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工程伦理案例集

前言

以实践智慧引领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

工程教育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于国家发展、人类进步,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而工程伦理教育则重在将伦理责任融入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实践之中,对于提升工程共同体伦理素养,让工程促进人类福祉提升,有方向性作用。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鼓励和要求高校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相关课程,这对已经推进了数年的工程伦理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目标中,知识传授基础上和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价值塑造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工程教育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

但价值塑造不易,因为涉及人的思想、观念,隐性而深层、长期且极具挑战性,与社会环境风气高度相关,也需要学习者的深度参与和主动配合,即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案例教学是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效载体。“不动手,无工程。”只通过课本理论学习,成不了优秀的工程师。工程伦理教育亦是如此。工程伦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更要体现工具理性之上升华而成的价值理性,是实践智慧的结晶。以实践智慧引领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上从主客体模式向主体间性模式转变。在“主客二分”的单向度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面对“三观”已经成型的成年学生,仅凭教者的热情远远不够。如何力戒说教和泛泛之论,切中学生的“痛点”,调动起学的一方的主动参与热情,是讲好伦理课(而非伦理学课)的难点所在。

案例教学的实践智慧强调从人的生存实践出发,超越了笛卡尔的“主体客体”对象性认识论框架,恰好有助于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不是被教师投喂,而是参与到食物制作的过程并常常伴有更为主动的“反刍”“体味”。正如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所言: “我们的知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显然,指点与激发,并不相同。

二是讲授方法上提倡场景叙事法。案例中的工程实践场景具有复杂性,往往伴随着很多并非自明的“灰色空间”。规范一旦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场景,会展现出解释的灵活性以及规范之间的矛盾性,特别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规范的能动性。

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在演员接近角色这一极为重要的认识阶段,想象起决定作用,会帮助演员“存在”于剧本情境之中。通过场景叙事,学生能像演员阅读剧本一样,把双脚放进主人公的靴子里,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我”在具体工程实践情境中的情感体验、伦理诉求和选择困境,从而让讨论的伦理话题真正入脑、入心,帮助学生使工程伦理规范内化,从自为走向自觉。

三是案例选择上挑选与教学目标相恰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类型多样,按照叙事的风格,可分为示范榜样型、说明评价型和决策问题解决型。示范榜样型案例暗含了作者推崇和激励的意思。说明评价型案例中也会有主人公的选择,只是编写者并未预设评价是非的标准。决策问题解决型案例则更为中立和开放,决策点摆在那里,把选择权(以及对其承担的责任)交给学生。

因此教学案例的选用也因对象及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改变。示范榜样型案例和说明评价型案例较适合作为讲授制下契合教科书叙事的例证,为证实某种理论、原理的正确性而使用。决策问题解决型案例中的矛盾、纠纷、困扰等冲突性的安排会增加学习的代入感,其开放性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推动课堂辩论、讨论的进行。教授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时,首选决策问题解决型教学案例。

四是案例来源上提倡开发本土的、产教融合的案例。实践智慧蕴含在具体的文化情景中。中国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离不开适合中国国情、展现中国话语和工程师实践探索的本土化、高标准、成体系的经典案例库。

实践智慧体现在案例情景的历时性变化之中。中国工程师的职业精神可以溯源到都江堰等古代工程中管理者和匠人秉持的“道法自然、以道驭术”传统文化德性。晚清开始的中国工程师现代职业化进程中注入了科学理性、救国兴邦和自立自强的职业使命; 到了今天,伴随着中国的“工程出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时代中国工程师重要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开发实践中涌现出的体现中国工程伦理智慧的案例。正所谓“守正创新”。

实践智慧提倡知行合一。在培养未来工程师伦理敏感性的同时,工程伦理教育看重将对人类社会与环境负责任的价值观注入工程设计与创新行动中去,实现“工程向善”。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要求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中的真刀真枪历练,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互通互促的案例开发与教学机制也是一种探索。本次案例的采编得到华润学习与创新中心的支持,体现了产业界对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实际需求。

“工程伦理”课程正式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后,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加强工程伦理师资队伍建设,成批次、高质量地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会,加快形成一批精品教材、经典案例等教学资源。支持和推动《工程伦理案例集》编写和出版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工程教指委专门召开了工作坊,支持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王蒲生教授、李平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项目博士生刘立栋组织案例集的编写工作。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贡献。相信本案例集的出版,以及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一定会有助于践行“工程向善”理念,让工程伦理教育成为中国工程教育的底色和亮色。

清华大学副校长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组组长

2022年9月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