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

前言

自  序

我在机关工作近20年,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磨刀的通常不砍柴,砍

柴的一般不磨刀。

说直白一点就是,懂理论的一般不写材料,写材料的往往缺乏理论知识;

会讲的大多不会写,会写的大多不会讲;好听的不好用,好用的不好听。搞研

究的人热衷于“阳春白雪”般的殿堂理论,实际写材料的人大多满足于屡试不

爽的“独门绝技”,只要工作过得去,不管出拳是否符合“套路”。所以,在

公文写作这片星辰大海中,理论和实践总差着“最后一公里”,二者如同牛郎

与织女,难以相会。

所以,讲好公文写作课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难题,把理

论引向实战,从实践中升华理论,因为公文写作是应用写作,以“用”为主,

不接地气的理论如同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虚幻无用。

如何促成理论和实践的浪漫“约会”?

方法无非两种,要么让理论走向实践,要么让实践走向理论。对前一种而

言,把懂理论的专家请来写材料最直接,但行不通,因为几乎没有哪位功成名

就的专家还有必要或有意愿做这份工作。于是只有第二种可选,即让写材料的

人懂理论,把实战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变成可复制的东西,变“野路子”为“家

路子”。

问题是,第二种方法有个前提,那就是需要一群有实战经验的人来干这事儿,

这些人既要舍得分享自己的“独门绝技”,还能研究理论,让理论与实践在他

们身上发生“化合反应”。谁愿意干这件难事呢?早有一大群同行担起了这个

II

公文写作32讲

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

使命,而且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我为这种精神所感动和鼓舞。作为一个在

机关写作近20年的人,我既是前辈经验的受益者,也有义不容辞的“传帮带”

责任,有必要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有责任为“最后一公里”难题出点力。

于是,我决定写书。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以我在写作一线的切身体会,我懂大家需要什么、

困惑什么,所以我心目中的书,首先应该来自实践,并从实践中得到理论升华;

其次应以用户为中心,有务实管用、专挠痒处的干货。不仅如此,语言还要让

人听得懂、记得住、忘不掉,不罗列硬邦邦的教条,只以柔软的文字靠近读者。

最为重要的是,不简单讲“应该这样写”,而应注重思维启发,从实践中找到

理论依据,讲清“为何这样写”。

打破公文书籍的“刻板印象”,把书写得既有实用性、理论性,还有启发

性、趣味性、思辨性,是不容易的。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阅读,看到一位作

者借军事策略来谈商业生态链的构建,这给我开了一个脑洞,于是我尝试跨界

思考谈写作,跳出文稿思考写作,尝试用身边的事物取喻类比,揭示写作的基

本规律。我尝试以军事眼光来思考写作,惊讶地发现,写作与领军打仗何其相

似,稿子如战场,主题如主帅,素材如兵马,谋篇布局如同排兵布阵;以建筑

视角来思考写作,发现文稿与建筑也很相似,二者都有主题、层次、框架、装

饰,写作像极了建筑施工,设计、施工、审核、验收这些环节都体现在写作里。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雕刻、音乐、绘画、数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及镜子、

梳子等日常物品都暗藏写作智慧。基于这个观察,我大胆付诸实践,跳出公文

看公文,从多种学科中取喻借鉴,跨界思考,探寻事物间的底层规律。几年下

来,收获颇丰,先后借“相对论”谈写作方法的多变性,借“进化论”谈成长

机制的建立,借“博弈论”谈写作中的协调,借军事谈素材积累,借中医理论

谈文稿瘦身,借数学“不等式”谈精简文稿的误区,不一而足。我边研究边分享,

有的发表在国内公文写作专业期刊上,有的发布在公众号“一纸文章为时著”上,

有的通过“云岭大讲堂”讲授。很多人感叹:“没想到写公文还可以这样思考!”

跨界思考很有意思,不仅能打开脑洞,启发思维,直击本质,还让公文写作理

论变得有趣了。

写作是辛勤的耕耘。这几年,辛苦的付出结出了甜蜜果实,我不仅赢得了

大量读者的信任和认同,还迎来了《公文写作32讲》和《笔杆子修炼36堂课》

III

自 序

两本书的诞生。我大胆跳出文稿讲文稿,用全新视角,结合多学科理论来讲写

作,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讲”的形式,针对写作者在写作中“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问题,靶向式“挠痒痒”,语言上大胆使用网络热词、新颖观

点,保持思维“在线”,可以说有料、有趣、有味。另外,每讲(课)前都摘

录名家观点,复盘构思过程,以便读者把握创作“机理”,解锁创意“密码”。

两本书虽是公文写作书,却不限于公文写作,也不限于党政机关,但凡搞文字

工作的都可使用,还可当作思维训练书。

本书与《笔杆子修炼36堂课:公文写作精进之道》是姊妹篇,探讨公文写

作的思维方式、构思方法、表述方法和语言技巧。全书32讲,分4篇:第1篇

从写作的本质、内涵、方法、实例、应变、科学、镜鉴等讲思维方式;第2篇

从谋篇布局、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拓展思维、扩大格局、多谋善断等讲构思

方法;第3篇从引题、衔接、逻辑、数据、踩点、务实和层次等讲表述方法;

第4篇从修辞力、感知力、品鉴力、震撼力、感染力、说服力和表现力等讲语

言技巧。

一路走来,真心感觉写材料难,写书更难。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

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在不惑之

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毫无疑问,我应该感到幸运。为此,

五年来,为了写书,我忍受了无数的清苦、寂寞,很多人不解,认为这样不值得,

但我选择了坚持,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正如王鼎钧先生《作文四书》里写

的:“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中年以后整理自

己的生活经验,发生了一个疑问,当年走在路上,前面明明有荆棘,为什么走

在前面的人不告诉我呢?前面有陷阱,为什么没有人作个标记呢?前面有甘泉,

为什么去喝水的人不邀我同行呢?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一般人在这方面是很

吝啬的。于是我又衍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边赤脚行走,一边把什么地方有荆棘、

什么地方有甘泉写下来,放在路旁让后面走过来的人拾去看看。”写了近20年

的材料,我也不啻于“赤脚走路”的人,因而特别希望把文字路上的“荆棘”“陷

阱”标出来,把规律找出来,把“甘泉”引出来,让路上的同行者好走一些,

让愿意走这条路的人多一些,更热闹一些。

当然,文字工作是场漫长的“马拉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每一步

都是学习力、思维力、意志力、创造力、道德力的综合修炼,千万急不得。我

最担心初学的朋友急于求成,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这种苦。格拉德威尔在《异类》

里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这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是有道理的,一个人不管

干什么,一万小时的锤炼无疑是从平凡人变成专家的必要条件。请相信,任何

努力,只要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一定会积累成奇迹。

如果你选择了写作,那就只顾风雨兼程!

而我,愿意为你铺路搭桥。

请跟我走吧!

 薛贵辉

 2022年7月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