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1----------------------- 自然環境を通じて 日本人を知る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形状有点像一把弓,国土面积37万多平 方公里 。从西南面的冲绳岛到东北面的北海道 ,南北长2 800公里 , 海岸线总长 3万多公里 ,是世界上单位面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日本本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其他7 000个左右的 小岛屿组成 ,这些岛屿散落在东经123度 (冲绳县的与那 国岛 )至154 度 (首都东京的南鸟岛 ),北纬20度 (东京都海上的鸟岛 )至45度半 (北方领土的 捉岛 )间。 日本的南方属亚热带 ,北方属亚寒带 ,南 北间有数个气候带。 大多数人都认为与中国等大国相 比日本是个小国,因为它的国土 面积只有 中国的1/26 ,与加拿大、俄罗斯相 比就更小了,国土面积仅 为世界第61位。不过 ,与欧洲的一些国家相 比日本却又是个大国,比 意大利大得多 ,有一个半英 国那么大 ,如把海洋面积算进去的话 日本 可进入世界前十 ,要是再把海洋深度的体积算进去的话 日本就成了世 界第4位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人 口与13亿人的中国及11亿人的印 度相 比,日本是个只有1.2亿人 口的小国,而与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 ----------------------- 页面 2----------------------- 003 又比意大利、英 国和法国的人 口多得多 ,是其 中任何一国人 口的一倍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多 ,又是个大国了。 日本人是一个独特的民族 ,在生活、文化、观念等许多方面都很 特别。要想深入了解 日本最好先从环境开始 ,在此基础上再全面、综 合地进行分析与研究 ,就能得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地理与气候的特点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 ,总是喜欢先问对方吃过饭了吗 ,而 日本人一 天的生活却是从询问天气开始的。出门前要先看一下天气预报 ,每天 首次见面必先要谈上几句天气。 “今天天气真好啊!”“是的,真是个 好天气啊 !”就连 日本的国家广播 电台NHK也要在播新闻前 ,先说上 几句关于天气的开场 白。 天气与 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日本 国土面积小 ,呈南北走 向,移动性高气压和低气压很容易频 繁地通过 日本列岛。列岛中央又有许多山脉 ,地形错综复杂 ,气候及 地形将 日本列岛分为太平洋一侧与 日本海一侧、南方与北方、高山与 平原等多种不同气候及地理类型区域。众多的原因造成了 日本气候有 变化区域小、类型多、速度快、灾害多等许多特点。 例如 :东京西北约150公里的轻井泽是一个避暑胜地 ,那里有许多 富人建造的别墅。夏天东京天气炎热 ,轻井泽的气温却凉爽宜人 ,气 ----------------------- 页面 3----------------------- 004 日本的属性 温竟与800公里以外北海道的札幌一样。一个小小的区域内竟有如此大 的气温差别。 日本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节气变化节奏分明,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自然景观随时而易 ,变化无穷 ,特别是贯穿 日本列岛的季节风 ,更是 使得 日本的气候变化无常。碧蓝的大海时而风平浪稳 ,一平如镜 ,时 而惊涛骇浪 ,吞人噬舟。今天晴空万里 ,明 日大雨倾盆。 日本将近60 %的国土是山,火山山脉纵贯整个列岛 ,大地沟[1]把 日本 的地形分为东北 日本和西南 日本两大块 ,山脉多呈南北和西南 走 向。 日本 的火 山多为熔岩和砂岩构成 ,故很少有泥沙流入河川和大 海 ,不会形成浑浊泥流 ,故列岛四周的海洋呈碧蓝色。悬崖峭壁形成 的海岸线曲折起伏 ,蔚为壮观。站在岸边远眺大海 ,定会心旷神怡。 