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电磁兼容电路建模方法

目录

目录

第1章简介

1.1背景

1.1.1电磁兼容的必要性

1.1.2务实的方法

1.1.3学术方法

1.1.4管理方法

1.1.5误导性的概念

1.1.6电路模型

1.1.7计算方法

1.1.8测试

1.1.9方法的本质

1.2模型发展

1.2.1基本模型

1.2.2参数类型

1.2.3推导过程

1.2.4复合导体

1.2.5邻近效应

1.2.6电气长度

1.2.7分布参数

1.3系统干扰

1.3.1信号连接

1.3.2仿真结构

1.3.3等效电路

1.3.4传导发射

1.3.5传导敏感度

1.3.6变压器

1.3.7电流变压器

1.3.8典型的电路模型

1.4系统间的干扰

1.4.1偶极子模型

1.4.2虚拟导体

1.4.3威胁电压

1.4.4最坏情形分析

1.5瞬态

1.6测试的重要性

1.7实用设计技术

1.8系统设计

1.8.1指导准则

1.8.2自上向下分析方法

1.8.3正规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2章集总参数模型

2.1原始电容

2.2初始电感

2.3L与C的对偶

2.4环路参数

2.5电路参数

2.5.1简介

2.5.2电容

2.5.3二元性维持

2.5.4阻抗

2.5.5基本假设

2.6双导体模型

2.7三导体模型

2.8耦合优化

2.9转移导纳

2.10同轴耦合

2.11接地平面

第3章其他横截面

3.1单一复合导体

3.2复合导体对

3.3屏蔽对

第4章传输线模型

4.1ST模型

4.2三T模型

4.3交叉耦合

4.4在线测试模型

第5章天线模型

5.1半波偶极子

5.1.1辐射功率

5.1.2功率密度

5.1.3场强

5.1.4接收功率

5.2虚拟导体

5.3威胁电压

5.4威胁电流

5.5结构耦合

5.6辐射灵敏度

5.7辐射发射

第6章瞬态分析

6.1时间步长分析

6.1.1基本概念

6.1.2基本方程

6.1.3串联LCR电路

6.1.4并行LCR电路

6.2延时线模型

6.3线特性

6.4天线模式电流

6.5辐射发射

6.5.1连接电流变压器

6.5.2线电压

6.5.3源电流和电压

6.5.4辐射电流

6.5.5电缆损耗

6.5.6线性参数测量

6.6瞬态发射模型

第7章在线测试

7.1电压互感器

7.2电流变换器

7.3三轴电缆

7.4孤立导体

7.5电缆特性

7.6电缆瞬变

7.7电容器特性

第8章实践设计

8.1接地

8.2导体配对

8.3地环路

8.4共模抑制

8.4.1差分放大器

8.4.2差分逻辑驱动器

8.4.3差分模拟驱动

8.4.4共模扼流圈

8.4.5变压器耦合

8.4.6中心抽头变压器

8.4.7光隔离器

8.5差模阻尼

8.5.1瞬态阻尼

8.5.2主电源滤波

8.5.3电磁开关

8.5.4商业滤波器

8.5.5碳的使用

8.6共模阻尼

8.6.1共模电阻

8.6.2最小化收集

8.6.3三轴电缆

8.6.4变压器缠绕

8.6.5共模滤波器

8.6.6变压器耦合电阻

8.7屏蔽

8.7.1设备屏蔽

8.7.2建筑物的屏蔽

8.7.3碳的应用

第9章系统设计

9.1设计准则

9.1.1屏蔽器的结构

9.1.2返回导体

9.1.3接地环路

9.1.4电流平衡

9.1.5差模阻尼

9.1.6共模抑制

9.1.7系统评估

9.1.8基准测试

9.2图表关系

9.2.1电路图

9.2.2布线图

9.2.3方框图

9.2.4界面图

9.2.5电路模型

9.2.6器件值获取

9.2.7信号链接分析

9.2.8测试链接

9.3印制电路板

9.4易感性要求

9.5辐射要求

9.6规划

9.6.1性能要求

9.6.2在线测试设备

9.6.3软件

9.6.4关键信号的链接

9.6.5关键频率

9.6.6特性

9.6.7基本方法

附录AMathcad工作表

附录BMATLAB

附录C混合方程

附录D定义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