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绘制装配图         绘制装配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计算机及AutoCAD本身的特点,当利用AutoCAD绘制出某一部件和设备的装配图后,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拆零件图等操作;如果有了部件或设备的全部零件图,利用复制(指将对象复制到Windows剪贴板)、粘贴(指插入Windows剪贴板的数据)和插入图形等操作,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已有零件图拼装成装配图,也可以将全部零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快速而准确地检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检验是否存在干涉、无法装配以及间隙太大等问题,这些也是手工绘图无法比拟的优点之一。本章重点介绍根据已有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装配图以及根据已有装配图拆零件图等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7.1 根据零件图绘制装配图   当绘制完成一台设备或一个部件的全部零件图后,利用AutoCAD,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将它们拼装成装配图。即使已经有了装配图,也可以将绘制好的零件图重新装配一次,用以验证各零件设计的正确性,例如验证零件尺寸是否合适,零件之间是否出现干涉等,这也正是传统手工绘图无法比拟的优点之一。   本书5.3、5.4、5.7.1、5.8和5.10节分别绘制了齿轮轴、端盖、圆柱直齿轮、皮带轮和箱体等零件,本节将利用这些零件以及其他零件,绘制如图7-1所示的变速器装配图。                            图7-1 变速器装配图   主要步骤如下:   (1) 建立新图形   首先,以文件“ACADISO.DWG”为样板创建新图形,并参照2.1节进行设置图层和绘制图框等操作;或直接以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2章\Gb-a1-h.dwg”为样板建立新图形,然后将该图形以文件名“图7-1.dwg”进行保存。                   * 打开箱体文件   在AutoCAD环境中,打开如图5-267所示的箱体零件图(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267.dwg”中),选择“窗口”|“垂直平铺”命令,AutoCAD在绘图屏幕以垂直平铺的形式同时显示新创建的图形和打开的箱体零件图,如图7-2所示。                图7-2 以垂直平铺形式显示各窗口                               * 将箱体图形添加到新绘图形中   从图7-1中可以看出,装配图中用到了箱体零件图中的全部视图,故将全部箱体图形添加到新建图形(也可以直接将原箱体图形换名存盘,得到新图形)。   将箱体零件所在的窗口设置为活动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注意:不是“修改”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选择“编辑”|“复制”命令,即执行COPYCLIP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箱体零件图中的三个视图)   选择对象:↙   将新绘制的图形所在的窗口设置为活动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选择“编辑”|“粘贴”命令,即执行PASTECLIP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插入点:   在窗口内恰当位置拾取一点,AutoCAD将箱体零件复制到新建图形中。 * 整理   关闭箱体零件图形;删除新图形中箱体零件的各标注尺寸;根据图7-1调整各视图的位置;同时对俯视图进行删除剖面线,将俯视图相对于其水平对称线镜像以及填充剖面线等操作,结果如图7-3所示。 图7-3 整理结果                           (2) 装配轴 * 打开齿轮轴文件   在AutoCAD环境中打开图5-41(a)所示的齿轮轴零件(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41a.dwg”中),选择“窗口”|“垂直平铺”命令,AutoCAD在绘图屏幕显示打开的图形文件与新绘图形文件,如图7-4所示。 