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概述
1.1电磁暂态的危害
1.2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
1.3电磁暂态分析的数学方法
1.3.1电磁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1.3.2计算方法的分类
1.3.3电磁暂态的数值分析方法
1.4传导电磁暂态分析理论与方法
1.4.1电磁暂态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
1.4.2传导电磁暂态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章电磁暂态波传导理论
2.1波过程的物理概念
2.2波动方程
2.2.1波动方程的解
2.2.2前行波和反行波
2.2.3波的折射和反射
2.3传输线波过程的集总参数等值电路
2.3.1单根传输线波过程的彼德逊法则
2.3.2多根传输线波过程的等值波法则
2.4波经过电容和电感
2.4.1丢阿摩尔积分
2.4.2波经过电容和电感
2.4.3电感和电容削弱波的陡度
2.5计算波过程的特征线法
2.5.1计算波过程的特征线法
2.5.2特征线方程的物理意义
2.5.3应用特征线法求解线路波过程的方法
2.6波的衰减和变形
2.6.1波沿导线传播时的衰减和变形
2.6.2冲击电晕特性
2.6.3冲击电晕对波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平行多导线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
3.1波在平行多导线系统传播的静电方程
3.1.1波传播的静电方程
3.1.2平行多导线的耦合系数
3.2平行多导线参数计算
3.2.1电位系数矩阵
3.2.2电容系数矩阵
3.2.3阻抗矩阵
3.3输电线路模型
3.3.1对称分量模型
3.3.2支路参数模型
3.4非理想导体大地对架空线路参数的影响
3.4.1非理想导体大地的复透入深度
3.4.2考虑非理想大地时导线阻抗的修正方法
3.4.3阻抗修正公式的数值积分方法
3.5导体的趋肤效应
3.6土壤参数频变特性对线路参数的影响
3.6.1土壤参数的频变特性
3.6.2土壤参数频变特性对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
3.7电缆的参数计算
3.7.1单相单芯电缆的阻抗
3.7.2三相单芯电缆阻抗
3.7.3电缆的导纳矩阵
3.8电缆暂态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3.8.1解析法求解单芯同轴电缆的阻抗和导纳
3.8.2解析法求三芯电缆的阻抗和导纳
3.8.3分离元法
3.8.4线单元分离元法
3.8.5有限元法
3.8.6电缆参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贝杰隆特征线法的波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4.1贝杰隆特征线法求解单导线波过程
4.1.1单根无损线的贝杰隆等值计算电路
4.1.2集中储能元件的暂态等值计算电路
4.1.3线路损耗的近似处理方法
4.1.4节点电压方程和节点导纳矩阵
4.1.5电源支路的处理
4.2平行多导体线路波动方程和模变换方法
4.2.1平行多导体线路的波动方程
4.2.2平行多导体线路的模变换方法
4.2.3平衡线路的模变换矩阵
4.2.4平衡线路模量上的波速度
4.2.5平衡线路模量上的线路参数
4.2.6平衡线路模量上的波阻抗
4.3不平衡线路的模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
4.3.1不平衡线路的模变换矩阵
4.3.2实域中求解不平衡线路的模变换矩阵
4.3.3复数域中求解不平衡线路的特征值和模变换矩阵
4.3.4不平衡线路的模量传播参数
4.4多导线线路模量上的电阻参数
4.4.1均匀换位线路模量上的电阻参数
4.4.2不换位线路模量上的电阻参数
4.5平行多导体线路的等值电路
4.5.1模量上的等值计算电路
4.5.2相量上的等值计算电路
4.6电磁耦合电路的暂态等值计算电路
4.6.1电感耦合电路
4.6.2电容耦合电路
4.6.3有耦合电感和电阻串联时的暂态等值计算电路
4.7电缆系统的相模变换方法
4.8激励源模型
4.8.1典型的激励源波形
4.8.2外特性模型
4.8.3等值电路模型
参考文献
第5章电力设备及部件的电磁暂态分析模型
5.1非线性元件的电磁暂态计算模型
5.1.1时变非线性元件
5.1.2处理时变非线性元件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5.1.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暂态模型
5.1.4计算含非线性时变元件电路的补偿法
5.1.5非线性频变阻抗的电磁暂态计算模型
5.2地上及地下复杂导体结构的电磁暂态模型
5.2.1输电线路杆塔的等值波阻抗模型
5.2.2地中接地装置的电磁暂态模型
5.3绝缘子的雷电冲击闪络模型
5.3.1绝缘子的基本冲击闪络模型
5.3.2绝缘子串破坏效应系数法闪络判据
5.3.3绝缘子串先导发展法闪络判据
5.4开关操作的电磁暂态计算方法
5.4.1开关的类型
5.4.2开关操作引起跃变时的暂态计算
5.4.3用叠加原理处理开关操作
5.5开关操作过程的电弧模型
5.5.1开关操作电弧特性
5.5.2开关电弧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带磁芯及绕组设备的电磁暂态模型
