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情和婚姻被传媒所掩埋 爱情是我们所向往的神圣殿堂,婚姻是我们所期盼的温馨家园,我们曾不惜牺牲一切来拥有它、享用它,为了爱和爱的归宿,我们唯一的办法是结婚,让它来统一爱情和婚姻。多少凡夫俗子为了爱情和婚姻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自称是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又有多少艺术家在他们的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中不厌其烦地歌颂爱情与婚姻,两者成为艺术中永恒的话题。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网络、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媒体对爱情的娱乐化、功利化宜传影响,相信爱情的人越来越少,爱情成了稀有物种,爱情逐渐向底层人群转移——特别是拥有金钱和事业的人,他们把爱情当成奢侈品和一生渴望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爱情、崇拜爱情,更认为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相信一见钟情,愿意用一生一世去维护、捍卫自己的爱情。我与妻子云是一见钟情,2003年,在我非常失落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她,她穿着白色碎花的长裙,姗姗向我走来,那脸上的笑容停留在两个酒窝旁,深深地吸引了我。见过一面之后,我们各自都惦记着对方,在心里熟悉对方,却又各奔东西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她回到西北敦煌从事自己的医生职业,后来又到成都工作;我在长沙从事 出版工作,并且游历全国。当中有些波折,经历几年的曲折和徘徊,终于有机会获得她的联系方式,又继续交往,2006年,我们终于走到一起,在长沙裸婚定居,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婚姻生活,走过了七年之痒,迈向幸福的中年。 在我俩的身边,有无数男女都在为爱情挣扎、奋斗,有些人走向传媒相亲或餐桌相亲,快餐化地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他们的爱情微不足道地抛弃在话筒和咖啡杯底下,所做的工作都为了高富帅和瘦白美,他们还要在强势的媒体话语下掩盖自己的虚荣和脆弱,去修饰那不堪一击的偶遇。 很多人在感慨,爱情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庸俗,但其实,爱情还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继续坚持它的恩爱之道,并且向深度演绎。无论是年青一代,还是中年或者老年朋友,他们都在不停地追求爱情和为之奋斗,寻找爱情的果实和享受爱情伴侣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改革开放后,漂泊异地的灵魂都在爱情的旋涡里起伏、翻腾,多少少女被爱情纠结远嫁他乡;多少青年才俊为爱情漂泊异乡喜结连理。他们的爱可以感动天地,他们的情可以漂过长江、黄河,中华大地都是他们谱写的爱情长歌,他们在持续增加爱,在为婚姻添砖加瓦。 我们现在的环境,确实很复杂。在经济社会时代,人与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多,心态越来越浮躁,人人都没有耐心,人人都不愿忍受寂寞,都想在金钱和欲望的闹腾下过一辈子。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男女,性情似乎更加浮躁,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谈钱和回报,不愿意自我付出一点。这样,金钱完全俘虏了他们的身心,他们成为金钱的附属物。部分长相漂亮的女孩,想法和思维发生了变法,不再愿意与同辈人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共筑爱巢,她们主张: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年纪轻轻的女孩学有所成之后不愿意再工作,希望一步到位,成为富人或富人的家属,等待享受物质文明。 现在年轻女性与男性交往,不再看重他的才华和能力,也不选择他的外貌和体征,只要求钱和地位。她们抱着“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观念去求偶。 年轻女性的这种想法和行为,不完全是这一代女性的宗旨,只是部分女性的捷径理念。我们的社会和人群往往以偏概全,自我恐吓,把永恒的爱情淹没。其实,还有大多数的年轻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真爱以及自己的白马王子,与相爱的人同甘共苦,一起奋斗,赢取幸福。 我们男性,同样有部分人不切实际,攀附钱财和地位,甘愿堕落,不思进取。 现在的青年男女,他们这些思想和行为到底是受什么影响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受现在媒体的侵害。在十年前,有部电影叫《嫁个有钱人》,在当年的大学生中,特别是大学女生中风靡一时,在校女大学生期盼自己嫁个有钱人。近两三年,打开电视,相亲类节目《咱们约会吧》《咱们结婚吧》《非诚勿扰》《转身遇到TA》等层出不穷,每个省的电视台都有数档相亲节目,男男女女不再工作,忙着到全国各地参加电视相亲。报刊、网络利用自己的资源,大打相亲牌,组织自己的相亲聚会,赚取昧心钱。图书也有《迎男而上》等秘籍,为大龄青年献计献策。那些本身热恋着的年轻人,一夜之间成了“剩男剩女”和“适婚男女”,便急于结婚。从此,诞生了像“云才哥”这样的相亲名人。这些相亲男女,他们只是为了美貌和心仪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而奔波吗?答案是不。他们都在寻找有实力和有金钱的男人(女人),他们的目的是一朝成为富人的夫人或者丈夫。而且,每场相亲节目,都有那么一两位所谓的成功人士出现,成为女人争相追求和求欢的目标。媒体的这些宣传,无异于是部“伟大”的教科书,教育青年男女要找有钱人,爱情靠不住,婚姻不牢固。 而我们的影视界也不乏低俗的生活烂片,把现实生活中的个别案例普遍化,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极度恶化,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010年,海藻(《蜗居》女主角)是少女们效仿的榜样,小三成了女人向往的角色。这种不劳而获的榜样,教唆青年女性的行为,无异于对爱情的毁灭性打击,对家庭的无声的残杀。 我感觉,现在的爱情,生存最健康空间反而是在工薪阶层和打工仔中间,这些贫苦人民的子弟,他们不追求荣华富贵,只求温饱,所以对自身有足够的认识,不妄想金钱万贯,只求真爱,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恩爱。 我的朋友广西作家李雪是位锋尚女作家,长期从事婚恋情感研究,她撰写的《幸福的婚姻靠自己赢取》,其独到之处在于让读者在或明或暗或暧昧或调侃的文字中思考自己的情感人生,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她在书中告诉我们,“请三思而后婚”,“女人的青春虽有限但不宜过于招摇”,“当你不再年轻,当你不再新鲜”时,请你“死死拽住,别让爱情逃之夭夭”,当“谁动了我们的感情”时,你务必要保持好“天平的两端——爱情和婚姻”…… 朋友们,我们在面对现代传媒掩埋爱情和婚姻的时候,请赶快抓住这一剂温补良药《幸福的婚姻靠自己赢取》吧,希望看罢本书之后您能够爱情丰收,婚姻幸福美满! 巴陵  2014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