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极简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

前言

前言

中国古建筑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地面文物,它既是名胜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和继承建筑遗产的主要对象。在当今保护和维修古建筑的工作中,了解和探讨古建筑的形象和艺术的同时,对营造技术方面的了解,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在我国历史上,有关木构建筑营造技术方面的书曾多次出现过。首先要提到的是《考工记·匠人》。《考工记》是春秋战国之交齐人的著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汉代时因为《周礼》缺少《冬官》,便把《考工记》补入,成为后世《周礼?冬官》的内容,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周礼·考工记》。《考工记》是一部涉及内容广泛的技术专著,其中《匠人》部分中的“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血”三节,讲的是都城选址、都城规划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内容,其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句最为驰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其他如“广与崇方,其(shài)三分去一”(堤防宽与高相等,堤顶宽比堤脚宽减少三分之一),“墙厚三尺,崇三之”(墙厚三尺,则高九尺),“葺屋三分,瓦屋四分”(草屋顶屋檐至屋脊之高与跨度之比为1 : 3,瓦屋顶为1 : 4),是更为具体的营造技术内容。其次是北宋都料匠喻皓撰著的《木经》,该书刊行于北宋初年,三卷,已佚。但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片段的记述,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并分析了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很为科学合理。我们这本书把木构建筑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来写,就是受“屋有三分”的启示。继《木经》之后,北宋又出现了由朝廷制定的官书《营造法式》,该书编于熙宁年间(1066—1070),当时改革家王安石执政,编书的目的在于防止贪污和浪费。因其没能达到“关防”的要求,绍圣四年(1097)又令将作监李诫重新编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营造法式》,该书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共三十六卷,内容丰富,有条不紊,并附有大量图版。书中所述的各作制度,使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北宋的建筑技艺、艺术和建筑形象,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非常重要的文献。元代时,薛景石编著了一部关于木工技艺的书《梓人遗制》,可惜原书已佚,仅散见于《永乐大典》。明代有一部名为《鲁班经》的建筑专书,《鲁班经》原名《鲁般营造正式》,六卷,刊行于明中叶,刻本藏宁波天一阁。后刻本有《鲁班经匠家镜》《工师雕镂正式鲁班经匠家镜》《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等,流传于江南一带,记录了建造房屋的规矩、制度、工序、选择吉日方法,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以及布局、组合等。另外,明崇祯十年(1637)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技术经验,其中也记录了砖瓦的制作和生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继宋《营造法式》后又一部官方颁布的建筑工程专书,刊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全书七十四卷,列举了27种建筑形制,涉及土木、瓦石、油漆、裱糊等20多个工种,其内容可归纳为做法、用料、用工,可视为清代官式造作的通行规范。清乾隆年间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其中第十七卷为《工段营造录》,取材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圆明园则例》,书中对定平、土作、大木作、拼料法则等均存记述。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离现在最近,文字所述与现存实物基本一致,更便于实物与文献对照研究。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营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于近代。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营造法式》,一时成为文化建筑界的大事,震动了海内外。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始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调査研究方法、手段,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典籍进行研究,除编辑出版了以古建筑调查报告为主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7卷23期,校勘重印了宋《营造法式》、明《园冶》《髹饰录》、清《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等外,1934年,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问世,成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读教材。1937年,姚承祖的《营造法原》脱稿,该书根据其祖传秘籍和他本人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的讲稿编辑而成,印本经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是一部具有江南地方特点的古建筑专著。1957年,刘致平的《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出版,该书着力论述了古代建筑的构造和施工技术,全面介绍了古建筑名作名称、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使用功能和构造特点。1981年,陈明达先生出版了《〈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梁思成先生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对宋《营造法式》进行研究,至1983年出版了《〈营造法式〉注释(卷上)》。198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出版了巨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此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古代建筑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研究,有的则结合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写出了专著,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营造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正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较为简约的方式论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营造,仅供从事于或有志从事于这方面工作的朋友们参考,如果它能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鉴赏、保护和维修起些许作用,作者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