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中国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元话语研究(英文版)

前沿性、系统性、可读性 深入专题研究领域的阶梯 进入交叉学科的桥梁 启迪研发创新的源泉

作者:王晶晶
定价:89
印次:1-1
ISBN:9787302544937
出版日期:2020.06.01
印刷日期:2020.05.25

本书基于元话语广义人际模式以及狭义反身模式,提出适用于学术论文写作语篇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即元语篇、信息引导式以及人际互动式元话语的三维分类模式。其中,每一维度都是一个层级体,体现元话语在篇章中的不同功能。基于此模式尝试探究中国理工科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其与相关领域英文期刊论文中元话语的使用差异。

more >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元话语研究” (19YJC74007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元话语研究(英文版) 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丛书序) 一流博士生教育 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丛书序)本文首发于《光明日报》,2017年12月5日。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是一流大学的底色,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体现出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清华大学正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博士生选拔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 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者与学术群体在学术活动中坚守的价值准则。大学对学术精神的追求,反映了一所大学对学术的重视、对真理的热爱和对功利性目标的摒弃。博士生教育要培养有志于追求学术的人,其根本在于学术精神的培养。 无论古今中外,博士这一称号都是和学问、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和知识探索密切相关。我国的博士一词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一种学官名。博士任职者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须知识渊博并负有传授学问的职责。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写道: “博者,通博古今; 士者,辩于然否。”后来,人们逐渐把精通某种职业的专门人才称为博士。博士作为一种学位,最早产生于12世纪,最初它是加入教师行会的一种资格证书。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成立,其哲学院取代了以往神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并赋予了哲学博士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推崇学术自由、创造新知识。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博士则被定义为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具备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是学术精神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博士生学习期间是培养学术精神最重要的阶段。博士生需要接受严谨的学术训练,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并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活动及博士论文答辩等环节,证明自身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要培养学术志趣,把对学术的热爱融入生命之中,把捍卫真理作为毕生的追求。博士生更要学会如何面对干扰和诱惑,远离功利,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学术精神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理性精神、学术奉献精神不仅对博士生未来的学术事业至关重要,对博士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 博士生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言语表达、沟通协作等,但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 学术重视传承,但更看重突破和创新。博士生作为学术事业的后备力量,要立志于追求独创性。独创意味着独立和创造,没有独立精神,往往很难产生创造性的成果。1929年6月3日,在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逝世二周年之际,国学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同为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先生撰写了碑铭,其中写道: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对于一位学者的极高评价。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是强调要在古今贯通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努力达到新的高度。博士生应该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要求自己,不断创造新的学术成果。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到访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90多名中国学生、学者提出: “独创性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杨先生主张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有独创的精神、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术上的独创性变得越来越难,也愈加珍贵和重要。博士生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性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的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权威。批判性思维的缺乏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学生特有的弱项,也是我们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2001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开展了一项“卡内基博士生教育创新计划”,针对博士生教育进行调研,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 在美国和欧洲,培养学生保持批判而质疑的眼光看待自己、同行和导师的观点同样非常不容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成为博士生培养项目的组成部分。 对于博士生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要从如何面对权威开始。为了鼓励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在2013年发起“巅峰对话”,由学生自主邀请各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与清华学生同台对话。该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21期,先后邀请17位诺贝尔奖、3位图灵奖、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参与对话。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在2013年11月来清华参加“巅峰对话”时,对于清华学生的质疑精神印象深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 “清华的学生无所畏惧,请原谅我的措辞,但他们真的很有胆量。”这是我听到的对清华学生的最高评价,博士生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更难的一层是要有勇气不断否定自己,有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爱因斯坦说: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这句名言应该成为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的箴言。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有赖于构建全方位的博士生教育体系 一流的博士生教育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在博士生选拔方面,不能简单按考分录取,而是要侧重评价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学术志趣和创新潜力更关键,考分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术潜质。清华大学在经过多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从原来的按照考试分数招收博士生转变为按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潜质招收,并给予院系、学科、导师更大的自主权。《清华大学“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明晰了导师和院系在考核、遴选和推荐上的权力和职责,同时确定了规范的流程及监管要求。 在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确认方面,不能论资排辈,要更看重教师的学术活力及研究工作的前沿性。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要让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博士生教育中来。清华大学从2009年开始探索将博士生导师评定权下放到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允许评聘一部分优秀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明确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让富有创造活力的青年教师指导优秀的青年学生,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促进博士生交流方面,要努力突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注重搭建跨学科的平台。