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精品图书 > 精彩书评

精彩书评

xiongfl1974@126.com评《 非线性规划(第2版)》

该书的精彩之处在于能通过几何解释加深对非线性优化进行解释,同时对于对偶概念也有很独到的讲解,适合研究生学习

twobaobao2@163.com评《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项目化教程(Windows Server 2008+Linux)》

很少看到这么好的教材,各种服务从基本配置到深入配置步骤都很详细,按书中的步骤配置都能成功,尤其是不同版本Linux之间的细微差异都有说明

toplp@qq.com评《 Python程序设计(第2版)》

这本书简洁、丰富、精彩中透着优雅和感动! 如果说第一版是一捆捆笔记整理而成,那么这第二版,其目录内容编排和整书的风格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读起来特别柔顺而又充实! 非常感谢董老师的倾情付出!

jj910844@qq.com评《 多源信息协同——城市和区域级大数据的应用与演进》

从理念共识到共同行动,从差异化发展到共性聚焦,每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一次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智慧城市规模化建设的同时,更加需要冷静地思考。大数据时代不能大跃进,“人”先落地,“物”才能落地。 他们追求速度,我们追求质量;他们关注感知,我们关注应用;他们优化模式,我们优化结构;他们协同信息,我们协同未来。

ujsun@sina.com评《 设计问题(第二辑)》

该书是设计的启明星,实现了国内外设计研究的无缝接轨。文章既有理论性,又富含生动的案例。译文语言流畅,贴近原文。值得购买。

杨柳评《 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

清华大学,这所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建立在一百多年前风雨如磐的中国大地。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历尽坎坷,但始终秉持科学救国的理想,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孕育了大批创新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清华传统。她的发展是与历届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自身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分不开的。1994-2003年,王大中担任清华大学历史上第14任校长,他长校的十年正是清华大学跨世纪发展的十年,是奔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头十年。《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改革创新的精神、精细管理的经验,不仅记录了清华大学探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轨迹,而且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经验。

王大中校长始终把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放在大学核心的位置。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曾经于2010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文化论坛上说:“大学的本质就是求真育人。”求真是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育人是培养品德高尚、学术精湛的人才。大学不同于研究机构,育人是第一位的,开展科学研究,除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外,也是为了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王大中院士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面向21世纪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清华的教育改革,核心问题是要回答清华在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的问题。他提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在培养人才上,王大中校长特别重视创造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并科学地、辩证地论述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不矛盾的,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王大中长校的十年被认为是清华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他敏锐地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总体思路,并不遗余力地付诸实践。王大中校长在追索世界一流大学时总是把学科建设放在大学发展的重点。他说:“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核心。”清华大学在解放前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文理各科都有一流的学科和大师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把清华大学的许多文理科都调整到其他学校,清华大学变成一所工科大学。“文革”后,学校主要是恢复元气,90年代是清华大学学科重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王大中校长从1994年初任职以后,首先在学科建设上作了顶层设计,确立了发展工科优势、加快理科和管理学科发展、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方针,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与协和医科大学等合作,使清华大学重新成为一所综合大学,并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学校的特色,使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大中校长始终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最关键的问题。他任职的时期,恰好是大学新老教师交替的关键时期,他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建设最重要的位置,把好进人关和晋升关,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时期学校加快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并对他们提出三条标准:一要是某一行的专家,有较深的学术造诣;二要能够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把握好学科的发展方向;三要能团结人,能带队伍。他领导清华制定了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百千工程”,使一批科技帅才和业务尖子脱颖而出。

王大中校长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多次在清华举办大学文化的研讨会和论坛。他推动恢复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大力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强调“树立和培养优良的学风、校风”,提出“如果我们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保持第一等的工作水平,则一流大学的建设就将沦为一句空话”。

王大中校长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任教于母校,为母校的重点学科——核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担任清华校长以后,更是怀着对母校的深切情怀,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实践中,秉持清华“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传统,开创了许多新的办学思路并采取了有力举措,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校际交流。十年间,学校各方面工作有了很大改观,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认可与赞誉,王校长本人也深受尊敬与拥戴。本书所试图记录的,不仅是王大中在任期间清华大学战略谋划与改革发展的主要脉络,更是力图反映以他为代表的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清华人在世纪之交的理想追求、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反映清华大学在追求卓越道路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人们总是从历史中找寻未来。王大中任校长的十年,虽然早已成为清华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多少可以带给今天以及明天的清华人,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同仁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朱万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评《 图说福文化》

