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前言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进行了更新,使之更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本书在介绍“数字逻辑”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及其相互连接,以及这些功能部件的功能与设计。全书共分13章: 第1章为“计算机系统概论”,简单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多级层次结构以及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等; 第2章介绍数制与编码; 第3章介绍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定律和规则,论述了布尔函数的基本形式和布尔函数的化简; 第4章介绍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第5章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第6章用分步解析图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程序的执行过程; 第7章讲述指令系统,首先介绍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本知识,然后讨论指令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最后介绍典型的RISC处理器MIPS的指令系统; 第8章阐述中央处理器,以一个类MIPS的模型机为例,详细讲解数据通路的建立以及控制器的设计,并介绍流水线技术; 第9章讨论微程序控制器; 第10章是“运算方法与运算器”,论述运算方法、运算器的组成以及设计; 第11章阐述存储器系统,包括各种类型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行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等; 第12章阐述总线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的总线实例,包括PCI总线、SCSI总线、USB总线等; 第13章是“输入/输出系统”,阐述各种输入/输出方式以及中断系统。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本书按层次和模块化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及课时的多少,对内容进行灵活的取舍。教学课时可以安排为32~48学时。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由同济大学的张晨曦编写。其余部分分工如下: 同济大学的张惠娟负责编写第12章,山东交通学院的杨万春负责编写第11章,同济大学的王冬青负责编写第13章,同济大学的李江峰负责编写第10章,国防科技大学的刘真负责编写第4章和第5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文献或著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3年10月于上海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