跨学科交流是激发博士生学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博士生要努力提升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清华大学于2014年创办了“微沙龙”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3年来,博士生参与和发起“微沙龙”12000多场,参与博士生达38000多人次。“微沙龙”促进了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志趣。清华于2002年创办了博士生论坛,论坛由同学自己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博士生论坛持续举办了500期,开展了18000多场学术报告,切实起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科交融、促进交流的作用。学校积极资助博士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超过60%的博士生有海外访学经历。清华于2011年设立了发展中国家博士生项目,鼓励学生到发展中国家亲身体验和调研,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各类问题。 在博士学位评定方面,权力要进一步下放,学术判断应该由各领域的学者来负责。院系二级学术单位应该在评定博士论文水平上拥有更多的权力,也应担负更多的责任。清华大学从2015年开始把学位论文的评审职责授权给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评审过程主要由各学位分委员会进行把关,校学位委员会负责学位管理整体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和争议事项处理。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大学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博士生教育的战略性、引领性作用,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不断推动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清华大学校长 2017年12月5日 丛书序二 丛书序二 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博士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作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清华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立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博士生教育改革。为了提供适宜博士生成长的学术环境,我校一方面不断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大力推动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我校已多年运行一系列博士生培养专项基金和特色项目,激励博士生潜心学术、锐意创新,提升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倡导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是最具创造力的学术研究新生力量,思维活跃,求真求实。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本领域研究前沿,吸取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这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不仅是我校博士生研究工作前沿成果的体现,也是我校博士生学术精神传承和光大的体现。 这套丛书的每一篇论文均来自学校新近每年评选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了鼓励创新,激励优秀的博士生脱颖而出,同时激励导师悉心指导,我校评选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已有20多年。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代表了我校各学科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为了传播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成果,更好地推动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促进博士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这些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悉心地为每位作者提供专业、细致的写作和出版指导,使这些博士论文以专著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促进了这些最新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可以为国内外各相关领域或交叉领域的在读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丛书作者的导师们。这些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从选题、研究到成文,离不开导师的精心指导。我校优秀的师生导学传统,成就了一项项优秀的研究成果,成就了一大批青年学者,也成就了清华的学术研究。感谢导师们为每篇论文精心撰写序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 感谢丛书的作者们。他们优秀的学术成果,连同鲜活的思想、创新的精神、严谨的学风,都为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他们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论文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完善,使之在具备科学性、前沿性的同时,更具系统性和可读性。 这套丛书涵盖清华众多学科,从论文的选题能够感受到作者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发展问题、新兴产业创新等的研究热情,能够感受到作者们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相信这些年轻作者们勇于承担学术创新重任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感染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祝愿丛书的作者们、读者们和所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同行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梦想,百折不挠!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事业中不断创新,做新时代的引领者。 相信每一位读者在阅读这一本本学术著作的时候,在吸取学术创新成果、享受学术之美的同时,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传播和发扬出去。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18年1月5日 导师序言 导师序言 学术语篇早已不再是作者简单客观地对研究结果的汇报,而是作者通过有意识地使用一系列符合学科规约的词汇语言策略来引导读者、创建互动模式从而推介其研究结果的方式。元话语,这一语篇修辞的核心功能在于,它不仅可以指代语言本身,还可以帮助读者组织、解释及评价文本内容从而实现篇章互动 (Hyland,2005)。 元话语最早由形式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 (1959) 提出,然而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最近30余年海外语言学家又重新开始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可以说起步比较晚。王晶晶的这一研究处于学科前沿,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由普通英语技能向学术英语转型的这一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凭借其在这一领域深厚的学术积累,以及多年来在大学教学实践中的经历,王晶晶可谓是完成这一选题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由于元话语概念的模糊性,关于元话语的分类框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话语狭义“反身模式”与广义“人际模式”两类元话语研究范式。前者以Mauranne (1993)和del(2006)为代表,强调元话语的元语言学功能,即语言的“自反性”,并提出了元话语反身性模式(Reflective model); 后者以Hyland (Hyland & Tse,2004; Hyland,2005)为代表,认为元话语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作者、读者和语篇的互动,而非局限于语言自反功能,由此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互动模式(Interpersonal model)。 然而两类框架各有不足,其子类别也需要在不同语境中调试。王晶晶将元话语广义人际模式同元话语狭义反身模式相结合,尝试建立了适用于学术论文写作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即元语篇、信息引导式以及人际互动式元话语的三维分类模式。框架兼顾del (2006)二分法,将元话语功能分为元语篇以及作者—读者互动,同时加入立场词与介入语,体现了元话语的语篇和人际功能,避免了以往对反身模式语境限制的批评以及传统人际模式与功能视角下语言三大元功能的偏离。作者还将此框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基于此模式对比研究了中国理工科博士生英语学术论文与相关领域英美学者英文期刊学术论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了实证数据及研究框架支持。 在清华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王晶晶的刻苦、学术热忱以及乐观精神,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感染了周围的同学们,而她自己则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具有相当难度的论文写作。该论文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上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较高的科研潜质。从这篇论文可以看出王晶晶对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教学等理论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研究,尤其对元话语理论和应用研究涉猎广泛。该论文英文写作水平比较高,重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博士论文。正如预料之中的那样,王晶晶的毕业论文不仅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而且还顺利地入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写作质量和论文的学术价值的最好确证,同时亦是对王晶晶在学术道路上的执着、勤奋和学术领悟力的最好回馈,可谓苍天不负有心人。 