就严肃、学理意义上的文化学研究而言,我们可能不自觉地将文化归之于精神层面。我们较多谈论的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即便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我们也较多地徘徊于经史子集之中,探寻于文人笔墨之间,较少对于包括文人在内的信仰、风俗以及集体意识给予关注。这并不是好现象,它至少显示了文化研究过于形而上,从而也导致了文化研究越来越脱离生活的土壤,缺少滋养学术生命的“地气”。我们需要有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又和当下日常生活有关的研究。

殷伟先生撰著的《图说五福文化丛书》因为弥补了上述关于“文化”的遗憾和缺失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五福——“福、禄、寿、喜、财”——看起来完全是太“世俗”的字眼,但谁敢说不祈求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拥有这些字眼?有谁敢说自己拒绝这些字眼所蕴含的人生享受和快乐?我们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人的生命指向正是这5个字。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正是这5个字驱动着我们的行为,进而推动着社会向前运动。它们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中国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目标,是中国人“集体”的生活理想。

这种生活的理想在今天依然鲜活,然而它们早已产生。作为“文化”,它们是信仰,是观念,是如同儒、释、道思想一样的精神积淀。因之它们就成为一个个我们欲探究竟的问题:它们是何时产生的?它们包含了哪些含义?围绕着它们又有哪些层面的延伸?殷伟先生的著作满足了我们的探究欲望。例如作为“图说五福文化丛书”的起始篇《图说福文化》,就从“福”的象形字说起,再到“福”的含义、祈福典故、福神崇拜、祈福风俗、祈福轶闻,乃至福图、福字,等等,其笔墨穿古及今,系统梳理了中华福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演变历程;其笔墨又跨界越域,全面展示了包括民俗风情、书法绘画在内中华福文化的各种形态,细致描述了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对“福”的期盼,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关于“福”的生动有趣的知识图谱。读过之后,我们对于“福”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一个汉字,而是一条流淌了上千年的精神长河!

正是通过这样的描述和审视,“福”才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行为,不是一秒钟发出的一则短信,不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和窗花,它实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实在是古今所有中国人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人生向往,同时它也构成了一个知识谱系,有历史,有物化的和非物质的形态。它可以归之于民俗史,也可以归之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它属于日常生活心理,又旁及宗教、文学、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因此,“福文化”的确是“文化”,而作者进行的的确是“文化”的研究。与诸多文化学者的研究不同的是,殷伟先生是换了一个角度审视文化。他讨论的不是那些只是读书人关心的命题,而是鲜活存留于古往今来读书和不读书的所有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问题;他论说的不仅仅是精神,而是从“福”的字形出发,延展到各种形态、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研究,或许为某些经院的研究者所不屑,但我要说,它更贴近芸芸众生的生活,更具有开阔的视野,更需要学术的勇气和智慧。而这样的著作,也更有生命的张力。

天下承平。中国人逐渐摆脱了物质生存困境,精神的需求逐渐变成生活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个体的人,需要“财”,有了好的物质条件才有幸福感;需要“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才越来越有尊严;需要“喜”,有喜方有乐;当然更需要“寿”,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愿意在这个世界尽可能多逗留时日。这种种好感受都可以汇聚为一个“福”字。相信殷伟先生撰著的这套《图说五福文化丛书》丛书,会让很多的人对“福”字及其背后的文化有深入的品位,会让很多人对人生的乐趣有更细致的体验。
 

邵大箴评《 探秘中国古建筑》

蔡良瑞君撰写的《探秘中国古建筑》,是一本兼有学术性和知识普及性的著作,值得热爱和欣赏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人一读。

在一本书中,要把学术的见解和普及性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非易事。这既需要作者的著述立足于学术的前沿,有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要在内容和文字上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的、为大众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中国古建筑,是一门大学问,广大观众对它们都有欣赏的兴趣,也会有自己的直观感受,但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和它们的艺术成就,则不甚了解。因此,从事建筑专业的学者,能写这样的著作惠及广大读者,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事。

蔡良瑞君长期从事建筑及艺术的研究,对中国古建筑尤其热爱。从台湾来大陆攻读建筑学博士学位和从事教学工作十年期间,他几乎走遍南北各地,四处寻访。很多古代建筑建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他亲自去实地考察,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许多难以言喻的困难。