图7-4 以垂直平铺形式显示各窗口 * 将轴图形添加到新绘图形中   使轴零件所在的窗口为活动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选择“编辑”|“复制”命令,即执行COPYCLIP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轴零件图中的轴图形,选择时不需要选择各尺寸)   选择对象:↙   使新绘图形所在的窗口为活动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选择“编辑”|“粘贴”命令,即执行PASTECLIP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插入点:   在窗口内拾取一点,AutoCAD将轴零件复制到新绘图形中,如图7-5所示。 图7-5 复制轴零件至新绘图形中 * 整理   关闭轴零件图形;执行ERASE命令删除添加到新绘图形中的轴零件的各标注尺寸;并执行ROTATE命令,将轴旋转-90?,以便将其装配到箱体,如图7-6所示。 图7-6 整理轴后的结果 * 装配轴   执行MOVE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图7-6中的轴)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 (在图7-6中,在轴上有小叉标记处捕捉对应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在图7-6中,在俯视图有小叉标记处捕捉对应点)   执行结果如图7-7所示,完成齿轮轴的装配。 图7-7 装配轴   用类似的方法,装配如图5-41(b)所示的轴(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41b.dwg”中),结果如图7-8所示。 图7-8 装配轴                        (3) 装配轴承 * 打开轴承文件   在AutoCAD环境中打开4.3.1节绘制的图4-52所示向心轴承(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4章\图4-52.dwg”中),选择“窗口”|“垂直平铺”命令,AutoCAD在绘图屏幕显示打开的图形文件与新绘图形文件,如图7-9所示。 图7-9 以垂直平铺形式显示各窗口 * 将轴承图形添加到新绘图形中   使轴承零件所在的窗口为活动窗口,执行COPYCLIP命令,将轴承复制到剪贴板;使新绘图形所在窗口为活动窗口,执行PASTECLIP命令,将轴承零件复制到新绘图形中,并使轴承旋转90?,如图7-10所示(已关闭了轴承零件图形)。 * 装配轴承   利用复制或移动命令,将图7-10中的轴承装到轴的对应位置,如图7-11所示。      图7-10 将轴承图形添加到新绘图形 图7-11 装配轴承   (4) 装配端盖   打开如图5-72(a)和(b)所示的端盖图形(这两个零件分别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72a.dwg”和“DWG\第05章\图5-72b.dwg”中),并将窗口垂直平铺排列,如图7-12所示。 图7-12 以垂直平铺形式显示各窗口   通过复制、粘贴、旋转等方式,将端盖装配到对应的位置,结果如图7-13所示。   从图7-13中可以看出,在端盖部位有许多线交叉,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因此,放大其中的一个端盖区域进行分析,如图7-14所示。 图7-13 装配端盖   根据装配图的绘图标准,对图7-14进行删除、修剪和重新填充剖面线等操作,结果如图7-15所示。 图7-14 放大区域 图7-15 整理结果   对其他端盖处进行同样的处理,结果如图7-16所示。 图7-16 整理结果   (5) 装配齿轮、皮带轮和套   用类似的方法,在图7-16所示的俯视图中装配图5-126所示的齿轮(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126.dwg”中)、图5-195所示的皮带轮(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5章\图5-195.dwg”中)和套(此零件位于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套.dwg”中),结果如图7-17所示。 图7-17 装皮带轮、齿轮和套   根据绘图标准对图7-17做进一步整理,结果如图7-18所示。 图7-18 整理结果   (6) 填写标题栏   双击图中的标题栏,从弹出的“增强属性编辑器”中填写对应内容,如图7-19所示。                图7-19 填写标题栏   (7) 绘制主视图   根据装配关系,在主视图中绘制对应投影皮带轮和端盖,并进行整理,如图7-20所示。 图7-20 绘制主视图   (8) 绘制左视图   从图7-1中可以看出,左视图中主要显示了端盖、皮带轮以及两根轴的部分投影,下面根据这一特点绘制左视图。 * 复制和旋转   执行COPY命令,将俯视图中对应的皮带轮、端盖以及部分轴复制到图形的空白部位,执行ROTATE命令,将复制得到的图形旋转90?,如图7-21所示。 