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1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练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知识。 1.2 思考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年。 A)1936 B)1946 C)1956 D)1975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 )。 A)UNIVAC B)EDSAC C)ENIAC D)EDVAC 3.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的,称为( )体系结构。 A)艾伦·图灵 B)罗伯特·诺依斯 C)比尔·盖茨 D)冯·诺依曼 4.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的逻辑部件是( )。 A)集成电路 B)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5.在下列4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 A)最先提出存储程序思想的人是英国科学家艾伦·图灵 B)ENIAC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晶体管 C)在第三代计算机期间出现了操作系统 D)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集成电路 6.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7.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按照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主要是因为它采用了( )。 A)二进制编码 B)高速的电子元器件 C)高级语言 D)存储程序控制 8.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A)显示器 B)UPS C)CPU D)存储器 9.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是由( )组成的。 A)运算器和存储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加法器和乘法器 10.计算机的主机是由( )部件组成的。 A)运算器和存储器 B)CPU和内存储器 C)CPU、存储器和显示器 D)CPU、软盘和硬盘 11.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 A)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D)控制机器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12.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 )几部分构成的。 A)CPU、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 D)主机、显示器和键盘 13.一台微型计算机必须具备的输入设备是( )。 A)鼠标器 B)扫描仪 C)键盘 D)数字化仪 1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 )。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主机和外设 C)主机和各种应用程序 D)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15.若某台微型计算机的型号是486/25,其中25的含义是( )。 A)CPU中有25个寄存器 B)CPU中有25个运算器 C)该微机的内存为25MB D)时钟频率为25MHz 16.Pentium HI/500微型计算机的CPU的时钟频率是( )。 A)500kHz B)500MHz C)250kHz D)250MHz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键盘、鼠标、光笔、数字化仪和扫描仪都是输入设备 B)打印机、显示器、数字化仪都是输出设备 C)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都不是输入设备 D)键盘、鼠标和绘图仪不是输出设备 18.个人计算机简称PC。这种计算机属于( )。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超级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19.最先实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是( )。 A)EDIAC B)EDSAC C)UNIVAC D)EDVAC 20.下面是与地址有关的4条论述,其中错误的一条是( )。 A)地址寄存器是用来存储地址的寄存器 B)地址码是指令中给出源操作数地址或运算结果的目的地址的有关信息部分 C)地址总线上既可以传送地址信息,也可以传送控制信息及其他信息 D)地址总线上除传送地址信息外,不可以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及其他信息 21.决定微机性能的主要是( )。 A)CPU B)耗电量 C)质量 D)价格 22.在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 A)键盘 B)数字化仪 C)打印机 D)扫描仪 23.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对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总线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 )。 A)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信总线 B)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C)数据总线、信号总线和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4.下面列出的4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 A)RAM B)ROM C)PROM D)CD-ROM 25.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 A)ROM B)RAM C)内存 D)外存 26.在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中,PROM是( )。 A)可读写存储器 B)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7.在微型计算机中,通用寄存器的位数是( )。 A)8位 B)16位 C)计算机字长 D)32位 28.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 )总线的宽度。 A)数据 B)地址 C)控制 D)通信 29.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中的Cache是( )。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冲存储器 C)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D)可擦除可再编程只读存储器 30.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31.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 B)软盘 C)RAM D)ROM 32.通常我们所说的32位机,指的是这种计算机的CPU( )。 A)是由32个运算器组成的。 B)能够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 C)包含有32个寄存器 D)一共有32个运算器和控制器 33.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 )。 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B)计算机的可靠性 C)计算机的可运行性 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34.MIPS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是( )。 A)每秒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35.下列设备中,既能向主机输入数据,又能接收由主机输出数据的设备是( )。 A)CD-ROM B)显示器 C)软磁盘驱动器 D)光笔 36.在下列4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 A)软盘、硬盘和光盘都是外存储器 B)计算机的外存储器比内存储器存取速度快 C)计算机系统中的任何存储器在断电的情况下,所存信息都不会丢失 D)绘图仪、鼠标、显示器和光笔都是输入设备 37.下列诸因素中,对微型计算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 )。 A)尘土 B)温度 C)噪声 D)湿度 38.下列4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 A)假如CPU向外输出20位地址,则它能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可达1MB B)PC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S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C)PC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D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D)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39.下列4项中不属于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 A)字长 B)内存容量 C)重量 D)时钟脉冲 40.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 )。 A)图形扫描仪 B)磁盘驱动器 C)绘图仪 D)显示器 4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42.根据打印机的原理及印字技术,打印机可分为( )两类。 A)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 B)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C)静电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D)点阵式打印机和行式打印机 43.