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
第一节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范畴1
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1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管理目标4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与主线5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5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线11
三、 以能力为主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11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划分与管理思想演变18
一、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划分的依据18
二、 第一个里程碑: “科学管理实验”与
科学管理理论19
三、 第二个里程碑: “霍桑实验”与
社会人管理理论20
四、 第三个里程碑: “职业生涯管理实验”与
职业系留点理论21
五、 科学人才观: “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
中国的升华23
关键概念26
复习思考题26
案例分析: 延迟退休年龄与人力资本供给26
第二章职位分析与任职资格管理28
第一节职位分析28
一、 职位分析概述28
二、 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35
三、 职位说明书44
第二节职位设计47
一、 职位设计概述47
二、 职位设计的理论基础49
三、 职位设计的主要方法50
第三节胜任素质模型55
一、 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55
二、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58
三、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61
关键概念64
复习思考题64
案例分析: 公务员考录中的人岗匹配64
第三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67
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概述67
一、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概念67
二、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产生和发展70
第二节人力资源战略72
一、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流程72
二、 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74
三、 人力资源战略选择77
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84
一、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84
二、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86
三、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89
四、 人力资源供需平衡94
关键概念97
复习思考题97
案例分析: 中美集团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97
第四章素质测评与招聘管理102
第一节素质测评概述102
一、 素质测评的内涵与类型102
二、 素质测评的优势与作用104
三、 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105
四、 素质测评的流程107
第二节素质测评的基本方法109
一、 心理测验109
二、 面试111
三、 评价中心116
第三节招聘方法与流程119
一、 招聘的基本方法119
二、 招聘流程122
关键概念126
复习思考题126
案例分析: 湖北联通公司的员工招聘管理126
第五章培训管理129
第一节基于员工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培训管理概述129
一、 培训管理的定义129
二、 培训管理的重要性130
三、 培训管理的影响因素132
第二节培训管理的基本流程132
一、 培训需求分析133
二、 培训项目设计136
三、 培训实施139
四、 培训效果评估140
第三节员工培训方法143
一、 员工培训方法的类型143
二、 员工培训方法的比较147
第四节员工培训效果迁移148
一、 培训效果迁移的理论基础148
二、 培训效果迁移的影响因素149
三、 培训效果迁移的方法152
关键概念156
复习思考题156
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管理 156
第六章绩效管理158
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158
一、 绩效158
二、 绩效考评、绩效管理与战略性绩效管理160
第二节绩效考评体系162
一、 绩效考评指标162
二、 绩效考评方法170
三、 绩效考评主体178
四、 绩效考评中的常见误差181
第三节绩效管理流程183
一、 制订绩效计划183
二、 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184
三、 绩效考评184
四、 绩效反馈与面谈185
五、 绩效的诊断与提高186
六、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186
关键概念188
复习思考题188
案例分析: 平安保险公司的绩效管理 188
第七章薪酬管理192
第一节薪酬与薪酬体系192
一、 薪酬本质及其构成192
二、 狭义薪酬的构成194
第二节薪酬管理与战略性薪酬管理196
一、 薪酬管理的目标196
二、 薪酬管理的对象与模块197
三、 战略性薪酬管理199
第三节薪酬体系、结构、水平与支付管理203
一、 薪酬体系管理203
二、 薪酬结构管理211
三、 薪酬水平管理218
四、 薪酬支付管理225
关键概念228
复习思考题228
案例分析: HT公司的薪酬管理困境228
第八章职业生涯管理230
第一节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230
一、 职业与职业生涯230
二、 职业生涯管理237
第二节基于员工能力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241
一、 进行职务分析241
二、 员工基本素质测评242
三、 建立与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245
四、 制定较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 245
五、 制定完整有序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246
第三节基于员工能力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设计247
一、 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的内涵247
二、 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的模式247
三、 基于员工能力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设计251
关键概念252
复习思考题252
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自我管理252
第九章员工关系与社会保险管理255
第一节劳动合同管理255
一、 劳动合同的订立255
二、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260
三、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261
第二节员工社会保险管理265
一、 养老保险266
二、 医疗保险269
三、 失业保险273
四、 工伤保险276
五、 生育保险280
第三节劳动争议处理282
一、 协商282
二、 调解282
三、 仲裁284
四、 诉讼286
关键概念288
复习思考题288
案例分析: 王某的劳动合同争议288
第十章员工健康管理290
第一节员工健康管理概述290
一、 现代员工健康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90
二、 健康管理的价值292
三、 员工健康管理的主要步骤294
第二节职业倦怠管理296
一、 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因素296
二、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301
三、 职业倦怠度的测评303
第三节工作—生活平衡管理307
一、 工作—生活平衡的背景与内涵307
二、 工作—生活平衡的理论基础308
三、 企业层面的工作—生活平衡计划309
第四节员工援助计划(EAP)312
一、 员工援助计划的背景、内涵与价值312
二、 员工援助计划的发展演进314
三、 EAP的核心技术与实施流程316
关键概念318
复习思考题318
案例分析: 甲IT公司的EAP导入319
参考文献322第1章导论1
1.1电子政务概述1
1.1.1电子政务的概念1
1.1.2电子政务的特点4
1.1.3电子政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13
1.2电子政务的产生17
1.2.1电子政务产生的知识背景18
1.2.2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21
1.2.3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与阶段24
1.3电子政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8
1.3.1电子政务的研究对象28
1.3.2电子政务的研究方法31
关键术语34
复习思考题34
第2章电子政务基本原理35
2.1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35
2.1.1网络信息技术无法自动产生作用的
理念36
2.1.2政务先行的理念38
2.1.3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1
2.2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与内容42电子政务(第2版)目录2.2.1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43