日本的河川多以卧在狭长的 日本列岛中央的一些山脉为源头 ,河水 向 太平洋和 日本海流去 。所 以 ,日本 的河川短 ,水流急 ,水质清澈透 明—日本最长的河信浓川也只有367公里长。 日本属火山活动频繁的岛国,是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多发地带。海 底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列岛,而 日本海所在的欧亚大陆板块又在向东 移动 ,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 。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使 日本成了一个地 震多发地区。如果震源发生在海底 ,还会引发海啸 ,日本人对此有着 巨大的恐惧。 日本每年夏季又常常受到台风侵袭。冬季在西北季风的影响下 ,北 [1]有关大地沟情况详见后面的“大地沟”一章。 ----------------------- 页面 4----------------------- 005 部许多地方又是多雪地带。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简单归纳一下 日本的气候 特征 ,大约有以下一些特点 : 东岸气候受海洋 和季节 风 的影 响 ,气候温和 。气候 变化 区域小 ,类型多 ,灾害 多 。南北气候差别大 ,富于 季节变化 ,变化快 ,四季分 明。冬夏冷热温差大 ,夏天 高温多湿 ,降水量大 ,有梅 雨和秋霖两次雨季 ,地震频 繁 ,台风常袭等。 上图为宫城县石卷港,下图为宫城县女 总体上可 以说 , 日本人 川,拍摄于1983年10月。2011年3月11日 两处都遭到了海啸的袭击,港口受损严 生活在一个变化多端 的相对 重,核电站停运。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 优美 的 自然环境之 中。这样 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的 自然环境影响着 日本人 ,并培养了他们应对 自然变化的能力。这种 对细微的天气变化十分敏感的性格在他们对待工业产品的态度中也能 得到体现。这种性格促使他们在产品上不断进行细微的改进 ,生产出 来的产品几近于完美无缺 ,比如汽车、家电、半导体等产品的质量始 终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虽然 日本的环境优美 ,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得 日本地震、火 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震、台风、阴雨这些被 ----------------------- 页面 5----------------------- 006 日本的属性 认为是不好的 自然现象 ,它们同样也影响着 日本人 ,使 日本人在有许 多优秀品格的同时 ,也有许多令人难以捉摸的特殊性格 ,令人感到变 化无常,甚至多疑冷漠。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日本人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变化 ,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春夏秋冬 存在决定意识。 来到异国 日本 ,首先感到的是 日本的气候与中国的气候有着明显 的不同之处。空间营造出气候感 ,时间分隔出季节感 。环境与观念有 着相当密切的投影关系。 日本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度 ,国土呈南北细长型。南方与北方的气 候明显不同,北海道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有 四个多月 ,属亚寒带 气候 ;奄美大岛以南的西南诸岛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属亚热带气 候 ;本州、九州和四国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 ,月平均气温零度以下 的有三个月 ,属温带气候。 日本列岛东面的 日本海海岸悬崖峭壁多 ,海岸线平直 ;西面的太 平洋海岸蜿蜒曲折 ,树木茂盛。