图7-21 复制、旋转部分图形 * 整理   根据图7-1中的左视图,对通过复制得到的图形进行删除和延伸等操作,并删除右侧视图中的剖面线,如图7-22所示(图中的小叉仅用于后续操作说明)。 图7-22 整理结果 * 移动   执行MOVE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在图7-22中的左下角位置,选择皮带轮及各相关图形)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在有小叉处拾取对应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在图7-22所示的右侧视图中,在右侧小叉处拾取对应点)   对表示左轴头的图形进行类似的处理,结果如图7-23所示。 图7-23 移动结果 * 整理   根据图7-1,对图7-23中的右侧视图作进一步整理,并绘制表示顶板的线等,结果如图7-24所示。 图7-24 整理结果   (9) 标注尺寸 * 标注尺寸   参照图7-1所示,对图7-24标注尺寸,结果如图7-25所示。 图7-25 标注尺寸   读者还可以对图7-25作进一步处理,如绘制(或插入)螺栓等。   至此,完成根据零件图绘制变速箱的操作,将该图形命名并进行保存。   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图7-1.dwg”是本练习图形的最终结果。 7.2 绘制装配图   本章7.1节介绍了如何根据零件图绘制装配图,此过程是在已有零件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通常的绘图过程是先绘制装配图,然后再拆零件图。本节将介绍几个绘制装配图的示例。 7.2.1 绘制手柄部装配图   本小节将绘制最简单的装配图:如图7-26所示的手柄部装配图(图中给出了主要尺寸)。 图7-26 手柄部装配图   从图7-26中可以看出,手柄部装配图由两个零件组成,即手柄杆和手柄球。具体绘图过程如下所示。   (1) 建立新图形   首先,创建与图幅对应的样板文件,并通过该样板文件建立新图形(在样板中,应参照2.1节进行设置图层和绘制图框等操作;也可以直接以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2章\Gb-a3-h.dwg”为样板建立新图形)。   (2) 绘制中心线   将“中心线”图层设为当前图层。执行LINE命令绘制对应的中心线,如图7-27所示(图中给出了参考尺寸)。 图7-27 绘制中心线   (3) 绘制圆和直线   参照图7-26所示,在“粗实线”图层绘制表示手柄球的圆和手柄杆的各条平行直线,如图7-28所示。 图7-28 绘制圆和平行线   (4) 修剪   对图7-28进行修剪,结果如图7-29所示。 图7-29 修剪结果   (5) 绘制直线   根据图7-26,分别在“细实线”图层绘制表示螺纹内径的细实线,在“粗实线”图层绘制辅助线,如图7-30所示。 图7-30 绘制直线   (6) 修剪   对图7-30进行修剪,结果如图7-31所示。 图7-31 修剪结果   (7) 绘制直线   在手柄杆右端以及手柄球的部位螺纹孔处,分别在“粗实线”图层和“细实线”图层绘制对应的表示螺纹孔的直线,如图7-32所示。   (8) 填充剖面线   将“剖面线”图层设为当前图层。执行BHATCH命令,AutoCAD打开“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利用对话框进行填充设置,如图7-33所示。 图7-32 绘制辅助线 图7-33 填充设置   从图7-33中可以看出,填充图案选择为ANSI37,填充角度为0,填充比例为1,并通过“拾取点”按钮确定了填充边界(如图中的虚线部分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填充操作,结果如图7-34所示。 图7-34 填充结果   (9) 标注尺寸   将“尺寸标注”图层设为当前图层,根据图7-26标注尺寸,结果如图7-35所示。 图7-35 标注尺寸   至此,完成图形的绘制。将该图形命名并保存到磁盘,本章7.3.1节还将用到该图形。   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图7-26.dwg”是本练习图形的最终结果。 7.2.2 绘制钻模装配图   本小节将绘制如图7-36所示的钻模装配图。 图7-36 钻模装配图   绘图主要步骤如下:   (1) 建立新图形   首先,以光盘中的文件“DWT\Gb-a3-v.dwt”为样板建立新图形。   (2) 绘制中心线   将“中心线”图层设为当前图层。执行LINE命令,绘制对应的中心线,如图7-37所示(图中给出了参考尺寸)。   (3) 绘制俯视图主要图形 * 绘制圆和六边形   将“粗实线”图层设为当前图层。根据图7-36,绘制俯视图中的各圆与六边形,如图7-38所示。 图7-37 绘制中心线 图7-38 绘制俯视图 * 阵列   执行ARRAY命令,将直径为18和10的圆相对于水平与垂直中心线的交点做环形阵列,如图7-39所示。 * 绘制中心线和螺纹内径   根据图7-36,在“中心线”图层为图7-39中通过阵列得到的圆绘制对应的中心线,分别执行“绘圆”和“打断”命令,在“细实线”图层绘制表示螺纹内径的四分之三圆,如图7-40所示。 图7-39 环形阵列 图7-40 绘制中心线及螺纹内径 * 绘制平行线及修剪   在图7-40中绘制如图7-41所示的两条平行线,然后进行修剪,结果如图7-42所示。        图7-41 绘制平行线 图7-42 修剪结果   (4) 绘制主视图 * 绘制平行线和辅助线   根据图7-36,绘制对应的水平平行线,并从俯视图向主视图绘制辅助线,如图7-43所示。 * 修剪   根据图7-36,对图7-43修剪,结果如图7-44所示。 图7-43 绘制平行线 图7-44 修剪结果 * 绘制平行线和辅助线   根据图7-36,对图7-44绘制对应的平行线与辅助线,结果如图7-45所示。 * 整理   参照图7-36,对图7-45进行修剪和创建圆角等操作,结果如图7-46所示。 * 镜像   执行MIRROR命令,对图7-46中主视图中的相关图形相对于垂直中心线镜像,结果如图7-47所示。          图7-45 绘制辅助线 图7-46 整理结果 * 复制和整理   参照图7-36,将主视图中位于上方的六角螺母复制到下方对应位置,并进行绘制直线和修剪等操作,同时在螺栓部位绘制对应表示螺纹内径的细实线,结果如图7-48所示。 图7-47 镜像结果 图7-48 复制和整理结果 * 绘制辅助圆   执行CIRCLE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从对象捕捉快捷菜单选择“自”项)   基点: <偏移>:(在图7-48中,在有小叉标记处捕捉对应点)   <偏移>: @-15,0↙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28↙   执行结果如图7-49所示。    * 修剪   对图7-49执行TRIM命令进行修剪,得到如图7-50所示的结果。 图7-49 绘制辅助圆 图7-50 修剪结果   (5) 整理   至此,基本完成图形的绘制,用户还可以对图形做进一步整理,如在新绘圆弧处按投影关系处理或在俯视图的开口垫圈处绘制投影圆等,结果如图7-51所示。   (6) 填充剖面线   参照图7-36,执行BHATCH命令,对主视图填充剖面线,如图7-52所示。 图7-51 按投影关系绘图 图7-52 填充剖面线   最后,绘制所加工零件的轮廓,结果如图7-53所示。      (7) 标注尺寸   参照图7-36,对图7-53标注尺寸,结果如图7-54所示。 图7-53 绘制零件轮廓 图7-54 最终图形   至此,完成图形的绘制,将该图形命名并保存到磁盘,本书7.3.2节还将用到此图。   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图7-36.dwg”是本练习图形的最终结果。 7.3 根据装配图拆零件图   利用AutoCAD,用户可以方便地从装配图中拆零件图。本节通过几个实例介绍从装配图中拆零件图的具体过程。 7.3.1 绘制手柄杆   本小节将根据图7-26所示的手柄部装配图绘制如图7-55所示的手柄杆零件图。 图7-55 手柄杆零件图   绘图主要过程如下:   (1) 打开图形   打开图7-26所示的图形。   (2) 复制图形   比较图7-55和7-26,手柄杆零件图中的主要图形与装配图中的对应图形一致,故可以在装配图中,利用复制操作提取出这一部分图形。执行COPY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装配图(参照图7-26)中表示手柄杆的图形对象,包括其中心线,相关尺寸等)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在绘图屏幕确定一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拖动鼠标,将所选择图形向下拖动到另一位置后单击鼠标拾取键)   指定第二个点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执行结果如图7-56所示(位于上方的图形是原装配图)。 图7-56 复制结果   (3) 绘制退刀槽   根据图7-55所示,在两端的螺纹根部绘制退刀槽,如图7-57所示。 图7-57 绘制退刀槽   (4) 绘制剖面图   参照图7-55,在对应位置绘制剖面图,结果如图7-58所示。 图7-58 绘制剖面图   (5) 标注尺寸等   在图7-58中,调整右端尺寸M12的标注位置,并标注其余几个尺寸,同时调整中心线的长度,结果如图7-59所示。 图7-59 标注尺寸等   至此,完成图形的绘制。下面将它移动到另一文件中。   (6) 新建图形文件   以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2章\Gb-a3-h.dwg”为样板建立新图形。   (7) 剪切、粘贴 * 剪切   激活图7-59所示图形所在的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或选择“编辑”|“剪切”命令,即执行CUTCLIP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图7-59中的手柄杆及对应尺寸)   选择对象:↙   AutoCAD将对应图形放到剪贴板。 * 粘贴   激活新创建的图形。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选择“编辑”|“粘贴”命令,即执行PASTECLIP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插入点:   在该提示下确定插入点位置后,AutoCAD将剪贴板上的图形粘贴到新建图形中。   (8) 其他操作   在新建图形中,可以调整各视图的位置,标注技术要求。最后,双击标题栏块,填写标题栏,结果如图7-60所示。   至此,完成图形的绘制,将该图形命名并进行保存。   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图7-55.dwg”是本练习图形的最终结果。 图7-60 最终图形 7.3.2 绘制轴   本小节将根据图7-36绘制如图7-61所示的竖轴。 图7-61 竖轴   绘图主要过程如下:   (1) 打开图形   打开如图7-36所示的图形,如图7-62所示(图中只显示了主视图)。 图7-62 钻模装配图   (2) 复制图形   在打开的图形中,执行COPY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图7-62中的轴图形。如果只选择轴有困难,可以同时选择相邻的其他图形)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在绘图屏幕确定一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向右拖动鼠标,将所选择图形拖动到对应位置后单击鼠标拾取键)   指定第二个点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执行结果如图7-63所示。   从图7-63中可以看出,新得到的轴上有一些多余线段,同时也缺少一些线。根据图7-61,在图7-63中删除多余的线,并补绘图形,结果如图7-64所示。          图7-63 复制轴 图7-64 整理结果   (3) 标注尺寸   对图7-64中的轴标注尺寸,结果如图7-65所示。 图7-65 标注尺寸   (4) 新建图形文件   以文件“Gb-a4-v.dwt”为样板建立新图形。   (5) 剪切、粘贴 * 剪切   激活图7-65所示图形所在的窗口,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或选择“编辑”|“剪切”命令,即执行CUTCLIP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图7-65中的轴及对应尺寸)   选择对象:↙   AutoCAD将对应图形放到剪贴板。 * 粘贴   激活新创建的图形。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选择“编辑”|“粘贴”命令,即执行PASTECLIP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插入点:   在该提示下确定插入点位置后,AutoCAD将剪贴板上的图形粘贴到新建图形中。   (6) 填写标题栏   在新建图形中填写标题栏,如图7-66所示。   至此,完成图形的绘制,将该图形命名并进行保存。   本书光盘中的文件“DWG\第07章\图7-61.dwg”是本练习图形的最终结果。   从前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利用AutoCAD从装配图拆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是:首先,从装配图中将需要绘制的零件部分复制到图中的空白处。如果图中空间不足,可复制到图框线之外,但此时应通过执行LIMITS命令(位于菜单“格式”|“图形界限”),利用OFF选项,取消对绘图范围的设置,以便绘图。然后,对复制的图形进行整理,如删除多余的线、绘制新线或标注尺寸等。由于是在装配图中绘图,因此可以通过查询距离等工具方便地了解图形尺寸等信息。完成这些工作后,将装配图中经复制、整理后的图形剪切并粘贴到新图形中,如果需要,可在新图形中调整各视图的位置。最后,填写标题栏并将新图形进行保存。 图7-66 最终图形 7.4 习 题   1. 分别绘制如图7-67所示的两个装配图(图中只给出了主要尺寸,其余尺寸由读者确定)。 (a) 连轴器装配图 (b) 虎钳装配图 图7-67 绘制装配图   2. 根据图7-67(a)所示装配图绘制连轴器的各个零件图。             302       303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