6.1变压器的电磁暂态模型
6.1.1变压器中低频暂态模型
6.1.2变压器中低频暂态模型的参数确定
6.1.3涡流效应的模拟
6.1.4变压器高频电磁暂态分析模型
6.2变压器铁芯动态磁滞损耗模型
6.2.1铁磁材料的磁滞现象及分析模型
6.2.2JilesAtherton基本磁滞理论
6.2.3铁芯动态磁滞损耗模型
6.2.4动态损耗系数和频率的影响
6.3互感器的电磁暂态模型
6.3.1互感器的中低频等值电路模型
6.3.2互感器的高频等值电路模型
6.3.3互感器的宽频传输特性模型
6.4旋转电机电磁暂态模型
6.4.1同步电机电磁模型
6.4.2机电模型
6.4.3电机与电网连接
6.4.4对饱和的考虑
参考文献
第7章电力电子器件及控制系统的电磁暂态计算模型
7.1电力电子器件组成和分类
7.1.1电力电子器件组成
7.1.2电力电子器件分类
7.1.3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分类
7.2不控型器件模型
7.2.1二极管特性
7.2.2二极管分析模型
7.2.3二极管详细分析模型
7.3半控型器件模型
7.3.1晶闸管特性
7.3.2晶闸管物理模型
7.3.3晶闸管简化模型
7.3.4晶闸管宏模型
7.3.5暂态特性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7.4全控型器件模型
7.4.1IGBT特性
7.4.2IGBT的阻抗拟合模型
7.4.3IGBT的电路模型
7.5大型换流器暂态分析模型
7.5.1HVDC换流器基本结构
7.5.2换流阀电磁暂态特性
7.5.3换流阀等值电路模型
7.5.4换流阀的杂散电容
7.5.5换流器等值电路模型
7.6控制系统暂态分析模型
7.6.1控制系统的暂态分析
7.6.2考虑数据路径时延的暂态模型
7.6.3不考虑数据路径时延的暂态模型
7.6.4根匹配方法建立控制系统的暂态模型
7.6.5电磁暂态计算过程
7.7继电器的暂态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第8章新能源装置的电磁暂态模型
8.1风力发电机
8.1.1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暂态模拟
8.1.2风力发电机的机械模型
8.1.3外联系统的集成
8.2光伏电池
8.2.1光伏电池模型
8.2.2光伏电池模型参数
8.2.3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细线导体等效模型
8.3燃料电池
8.3.1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8.3.2电极的气体扩散模型
8.3.3物质守恒方程
8.3.4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
8.3.5燃料电池的双电层充电效应模型
8.3.6热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8.3.7嵌入式等值电路
8.4储能电容器
8.4.1超级电容器的简化电路
8.4.2超级电容器阻抗特性等效电路
参考文献
第9章参数频变的平行多导体电磁暂态计算方法
9.1平行多导体波过程的频域解
9.2权函数法
9.2.1线路导纳权函数法
9.2.2前、反行波权函数法
9.3处理平行多导体参数频率特性的Marti模型
9.3.1线路频变阻抗的有理逼近
9.3.2线路频变参数的一般时域处理方法
9.3.3权函数a1(t)的等值与卷积
9.3.4Marti线路模型等值电源的计算
9.3.5Marti 线路模型等值特征阻抗的计算
9.4频变非均匀传输线的特征线法
9.4.1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9.4.2特征线方法
9.4.3卷积项的递归格式
9.4.4数值计算方法
9.4.5边界条件的处理
9.5综合无损传输线和有损阻抗的时域分析方法
9.5.1计算原理
9.5.2理想传输线部分的处理方法
9.5.3频变阻抗的处理方法
9.6考虑线路频变阻抗的z变换方法
9.6.1z变换方法原理
9.6.2z变换法求解拟合函数
9.6.3频变z变换的通用方法
9.6.4线路电磁暂态计算的z变换方法
9.6.5采用z变换计算电缆电磁暂态实例
参考文献
第10章平行多导体电磁暂态的时域计算方法
10.1基于Chebyshev展开的单根传输线离散方程
10.1.1Chebyshev展开式及其性质
10.1.2基于Chebyshev展开的单根传输线离散方程
10.2基于Chebyshev展开的多导体传输线的处理方法
10.3基于Chebyshev展开的频变传输线的处理方法
10.3.1频域传输线的处理
10.3.2采用递归卷积方法求解频域传输线方程
10.3.3算法应用的一些技巧和改进
10.4电磁暂态分析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10.4.1时域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10.4.2端接集总参数网络的处理
10.4.3端接网络的状态方程表示及差分处理
10.4.4级联点集总参数网络的处理方法
10.4.5分支点的处理方法
10.4.6长传输线的处理方法
10.5含频变参数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10.5.1含频变参数多导体传输线的电报方程
10.5.2从时域卷积到递归卷积
10.5.3应用Prony方法处理导线内阻抗Zc
10.5.4应用矢量匹配的方法处理导线土壤阻抗
10.5.5应用Pade逼近处理导线土壤阻抗
