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序:让民间文艺大放异彩
说到民间文艺,许多人都会很不以为然:“那是坊间的玩意儿,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似乎连我们搞民间文艺工作的人也不太愿提起。其实,民间文艺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学艺术品种,比如民间传说故事、谚语、歌谣、铁画、根雕、盆景、剪纸、刺绣、皮影、各种花灯等,种类繁多,形式活泼,爱好者广泛。然而,一场“文革”,十年浩劫,许多文物古迹被毁,许多民间文艺人才落难,传统文化正在失传……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大力倡导拯救民间文化遗产,30多年来,我也一直有意无意地参与着这方面工作,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文艺被发掘、保护、张扬的艰难历程。
一、从“搜集整理”到“文人创作”,民间文艺创作再现高潮。众所周知,由于“文革”中将民间传说、谚语、歌谣等当作“封建糟粕”破旧立新,使得这些古老优美的民间文学作品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珍贵的民间故事、民间工艺等早已失传。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那场全国性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工作时,我正在乡下教书,得到县文化馆的通知后,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于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的搜集整理中。我通过同事、朋友和学生的关系,找乡村这些方面的能人,边听边记。有一次,为了搜集当地的民歌,我找到一位民间歌王,但他死活不愿开口。原来,“文革”中他因唱民歌坐过牢。我就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放下包袱。我跑到第六趟时,他终于被感动了。这样,我记下了《手扶栏杆》《十二月苗姐》《小星出山》等60多首民歌及歌谣。就这样,凭着年轻人的热情和执着,我采写出《九女墩的传说》《蜈蚣渡的传说》等30多篇民间故事、300多条古今谚语。这些作品大部分被收录进《芜湖县民间故事资料集成》《芜湖县民间谚语资料集成》中,另有13篇作品被《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芜湖卷》《芜湖县地名传奇》等收录。由于受民间文学的影响,我后来开始了新故事创作,并且在《民间文学》《故事家》《中外故事》等全国3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新故事100余篇,内容也涉及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世态百相,基本上囊括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现在,故事创作在全国正方兴未艾,以《故事会》为代表的一批故事刊物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领风骚,高稿酬、大发行量等赢得国内外高手投身于故事创作中,不断提升着故事的质量和数量,客观上加速了故事创作从简单的“搜集整理”到“文人创作”的飞跃。同样,流行音乐等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国民歌和西方音乐的优点,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专业创作的新高峰。
二、从“顺其自然”到“抢救发掘”,民间艺术再放光彩。许多年来,民间文艺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像《乐府民歌》之类由官方组织的大规模发掘整理行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加上战乱、水患、朝代更替等,许多习俗、民间工艺等今天已经失传,而贫穷落后、忍饥挨饿的年头,谁还有兴趣唱戏、舞灯?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群众开始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于是各种民间文艺被重新提起。我最早见到的是采茶灯,只有十来个农民演员,春节前后在农村演出,唱、跳、说,生动活泼,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纷纷凑钱接灯。后来,马灯、龙灯等需要百人参与的大规模活动也在我们身边相继出现。2008年春节,我家乡芜湖县六郎镇失传59年的“八社老龙”也隆重登场,几位80多岁的老人聚在一起,共同回忆;300多户农民自发出钱,请画家、木匠、电工等制作,请来民俗专家现场指导演练。我闻讯后立刻赶去采访,写成新闻在《安徽日报》《大江晚报》《皖江晚报》等发表,安徽电视台、芜湖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群众、媒体、文化部门等都对他们这种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还有走马灯、罗汉灯、庙会等也正在被发掘和保护起来,民间剧团、传统戏剧等也正在恢复,各地还成立了或官方、或民间的理事会,专门料理这些工作,而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也为民间文艺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从“自娱自乐”到“面向市场”,民间文艺创造辉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喜欢根雕、盆景、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多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并不奢望能赚多少钱。但如果纯粹作为业余爱好,自娱自乐,只有投入,没有收入,也很难维持下去。比如篆刻是要买石料和刻刀的,刺绣是要有绸缎、花针和彩线的,木雕是要有木料和工具的,等等,这些都要投入成本。因此,能否走向市场也关系着民间工艺能否生存并发扬光大。我认识一位年近八旬的民间艺人,叫许贤英,是个农民,不识字。她14岁开始学剪纸,摸索了几十年,能将一张普通的红纸剪成一幅幅灵巧而美丽的图画,仅一个双喜字,就能剪出100多种不同的样式。在市民协的推荐下,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民间工艺展览。在省首届民间文艺博览会上,她现场用剪刀表演,一亮相就将那些用刻刀刻剪纸的人比了下去,许多外国人和专家都纷纷围着她,购买她的作品。她的剪纸作品《水浒108将》还获得了省展银奖,她的事迹也被《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大江晚报》等多次刊登,安徽电视台、芜湖电视台等都对她作过采访。她的小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剪出的《天仙配》《红楼梦》《杨家将》《瓦岗寨》《三国演义》《钟馗》等剪纸作品标价达到数百元乃至上千元,来订购者络绎不绝。还有一位叫张谊的中年人,喜爱在蛋壳上雕刻文字图案,像北京奥运会主题、戏剧脸谱、十二生肖、伟人图像、花草虫鱼等,栩栩如生,作品一经亮相颇受欢迎。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许多人纷纷向他订购作品,还有人上门拜他为师。现在他正在着手对产品进行包装,以便走向市场。“以爱好养爱好”已成许多民间工艺玩家的共识。
有人说:“民间的就是人民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错的,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从热闹工厂到平静田头,到处都是民间艺术丰厚的土壤;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豪华舞台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民间艺人精彩的表演。民间文艺家正因为藏艺于民间,所以人才济济,挖掘不尽。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文艺家谁没有吮吸过民间文艺丰美的营养?神州大地,哪儿没有民间文艺者闪烁的身影?而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勤奋学习,辛勤耕耘,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把芜湖的民间文艺园地装点得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