蔡良瑞君写此书的目的不求写录他所有考察对象的琐碎细节,而是“通过不同类型及不同年代建筑的描绘、比较及分析,让读者能了解这些建筑的内涵”。因此,他有意避开诸如“营造法式”这类对一般大众来说较为艰涩费解的技术问题,而着重于写这些建筑物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艺术布局及装饰特点;写它们各自不同流传下来的故事、它们现有的雕塑或壁画遗存;写历史、社会文化、地域风俗等因素在建筑中的反映……对这些他又不是纯记录性地描述,而是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愫,不时发出有历史感和哲学意味的叹喟。

跟随作者去探寻这些古建筑,在得到许多宝贵知识,进入它们迷人艺术境界的同时,我们实际上在阅读和领略时代变迁、社会礼仪和人们审美趣味变化的历史,会从中获得许多对人生、对自然感悟的有益启示。此外,我还想说,蔡良瑞君的这本著作的出版,还会引发我们思考一个严肃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邵大箴
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导师)

叶雷评《 大幕拉开》

叶雷

自传,既是对自己昨天的反思、总结、检讨和告别,又是对自己现在的承认、接受、沉潜和发掘,更是对自己未来的憧憬、躁动、计划和行动。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发展到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程度,他才会考虑写一部自传。即使写出的自传可以欺骗他人,但在写自传的心路历程中,作者是很难做到自己欺骗自己的。所以,自传应成为一个人成长史的“必修课”,不能如胡适“四十多岁写儿童时代,五十多岁写留学时代到壮年时代,六十多岁写中年时代……”至少也要如普希金所说,“人人都应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然而,商业时代的喧哗,自传逐渐由“写给自己”异化成了“写给他人”,也几乎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的专利、应景和从“粉丝”那里再捞一票。所以,书市上的自传虽多,但可读性却很差,一些名人的自传简直味同嚼蜡。但最近读白燕升的自传《大幕拉开》,就如读卢梭的《忏悔录》、读鲍斯威尔的《约翰逊传》、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读胡适的《四十自述》,没有粉饰,没有矫情,全是原汁原味的真实宣泄,久旱逢甘霖,无形之中与他一起拉开那帘“有戏有梦、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人生大幕。

“2014年,我45周岁。45年的人生感悟,有感动,有色彩,有温暖;也有缺憾,有质疑,有愤怒……这些共同构成了我的过去。”离开央视和港视,成为自由人,白燕升既有过“怅然若失的焦虑,不知如何面对家人”,也有过“如释重负的轻松,想与世隔绝浪迹天涯玩个痛快”。“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你想做的和你必须做的”,所以“人生过半,做个小结”。“人生只有方向,没有一成不变的路”。写《大幕拉开》,回望来时路,白燕升说,“其实无关喜与悲,成与败,它只是属于我的一段经历,独一无二的经历,如此而已。”

读一本传记,读得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乡关何处”、“我的大学”、“涉足电视”、“北漂时光”、“风雨兼程”、“边走边唱”、“爱有了着落”、“离开央视”、“角儿”,最后是“做回自己”与“人生如戏”两篇后记,《大幕拉开》记录了白燕升45年的人生经历以及与戏曲的故事,也抒写了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宣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说白燕升是“一条痛快淋漓的汉子”,是“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戏曲主持人”。所以,这一切是属于白燕升个人的,更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白燕升自己也说“表面上写的是我自己,其实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戏曲的感想”。

戏曲,之所被称为国粹,不在于其带来的娱乐效果,而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一代代人都是看着戏曲成人的。然而,戏曲如今却面临着断层危机,白燕升实话实说:“这个圈子,确实太沉闷了,沉闷到让人不愿讲。”他曾有感觉,“好像自己输给了这个时代”,同时他又质问“这个时代胜利了吗?”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出了明确答案:“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更难能可贵的是,白燕升在自传中说:“前方的路似乎都被堵死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境下,能否继续坚持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这是对一个人心智的考验”;“无论如何变,别忘了心中的那个坐标,一如既往地激活传统文化是我的方向,也是我的归宿”。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如戏人生,“大幕”一次又一次地“拉开”,只看你想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表演什么。燕咏中华,歌行天下,激活传统,弘扬国粹,传承文明,温润心灵,大幕已经拉开,我们愿与白燕升一起在寻找信仰的路上同行吗?

