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基础教程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嵌入式系统简介

1.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1.1.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2嵌入式系统发展史

1.2.1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1.2.2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史

1.3嵌入式微处理器简介

1.4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习题1

第2章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1PIC16F87X系列单片机概述

2.2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2.2.1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2.2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及功能

2.2.3时序图和指令流

2.3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

2.3.1程序存储器组织

2.3.2数据存储器组织

习题2

第3章PIC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概述

3.2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指令格式

3.3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3.3.1绝对寻址

3.3.2相对寻址

3.3.3直接寻址

3.3.4间接寻址

3.4PIC16F87X单片机指令集

3.4.1字节操作类指令

3.4.2位操作类指令

3.4.3立即数与控制操作类指令

3.5PIC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5.1PIC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格式

3.5.2伪指令

3.5.3PIC汇编语言编程实例

习题3

第4章PIC单片机的外围模块及应用

4.1I/O端口

4.1.1PORTA端口

4.1.2PORTB端口

4.1.3PORTC端口

4.1.4PORTD端口

4.1.5PORTE端口

4.1.6并行从动端口PSP

4.1.7I/O端口基本功能的应用举例

4.2定时器/计数器

4.2.1定时/计数器0

4.2.2定时/计数器1

4.2.3定时/计数器2

4.3中断系统

4.3.1中断源

4.3.2中断控制寄存器

4.3.3中断现场保护

4.4A/D转换模块

4.4.1概述

4.4.2与A/D转换模块相关的寄存器

4.4.3A/D转换

4.5捕捉、比较和脉宽调制模块

4.5.1捕捉工作方式

4.5.2比较工作方式

4.5.3脉宽调制方式

4.6主同步串行端口

4.6.1概述

4.6.2串行外设接口SPI模式

4.6.3芯片间互联总线I2C模式

4.6.4MSSP模块初始化举例

4.7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

4.7.1与USART相关的寄存器

4.7.2USART波特率发生器BRG

4.7.3USART异步工作方式

4.7.4USART同步主控工作方式

4.7.5USART同步从动工作方式

4.7.6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的应用举例

4.8数据存储器EEPROM和程序存储器Flash

4.8.1相关的寄存器

4.8.2对EEPROM数据存储器的操作

4.8.3对Flash程序存储器的操作

4.8.4误写操作保护

4.8.5代码保护期间的操作

4.8.6EEPROM数据存储器操作举例

习题4

第5章CPU的特殊功能

5.1系统配置寄存器

5.2振荡器配置

5.2.1振荡器分类

5.2.2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

5.2.3RC振荡器

5.3复位

5.3.1上电复位POR

5.3.2上电延时定时器PWRT

5.3.3起振定时器OST

5.3.4欠压复位BOR

5.3.5上电复位延时时序

5.3.6电源控制/状态寄存器PCON

5.3.7看门狗定时器WDT

5.4休眠省电模式

5.4.1休眠唤醒

5.4.2中断唤醒

5.5在线调试与串行编程

5.5.1在线调试

5.5.2在线串行编程

5.5.3低电压在线串行编程

习题5

第6章PIC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6.1概述

6.2MPLAB IDE集成开发软件

6.2.1MPLAB IDE的组成

6.2.2MPLAB IDE的功能与安装运行

6.3HitechPICC 编译器

6.3.1PICC编译器的安装

6.3.2PICC C程序设计基本结构

6.3.3PICC中的变量

6.3.4PICC中的函数

6.4MPLAB ICD2调试器

6.4.1MPLAB ICD2功能

6.4.2MPLAB ICD2系统组件及配置

6.4.3MPLAB ICD2工作原理

6.4.4MPLAB ICD2开发过程

习题6

第7章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及应用实例

7.1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

7.1.1前期调研

7.1.2系统方案设计

7.1.3系统硬件设计

7.1.4系统软件设计

7.1.5系统联机调试

7.2单片机应用实例

7.2.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

7.2.2按键与键盘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7.2.3显示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

7.2.4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7.2.5基于单片机的声源定位系统

7.2.6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导航系统

习题7

第8章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8.1ARM简介

8.2ARM微处理器系列

8.2.1ARM7系列

8.2.2ARM9系列

8.2.3ARM10系列

8.2.4ARM11系列

8.2.5Xscale系列

8.2.6SecurCore系列

8.2.7Cortex系列

8.3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8.3.1流水线技术

8.3.2ARM处理器状态

8.3.3ARM处理器模式

8.3.4ARM寄存器组

8.3.5异常与中断处理

8.3.6ARM处理器的数据格式

习题8

第9章ARM指令系统

9.1ARM微处理器的寻址方式

9.1.1立即寻址

9.1.2寄存器寻址

9.1.3寄存器移位寻址

9.1.4寄存器间接寻址

9.1.5基址变址寻址

9.1.6多寄存器寻址

9.1.7堆栈寻址

9.1.8相对寻址

9.2ARM微处理器的指令集

9.2.1ARM指令集分类与格式

9.2.2ARM指令的条件码

9.2.3跳转指令

9.2.4数据处理指令

9.2.5load/store指令

9.2.6协处理器指令

9.2.7程序状态寄存器指令

9.2.8异常中断指令

9.3Thumb指令集简介

9.3.1Thumb寄存器的使用

9.3.2Thumb指令集

9.4Thumb指令集与ARM指令集的对比

习题9

第10章嵌入式操作系统

10.1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10.2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

10.2.1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0.2.2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简介

10.2.3μC/OSⅡ内核结构分析

10.2.4μC/OSⅡ任务调度

10.2.5μC/OSⅡ初始化

10.2.6μC/OSⅡ内核实现

10.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10.3.1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组成与编程基础

10.3.2Linux应用程序设计

10.3.3Linux内核结构分析与系统移植

10.4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

10.4.1Windows CE发展简史

10.4.2Windows CE的功能

10.4.3Windows CE系统结构

10.4.4开发工具简介

习题10

第11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11.1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

11.2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分析

11.2.1需求与规格

11.2.2需求分析

11.2.3制作需求表格

11.3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11.4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

11.4.1硬件设计方法和原则

11.4.2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11.5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

11.6嵌入式系统的集成

11.7嵌入式系统的调试

习题11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