列岛中央许多纵横的山脉使得季节风 将 日本的气候大致分为了 日本海气候与太平洋气候两大气候区。 日本 海一侧夏季晴天多 ,冬季刮西北风 ,阴天多 ,雨雪大 ;太平洋一侧夏 季多刮东南风 ,降雨量大 ,冬季晴朗干燥 ,日照足。东西两岸的气候 ----------------------- 页面 6----------------------- 007 明显不一样。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日本 国土的大部分地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岛国气候的主要特 点是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气候宜人 ,风光旖旎 ,四季分明。 春季是 日本天气最好的季节。每年的4月至5月间是 日本的春天 , 此时气温在5℃ ?20℃,植物开始发芽生长 ,万树翠绿 ,樱花盛开 ,百 花争艳 ,是播种的时候 。这样的气温 ,东京每年平均有百天以上 ,这 里春季给人的感觉特别长 ,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樱花啊 ,樱花啊 !暮春三月天空里 ,万里无云多明净 ,如同彩 霞如 白云 ,芬芳扑鼻多美丽 ,快来呀,快来呀 !同去看樱花。” 日本 民歌 《樱花 》就是春季 日本人心情的写照。 从气象图上可以看到 ,每年初春时节 ,寒冷的西北季节风吹过 日 本上空时 ,在 日本海产生了温带低气压。这股温带低气压会引起大气 的急速流动 ,使一股暖南风刮过 日本海。 日本人把这股春天在壹岐首 次刮起的南风叫作 “春一番”。刮南风 “春一番”的那一天 ,气温会 急剧上升 ,一天内气温会上升十几度 ,东京的最高气温有时可达20 ℃ 以上。每到春天 ,只要报纸、电视、广播里一开始使用这个词 ,日本 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严冬即将过去 ,春天就要来临。 “春一番”是一个 与 日本人生活关系密切的气象用语。 每年春天一到 ,樱花开花时 ,日本人就喜欢用 “樱花前线”一 词。 “樱花前线”的意思是樱花先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开始开花 ,而后 随高气温的北上 ,开花的地域逐渐北移 ,这块区域每天由南往北移动 的纬线就被称为 “樱花前线”。在气象上用开花地域北移来形容春天 ----------------------- 页面 7----------------------- 008 日本的属性 里气温变化的也许只有 日本。 日本人喜爱的樱花在冲绳地区1月开花 ,九州地区3月开花 ,东京 地区4月开花 ,青森地区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5月开花 ,最北面的宗谷 地区6月开花 ,从南往北 开花期长达半年之久 。 东京的樱花多在3月底开 始开放 ,北海道 的札幌 要到5月初才会开放 ,开 花期相差40多天 。按这 2012年春 枥木县足利市 藤花 样的樱花开花地域的北移速度来计算 ,日本的春天约 日行20公里。由 于地理的原因,日本的春天南长北短。气温从低升高的季节 ,东京会 有两个多月 ,北海道却只有50多天。南方的春天是慢慢地到来 ,慢慢 地离去 ;北方的春天是突然地到来 ,匆忙地结束。 春天表示生命的开始 ,象征着希望。 日本人非常喜爱春天 ,更喜 欢借用春天这一季节表达内心的情感。 日文的 “春秋に富む”字面的 意思是富有春秋 ,实际意为 “年轻有为”。在 日本的文学作品,特别 是 日式的短歌、和歌中春秋季节被使用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冬夏。春秋 季节的句子往往含有褒义 ,冬夏的词却往往是贬义 ,反应了 日本人对 待季节的一种心态。 日本夏季受太平洋亚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气温明显偏高。 日本的 海洋性气候与太阳的活动关系很大。海面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 ,所 ----------------------- 页面 8----------------------- 009 以,8月份是 日本最热的月份 。夏季 日本海洋性气候及快速移动的气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流 ,使得云层在东京上空移动变化快 ,低空浓厚的云层少 ,万里无云 的晴朗天空多。