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唐朝至清朝中期曾经中国历代王朝的景仰者和自惭的“倭夷小国”。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孱弱的日本帝国只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就迅速崛起成为取代中国的亚洲第一帝国。自明治天皇、大正天皇至昭和天皇,强大的日本帝国在军国主义战车的驱使下称霸了亚洲、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时,也给这片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又用了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再次迅速崛起,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政府的频频举动在向世人宣示,一个全面强大的日本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比如,计划修改《和平宪法》,企图拥有集体自卫权,计划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在日俄、日韩、日中岛屿争端中表现出毫不退让的强势等。上述这些事件都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导致它的每一次举动都会挑动世界的神经,日本毕竟不是菲律宾,它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亚洲乃至世界格局。今天日本的强大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那些可掌握未来世界命运的领域,突出表现在日本拥有亚洲最强大的技术优势、最坚实的工业基础、转型中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综合作战能力不断增强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寻求制空权优势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拥有各方面准备条件的战略火箭军(弹道导弹部队)、积极挺进太阳系内行星探测的战略天军(航天部队)、寻求对等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日本核武装及核工业体系。今天日本的强大最突出的方面是日本的技术优势,这是所有强大因素中最核心的部分,没有这方面的强大其他方面就都是“浮云”。目前,在很多世界性领域内,日本都拥有非常尖端的技术水平,从数据对比上来看,日本申请国际技术专利的总数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2位,日本技术专利收入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2位。截至2013年5月,日本在很多领域内都拥有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水平。比如,在环境、能源领域,日本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技术,日本申请柴油发动机的国际专利总数排名世界第1位;日本是世界上拥有独自开发核能发电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而拥有这样技术的国家只有两三个;日本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二次电池技术,这些可充电电池是混合电路以及高性能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基础;日本在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太阳能发电等新兴能源领域的研究也非常繁荣。在信息技术领域,日本在微型计算处理装置设计领域拥有非常高水平的技术,在微控制器开发领域,日本的开发基础设施仅次于美国,日本企业在半导体设计的制造装置领域拥有很高的世界市场份额。在原材料、纳米技术领域,日本在特种钢、合成纤维、陶瓷等非常广泛的原材料领域内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技术,尤其是在复合材料的研究、生产、制造领域,这些复合材料技术将会为汽车产业、造船、航空航天产业、国防军工产业等领域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日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初以产业机器人为发端的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到不同的工业领域内,日本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总量占世界机器人生产量的.. 70% 以上,同时,世界正在使用中的工业机器人约60% 以上是使用在日本国内的,截至2013年,日本工业界生产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机器人化水平,其自动程度之高助推了日本成为亚洲地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此外,在尖端仪器测量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很多领域内,日本都拥有尖端技术优势,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民生,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大规模军用,推动日本陆、海、空三军整体战斗力的急剧提升。日本的尖端技术优势来源于日本国内非常优越的技术研究环境,这是亚洲国家中日本所独有的条件,主要包括大型核心的科研基础设施、包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在内的科研院校、包括JAEA(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和JAXA(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等著名研究机构在内的科研院所、科研校园区、包括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等著名重工业企业在内的科研工业区、民用科研基地等一系列的科研设施及相关配套的制度、人才队伍、领导体制,正是依靠这些研究设施日本才拥有了当今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尖端技术绝对领先优势,也正是凭借这些研究环境,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拥有基础学科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并且,日本几乎囊括了亚洲全部的基础学科诺贝尔奖得主。截至2013年5月,日本基础学科(不包括文学奖与和平奖,分别是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共..1 6 人,他们全部依靠日本国内的技术研究资源获奖,其中,1.. 4人为日本大和民族,1 人为中国台湾裔,1.. 人为美国裔。值得提及的是李远哲为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日本化学奖诺贝尔奖得主,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智慧水平一点也不差,只是研究环境难以保证而已。在工业基础方面,尤其是重工业领域,日本拥有亚洲最先进和最庞大的重工业企业集团,包括亚洲最大军工企业的三菱重工以及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富士重工、佐世保重工等一系列跨国联合企业,这些重工集团拥有亚洲一流的造船工业、汽车工业、重型机械制造、飞机制造、工作机械制造等工业基础设施及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这些著名跨国联合企业的存在是今天日本的工业代表,它们不仅代表着日本的国际形象,同时也代表着日本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基础实力。这些军工企业可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设施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重塑一个庞大的日本战争机器。近年来,针对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日本陆上自卫队也处于不断转型之中,今天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已经不再是一支传统的地面部队,而是集特种作战、快速反应、机动运输、海军陆战化、守岛与夺岛、反游击与反恐等多种作战功能于一身的精干部队。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日本陆上自卫队新型作战职能部队组建动作频频,比如,2002 年.. 3 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创建了大名鼎鼎的“西普联”(日本典型的离岛快速反应机动部队),2.. 