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 言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篇》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儒效篇》中讲到具体行动的意义,通俗地说就是:不听不如听一听,听到的不如亲自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认知的,认知的不如实际履行。做学问到实践、履行才算是完成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如何让大学生形成计算机思维和操作技能,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和解决现实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人信息素养和网络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充分且有效的上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育机构和教师要保证实验环节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同学们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自愿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
本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1) 实验内容全面。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一书的习题和参考解答。含单项选择题87个,简答题85个,上机操作题41个,共213题,涉及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基本应用、信息检索与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和信息安全基础方面的知识和应用。
② 上机实验。详细说明与网络应用基础相关的实验,主要内容包括IE浏览器的安全设置、使用Windows安全中心、使用Foxmail收发邮件、ADSL接入、使用百度搜索引擎、利用智联招聘网、利用清华网络学堂、使用UltraEdit处理文字、使用HTML制作网页、使用JavaScript制作动态网页、使用江民杀毒软件KV2008共12个实验。
(2) 面向应用,内容先进。面向应用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根本方向。书中充分反映信息社会的基本需求,深入分析网络应用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另外,本书力求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科学前沿内容。
(3) 图文并茂,简明易懂。本书文字通俗,努力做到用通俗语言来解释网络概念和应用知识。对绝大多数网络应用都附有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窗口图形,以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目标之一就是帮助读者提高网络应用水平,为体验式学习奠定基础。
本书编写过程中,陈杰华制定全书的整体框架和统稿并编写主要文字内容,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戴丽娟老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张庆老师参与部分文字编写、资料整理、代码调试、图片制作等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启海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贺昌政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张蕊博士、四川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心孙亚飞和吴宏瑜两位老师的许多帮助,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电子邮件地址:cjh028@126.com和chenjiehua@.scu.edu.cn,如有技术问题、索要例题与习题源程序文件、电子教案和教学素材,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我们一定准时回复并尽可能为您提供方便。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出版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广大前辈、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