2.2.2电子政务的内容50
2.3电子政务的功能55
2.3.1电子政务的“5E”功能55
2.3.2电子政务的改革功能59
关键术语64
复习思考题64
第3章发达国家电子政务65
3.1美国电子政务66
3.1.1美国的电子政务建设66
3.1.2美国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及其内容71
3.1.3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71
3.1.4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76
3.2英国电子政务80
3.2.1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80
3.2.2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与政策措施82
3.2.3英国在线: 提供电子化政府服务84
3.2.4英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与特点87
3.3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特点90
3.3.1蕴含了共同的基本理念90
3.3.2注重营造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社会环境92
3.3.3注重电子政务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有机结合94
3.3.4以改善政府的社会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95
3.3.5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建设规律96
3.3.6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97
关键术语102
复习思考题102
第4章中国电子政务103
4.1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阶段103
4.1.1办公自动化阶段104
4.1.2“金字工程”实施阶段104
4.1.3政府上网阶段105
4.1.4电子政务全面应用阶段106
4.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108
4.2.1总体要求与目标109
4.2.2总体框架的构成109
4.2.3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15
4.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评估116
4.3.1中国电子政务网站与应用系统评估116
4.3.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特点118
4.3.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121
4.3.4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125
4.4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选择131
4.4.1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需求131
4.4.2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模式选择132
4.4.3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选择134
4.4.4电子政务应用层级的功能定位与选择135
4.4.5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措施选择137
关键术语140
复习思考题140
第5章电子政务建设规划141
5.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概述142
5.1.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含义142
5.1.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分类143
5.1.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意义145
5.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与流程147
5.2.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法147
5.2.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流程154
5.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内容156
5.3.1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156
5.3.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58
5.3.3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任务162
5.3.4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164
5.3.5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保障措施166
5.4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效力与实施168
5.4.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效力169
5.4.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实施170
关键术语176
复习思考题176
第6章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环境177
6.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环境概述177
6.1.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基本内涵177
6.1.2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基本特征179
6.2电子政务基础设施182
6.2.1网络基础设施182
6.2.2电子政务平台185
6.2.3政府门户网站189
6.3电子政务环境194
6.3.1理念观念194
6.3.2法律法规198
6.3.3标准规范203
6.3.4人才队伍209
关键术语214
复习思考题214
第7章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215
7.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数据库概述215
7.1.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215
7.1.2数据库概述227
7.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231
7.2.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制231
7.2.2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233
7.2.3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235
7.2.4政务信息资源公开237
7.2.5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240
7.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245
7.3.1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245
7.3.2政务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目标及原则246
7.3.3政务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内容248
7.4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254
7.4.1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254
7.4.2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建设259
关键术语264
复习思考题264
第8章电子政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265
8.1现代信息技术265
8.1.1Web技术265
8.1.2政务智能技术268
8.1.3网格技术271
8.2信息资源管理技术275
8.2.1信息系统275
8.2.2电子政务信息技术系统279
8.3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288
8.3.1办公自动化系统288
8.3.2政府业务的应用集成290
8.3.3工作流技术291
8.4电子政务安全技术294
8.4.1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概述294
8.4.2电子政务安全技术296
关键术语305
复习思考题305
第9章基于电子政务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307
9.1电子化管理与服务的内涵与特征307
9.1.1电子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307
9.1.2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310
9.2电子化管理与政府服务创新313
9.2.1电子化管理的构成要素313
9.2.2以电子化管理促进政府服务创新317
9.3电子化管理与服务的组织形式: 虚拟政府320
9.3.1行政组织网络化的发展趋势320
9.3.2虚拟政府327
9.4电子化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内容332
9.4.1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窗口——网上办事大厅332
9.4.2面向政府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334