微型计算机使用的键盘上的Alt键称为( )。 A)控制键 B)换档键 C)退格键 D)交替换档键 44.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是( )。 A)操作系统 B)编程语言的处理程序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故障诊断程序 45.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 )。 A)文档 B)语言 C)程序 D)系统 46.目前各部门广泛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按计算机应用分类,应属于( )。 A)实时控制 B)科学计算 C)计算机辅助工程 D)数据处理 47.下列4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 A)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软件 B)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C)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D)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立即丢失 48.办公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分类,它属于( )。 A)科学计算 B)实时控制 C)数据处理 D)辅助设计 49.用户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 )。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汇编程序 D)二进制代码程序 50.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 A)CAD B)CAI C)CAM D)CAT 二、参考答案 1.B)[解析]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运行。 2.C)[解析]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主要是为解决弹道计算问题而研制的,主要研制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W.Mauchly(莫奇莱)和 J.EEckert(埃克特)。 3.D)[解析]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对科学的贡献很大,他重大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被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计算机设计原理,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是计算机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因此,现代的电子计算机仍然被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4.D)[解析] 按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为1946—1958年,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第2阶段为1958—1964年,计算机的电子器件采用的是晶体管。第3阶段为1964—1971年,计算机采用了小规模和中规模 集成电路。第4阶段从1971年起到现在,计算机全面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C)[解析] 最先提出存储程序思想的是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博士。他在与莫尔小组合作研制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它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第2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晶体管,不是集成电路。在第三代计算机期间,硬件和软件都在向系统化、多样化的方面发展,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 6.A)[解析] 在4个选项中,选项A),B),C)都是计算机的特点,但主要的特点则与它的工作原理分不开,即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运行。 7.D)[解析] 由于现代计算机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执行预先编制好并已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程序自动而连续地进行工作。存储程序是计算机工作的重要原理,是计算机能够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无论让计算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事先将做此工作的过程和要处理的原始数据编制成程序存入计算机,计算机才能按程序的指令逐一进行相应的工作。计算机的这种工作原理就是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它是由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来的。 8.C)[解析] 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计算机的一切动作都受CPU的控制。CPU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 9.C)[解析]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中,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暂存寄存器、累加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等部件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以及时序信号发生器等构成,它负责读取并分析指令,做出相应的控制,使计算机各部分协同动作,以完成计算机的各项操作。 10.B)[解析] 在计算机中,通常把CPU和内存储器的组合称为主机。 11.D)[解析]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负责从存储器中读取程序指令并进行分析,然后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向计算机的各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协调和控制机器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12.B)[解析]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五大部分组成。 13.C)[解析] 鼠标器、扫描仪、键盘等都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一台微型计算机可以不配置鼠标器、扫描仪,但必须具备键盘,因为键盘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14.A)[解析] 选项B)仅指出的是硬件部分,未涉及软件系统;选项D)指的是硬件的主机部分;选项C)也只包括了部分硬件(没有输入输出设备)和部分软件(没有系统软件)。只有选项A)完整地给出了计算机的两大部分,即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15.D)[解析] 对于其型号为486/25的微机来说,前面的数字486表示机器中的CPU采用的是80486芯片,后面的数字25则表示该系统的时钟频率为25MHz。若微机的型号为486/33,表示该系统的时钟频率为33MHz。时钟频率又称为主频,是指CPU在单位时间(秒)内平均要动作的次数,单位为兆赫兹(MHz)。时钟频率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时钟频率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 16.B)[解析] 时钟频率又称为主频,z指CPU在单位时间(秒)内平均要动作的次数,单位为MHz(兆赫兹)。时钟频率决定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PentiumⅡ/500微型计算机的CPU的时钟频率是500MHz(斜杠后面的数字表示其大小)。 17.A)[解析] 键盘、鼠标、光笔、数字化仪和扫描仪都是输入设备,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等则是输出设备。 18.A)[解析]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这种计算 机供单个用户使用,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安装和使用都十分方便。个人计算机有多种叫法,如个人电脑、PC、微型计算机、微型机、微机 等等。 19.D)[解析] 世界上第1台电子计算机ENIAC不能存储程序,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当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博士参观了这台计算机后,首先提出了在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根据他所提出的方案,科学家们不久便研制出了人类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 20.C)[解析] 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地址信息,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息,数据总线用于传送数据信息,不可以用地址总线传送控制信号及其他信息。 21.A)[解析] 在微机中,决定微机性能的主要是CPU。CPU是微机中最关键的部件,它的型号通常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评价一台微机的性能时,首先应了解所使用的CPU是哪一种。Intel公司的CPU其芯片的性能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如下: Intel 8086/8088→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Ⅰ→PentiumⅡ→Pentium 4 采用Pentium 4芯片的微型计算机是目前一段时期内性能最好、速度最快的个人计 算机。 