线

    3.3.3S曲线作为描述性工具

    3.3.4S曲线作为描述性工具的局限性

    3.4技术周期

    3.5本章小结

    术语表

    讨论题

    补充阅读建议

    尾注

    ...

版本展示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