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战略管理——研究注记·案例(第2版)

前言

第1版前言

在企业管理言必称战略的时代,过多地强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已无必要。但战略的本质是什么?何为战略思维?在战略决策、实施和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我们应该遵循什么逻辑?恐怕还是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较为陌生的问题。因此,虽然许多企业都在谈论战略,都在实施战略管理,但却鲜有能够正确地运用战略思维、战略管理工具和方法来系统地处理企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理解战略的本质与逻辑,只能生搬硬套战略管理理论、机械地模仿其他企业的做法,而无法正确处理其战略与自身经营哲学、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之间的关系。这样,即便具备战略意识,也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迷失方向。不少企业的“战略举措”实际上是一种“伪战略”,正是因为其行为偏离了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误入了战略形式化的陷阱,只得其形而未得其实的表现。

关于战略管理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真知灼见不胜枚举。但纵观现有的战略管理专著,确能鲜明地对战略管理思想进行整合和系统剖析的实不多见。故不妨抛砖引玉,为理论研究与企业实务提供战略管理方法论上的指导。此外,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远比西方企业复杂,来自西方的战略管理理论已不足以指导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中国企业亟需中国式的战略管理案例,但更需要在中国式战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略管理理论。这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基本动因。

正因如此,本书具有与现行战略管理著作不同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战略管理本质的挖掘。本书特别注重从本源上来表述战略管理行为,注重从根本上把握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二是注重操作性。本书的论述,基本上是围绕着战略管理实践的需要来展开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在战略管理的不同环节提供解决方法与工具。三是系统性。本书几乎涵盖了战略管理所有的主要环节,对各个环节应该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使读者对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把握。四是本书的研究注记。这部分内容是笔者将自己多年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咨询的心得、思考与研究奉献给读者,帮助初学者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及战略思维方式,同时与战略管理的有关教师、研究人员、实践者进行分享与交流。另外,书中的许多阅读材料以及一些小的案例线索(由于缺乏详细的内容,姑且这样称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仔细阅读和细心揣摩,会得到诸多的启示与借鉴。

战略的成功来自于:29%的正确判断 1%的正确逻辑演绎 70%正确且强大的执行。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任务,但对企业自身的追求的确定、对外部环境(包括现在,更重要的是将来)的判断、对企业内部能力的判断,是战略成功的最为基础的因素,这种洞察力也往往是战略家身上最为宝贵的特质,是别人无法模仿的。然而,在正确的判断下,如果没有正确的逻辑来帮助进行战略规划,企业家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应对,这是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最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而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话,这种错误便会屡犯不止。

本书帮助读者解决的就是建立正确的战略性逻辑思维。尽管这一要素在战略成功中的贡献仅占1%,但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清晰的逻辑能够帮助企业家进行思考与判断,尤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提高战略执行的方向性和准确性。即便是其本身1%的作用,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在现代企业竞争中,高出对手1%的成功率足以帮助企业建立起行业领导地位。

本书共分为4篇、11章。第一篇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系统地介绍战略及战略管理的概念,基本思想,战略层次、基本类型,以及战略的问题集和整体逻辑。第二章介绍企业的哲学以及哲学对战略管理的影响,另外还介绍了22种盈利模式。

第二篇介绍公司层战略的分析与制定问题。这一部分包括3章:第三章介绍外部环境的分析;第四章解决企业内部能力分析的问题;第五章是在前两章基础上,介绍战略匹配、评价和最终决策的工具与方法,以及影响最终战略方案的其他因素。

第三篇解决在某一既定的业务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竞争——即业务层战略问题。这一部分包括3章。第六章介绍基本的竞争战略决策问题,这部分主要参考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的内容。第七章介绍如何通过产业链分析来塑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波特的《竞争优势》一书。第八章介绍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和建立竞争优势,如何实现超常规发展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第四篇介绍战略的实施与评价问题。这一部分包括3章。第九章介绍在企业战略意图的指导下,企业在组织设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研发、财务等各个方面如何进行战略性的思考,从而有效地实施企业的战略意图,这部分解决的是职能战略的问题,是战略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其他职能的一个重要接口。第十章介绍通过购并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第十一章介绍战略的评价、反馈和控制问题。

与目前许多战略管理教材结构编排不同的是,本书按企业哲学——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职能层战略——战略评价与反馈的层次展开。笔者认为,这种次序更符合战略管理各个层次问题的本来逻辑顺序,会呈现给读者一条更为清晰的脉络,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战略管理各层次战略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在现代竞争战略中,多业务的关联与协同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公司层战略所构筑的产业组合直接决定了各业务战略的具体内容与特征,即公司层战略对竞争层战略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把公司层战略编排在业务战略之前不仅仅是一个顺序的问题,而且是逻辑展开的需要。

无论介绍多少种理论方法与分析工具、多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无法帮助企业家们完全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战略管理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知识大爆炸,以及由于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现代社会的人类需求进入一种混沌的状态,这都使得企业面临的环境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比起50年前来说何止高上百倍。正如人们常说的,在这个时代,唯有变化是不变的。留给战略家的任务是,如何在日益多变的动态环境中保证企业战略的正确航向,如何协调好生存与效率关系、战略的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然而,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正如一位管理学家所指出的,如果总在强调唯有变化是不变的,那么我们收获的将是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神经焦虑,以及歇斯底里过后的长久的茫然。在这种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的外表下,究竟有着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只有把握住这种人类社会发展中本质的、恒久的东西,才能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复杂的环境面前不迷失方向。而这正是战略家最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纵观人类的历史,尽管科学、文化、艺术以及生活方式都永不停息地演变,但其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是深植于人类灵魂中那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由于上帝的疏忽而遗留在人类身上的种种人性缺陷。市场需求、合作竞争、奋斗懈怠,都是人性的体现。对人性的把握有多深,企业家的成就就会有多大。因此可以说,得人性者得天下。

战略家的睿智,源自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忧患、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他人的关爱。而这些,是洞察人性的唯一途径。

正如书中所表述的,战略是一种思想。本书最大的目的在于倡导一种战略思想,在于帮助建立一种战略的思维方式,使更多的企业管理者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判断力和应对能力,能够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

由于我们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及水平有限,虽已竭尽全力,但本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和错漏之处,希望读者予以斧正。

愿思想之树长青!

编者

2005年1月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