22.C)[解析] 在所列设备中,键盘、数字化仪和扫描仪都是输入设备,它们用于将外面的信息送入计算机中。而只有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用于将计算机中的信息打印出来。 23.D)[解析] 总线是连接微型机各组成部分的一组公共信号线。微型计算机总线通常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3部分组成。数据总线用于在CPU与内存或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之间传送数据信号,数据信号的数目反映了CPU一次可接收数据的能力;地址总线用于存储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的地址信号传送,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微机系统存储空间的大小;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器的各种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由CPU向内存或外设发送的控制信号,另一类是由外设或有关接口电路向CPU送回的信号(包括内存的应答信号)。 24.A)[解析] 随机存储器RAM是易失性存储器,其中存放的信息是临时性的,可随时读出和写入。计算机一旦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就会全部丢失,不可恢复。当计算机工作时,RAM用于存放系统程序和用户的程序及数据。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其中的信息被永久地写入,不受断电的影响。即使在关掉计算机的电源后,ROM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因此,它常用于永久地存放一些固定的程序和数据。PROM是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是光盘,都不易丢失所存信息。 25.D)[解析]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部分。内存包括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CPU可以直接对内存进行访问,但不能直接访问外存。保存在外存上(如软盘、硬盘或只读光盘等)的程序或数据等信息必须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执行或使用。 26.D)[解析]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动态RAM;只读存储器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简称PROM。 27.C)[解析] 微型计算机的通用寄存器在CPU中,它的位数就是CPU的位数,而CPU的位数就是计算机字长。计算机字长是根据CPU的型号来决定的,不同的CPU,其字长是不相同的。 28.A)[解析] CPU通过数据总线与内存相连接实行数据传送,因此,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计算机的字长。 29.B)[解析] Cache配置在CPU与内存储器之间,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有了它,极大地缩短了CPU访问内存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机器的运行速度。 30.C)[解析] 因高速的CPU与低速的内存储器速度极不适应,故在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配置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可大为缩短CPU访问内存的等待时间,提高机器的运行速度。 31.C)[解析] RAM叫做随机存储器,RAM中的内容可读可写,计算机一旦断电 后,其中的信息立即全部消失。ROM是只读存储器,其中的信息被永久地写入,不受断电的影响。硬盘和软盘都是外部存储设备,其中的信息不会因断电而丢失。 32.B)[解析] 32位机指的是计算机的字长为32个二进制位,该计算机的CPU能够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 33.A)[解析] MIPS(Million of Instruction per Second,百万条指令每秒)用于描述计算机每秒钟能够执行的指令条数,反映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4.C)[解析] MIPS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是执行百万条指令每秒。 35.C)[解析] 软盘驱动器既能将存储在盘上的信息输入主机的内存中,又能将内存中的信息写到磁盘上。因此,就认为它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选项A)是只读光盘,它与选项D)属于输入设备,选项B)是输出设备。 36.A)[解析] 在4条叙述中,叙述A)是正确的。软盘、硬盘和光盘都是目前微机中最常用的外存储器。叙述B)、C)和D)都是错误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是易失性存储器,一旦断电,RAM中的信息便随之消失。内存储器包含在计算机的主机内部,与运算器和控制器直接相连,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而外存储器只能与内存储器交换信息,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因此,外存储器比内存储器的存取速度要慢。绘图仪和显示器是输出设备,鼠标和光笔是输入设备。 37.C)[解析] 计算机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电源的稳定性和电磁场的干扰性等方面。相对来说,对噪声的影响不太介意。 38.A)[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决。SRAM和DRAM都属于随机存储器,其特点是只要突然断电,则所存储的信息均会丢失;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只有被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处理。 39.C)[解析] 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字长、速度、内存容量和主频,不包括重量。 40.B)[解析] 磁盘驱动器既能将存储在磁盘上的信息读进内存中,又能将内存中的信息写到磁盘上。因此,就认为它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图形扫描仪是输入设备,绘图仪、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41.C)[解析]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大部分组成的。 42.A)[解析] 打印机是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按其工作原理,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两类。击打式打印机包括点阵式打印机和行式打印机,而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静电打印机以及热敏打印机等则属于非击打式打印机。 43.A)[解析] 控制键是Ctrl键和Alt键,退格键是BackSpace键,换档键或称交替换档键是Shift键。 44.A)[解析] 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和基础。所有其他软件(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都必须在它的支持和服务下运行。 45.C)[解析]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46.D)[解析] 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之类的软件主要涉及处理大量的文字、数字等信息,故应属于数据处理范围。 47.C)[解析]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不是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只能和内存储器交换信息,不能直接和CPU交换信息。外存中的信息必须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处理;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只读存储器,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所以,选项A)、B)和D)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叙述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48.C)[解析] 计算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事务管理。事务管理主要进行日常事务中的数据处理工作,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OA)等。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工作是应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各种数据。比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 49.A)[解析] 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源程序(又称为源代码)。 50.B)[解析]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CAI(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故通常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为CAI。CAD是英文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M是英文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机辅助制造。CAT是英文Computer Aided Testing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测试。 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训及习题解答 9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