004 年..3 月..2 7 日创建了大名鼎鼎的特殊作战群(日本陆军特种部队、空降部队等诸兵种合成部队,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支也曾经是唯一的特种作战部队),2.. 006 年..3 月..2 7日将第.. 2 混成团升格为第.. 14 旅团(日本典型的快速反应现代化旅团),2007 年.. 3 月.. 28日全新组建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央即应集团(日本军区级的现代化快速反应部队),2008年3月26日同时创建大名鼎鼎的“中即联”(日本最强、最现代化的快速反应步兵部队)和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日本陆上自卫队专业的反核生化武器防护部队)、2.. 010 年3月26日将第1混成团升格为第..15旅团(日本典型的守岛部队)等。从这些新型职能部队创建可以看出,它们基本全部位于日本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以日本九州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等西南诸岛为核心展开部署,至此,日本由北向西南方向的战略调整态势不言自明。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亚洲最强大的远洋部队之一,拥有包括由2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4艘金刚级和2艘“爱宕”级“宙斯盾”舰等亚洲大型主力战舰在内的.. 48 艘各型驱逐舰舰队,由.. 3 艘“大隅”级运输舰组成的两栖投送舰队、由22 艘包括“苍龙”级 AIP 潜艇组成的亚洲最庞大水下常规舰队,以及世界最庞大的扫雷舰队和反潜型海军航空兵部队等。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挑战周边国家神经的举动将是瞄准排水量超过40000吨级别的中型和重型常规动力航母以及核动力航母的建造,在AIP潜艇基础上建造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建造更大吨位具备两栖远洋兵力投送能力的标准两栖攻击舰。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循序发展的经验来看,这“四大件”将会成为日本政府最热衷的“尚方宝剑”。目前,日本已经拥有上述大型主力战舰建造的核心技术、建造经验以及必要的资金投入,相关承担建造任务的造船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统一合并之中,估计这种优化整合的结束就是日本动作的开始。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为了弥补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制空优势,其主要实力提升是与美国联合研制了F-2战斗机,从而拥有和掌握了先进制空战斗机的研制与生产经验。在今后一段时期,日本防卫省将会突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军事力量发展,其中,最突出的装备采购和研制项目分别有采购美国第五代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由川崎重工引入美国的生产线进行国内生产)、全面推进XC-2下一代运输机开发项目、推进日本国产第五代和第六代先进制空战斗机的研制计划(预计日本国产先进技术验证机将于2014年首飞)等。预计2025年左右,随着日本第五代先进制空战斗机的服役以及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运输机的服役,日本航空自卫队将会在亚洲范围内拥有制空权和远程兵力投送两种优势作战能力。凭借今天日本的技术优势和重工业基础,尤其是已经完善的核心航天技术和航天设施,日本可以组建两大军种,分别是战略火箭军和战略天军。战略火箭军就是日本的弹道导弹部队,目前的日本弹道导弹部队只是弹道导弹防御部队,它以日本航空自卫队为核心组成,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舰部队。通过一系列的准备手段,日本可组建弹道导弹进攻部队,它与弹道导弹防御部队共同组成日本的战略火箭军。这些准备手段包括完善天基的情报收集卫星、早期警戒卫星、通信卫星、中继卫星等弹道导弹发射前的准备,构建日本自己的短程、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构建空基、陆基、海基、潜基的弹道导弹发射辅助设施和运载平台。这些准备程序看似非常庞大、复杂,不过对于日本来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完成,并且,其中的很多准备已经部分完成,日本现在不缺少任何相关技术,日本的战略火箭军已经具备了各种基础性的准至2013年,日本已经拥有包括弹体设计技术、固体燃料技术、液体燃料技术、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再入大气层载体技术(RV)、导弹制导技术、弹道技术等各种弹道导弹技术,日本战略火箭军的发展变化也许只在于世界军事格局的一个调整或者是某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战略天军就是日本的航天部队。与战略火箭军(主要责任区为大气层之内)相比,日本的战略天军将主要承担大气层之外、月球、太阳、太阳系内行星及太阳系外的航天探索与宇宙空间开发任务。今天的日本战略天军已成气候,经过60年时间的发展,日本航天部队已经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绩,比如,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四个掌握人造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世界第二个成功发起大规模探月计划的国家;世界第一个成功采集小行星地表样本的国家;亚洲最早向小行星、金星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亚洲唯一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国家;近几年最早将向火星、水星、木星等太阳系内行星发射行星探测器的亚洲国家。不过,日本现代航天部队内的人员都是职员,没有日本空军现役人员,至于未来的日本战略天军不管有没有日本军方的参与都会成为日本的最大“军种”,因为,日本对地球之外资源的利用就全凭这支部队提供,而地球之外那是一个非常浩瀚的世界和充满诱惑的天堂。日本核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经过六十多年时间,今天的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核心核技术出产国(美国、法国、日本)、亚洲最大的核工业国和核能利用国以及亚洲拥有尖端核技术最多的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政府及右翼分子始终不忘核武装的夙愿。通过核技术研究和试验,目前的日本已经掌握了核动力军舰建造的丰富经验,无论是核动力水面舰艇,还是水下核潜艇,这些军舰使用的核动力装置对于日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虽然日本还没有制造核武器及相关设施建设,不过,对于已经占领核技术最尖端领域的日本来说,这些核武装都不构成技术难题,日本核武装论者常常叫嚣的“三个月制造核武器”、“120天制造核武器”的论调绝不是妄言,更不是空穴来风,即使稍显夸张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日本政府有关军队调整的所有政策,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变化都会给周边国家带来深深的忧虑。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又曾经是一个战争狂人,它们的军力发展注定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事”。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发展近七十年,日本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亚洲及世界的长久、健康发展,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大环境弥足珍贵,这是日本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中国及其他亚洲人民都希望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能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和睦与和谐。但绝不允许日本右派势力重蹈帝国主义覆辙,篡改历史,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危害世界和平。

曹晓光2013 年.. 4 月.. 21 日于大连市金州区龙王庙、四川雅安.. 7 级地震后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