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物联网——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与无线通信(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

北京邮电大学精品课程教材!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配套教学课件、源程序、实验指导!

作者:高泽华、孙文生
定价:59
印次:1-7
ISBN:9787302535218
出版日期:2020.01.01
印刷日期:2024.01.04

物联网及智慧城市在近些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联网的赢利窗口已经开启。本书从物联网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物联网+等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物联网工程开发(主控层、传感器层、无线传输层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物联网应用实践案例,并配套相应的物联网硬件开发环境、硬件开发模块,力争让读者从科学前沿,对物联网未来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科学的把握,培养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思维模式以及物联网开发实践能力,提高利用物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书中第一部分着重描述物联网基础知识、未来发展。第二部分着重结合配套硬件开发环境模块介绍物联网主控层、传感器层、无线传输层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的开发技术及应用案例。这些章节各自独立,层次分明,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联系。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翔实、实例丰富。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与参考。

more >

前言 互联网连接的是人,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成零。物联网连接了人、物,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互联网颠覆了人类的传统信息体系架构,而物联网融合信息、物质、能量,将会再次猛烈冲击和改变世界信息物理体系架构。物联网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浪潮,将会形成一个更强大的产业,变成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资源,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资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在通信技术、互联网、传感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沟通的网络构架。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核心是将物体联到网络上,物联网未来就是人工智慧生命感知决策行动系统。物联网采用传感感知技术获取物体、环境的各种信息参数,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汇总到信息通信网络上,并传输到后端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给决策层,并通过一定的机制、措施,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智慧控制。物联网是一个综合技术系统,未来还可以融合区块链、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R)、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技术,智能交互、信息智能呈现、随时采取行动,实现物联网+。 本书前半部分系统介绍了物联网的基础知识,涵盖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物联网+,通过物联网与各种最新技术融合的物联网+新技术,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阐述。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物联网工程开发(主控层、传感器层、无线传输层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物联网应用实践案例,并配套相应的物联网硬件开发环境、硬件开发模块。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深刻地领会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并可以进行物联网应用开发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入门要求低: 本书介绍了物联网最基本的知识,读者只需要有一定的通信及网络知识。 (2) 完整性: 本书内容完整,涉及面广,内容涵盖技术标准、关键技术、产业联盟、发展现状、物联网应用开发实践等内容,便于读者全面深刻地领会物联网技术。 (3) 概括性: 本书每章标题及第一段都是对该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其内容解释尽可能做到准确、翔实。 (4) 实用性: 本书紧密结合应用,对具体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开发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由高泽华、孙文生策划并编著。高泽华编写第1~5章,孙文生编写第6~9章。同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秦鸣然、刘欢、宋勇燕、李亚平、王曼婷、周紫葳、朱迪、许鑫、王甲、刘颖、张宸、王强、朱倍莹、郑方向、吴永侠、吴炜、吴成伟、骆浩、年鉴、范若乔完成了全书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完成了全书的文字校对和部分内容的编写,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厦门南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对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力支持。 另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邮电大学领导及教研室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对本书内容的取舍、主次安排均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书稿撰写整理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盛东亮老师为书稿的内容提出了大量有益建议,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9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软件技术基础(第2版)

瞿亮 主编 梁桥康 王绍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工业互联网架构下的智慧照明

王敏,赵志刚,张聪玲,宋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李娇,张金艺,任春明,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

靳孝峰、刘广杰
定 价:65元

查看详情
FPGA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原理

陈晓梅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高泽华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国际TRIZ创新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创业导师,启明星创新与创业平台创始人,北京邮电大学创业联盟发起人。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北京通信信息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物联网、智能器件、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感知技术、能源、区块链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多项,在国际与国内的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及参加编写教材6部,主编及参编通信类专业科技图书7部。申请发明专利18项,获得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和通信信息类专项奖。在北京邮电大学开设创业类课程,与美国创业孵化器合作创办创业平台。建立了创业课程体系(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业课),从美国硅谷引进创业资源涵盖硬核科技\颠覆性技术\互联网应用等,带领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发创业项目,致力于轻松创业。
  •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源程序|实验指导
    上述资源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本书特色
    本书在总结教学团队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物联网应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物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物联网工程开发(主控层、传感器层、无线传输层RFID、NFC、LoRa、NB-IoT、WiFi、ZigBee与Bluetooth)、物联网应用实践案例,并配套相应的物联网硬件开发环境、硬件开发模块。力争从科学前沿的高度,对物联网未来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科学的把握,培养读者的物联网开发实践能力,提高利用物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易教易学  系统阐述理论的同时,结合前沿的技术,引入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并配套开发套件,既为初学者提供容易入门的Android开发环境和案例,也为广大本科生、研究生提供FPGA开发环境和案例。
    ? 前后衔接  强调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前后连贯性,并妥善处理好与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性。
    ? 技术前沿  介绍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新进展,激发读者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想。

more >
  • 目录

    第1章物联网简介

    1.1物联网简史

    1.2物联网体系框架

    1.3物联网关键技术

    1.4物联网常见应用

    1.5物联网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物联网体系架构

    2.1感知层

    2.1.1传感器

    2.1.2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2.1.3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范畴

    2.2网络层

    2.2.1互联网与NGI体系架构

    2.2.2传输网与传感网的融合

    2.3应用层

    2.3.1业务模式和流程

    2.3.2服务资源

    2.3.3服务质量

    2.4物联网体系架构

    2.4.1USN体系架构

    2.4.2M2M

    2.4.3SENSEI

    2.4.4WoT

    习题

    第3章物联网关键技术

    3.1感知技术

    3.1.1RFID

    3.1.2传感器

    3.1.3能源技术

    3.2通信组网技术

    3.2.1Bluetooth

    3.2.2ZigBee

    3.2.3NFC

    3.2.4IEEE 802.11ah

    3.2.5LoRa

    3.2.65G

    3.2.7NBIoT

    3.3应用服务技术

    3.3.1云计算

    3.3.2大数据

    3.3.3人工智能

    习题

    第4章物联网标准化体系

    4.1RFID标准

    4.1.1RFID标准化组织

    4.1.2RFID标准体系

    4.1.3EPC Global标准体系

    4.2中国RFID技术标准

    4.2.1...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