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对我国高等教育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对中国学生英文学术写作起到启发作用,同时还希望王晶晶能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有更辉煌的未来。 吕中舌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2019年5月26日于清华园 摘要 摘要 本书基于元话语广义人际模式以及狭义反身模式,尝试提出适用于学术论文写作语篇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即元语篇、信息引导式以及人际互动式元话语的三维分类模式。其中,每一维度都是一个层级体,体现元话语在篇章中的不同功能。基于此模式探究中国理工科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其与相关领域英文期刊论文中元话语的使用差异。 本书自建两组语料库: 中国理工科博士生论文语料库(CSW)及英文期刊论文作者语料库(JAW)。分别收集来自理工四类学科的博士学术写作论文与英文期刊论文,每类学科40篇,两组语料库共收集论文320 篇。研究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元话语标记语在不同写作团体(博士生与期刊作者)以及跨专业之间的使用特征及差异,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第一,就整体而言,两组数据库元话语三个维度分布特征一致,即人际互动式的元话语使用率最高,而元语篇的使用率最低。人际互动式元话语的高使用率说明: 学术语篇不仅是科研成果的汇报,也体现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话语策略同读者进行交流互动的意图。 第二,本研究证明了元话语使用的学科差异性。相较理科而言,工科学术论文元话语出现频次较高,更多涉及数据指称、解释和对比,并对已有理论进行评述。就具体学科而言,除篇章互动元话语之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元话语标记语在四类学科中使用率最高,与对比库(JAW)元话语使用差异最大。这一结果表明,同其他专业相比,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在元话语使用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第三,CSW与JAW两组数据库都倾向于使用某些特定的元话语标记语。其中,最常用的五种元话语标记语占总数的50%以上。相较英文期刊作者而言,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元话语使用率较高,在元话语每个维度的层级中均存在过度使用的特征,且缺乏词汇选择的多样性。这也导致了中国博士生在学术论文中过少使用或误用某些元话语标记语的现象。分析显示,缺乏语域意识、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述口语化、母语文化都是造成中国博士生错误使用元话语标记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元话语; 学术写作; 元语篇; 信息引导式元话语; 人际互动式元话语 Abstract Abstract Academic writing is no longer labelled as simply repor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 an objective way,but constructed to apply metadiscourse to convey stance,guide read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text and realize the persuasive function. In light of the interpersonal model predominant in broad approach and the reflexive model representing the narrow approach,this book proposes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model for academic writing,consisting of metatext,interactive and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this analytical model,each dimension is a hierarchical entity composed of several layers of matadiscursive categories. Based on this model,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in Chinese PhD students academic writing and the differences of using metadiscourse between the student writers and journal article writers. Two corpora are compiled in the present study,namely,the Chinese EFL PhD student writer corpus (CSW) and the journal article writer corpus (JAW). CSW is composed of term papers of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Course from four disciplin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60 term papers of PhD students are collected in total with 40 from each discipline. A compared JAW of 160 research papers from the same four disciplines is compiled as the norm of the analysi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re adopted to reveal the crosscommunity (PhD student writers and journal article writers) differences as well as the cross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The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ly, the two corpora share generally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for the threedimensions. That is,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s most frequently used, whereas metatext is the least used. The high occurrence o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both corpora suggests that academic writing is no longer labelled as being purely objective and conveying cold facts but constructed with predetermined metadiscourse strategies to guide its reader to fulfill it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Secondly,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a disciplinary variety in metadiscourse employ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ure science,academic papers of engineering involve more reference,explanation,comparison and comment on given theories. Thus,metadiscourse is more commonly used. As for the specific discipline,the academic papers of the PhD students from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hibit the highest frequency and the highest discrepancy across corpora in terms of employing the subtypes of metalinguistic items except for the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hD student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counter more challenges in the employment of metadiscourse. Thirdly, both CSW and JAW display a general pattern of linguistic preferences for certain metadiscursive items of each subcategory of metadiscourse. The top five frequently used items of each subcategory of metadiscourse in both corpora account for more than 50% of all the metadiscourse units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the journal article writers,the PhD students use statistically more significant metadiscourse markers than the journal article writers in every subcategory of the threedimensions and are more limited in the use of metadiscursive units,presenting a lack of linguistic variety. This linguistic preference also results in the underuse and misuse of certain metadiscourse items by the PhD students in academic papers. It is analyzed that lack of register awareness,limited vocabulary,preference of informal words,and Chinese culture all contribute to inappropriate use of these metalinguistic resources. Key words: metadiscourse; academic writing; metatext; 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供应链中的资源分配研究——以新能...