自传是文学,“无论有什么过度或不足,但都是孤独的解毒药和隔膜的恢复剂”;自传是历史,“通过对人物的叙述,使我们形成了构建经验的方法、观察历史和其他人的方法”;自传更是社会学,“自传是了解我们面对着的生活的最高级、最富有教导意义的形式”。近年来,社会的喧嚣浮躁,让阿猫阿狗们都纷纷出版“自传”,但除了最大程度发挥边际效应捞金外,里面究竟还有多少良心呢?这个时代,我们该怎样写自传?白燕升的《大幕拉开》,无疑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无论社会影响如何,都注定会成为他自己生命中的一座里程碑。
 
《大幕拉开》,白燕升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1版,定价:65.00元。封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33ca0102v2ha.html

 

郑维伟评《 大唐英雄传》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男人为什么越来越缺少男人气概。不论是职场上的,还是官场上的,抑或是情场上的,越来越多的男人太象娘儿们,不仅处事为人不够豁达大度,甚至语腔语调、步态举止也多了些脂粉气,少了些男人气概。这不仅是男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大唐英雄传》在这个缺少男人气概的时代应运而生,它以“凌烟阁”为主线,从唐代三百年的历史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余位英雄人物加以介绍,每人一讲,贯穿整个唐朝历史。希冀帮助大家回到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之中,体会我们曾经拥有、但是现在却逐步逸散的那股英雄气概。我一口气读完该书,在三百年大唐气象的恢弘中,在三百年疆场官场得沉浮中,一个个英雄人物栩栩如生展现在脑海。掩卷而思,淡淡墨香,挥不去的英雄气概。里面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或儒雅或豪放,或机智或木讷,都能让人感觉到很爷们,很有男人气概。

男人气概不是凡事张扬,夸夸其谈。书中的大唐第一将李靖,性格内向,笨嘴拙舌,但思维敏锐度和观察力非同寻常,而且文武双全,战功赫赫,著作颇丰,通身透着一股子才气。为唐朝创造了最辉煌的军事成就,却始终低调内敛。与现在凡事咋咋呼呼,夸夸其谈的男人相比,少了些浅薄,多了些沉稳。

男人气概不是油头粉面,小鸡肚肠,斤斤计较。书中的大唐文臣娄师德,个高面黑,看起来五大三粗,曾被同僚嘲笑为田舍老农。但他在战场屡建战功,在官场左右逢源,深得同事、上下级的拥护爱戴。 他才高八斗,心胸极其豁达。处事圆融而不失原则,洁身自爱而待人宽厚。被作者评价为是一个睿智的人,干实事,办大事的人。这也是一种男人气概。

男人气概是淡泊名利,拒绝诱惑,光明磊落,敢于担当。书中的大唐猛将尉迟敬德,武艺高强、忠心耿耿、善于谋略、功高盖世。但他却对钱财女色看得很淡。《册府元龟》记载说:“敬德轻于货财,所得遗赐多散之于士卒及故旧亲族。”唐太宗曾想将公主许配给尉迟敬德。但是被尉迟敬德谢绝了,理由是“富不易妻”,糟糠之妻不下堂。他敢爱敢恨,直言不讳,有血有肉,敢于担当。这也是一种男人气概。

男人气概是有才有德,有识有量,善于处理协调各种问题。书中的大唐功臣郭子仪,他武功不是最强,却是个帅才,统帅全局的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矛盾,而不是见难就退,见危就避。他处理与上级关系时,始终忠心耿耿,彰显实力而又始终注意功高震主;对待家庭问题时,提倡“不聋不哑,不作家翁。”处理同事关系时,他秉着与人为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对待。他虽然是将军,但脾气好不暴躁,对待下属关心体贴。睿智能干,不居功,不自傲,一切以大局为重。在乱世里不仅再造了国家,而且还能保全自己。《旧唐书 郭子仪传》评价他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也是一种男人气概。。。。。。

书中大唐英雄们的男人气概远不止这些,正如该书作者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在《大唐英雄传》的新书发布会上,向观众们直言,“他感觉这个时代有点‘娘’,缺失刚正不阿、责任感,希望这本书要将英雄气概带回到人们当中。”

我想这一个个鲜活的大唐英雄们不仅属于大唐,他们的男人气概也应该属于我们倡导民族复兴,倡导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当今时代。有才有识、品德高尚、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男人气概永远是超越时代的精神财富。

 

11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