白天 ,遇到云层返 回来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了地 面 ,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起到了保温作用 ,使 得地面热量散发得慢。夜晚,东京大气逆辐射较弱 ,温差较大。白天 气温再高 ,入夜后气温也是会降下来的。有时晚上不用空调打开窗户 也能入睡。出汗也不黏身 ,洗澡后会感到特别舒服。在 日本的大城市 生活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不过大多数 中国人都会感到在 日本过夏天要 比过冬天难受 。在 日本每天上班必须穿西装打领带 ,夏天无论天气多么炎热 ,外 出办 事也必须穿西装系领带 。夏天在各大城市 的大马路上 ,你会看到热 气使得讲究外表 的 日本人也难 以忍受 ,不得不脱去西装用手拿着 。 外 出回来 ,进到开足空调 的房间里马上又会感到冷 ,一热一冷 ,衣 着上非常不适应 。 日本夏天里热天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生活在低纬度城市的南 方人还容易适应 ,如是换成欧洲人的话 ,他们会感到简直无法忍受。 虽说欧洲人受不了 日本的热 ,但是他们却很喜欢 日本每天有太阳的天 气。我认识一位欧洲某 国驻 日本的大使 ,他每到节假 日总喜欢开车到 海边去洗海水浴 ,晒太阳。公司里的 日本人对欧洲人的这种行为都感 到很费解。 欧洲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 ,气温适宜。漫长的冬天里能 见到太阳的 日子不多 ,所以欧洲人都特别 向往太阳。我曾在冬季去欧 ----------------------- 页面 9----------------------- 010 日本的属性 洲旅游 ,确实是那样 ,每天下午 四点多天就开始黑了,上午9点多才 开始亮起来 ,白天时间特别短。如是纬度高的国家 白天的时间就会更 短。冬季又是欧洲的雨季 ,所以欧洲人特别 向往夏天的阳光。同样欧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洲人也不理解 日本人为什么那样不喜欢夏天的阳光。欧洲人认为夏天 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 ,而 日本人则认为夏天酷热难熬。欧洲人与 日本人对夏天的看法很不一样。 东京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热起来后会很快凉下去 ,冷起来后也 会很快暖起来 。我的家乡是杭州 ,那里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杭州的 天气往往是热起来后就凉不下去 ,冷起来后又暖不起来 。东京的湿度 已经是 比较高的了,但是杭州的湿度 比东京还要高。 日本人夏天来杭 州游览会感到很不适应。 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京在 比杭州更北面的位置上 ,夏天应该 比杭 州凉。然而 ,我在东京度过多个夏天 ,感到东京的夏天有时比杭州热 得多。除了气压的原因,这跟东京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关系。在高楼如 林的东京 ,热量散不出去 ,热得非常难受。 日本人又喜欢统一 ,再热的夏天也是穿衬衣扎领带 ,还要外加西 装 ,衣着上的不适应也 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乘地铁时 ,拥挤的人群 汗臭熏天 ,实在不堪忍受。不过 ,我感到东京夏天的湿度 比杭州低 , 不像杭州的夏天 ,一天即使洗几次澡也不会觉得凉快 ,只要一出汗浑 身就黏糊糊的,非常难受。 正 因为气候环境不一样 ,人们对夏天 的阳光也产生 了不一样 的 需求 。 日本人认为夏天太热 ,而且是热得无法工作 ,休息不好 ,因 ----------------------- 页面 10----------------------- 011 此要有暑假 。于是 ,日本人就有 了在夏季 的傍晚举办纳凉晚会和烟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火晚会的习惯 。 1995年 福岛县磐梯山上的高山湖 桧原湖 其实 ,日本人 的暑假休息不是为了放松身体 ,而是为了放松精 神。