唐润宇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基于弛豫铁电单晶PMN-PT的新型器件...

方华靖
定 价:89元

查看详情
基于确定性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谭智佳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狄拉克半金属的能带调控和超快动力...

鲍昌华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唐集体例笺证

李成晴
定 价:88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以下简称“优博丛书”)精选自2014年以来入选的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Top 5%)。每篇论文经作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并增加导师序言后,以专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博丛书”选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领域,覆盖清华大学开设的全部一级学科,代表了清华大学各学科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反映了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是广大博硕士研究生开题及撰写学位论文的必备参考,也是科研人员快速和系统了解某一细分领域发展概况、最新进展以及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以下简称“优博丛书”)精选自2014年以来入选的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Top 5%)。每篇论文经作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并增加导师序言后,以专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博丛书”选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领域,覆盖清华大学开设的全部一级学科,代表了清华大学各学科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反映了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是广大博硕士研究生开题及撰写学位论文的必备参考,也是科研人员快速和系统了解某一细分领域发展概况、最新进展以及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more >
  • Contents

    Chapter 1Introduction

    1.1Rationale of the Study

    1.2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1.3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Thesis Overview

    Chapter 2Literature Review

    2.1Theoret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

    2.1.1Definition of Metadiscourse

    2.1.2Features of Metadiscourse

    2.1.3Categorizations of Metadiscourse

    2.2Empirical Studies on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2.2.1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s

    2.2.2Metadiscourse in ESL/EFL

     Student Writing

    2.3Research Gap

    2.4Summary

    Chapter 3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3.1Working Definition of Important Terms

    3.1.1Defining Discourse

    3.1.2Defining Academic Writing

    ...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