9.4.3面向企业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338
9.4.4面向公民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341
9.4.5面向城市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346
关键术语353
复习思考题353
第10章行政业务流程再造354
10.1从企业流程再造到政府流程再造355
10.1.1企业流程再造355
10.1.2政府流程再造363
10.2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联性369
10.2.1电子政务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手段与实现平台370
10.2.2政府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与内容372
10.3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实现374
10.3.1传统政府流程的审视375
10.3.2政府流程再造的实施378
关键术语384
复习思考题384
第11章电子政务应用系统385
11.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特性与总体结构385
11.1.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特性386
11.1.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总体结构387
11.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390
11.2.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390
11.2.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内容396
11.3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401
11.3.1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含义与功能401
11.3.2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内容404
11.3.3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406
11.4“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409
11.4.1“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架构409
11.4.2“一站式”电子政务框架平台的功能415
11.4.3“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现流程417
关键术语419
复习思考题419
第12章电子政务外包及其项目管理421
12.1电子政务外包概述421
12.1.1电子政务外包的概念421
12.1.2电子政务外包的特征425
12.1.3电子政务外包的方式427
12.2电子政务外包的步骤435
12.2.1外包决策436
12.2.2招标与外包服务商的选择436
12.3电子政务外包的风险与控制437
12.3.1电子政务外包存在的主要风险437
12.3.2控制电子政务外包风险的策略441
12.4电子政务项目管理446
12.4.1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概念446
12.4.2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内容447
12.4.3电子政务项目监理448
12.4.4电子政务项目验收451
关键术语454
复习思考题454
第13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455
1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455
13.1.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含义455
13.1.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背景458
13.1.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意义460
13.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462
13.2.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462
13.2.2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构成465
13.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467
13.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467
13.3.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469
13.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476
13.4.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程序476
13.4.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479
13.5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485
13.5.1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经验和启示485
13.5.2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491
关键术语497
复习思考题497
参考文献498
后记501
第1章导论1
1.1电子政务概述1
1.1.1电子政务的概念1
1.1.2电子政务的特点4
1.1.3电子政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14
1.2电子政务的产生19
1.2.1电子政务产生的知识背景19
1.2.2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22
1.2.3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与阶段25
1.3电子政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9
1.3.1电子政务的研究对象29
1.3.2电子政务的研究方法33
第2章电子政务基本原理36
2.1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36
2.1.1网络信息技术无法自动产生作用
的理念36
2.1.2政务先行的理念39
2.1.3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2
2.2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与内容43
2.2.1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44
2.2.2电子政务的内容51
2.3电子政务的功能58
2.3.1电子政务的“5E”功能58
2.3.2电子政务的改革功能63
第3章发达国家电子政务70
3.1美国电子政务71
3.1.1美国的电子政务建设71
3.1.2美国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及其内容75
3.1.3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76
3.1.4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80
3.2英国电子政务84
3.2.1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84
3.2.2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与政策措施86
3.2.3英国在线:提供电子化政府服务88
3.2.4英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与特点91
3.3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特点94
3.3.1蕴涵了共同的基本理念94
3.3.2注重营造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社会环境96
3.3.3注重电子政务建设与公共管理改革有机结合98
3.3.4以改善政府的社会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99
3.3.5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建设规律101
3.3.6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101
第4章中国电子政务107
4.1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阶段107
4.1.1办公自动化阶段107
4.1.2“金字工程”实施阶段108
4.1.3政府上网阶段109
4.1.4电子政务全面应用阶段110
4.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112
4.2.1总体要求与目标113
4.2.2总体框架的构成113
4.2.3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19
4.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评估120
4.3.1中国电子政务网站与应用系统评估120
4.3.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特点122
4.3.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125
4.3.4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30
4.4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选择139
4.4.1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需求139
4.4.2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模式选择141
