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大纲+课件
源代码+测试题
第1章波→电磁波→微波
1.1从波到电磁波
1.2电磁波的故事
1.2.1第一阶段: 电和磁相互独立
1.2.2第二阶段: 电和磁发生联系
1.2.3第三阶段: 理论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1.2.4第四阶段: 实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1.3从电磁波到微波
1.3.1什么是微波?
1.3.2为什么是微波?
1.3.3微波的用途
1.4空间波和导行波
第2章传输线里的微波
2.1为什么要学这一章?
2.2短线VS长线,集总VS分布
2.3如何拿捏微波传输线?
2.3.1化长为短
2.3.2分离时空
2.3.3传输线方程
2.3.4把玩通解
2.3.5为什么会有反射?
2.3.6如何衡量反射?
2.3.7微波传输线上的那点儿状态
2.3.8如何对付反射?
2.3.9阻抗圆图
第3章波导里的微波
3.1为什么要学这一章?
3.2波导的故事
3.3如何拿捏波导?
3.3.1波导分析——纵向场量法
3.3.2矩形波导的TM模和TE模
3.3.3矩形波导的高通特性
3.3.4矩形波导的传输参量
3.3.5矩形波导的基模: TE10
3.3.6圆波导的浅尝辄止
3.3.7“场”的角度回望微波传输线
第4章传输线谐振器和微波谐振腔
4.1为什么要学这一章?
4.2谐振
4.2.1声波的谐振
4.2.2电波的谐振
4.3传输线谐振器
4.3.1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入阻抗
4.3.2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用作谐振器
4.3.3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用作谐振器
4.3.4传输线型谐振器的适用场合
4.4微波谐振腔之矩形谐振腔
4.4.1电容、电感结构到矩形谐振腔的演变
4.4.2矩形谐振腔的场分布
4.4.3矩形谐振腔的谐振波长和品质因数
4.4.4矩形谐振腔的基模TE101
4.5微波谐振腔之同轴谐振腔
4.5.1λ0/2型同轴谐振腔
4.5.2λ0/4型同轴谐振腔
4.5.3电容加载型同轴谐振腔
4.6微波谐振腔与啤酒瓶
第5章微波网络
5.1为什么要学这一章?
5.2如何建模一个多端口微波元器件?
5.2.1从传输线到各种微波元器件
5.2.2从低频电路的多端口网络说起
5.2.3低频到微波
5.2.4散射矩阵的定义
5.2.5从散射矩阵看器件性质
5.2.6工程实际中散射矩阵的测量
5.2.7工程实际中几个来自散射参量的参数
5.3一些典型微波元器件
5.3.1一端口器件
5.3.2二端口器件
5.3.3三端口器件
第6章天线
6.1为什么要学天线?
6.1.1导行波的觉醒
6.1.2导行波到空间波的转换
6.1.3你真的懂天线吗?
6.1.4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6.1.5这一章讲点啥
6.2天线的工作机理和评价指标
6.2.1天线的辐射和接收机理
6.2.2天线的评价指标参数
6.3天线的分析手法: 百试不爽微积分
6.3.1天线种类: 线、面
6.3.2构成天线的五种微元
6.3.3从电流元到对称振子天线
6.3.4从面元到面天线
6.4天线阵列: 从散兵游勇到威武之师
6.4.1为什么要组阵?从“力量叠加”到“指哪打哪”
6.4.2最简单的天线阵列: 均匀直线阵
6.4.3组阵妙处之一: 方向图乘积原理与“力量叠加”
6.4.4组阵妙处之二: 相控阵原理与“指哪打哪”
6.4.5组阵中的栅瓣问题
6.4.6从均匀直线阵到任意阵
6.5当代天线工程师的日常
6.5.1仿真
6.5.2测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