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精神,参照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讨论并确定的《高等院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电气及电子信息系列》“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在“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加强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原则下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本书内容涉及面广、安排得当,叙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校的电气、电子、通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从20世纪末以来,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几乎已经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表征半导体工艺水平从90nm(2004年)开始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不断向超大规模、极低功耗和超速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学习者应把目光放在如何利用好集成电路内部资源和使用器件外部的引脚功能的方向上,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编写,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排上也必须因此而更新。我们根据多年高职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才能使学生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被淘汰并有所作为。这是本书编者的初衷,以飨读者。
本书注重集成电路以及新器件的分析和应用,在内容取材和安排上,与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教学内容以集成电路为主、分立元件电路为辅,在基本理论上安排了一定的分立元件电路作为集成电路学习的导入。
(2) 坚持先“实”后“虚”的整体实训的教学理念。全书安排了8个硬件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和特性,加强对电子技术理论的理解。本书最后一章介绍的仿真软件Multisim?7,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操作界面友好、容易使用、成本低廉且方便重复实验的工作平台。
(3) 添加了新型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例如:特殊二极管,特殊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压控振荡器,各种用途的晶闸管,8038集成函数发生器,Vmos功率放大器等。
(4) 增加了“集成模拟乘法器在高频电路中的应用”和“晶闸管及其电路”两章,为需要这方面知识的学生选用。体现内容新,用时少的特点。
全书内容共分13章,选学的章节用*字符加以注明,按照理论和实训教学110学时左右编写,每章有要点、习题,供读者思考和练习。
本书由郑国平任主编,钟水平,邱淑贤任副主编。第1章、第9章、第12章由王朱劳执笔;第2章、第10章由邱淑贤执笔;第3章、第4章由吴巍执笔;第5章、第8章由钟水平执笔;第6章、第7章由郑国平执笔;第11章、第13章由董建康执笔。
本书承蒙华中科技大学谢瑞和教授审稿,并提供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本书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II
模拟电子技术
II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