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英文版海外推广学习交流会成功举办
《别慌》同名话剧精彩片段
5月28日下午,清华社教育提升及国际传播网络工作坊活动——《别慌》英文版海外推广学习交流会在学研大厦二层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宗俊峰,社长邱显清,副总编孙宇,直属编辑室主任杨爱臣;中国标准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韩玉彬;话剧演员张昕瑶、焦健、尹松健、李文、冯永柱、张程博、葛安珂等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宗俊峰发表题为“党建引领航向,出版扬帆国际”的开场辞,强调党建对出版社国际化发展发挥的核心引领作用,《别慌》话剧主创团队的党员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担当和作为,也彰显了党组织在坚定理想信念和凝聚人心力量方面的作用。宗俊峰指出,《别慌》英文版一书的出版和在海外的发布和传播正是清华社国际化建设的一个生动范本。《别慌》为众多受“问题少年”困扰家庭带去了一份希望,这些家长同样在推动该书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图书策划方面,我们要努力让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宗俊峰表示,期望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通过分享内容国际化的优秀案例,齐心协力将清华社打造成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品牌。
清华大学出版社董事长宗俊峰致辞
孙宇介绍了清华社教育提升及国际传播网络工作坊(Global Reach and Elevation of Education Network,简称GREEN工作坊)的成立宗旨。绿色代表新生,也象征着磅礴的生命力和不断向前的势头,正好契合了这个全新平台的定位和愿景。海外合作部紧跟《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推出了GREEN工作坊,旨在为编辑、作者、学者和国际出版人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成功的内容国际化实践得到更广泛的关注,让世界听见来自清华社的声音。
副总编孙宇主持交流会
杨爱臣以“让真实而美丽的故事温暖全世界”为题,分享了《别慌》英文版的国际化出版经历。杨爱臣表示,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编辑的岗位职责;《别慌(英文版)》“走出去”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级领导长期关心支持和各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社领导的远见卓识与对选题的科学预判是成功的基石;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推动海外传播的强大动力。就如何通过创新形式扩大图书的影响力,杨爱臣提到,两个月前,《别慌(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发布会消息迅速引爆舆论,吸引了全球百余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如美联社、华人头条、时代财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别慌》对话生动且富有话剧语言的特点,这为编辑团队提供了灵感,他们决定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将书籍改编为话剧形式进行推广。另外,在整理书稿时,编辑团队深度萃取与优化中文原稿内容,又面向英语读者进行英文版内容重构。图书编辑应该善于整合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提升图书的国内外影响力。
直属编辑室主任杨爱臣分享国际化出版经历
话剧展演团队的到场演员分享了心得体会。饰演叶老师的演员焦健表示,这次话剧展演给予他深深的触动,希望能够尽自己一份力,用耐心和爱心惠及更多儿童。饰演贾老师的演员尹松健表示,现代文明不容教育缺席,尤其是特殊教育,展演的经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教育和洗礼,也希望图书的推广能够插上互联网科技的翅膀,通过短剧、影视剧等方式,实现出版界和戏剧影视界的跨界融合。
饰演叶老师的演员焦健分享心得
饰演贾老师的演员尹松健分享体会
韩玉彬表示这是一次颇有成效、鼓舞人心、继往开来的交流会,是一次颇具创造性的举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高度重视其产品的社会效益,并通过包括话剧在内的多种创新手段来增强图书的公众认知度,不仅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使命的鲜活例证。同时,他也提出建议,可以整合相关出版资源,与报刊、网络媒体等机构密切联系,努力抓住更多的国际传播机遇。
中国标准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韩玉彬高度评价此次交流会
在最后的交流研讨环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提到话剧的排演和图书的推广不仅积累了宣传资源,也为图书走出去提供了一条途径。话剧展演团队的演员也分享对于图书国际化的看法,特殊儿童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是跨越国界、文化、宗教的人类共同道德责任,《别慌》的国际化正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发言
饰演叶哲的演员张程博分享观点
饰演哲爸的演员冯永柱分享感悟
饰演杨主任的演员葛安珂分享看法
饰演小雪的演员张昕瑶分享经历
饰演哲妈的演员李文分享体会
交流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