4.4.3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选择142
4.4.4电子政务应用层级的功能定位与选择144
4.4.5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措施选择145
第5章基于电子政务的电子化管理149
5.1电子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49
5.1.1电子化管理的内涵149
5.1.2电子化管理的特征151
5.2电子化管理的构成与政府管理创新153
5.2.1电子化管理的构成要素153
5.2.2以电子化管理促进政府管理创新158
5.3电子化管理的应用内容161
5.3.1电子化管理的实施模式161
5.3.2电子化管理的应用内容166
5.4电子化管理的组织形式:虚拟政府171
5.4.1行政组织网络化的发展趋势171
5.4.2虚拟政府179
第6章电子政务应用系统186
6.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特性与总体结构186
6.1.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特性187
6.1.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总体结构188
6.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193
6.2.1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193
6.2.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内容200
6.3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205
6.3.1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含义与功能206
6.3.2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内容209
6.3.3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210
6.4“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214
6.4.1“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架构214
6.4.2“一站式”电子政务框架平台的功能220
6.4.3“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现流程222
第7章政府流程再造225
7.1从企业流程再造到政府流程再造226
7.1.1企业流程再造226
7.1.2政府流程再造及原则236
7.2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联性242
7.2.1电子政务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手段与实现平台243
7.2.2政府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与内容246
7.3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实现249
7.3.1传统政府流程的审视250
7.3.2政府流程再造的实施253
第8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261
8.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261
8.1.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261
8.1.2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视角269
8.1.3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272
8.2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276
8.2.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制276
8.2.2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278
8.2.3政务信息存储280
8.2.4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282
8.2.5政务信息资源公开284
8.2.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287
8.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292
8.3.1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292
8.3.2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建设297
第9章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体系303
9.1数据库技术303
9.1.1数据库技术的含义303
9.1.2数据仓库305
9.1.3电子政务数据挖掘技术308
9.2信息资源管理技术310
9.2.1信息系统310
9.2.2电子政务信息技术系统315
9.3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325
9.3.1办公自动化系统325
9.3.2政府业务的应用集成328
9.3.3工作流技术330
9.4电子政务安全技术332
9.4.1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概述332
9.4.2电子政务安全技术335
第10章电子政务建设规划346
10.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概述347
10.1.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含义347
10.1.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分类348
10.1.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层次350
10.1.4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意义351
10.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内容353
10.2.1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54
10.2.2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任务355
10.2.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358
10.2.4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保障措施359
10.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362
10.3.1现代管理方法362
10.3.2业务系统计划方法363
10.3.3关键成功因子分析法365
10.3.4目的—手段分析法367
10.4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效力与实施368
10.4.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效力368
10.4.2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实施369
第11章电子政务外包376
11.1电子政务外包概述376
11.1.1外包376
11.1.2电子政务外包379
11.1.3电子政务外包的主要特征381
11.1.4电子政务外包发展概况383
11.2电子政务外包的方式387
11.2.1按外包目的分类389
11.2.2按外包层次分类390
11.2.3按外包融资形式分类393
11.2.4其他分类方式396
11.3电子政务外包的步骤397
11.3.1外包决策397
11.3.2招标与外包服务商的选择398
11.3.3外包商的管理399
11.4电子政务外包的风险与控制401
11.4.1电子政务外包存在的主要风险401
11.4.2中国控制电子政务外包风险的策略406
第12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411
12.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411
12.1.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含义411
12.1.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背景414
12.1.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意义416
12.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418
12.2.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418
12.2.2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构成421
12.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423
12.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423
12.3.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425
12.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432
12.4.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程序432
12.4.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435
12.5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441
12.5.1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施的经验和启示441
12.5.2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447
参考文献453
后记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