西欧人经过了漫长寒冷的冬季 ,需要在夏天补充阳光。西欧人利 用暑假休息身体 ,在夏天沙滩上总是挤满了晒太阳的欧洲人。季节气 候的不同催生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季节感。 秋季是 日本最爽快的季节 ,秋高气爽 ,红叶似锦。 日本是个多山 国,大多数山高度都在千米以上 ,山上树林茂盛 ,生长着许多枫树、 椿树、黄栌树、山漆和乌柏等。每到秋季 ,特别是立秋后 ,日照时间 缩短 ,夜间时间拉长 ,气温随着 日照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 ,高山上的 气温下降明显 ,树叶也就开始发黄发红。 因为树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糖分等多种色素 和营养成分 ,当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的时候 ,特别是在霜降节气前后 ,叶 中的叶绿素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减少生产 ,只剩下叶黄素,叶子也就慢慢 ----------------------- 页面 11----------------------- 012 日本的属性 变成了黄色。叶面上的叶绿素被霜破坏 ,叶中贮藏的糖分增多,叶子也 就越变越红,再加上花青素的显露 ,红色变得更鲜艳夺 目。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漫山遍野的红叶,万紫千红。秋季是 日本旅游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的黄金季节 ,主要的旅游项 目就是观赏秋叶。除此之外秋天还是收获 的时节。 每年 11月份 日本 的气候 中会 出现一段时间的回暖 ,日本人称之 为 “小 阳春天”[ 1] 。而北美和欧洲人把这一气候现象称为 “Indian Summer”、 “All Saints ’Summer”、 “Altweibersommer”。在季节感 上 ,日本人与西方人的感受又不一样。 日本人往春天上去对应 ,西方 人往夏天上去对应 ,非常有意思。 对 比一下杭州与东京的气温变化就能理解 日本的海洋性气候了。 东京位于北纬35度 ,东经139度 ,1月份温度为一年最低 ,平均3.7℃,8 月份温度为一年最高 ,平均26.4℃,年平均温度14.7℃。 杭州位于北纬30度 ,东经 120度 ,1月份温度为一年最低 ,平均 4 ℃左右 ,8月份温度为一年最高 ,平均27℃左右 ,年平均温度16.2℃ 左右 ,两地相 比温度差不多。东京纬度 比杭州高5度 ,气候理应 比杭 州冷。 东京相对杭州来说位于略微偏北 的地方 ,按理说冬天应 比杭州 冷 ,夏天应 比杭州凉。但是 ,实际上你在东京会感觉到东京冬天比杭 州暖,夏天比杭州热。 [1]日文为“小春日和”。 ----------------------- 页面 12----------------------- 013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2013年10月 北海道的初秋 大雪山层云峡谷 日语 中有句关于气候的谚语 “冬天不觉冷”,讲的就是 日本的海 洋性气候。东京的冬天是东岸气候 ,气温会 比同纬度平均气温要高。 日本靠太平洋一侧冬季干燥 ,而靠 日本海一侧冬季阴湿。所以,冬季 东京的气温比较高。 日本东岸气候的特征是冬天从大陆向海上吹去的 寒流使气温降低 ,天气变冷。夏天从海上向大陆吹去的高温多湿的气 流使气温升高 ,天气变热。 日本是个细长的岛国,无论是大陆吹去的气流 ,还是海上吹去的 气流 ,都很容易横穿 日本列岛,不容易在 日本列岛上停留,因此一天 乃至一年中的气候变化都很快 ,温差较大。 日本有着大陆性和海洋性 双重气候的特征。 与东京相 比,杭州冬季的湿度明显更大。所以,感觉杭州冬季 比 东京冷。一些 日本朋友知道杭州是个美丽的风景城市 ,很想到杭州来 看看。我告诉 日本朋友杭州大致位于 日本九州樱花岛的纬度上 ,他们 ----------------------- 页面 13----------------------- 014 日本的属性 马上就认为杭州会 比东 京热 。但听我说到杭州 冬天 比东京冷 ,都大为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吃惊。 