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3〗
从1978年“物流”概念正式引入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经历了从概念引进到推广应用、成长壮大、创新发展的历史过程,数字与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与战略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规划建议》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主要是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锻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新兴产业链,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以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乡村物流等基础设施。
如何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物流运作流程,进而赋能物流系统效率的提升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物流运筹学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将为现代物流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运筹学及优化理论知识与方法是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方法,也是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在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解决物流系统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然而传统的运筹学教材大多更注重理论讲解,缺少运筹学知识在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应用方面的介绍,缺少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针对性分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运筹学优化知识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问题相融合,通过场景化案例问题呈现来展开对优化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必要。
本书基于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物流管理多年的教学成果,按照“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重构教材知识与内容体系,围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问题展开对运筹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等相关内容的介绍,注重场景化教学与计算机软件工具的应用,使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知识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书中案例以及习题精选了全国及北京市物流设计大赛的部分案例,同时将LINGO软件的使用贯穿于书中各章节。本书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高等教育教材。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物流理论研究者、物流咨询公司、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物流部门管理人员及物流从业人员科研和实践的参考用书。
本书分为三大篇,由八章构成。第1~4章为基础篇,包括绪论、线性规划、对偶理论、整数规划;第5~7章为应用篇,包括运输问题、配送优化问题、供应链网络优化设计;第8章为实践篇,通过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获奖案例来阐述如何应用运筹学优化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的场景化物流与供应链问题。基础篇重在运筹学知识体系与优化理论的介绍;应用篇通过典型物流与供应链场景问题导入以及LINGO软件的训练,提高学生用定量方法求解物流与供应链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实践篇通过场景化的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综合案例方案设计,全面加强学生综合案例分析与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由王晶、张霖霖担任主编,负责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审定。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梦玲,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乔珊、张文越参加了全书的编写与校对工作。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