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

前言

本书初稿于1993年成稿,1994年2月初版,20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自第二次再版至今已逾六载,蒙各界读者对本书的厚爱,仍不断提出需求。经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商量,决定进行第三次再版,以满足各界读者的需求。由于第二次再版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制造等已进行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本次再版在这方面没有作更多的修改,只是在个别地方和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正。限于作者的水平,想必书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潘家轺

2017年10月生产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现在已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与本书第二版出版之时已经过七八年了。本书第二版的内容主要是反映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书中有一章描述了对生产管理发展前景的展望,尽管书中的展望与今天的发展现实是相符的,但是经过这十年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到管理实践,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也积累了不少新的管理经验,这些都应该及时充实到书中去。同时,中央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求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对我国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应在教材中有很好的反映。本书的第三版就是在这一愿望的推动下启动的。

进入21世纪以来,这十年世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概括地说,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共识。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许多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节能降耗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也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今天必须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要树立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并积极探索和创建绿色营销、绿色制造的新型管理模式。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价值取向体现在知识和智力的占有上,因为价值是通过知识的应用而被创造和增值的。知识已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产,为了有效地利用和最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发挥知识创造价值的作用,企业需要拥有高素质的、掌握各种知识的人才,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今天生产管理的重点不是物,而是人。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是新世纪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

3.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人才在国际间流通方便而快捷,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更加合理,这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每个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和世界各国的竞争对手,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企业必须扩大经营视野,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利用外资或到国外投资,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方面的资源。

生产管理不能局限在一个企业的界限之内,而要与供应链上的所有合作伙伴进行很好的合作,要重视和仔细研究用户的各种需求,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最好地为他们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创造价值。甚至还要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又竞争又合作以实现双赢。

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企业与外界的广泛合作,包括建立虚拟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网络化制造和电子商务在实践中将不断成熟、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形式。

鉴于以上发展形势,本书第三版着重对以下几章进行了修订:

在第三章企业发展战略中充实了战略管理的内容。在第四章生产战略决策中增加了绿色制造战略和新世纪现代企业提出的几种新的生产战略。在第八章新产品研制与开发中,强调了加强研制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措施和途径,还强调了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形成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为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八章还充实了企业研制开发管理的内容,包含企业研制开发的流程管理、研制开发的组织、研制开发的规模和经费,还对研制开发与专利管理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在新产品设计开发一节中研究了新产品开发的动力模式和开发策略,增加了绿色产品和绿色设计的内容,还对产品设计的现代化方法和工具补充了不少新的内容。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3]目录对上一版的第十五章供应链管理做了较大的改动,删除了一些如今实用意义已不大的内容。例如,“牛鞭效应”,过去学界对此有很多研究,在库存管理上要采取许多对策,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可以共享产品销售信息,通过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依靠信息化实现企业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所以这一问题已不再是困扰供应链管理的难题了。这次改动着重在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上,特别是对供应链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补充了不少内容。还介绍了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以供设计时参考。最后还增加了一节“建设绿色供应链” 。

其他各章也进行了一些小的必要的修改。

本书修订后共四篇十六章。这次修订工作曹德弼教授因故没有参加,因此全书的修订主要是由潘家轺教授主持的,其中第十三章物资供应与库存管理和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是潘家轺和李萍老师合作完成的。

本书适合管理类各专业学生作为学习“生产管理学”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干部进修的重要参考读物。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阅了不少文献资料和参考书籍,受益匪浅,特在此向有关文献的国内外作者致以真诚的感谢。

这次修订工作时间上有点仓促,书中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潘家轺

2010年10月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