还有我早期去 日本 时 ,也总是按杭州当地 的冬季气温去想象东京 的冬 天 气 温 ,认 为 东 2012年1月 北海道登别 京在杭州北面 ,一定 比杭州冷 ,所以每次去 日本总是要带上许多厚衣 裤 ,结果都成了累赘 ,带去的大衣就一次也没有用上。在东京 ,冬天 西装外加一件风衣是最普通的衣着 ,过冬足够了。 日本人不怎么喜欢冬天 。冬天表示荒凉 、寂寞 ,生命停止 了运 动 ,但不管怎么说 日本的冬天要 比夏天好过。 日本的气温是冬天冷而 不寒 ,夏天热而不暑。 雨 有人统计过地球的表面面积约为5亿平方公里 ,一年间下到地球表 面的雨雪量大约为500亿吨,每平方公里的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 日本是个 多雨水 的岛 国 ,年平均 降水量[ 1] 约 1 600毫米 ,超过 [1]此处年平均降水量指的是日本某地多个观测点测得的年降水量均值。 ----------------------- 页面 14----------------------- 015 1 000毫米的世界年平均降水量60%。对这个按37万平方公里居住着1.2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亿人 口的国家来说 ,一年约有600亿吨降水。按人 口换算的话 ,人均一 年有5 000吨水。日本的降水量多得惊人 ,用水不愁。 东京年平均降雨量1 500多毫米 ,6月降雨量最高 ,平均185毫米 , 1月降雨量最少 ,平均45毫米 ,平均每周要降雨一次 ,由此推算大约是 世界年平均降雨量的 2倍 。 日本的雨水不仅总量多 ,而且还有短时间 内降雨量大的特点。东京曾经有过 日降雨量达392.5毫米的记录。 日本 的降雨主要集 中在梅雨季和台风期。在热带形成的暖湿气流大规模地 流入 日本 ,使得 日本的雨水特别多。季节风还给 日本每年带来两次雨 季。一次是夏季的梅雨期 ,一次是秋季的秋霖。大约在7月下旬到9月 中旬 ,出梅到入霖间会有一个短暂的旱季。 日本有着充分的 自然水 ,多数 日本人认为水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 不需要为水而努力就可免费大量地使用。 日语 中有句俗语 “水不值得 珍惜”[1] ,反映了他们对水的认识。日本人在水的使用上从不会为没水 而着急 ,虽说也有过用水紧张的时候 ,但是用不了多久老天爷又会把 雨水降到岛国上。 日本 自古 以来就是一个农业 国,是个靠雨水生存 的社会 。有 了 水 ,就可以种水稻 ,水稻可以养活众多人 口。 日本的水 田面积大约 占 耕地面积的59%。种水稻这类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水 ,但是 日本山脉纵 横 ,山峰崎岖险峻 ,很难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不过雨水充足的 自然 [1]日文为:湯水のごとく使う。这句日语经常用来形容浪费行为。如:お金などを湯や 水を使うように惜しげもなく使う。用钱像用水那样,毫不珍惜。 ----------------------- 页面 15----------------------- 016 日本的属性 气候使他们既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在 日本你找不 到规模巨大的灌溉用水利工程。许多在 日本人看来很大的水库 ,在我 看来都太小了,根本不值一提。那些水库不是为了灌溉农 田、防涝排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涝而建的,而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饮水用的。看来 日本人是很难理 解他国要建造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这种做法的。由于东京附近没有大型 的水库 ,一旦雨量减少就会发生用水困难的情况。虽然有几年东京雨 水量少 ,但也没有到饮水 困难 的程度 ,只用 自来水减压就解决 了问 题。一般减压不了几天 ,老天就会下雨。我住在六楼 ,自来水减压时 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流很小 ,但这也只是让我感到生活上诸多不便 , 从没担心过没水用。 正是因为 日本的 自然灾害多 ,所以 日本人始终有很高的警惕性。 日本的山坡度很大 ,多为陡峭型 ,山谷又狭短 ,一下大雨就容易发生 山体滑坡 ,出现泥石流现象 ,为了防止此类 自然灾害 ,日本人在山上 种植了大量的树木 ,绝不 占用河道等措施也为防洪排泄起到了很好的 效果。 