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分社成立于2018年5月,秉承“探究学术本源,守护人类健康”的使命,在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帮助下,不断努力推进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明确了以搭建“医学教育培训平台”和“国际科研协作平台”为主要方向。下设第一编辑室、第二编辑室、期刊编辑室和综合业务室,设置“医工”和“医管”两个出版中心,出版了系列生命科学和医学类的图书及期刊。
分社瞄准世界医学科技前沿,完善学科布局,有效整合学术出版资源,出版了一系列生命科学和医学类图书,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从中医学到西医学,从公共卫生到医疗管理等。其中《精准肝脏外科学》《吴清玉心脏外科学》《生物安全与生物资源能力体系建设丛书》分别入选2018年、2021年、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甲型HIN1流感影像学》获得国家CBI走出去工程项目、科技部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艾滋病影像图谱》《功能医学新思维破解心血管病难题》《骨科缝合教程》等多本图书版权输出海外。《中国智慧健康医疗蓝皮书(2022)》《数字化转型时代:精准医学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版上册)》为智慧医疗和精准医学的指明了行业发展方向。利用清华大学的融媒体平台,《中医基础》《医学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入选教育部“十四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与山东大学合作出版的《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将医学教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组办的“感染医学高峰论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评价系列沙龙”和“数字疗法先行者系列论坛”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社以多学科交叉发展为基础,加强学术期刊建设,现分社创办和运营期刊10本,其中《神经修复学(英文)》(Journal of Neurorestoratology)2023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3.3,在全球同类临床神经科学(Clinical Neurology)ESCI期刊中排名第8,位于同类SCIE期刊Q2区。2022年创刊的《国际肝胆健康(英文)》(iLIVER)《感染医学(英文)》(Infectious Medicine)《肿瘤创新(英文)》(Cancer Innovation)分别入选2019年度、2020年度、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神经修复学(英文)》是中国科协支持的首批海外回归试点期刊;《肿瘤创新(英文)》《科学医疗(英文)》《神经修复学(英文)》《神经科学(英文)》《应激与大脑(英文)》分别入选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项目。《神经修复学(英文)》被国际数据库ESCI和DOAJ收录;《肿瘤创新(英文)》已被国际数据库Scopus、DOAJ和CAS数据库收录;《感染医学(英文)》已被国际数据库Scopus和CABI收录;《科学医疗(英文)》已被国际数据库DOAJ收录;《神经科学(英文)》被数据库DOAJ、CNKI和WJCI收录;《应激与大脑(英文)》被DOAJ收录。2023年《医学进展(英文)》(Medicine Advances)《智能检验医学(英文)》(iLABMED)《融合影像学(英文)》(iRADIOLOGY)三本英文期刊相继创刊,《器官医学(英文)》(Organ Medicine)等多本期刊创办筹备中。
分社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优秀作者,学科涵盖了生命科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等。我们不仅有两院院士,还有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专家。并且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华医网等知名学协会、研究机构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分社平台上创造了“共成长、共发展”的新局面。
分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自身核心竞争。分社创立“水木医声”品牌并以品牌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线上直播课等。通过“水木医声”小鹅通平台,围绕图书和期刊宣传组织会议和直播课,2022年组织的健康过大年7节系列直播课入选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的2022年系列新春惠民阅读活动“喜迎冬奥会 阅读过大年”推荐活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发起了“医学病毒学大讲堂”“移植大咖云播间”“焦点心理论坛”等多套专业直播课程,为促进医学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医学科普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生命科学和医学版块的品牌建设和知名度提升做出了贡献。
分社将以学术出版为核心,借助全媒体的平台和优势,立足于我校优质学术资源,实现我国及世界医学知识创新成果的归纳整理、传播转移、普及提高,成为促进医学进步、引领行业发展、代表中国水平和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医学专业出版中坚力量。为全球的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学者提供学术成果发布平台,为学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