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人们对设计的理解见仁见智、不尽相同。因此,很难给设计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这种不确定性,或许正是设计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工业设计也是如此。
工业设计起源于欧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设计对象从实体的物慢慢过渡到虚拟的物和事,工业设计所关注的对象随之越来越丰富,工业设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人,也不再局限于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因此,我们应该在这种不确定的框架范围内尽可能全面、深刻地还原和展现工业设计的本质——工业设计是什么?工业设计从哪儿来?工业设计又该往哪儿去?
工业设计百年的发展历程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什么?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的先导行业,早已成为促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是因为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积累了极大的财富,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坚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的编写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动力,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为指引,进行了满足新时代新需求的创新性编写尝试。
《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只是一种尝试,希望能在创新的环境下为工业设计主题的讨论和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首先从语源学的视角,并在不同的语境下厘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的概念,同时,再观察被人为设计过的“事、物或现象”,这样做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工业设计的内涵。其后,从工业设计的学科特征进行解读,工业设计的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其外延是广泛的,从艺术、文化、经济和技术等不同的视角对工业设计进行解读,或许可以更加完整地还原工业设计的本质,并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它。随后,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视角解读工业设计,不仅是为了再现其发展历程,更是为了探索推动工业设计的动力,并以此推动工业设计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书中庖丁解牛般的解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工业设计的常见要素,无论是基于经济、文化、技术、社会等宏观环境的创新, 还是对产品的物理空间环境的探索,抑或功能、结构、构造、材料、形态、色彩、材质等产品固有属性,以及哲学层面上对产品物质属性的思考,或者对人的关注,都是工业设计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将上述关于设计概念、设计对象、设计思想、设计要素、设计方法等内容的思考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为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教学大纲、教案等。读者可扫描右侧的二维码,将文件推送到自己的邮箱后下载获取。
《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由兰玉琪、霍冉、邓碧波编著,汪海溟、李珂蕤、廖倩铭、周添翼等也参与了《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的编写工作。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