本西部雨水充足 ,农 田多为水 田,适合种水稻。东部雨水少 , 日 农 田多为旱 田,东部水 田到江户时代才开始陆续出现。西部的农 民怕 水害 ,东部的农 民怕冷害。如遇到雨水多的时节 ,日本就很容易遭受 冷害 ,给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 良影响。 1993年 ,日本遇到罕见的低温多雨 ,大米歉收 ,造成米价暴涨。 1994年3月大米供应短缺 ,在市场上 已基本上买不到 日本本 国产的大 米。从不缺大米的 日本紧急从美 国、中国和泰国进 口了大量大米以缓 ----------------------- 页面 16----------------------- 017 解米荒 ,买米时还规定 日本大米和进 口大米要各买50% ,有的商家在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日本大米 中掺入 了进 口大米再 出售 。可是 ,日本人不愿吃掺过 的大 米 ,结果又造成大量进 口大米卖不出去的结局。电视里天天都是关于 大米的报道 ,偷大米的、黑市交易的等等 ,搞得 日本社会动荡不安。 许多去过 日本的人都会发现 日本人有丢雨伞的习惯。换句话就是 说 日本人不爱惜雨伞 ,爱将雨伞随便乱丢。我在东京居住多年 ,一般 是晚上下雨第二天早上就停了,上午下雨下午就停了,变化极快。用 伞的次数多 ,打伞的时间短。 在 日本你只要稍微注意一点就会很快地发现 日本人在使用雨伞上 的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 ,在 日本各大城市马路边都有许多被丢弃的 雨伞 ,给人的感觉是 日本人一点都不爱护使用过的雨伞 。其实这里面 有许多原因:相对而言 ,雨伞很便宜 ,最便宜的只要100 日元 ,如果是 花上1 000 日元就可以买到一把 比较像样的雨伞了。地铁是东京这样的 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乘地铁就特别容易丢伞 ,因为乘地铁时看不 到外面的天气变化 ,时间长了就会忘了外面在下雨。我在东京的地铁 上就忘掉过好几把雨伞 。据说东京地铁失物招领处最多的遗失物就是 雨伞 ,有好几十万把。 其次 ,下雨天无论是在私人家庭还是在公 司或商店 门 口,都会 放有一 只插雨伞用 的筒 ,以防客人把雨水带入室 内弄脏房 间。除 了插雨伞用 的筒外 ,商店入 口处还放有塑料伞套 ,雨伞套上伞套后 带入店 内就不会弄湿地面。大部分客人进 门时都是非常随便地将伞 放进伞筒里或挂在伞架上 ,并不担心别人拿错伞或偷走 自己的伞 。 ----------------------- 页面 17----------------------- 018 日本的属性 出来时又很 自觉地拿上 自己的伞 ,很少有人故意拿错伞 。更有趣 的 是 ,如果雨停 了 ,就会有许多人不去拿伞 ,空手 回去 。这主要是 因 为这些人接着还有许多事要去办 ,拿着伞既不方便又不雅观 ,就故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意不拿 了。所 以 ,商店 门 口、马路边 、车站里 ,总是有许多乱丢的 伞 ,而且许多伞还是非常好 的。于是工作人员就把这些伞收起来 , 到雨天再拿出来供旅客使用。 再次 ,大多数人使用长柄雨伞 。这大概是 因为长柄雨伞撑开时 挡雨 面积大 ,伞 骨结实不易被风 吹坏 ,不下雨 时还可 以当手杖使 等 。从 汽车里 出来 时你也会感 到长柄伞 比折叠伞更容易打开 ,使 用更方便 。 还是拿杭州与东京 比较。杭州的雨是淅沥沥地下 ,细雨连绵 ,下 个不停 ;东京的雨是哗哗地下 ,大雨如注 ,说停就停 。有人形容杭州 的雨像 中国人的性格 ,慢悠悠的;东京的雨像 日本人的性格 ,激烈而 变化多端。 日本人对雨水的感情特别深 ,但充足的雨水又使 日本人很容易产 生依赖、顺从、容忍的性格 ,不需要去创造 ,只想着使用 ,不会有大 集团主义观念 ,只会有狭隘的小集团精神。 我从小在杭州长大 ,杭州有美丽 的西湖 ,也是一个多雨水 的城 市 ,一年的降雨量大约有1 000多毫米 ,特别到了梅雨季节更是令人厌 烦 。我除了对苏东坡的诗句 “山色空蒙雨亦奇”中西湖的雨后美景特 别有好感外 ,从小就对雨水没有好感 。许浑 《咸 阳城东楼 》中的 “山 雨欲来风满楼”总是给人一种不祥之兆 ,所以我特别讨厌下雨。但是 ----------------------- 页面 18----------------------- 019 日本人却对下雨特别有好感 ,这点在 日语 中的表现随处可见。 