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多义化识解的多维度研究

作者:许葵花
定价:78
印次:1-1
ISBN:9787302494287
出版日期:2018.04.01
印刷日期:2018.05.03

本书主要对多义现象进行多视角研究,共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对多义术语进行界定,并探讨多义涵义的界限问题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之后,从相对静态的角度运用原型范畴、概念隐喻和转喻、概念整合、意象图式、语义框架、构式语法及语法化和主观化等认知理论对多义化识解进行阐释;最后,从相对动态角度以意义使用观、话语选择理论及意义百科观下的有声思维实验来对多义化的实时在线识解和社会认知机制进行进一步阐释。全书运用大量的语料多维度解析了多义化的识解问题。

more >

英语的“polysemy”一词,可译为“多义性”“多义化”和 “一词多义”。“多义性”强调多义特征,“多义化”强调不同 意义延伸的演变过程,“一词多义”则强调词语的多义现象。鉴 于上述情况,“polysemy”一词本身就是多义的,被广泛应用于 不同学科和生活领域,如符号中有符号多义性、括弧多义性,文 学中有文学多义性、诗歌多义性,建筑中有建筑多义性、城市多 义性,数学中有函数多义性,生活中有梦幻多义性,商业中有股 票走势的多义性,等等。正因为如此,多义化的研究被学界日益 重视。从新中国成立至1979 年末的30 年中,我国仅发表两篇有 关多义化的文章,此后每10 年的发表数日益增多,先后为97、 204、1446、1837 篇,2010—2016 年的6 年中已多达1837 篇。 因此,许葵花的专著《多义化识解的多维度研究》的出版反映了 学科发展的这一趋势。 许葵花的专著除对多义化从不同视角,如术语界定、涵义、 和与相关概念区分外(1~3 章),也涉及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 转喻,意象图式视角下的多义化,框架理论视角下多义化等现象 (5~8 章)。即使就语言本身来说,作者也不仅限于词语的多义 现象,而是从多层面考察探讨多义化现象,如语音语调、词缀、 构式、语法、话语,即语言各个层次的多义化,并从词语进入语 篇的多义化研究(1.4 节,12~13 章),反映了当代语言学研究 的发展趋势。这是本专著的第二个特色。 如同英语语法研究经历了规定语法—描写语法—认知语法的 变化,作者也能扩大视野,对多义化的研究从描写(第4 章)进 入到对语言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的探讨。这就不仅从静态角度把 握多义化识解的理论脉络,并对各种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也能从 动态角度识解多因素的互动,从而解决了多义化的建构和解读的 iv 多义化识解的多维度研究 实时性和认知性,包括个人的和社会的(11 章)。这是本专著 的第三个特色。 贯穿全书的再一个特色是,作者既能进行历时的研究,也能 对不同理论进行比较;既做理论探讨,也能从词典、语料库、语 言学文献中收集和积累语言实例进行论证,使本书的论述言之有 理、言之有据。 本书作者许葵花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在于她1995 年起 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并于2006 年在北京大学英语 系取得博士学位的20 多年中,教学与科研并重,坚持语义学、 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方向。她的科研成果最能说明这 一情况,即出版专著1 部(《认知语境语义阐释功能的实证研 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发表论文近20 篇(1998— 2016), 主持科研项目3 项, 并完成科研项目2 项(2007— 2010),电视电影翻译7 部、译著1 部、翻译文章3 篇(1997— 1999),教材参编2 部、主编1 部(1999—2010),词典参编 1 部(1998),讲授课程3 门。 我坚信作者在今后教学和治学的道路上会取得更大成就。 胡壮麟 2017 年5 月16 日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本书聚焦于多义现象,借此从历时研究的脉络对语义学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为读者呈现了多义研究的历史画卷。既有多义的传统研究,更有多义的认知研究以及社会认知研究,反映了语义学发展的前沿问题。而且用大量的实例围绕多义来阐释语义学理论。

  • 本书聚焦于多义现象,借此从历时研究的脉络对语义学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为读者呈现了多义研究的历史画卷。既有多义的传统研究,更有多义的认知研究以及社会认知研究,反映了语义学发展的前沿问题。而且用大量的实例围绕多义来阐释语义学理论。

more >
  • 序一  胡壮麟 III

    序二  王逢鑫 V

    绪论  XIII

    第一章 多义术语的界定

    1.1 引言  1

    1.2 “多义”术语的提出  2

    1.3 polysemy 术语界定的误区  2

    1.3.1 普通词典的定义  3

    1.3.2 语言学词典的定义  4

    1.3.3 语言学家的定义  5

    1.4 多义:多层面的语言现象  6

    1.4.1 语音语调多义化  6

    1.4.2 词缀多义化  6

    1.4.3 词汇多义化  8

    1.4.4 构式多义化  9

    1.4.5 语法多义化  9

    1.4.6 话语多义化  12

    1.5 小结  13

    第二章 多义化概念的涵义界限问题

    2.1 引言  15

    2.2 多义化概念涵义界限的流派  15

    2.2.1 最小化多义观  16

    2.2.2 最大化多义观  17

    2.2.3 多义化的融合观  18

    2.3 意义的实质问题  19

    2.3.1 概念处理问题  20

    目 录

    viii

    多义化识解的多维度研究

    2.3.2 人的认知力问题  20

    2.3.3 经验知识问题  21

    2.3.4 语境因素问题  22

    2.4 小结  22

    第三章 多义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1 引言  25

    3.2 多义词与同音形异义词辨析  25

    3.3 多义·歧义·模糊  29

    3.3.1 多义的判定  30

    3.3.2 多义与歧义  31

    3.3.3 多义与模糊  35

    3.4 多义及相邻概念认知再探  36

    3.5 余论  39

    3.6 小结  41

    第四章 多义化的描写主义研究 ...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