10.5.6土壤阻抗的时域表示
10.5.7考虑有损土壤时的FDTD迭代公式
10.6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10.6.1采用阶梯式逼近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10.6.2采用指数逼近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10.7集总元件支路模型的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10.7.1绝缘子支路的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10.7.2亚网格技术
10.7.3非线性元件支路的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10.7.4柱上变压器的FDTD算法
参考文献
第11章考虑空间场耦合的传输线电磁暂态分析
11.1场线耦合的传输线分析方法
11.2双线传输线电磁耦合模型
11.2.1两导体传输线的Taylor模型
11.2.2Agrawal模型
11.2.3Rachidi模型
11.2.4Rusck模型
11.2.5ChowdhuriGross模型
11.3有限导电地面上的传输线电磁耦合方程
11.4理想导体平面上单根导体传输线
11.5平面波激励下传输线的响应
11.6平面波激励下均匀多导体传输线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
11.6.1外场激励时的均匀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11.6.2均匀平面波激励下均匀多导体传输线响应的
时域分析
11.6.3均匀平面波激励时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
方法
11.7雷电对传输线的感应电压
11.7.1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形成过程
11.7.2主放电电流模型
11.7.3雷电电磁场计算
11.7.4雷电电磁场对传输线的耦合
11.7.5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第12章半空间复杂导体结构电磁暂态的时域求解
12.1准静态假设下复杂导体结构暂态的时域求解
12.1.1求解复杂导体结构的改进回路电流模型
12.1.2土壤内外导体结构的时域求解
12.1.3计算实例:建筑物LPS的雷电暂态求解
12.1.4准静态模型与传输线方法和全波方法的比较
12.2有损全空间导体结构电磁暂态的时域解法
12.2.1有损全空间的一种时域积分方程形式
12.2.2有损全空间格林函数的有理逼近
12.2.3结合递归卷积的时域积分方程快速求解
12.3有损半空间内外导体结构电磁暂态的时域解法
12.3.1半空间格林函数
12.3.2Laplace域半空间格林函数的特性
12.3.3半空间格林函数的直接反射波分量和侧面波分量
12.3.4半空间格林函数的时域近似
12.3.5半空间时域混合位积分方程
12.3.6方法应用:雷击高速铁路的电磁暂态计算
参考文献
第13章电磁暂态分析的智能模型拟合方法
13.1智能模型拟合方法
13.2基模参数辨识方法
13.2.1时域基模参数辨识方法
13.2.2频域基模参数辨识方法
13.2.3多维基模参数辨识方法
13.2.4对基模参数辨识方法的改进
13.3矩阵束方法
13.4基于StoerBulirsch方法的自适应拟合算法
13.4.1一维有理函数模型及构造方法
13.4.2一维自适应拟合方法
13.4.3多维自适应拟合方法
13.4.4模型校验过程
13.5时域频域双内插法
13.5.1Hermite基函数法
13.5.2Hermite基函数法的改进
13.5.3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时频两域双内插的方法
13.6其他拟合方法
13.6.1渐近波形估计算法
13.6.2TDFT方法
13.6.3谱域展开法
参考文献
第14章电磁暂态信号的小波变换及应用
14.1电磁暂态信号分类
14.2小波变换基础
14.2.1小波变换定义
14.2.2小波变换的恒Q性质
14.2.3常用小波
14.2.4离散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
14.2.5小波包
14.2.6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
14.2.7小波能量谱
14.2.8小波熵
14.3暂态信号小波变换特征
14.3.1电力系统开关操作引起的暂态小波特征
14.3.2故障引起的暂态小波变换特征
14.3.3直击雷引起的暂态小波变换特征
14.3.4三种故障状态下暂态电流的小波能量谱特征
14.4故障定位分析的行波法
14.4.1行波法
14.4.2现代行波法
14.4.3高频行波法
14.4.4故障定位系统
14.5小波变换在行波法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14.5.1基于小波分析的行波测距基本原理
14.5.2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人工智能算法的输电线路
测距方法
14.5.3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输电线路测距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