日本人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创造了大量表示雨的词汇 ,对于专业是 日语的我来说 ,读起这些词汇 总感到很有趣味和诗意。 打开 日本的国语辞典 ,随便翻一下就找到了许多关于雨的词汇 : 小雨、大雨、系雨 [1]、豪雨、俄雨[2]、白雨[3]、通雨[4]、夕立[5]、夜 雨、雨風[6]、雷雨、村雨[7]、時雨[8]、长雨[9]、雨勝[10]、雨曇り[11]、雨 模様 [12]、雨粒[13]、雨空[14]、雨雲[15]、雨気[16]、梅雨、五月雨[17]、菜種梅 雨[18]、秋霖、春雨、秋雨、雾雨、小糠雨[19]、煙雨、細雨、雨宿り[20]、 [1] 小雨。 [2] 骤雨。 [3] 骤雨。 [4] 阵雨。 [5]夏季傍晚的雷阵雨。  [6]风雨。 [7]过云雨。 [8]秋冬之交的阵雨。 [9]连下三天以上的阴雨。 [10]常下雨。 [11]要下雨的阴天。 [12]要下雨的样子。 [13]雨点。 [14]要下雨的天空。 [15]雨云。 [16]要下雨。 [17]夏季梅雨。 [18]油菜花开时的梅雨。 [19]毛毛雨。 [20]避雨。 ----------------------- 页面 19----------------------- 020 日本的属性 [1] [2] [3] [4] 微雨、地雨 、陰雨、淫雨 、雨霰 、涼雨、冷雨、氷雨、泪雨 、 鉄砲雨[5]、狐の嫁入り[6]、篠突雨[7]、慈雨[8]、桜花雨[9]、柴榑雨[10]、 霙[11]…… あるがままの日本 英语 中大概只有 “rain”和 “shower”这两个表示雨的词 ,而 日 本人却给雨取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名字。这些叫法有的借于汉语 ,有 的是 自己造出的,还有的形象地联系了 日常生活 ;有些从字面就可以 看出意思 ,有些从字面则完全猜不出意思 ,如 “ ”、“ 時雨 狐の嫁入 ”。有些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可能理解错意思 ,如 “ ”,从中 り 雨宿り 文字面上猜可能会猜成避雨的房子或是雨中住宿等。 从这些雨的词汇中可以看出 日本人对雨的细微观察和形象描绘。 描写雨的词汇也有季节之分。樱花开放的季节是柔软温和的春雨 ;炎 热 的夏天是顷刻间瓢泼 的雷阵雨 ;秋季 ,秋霖雾雨 ,烟雨空蒙 ;冬 天 ,雨雪交加 ,寒冷彻骨。 “春雨”一词就有两种解释 ,一是字面意思春雨 ,春天下的雨。 二是形象地转化为绿豆粉条的意思 ,也许是因为绿豆粉一条一条的像 春雨吧。 [1]连绵雨。 [2]长雨。 [3]雨和霰。 [4]几滴雨。 [5]像子弹那样急射的大雨点雨。 [6]太阳雨。 [7]倾盆大雨。 [8]及时雨。 [9]樱花开时下的雨。 [10]大雨。 [11]雨夹雪。 ----------------------- 页面 20----------------------- 021 “夕立” ,夏天下午或傍 晚下 的雷阵雨 。这大概是根据 日文 的 从自然环境了解日本人 “傍晚下雨” ( )这句话的文字 ,选出了一个表示 夕方雨が起こり立つ 时间的字和一个动词造出的 日语词汇。 “ ”,秋冬之交的小阵雨 ,晚秋小雨。秋冬之际,季节上已 時雨 算是冬季 ,天空一会儿阴,一会儿下雨 ,一会儿又晴,草丛 中小虫欢 叫着。这时的雨点已不像春天的雨那样淅沥地下 ,也不像夏天的雨那 样哗哗地下 ,而是蒙蒙地下。这时的天气时常下雨 ,下的又是一种毛 毛雨、蒙蒙雨、蒙松雨似的雨。 “ ”这一词好像也非常有意思 ,译成 中文大意是指太 狐の嫁入り 阳雨。但是在词典上怎么也找不到该词汇的出处和说法 ,真不知狐狸 和雨有什么关系? 在许多有关雨的词汇中,最能代表 日本列岛季节特征的雨大概是 春天里 的 “ ” (油菜花开时的梅雨 )、夏天的 “五月雨” 菜種梅雨 (夏季梅雨 )和秋天的 “秋霖”了吧。 “ ”指的是油菜花开时节 ,连绵不断的雨。那时正值春 菜種梅雨 天 ,东南方吹来的暖风带来了春意。春风化雨 ,暖风中的雨 ,使 日本 列岛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 ,日本人称那 时的雨为催花雨或菜花雨。在那个时节 日本人很喜欢用这个词 ,一听 到这个词 ,立即使人感到新春到来 ,身心舒畅。 春天里的雨一般多为毛毛细雨 ,下得很慢 ,给人以柔和、温暖、 幽雅的感觉。诗人们多喜欢借景叙情。春天到来时 ,诗人们用得最多 的季节语大该要数 “春一番”和 “ ”之类的词了吧。 菜種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