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网络通信原理实践(微课视频版)

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针对网络通信领域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需要我们将最新网络技术快速、及时地融入相关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中,加强相关教材建设,这对培养网络新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相关课程教材必须具备“实战”特性,才能使学生快速、扎实地掌握技术知识点,达到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多元化的业务对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架构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满足社会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适应当下网络从业人员能力模型的变化,网络通信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华为公司就结合自身多年数据通信产业引领者的经验,制定了一套数据通信人才培养标准。然而由于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面向新型网络通信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类图书仍然非常欠缺。本教材配套了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在线视频课程“网络通信原理实践”、依托阿里云的云起实验室平台搭建一站式实验环境,希望能弥补该方面的欠缺,尝试为网络实践课程建设探索一条新路,提升教学效果。

本教材相关教学工作已荣获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首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和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YJG2020301)资助。本教材由浙江工商大学互联网技术/教学实验室(ITL)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研究和教学的教师及研究生团队支持完成。

本教材由王伟明、金蓉、诸葛斌、高明共同编写,韩祎、邵瑜、张彬鑫、王林超、宋杨、陈正宏、任倩烨、邹俊豪、谢大为、郑运强等对教材实践项目内容进行了多轮的修改,完善教材课件,搭建验证实验环境,录制实验视频等,为本教材的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教研团队人员董黎刚、李传煌、吴晓春、周静静、蒋献和张子天等在软件定义网络领域的研讨对本教材有重要帮助。阿里云为本课程提供了优秀的云起实验室平台,让课程的实验环境得以部署并服务于广大读者。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以上,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限制,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4.5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