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1----------------------- 第三章《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蜜蜂华报》一共出版了67 期。期间除了刊登少量的商贸信息和社 会新闻之外,大部分为政治性内容,包括政府公文、政情信息、会议通 告、记录、政府与市民的信函往来,等等。 第一节《蜜蜂华报》——资产阶级的政治报纸 《蜜蜂华报》是一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政治报纸。其政治性 主要表现在,首先,它的创办人是澳门民主运动的领袖,资产阶级革命者。 《蜜蜂华报》的主要创办人巴波沙为土生葡人,革命前是军队中的 一名中校。1822 年9 月18 日,他率众推翻了统治澳门20 年的旧政府, 并在同一天以多数票当选为市政议员,成为临时政府(立宪派政府)的 首领。这之后,巴波沙从两条战线上展开与保守派的斗争:一方面,他 以议事会为阵地,通过颁布各种政令、法规打击复旧势力;同时将《蜜 第三章 《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37 ----------------------- 页面 2----------------------- 蜂华报》作为舆论工具,通过社论、会议记录、读者来信等形式揭露政敌。 但是,巴波沙举步维艰,因为他时刻面临着保守派的挑战与威胁。 保守派首领、原市政官员亚利鸦架虽然被黜免,却不甘于失败。为 了“重整河山”,他多次策划反立宪党人活动。1822 年9 月13 日,在 亚利鸦架的怂恿下,一部分旧党成员企图占领大三巴炮台,实行军事政 变。此举被巴波沙识破并予挫败后,亚利鸦架又于11 月15 日勾结总督 欧布基发动政变,以期建立军事独裁。经过策动,警备部队大部分叛变。 在动乱中,巴波沙受伤并被捕。由于缺乏得力的领导人,政变部队很快 被击败。第二天,在全市大会上,巴波沙宣布罢免流产政变的主要执行 者欧布基军事总督之职,囚禁其他参与政变的官员与士兵,并给予幕后 策划者亚利鸦架以驱逐出澳的惩处。 1823 年6 月,葡印总督派兵镇压澳门革命,保守派利用这一机会 再行反扑。他们引导镇压部队秘密登陆,逮捕了熟睡中的巴波沙,将他 押送果阿。在镇压部队的扶持下,保守派恢复了原有的统治,对立宪党 人竭尽排斥打击,迫使一大批新党成员逃往他乡。 和巴波沙一起创办《蜜蜂华报》的阿美达医生和阿马兰特神父,同 为澳门民主运动的倡导者与支持者,立宪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革命失败 后,阿马兰特逃往加尔各答,阿美达医生逃往新加坡。至今,新加坡仍 有阿美达街(D ’Almeida street )。1 除了创办人为革命者之外,《蜜蜂华报》的政治性还突出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蜜蜂华报》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 作为一份革命中诞生的报纸,《蜜蜂华报》在其不同阶段的宣传中, 1 吴志良:《东西交汇看澳门》,95 页,澳门,澳门基金会,1996。 38 《蜜蜂华报》研究 ----------------------- 页面 3----------------------- 始终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 如同它在创刊号社论中宣称的那样,创刊伊始,“……本报编辑的 职责,就是真实全面地将上个月19 日澳门居民聚集在自由亭周围,推 翻了忍受多年的专制统治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告诉读者。尽管此项任务 非我们力量所能及,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 为此,报纸不遗余力地抨击保守势力赖以寄生的专制政体,为民主 运动的胜利鼓舞与欢呼: ……这次革命结束了专制统治,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在大 众的欢呼声中成立了临时政府。这个政府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表 明,它是符合全体澳门居民的意愿的,是爱国的,它所做的一切是符合 国家利益的。……1 报纸同时指出: 公众对(原)政府缺乏信任,而政府却一无所知,并且极力美化自 己。这就是人民为什么采取如此不寻常的行动的原因。 我们的人民 …… 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出来。…… 那一天(指1822 年8 月19 日——笔者注),澳门人民的壮举将永载史册, 我 2 们将为之讴歌不已。 1822 年9 月、11 月,面对保守分子的两次反扑,《蜜蜂华报》以笔 代枪,向他们发起了凌厉的攻势: ……当久被流放的正义重新回到这个国家执掌大权时,当难以忍受 的对权力的滥用渐被消除时,当新政权最终担负起让民众在新宪法的光 照下生活的责任,使他们忘记过去,有资格进入议会发言,并对未来抱 有美好的向往时,我们发现一些政客——或是因为他们贪得无厌的灵魂, 1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1。 2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1。 第三章 《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39 ----------------------- 页面 4----------------------- 或是因为他们统治一切的野心——企图诋毁国家的荣誉,破坏澳门人民 英勇的爱国主义斗争的成果。…… 报纸同时向民众发出呐喊: 正义、团结、稳定和安宁,是国之根本。但是,这一切并不能使那 些躁动不安的捣乱分子满意。因为他们并不喜欢这座城市和它正在进行 的有益的改革。澳门人啊,这是多么的耻辱!你们心中那崇高的对自由 的向往已离你们远去,而专制主义却在你们心中生根。是你们接受了祖 国的召唤,在宪法的基础上选出了政府;在宪法的保护下,你们和你们 的家人宁静地生活着。可你们却背弃自己的诺言,再次寻求不和与专制! 不要再幻想了,不要再玷污祖国这个字眼了,做一个真正的葡萄牙人, 识别那些伪善的爱国者!1 1823 年6 月,反对澳门立宪运动的葡印总督派海陆军总指挥包也 (Joaquim Mourao Palha )和上校依德费基(Joao Cabral d ’Estefique )率 载有200 名官兵及船员的“萨拉曼特拉”(Salamandra )号巡洋舰直奔澳 门,前来镇压当地的民主运动,帮助恢复旧政权。闻知此事,《蜜蜂华报》 立即调动一切舆论手段,紧急应战。 报纸首先刊登表明新政府成员抗敌决心的会议记录,同时向驻澳各 国商会、宗教团体、军舰、商船等发出吁请,要求人们就此事表态。接 着,报纸以大量篇幅刊登上述机构以及在澳各界人士支持性的表态意见, 从而形成一股舆论声势。6 月7 日,市政府召开由巴波沙主持的全体市 民会议,要求大家就此问题发表意见:“如果这艘军舰的指挥官拒绝接 受澳门市政府作出的反对武装介入、不接受果阿统治的决定,澳门怎么 办?”市民虽有主战、主降之分,但大多数人是不赞成妥协退让的,他 1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2。 40 《蜜蜂华报》研究 ----------------------- 页面 5----------------------- 们表示:“如果军舰采取敌对行动,我们就将用鲜血来保卫这座城市。” 1 7 月4 日的《蜜蜂华报》以5 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此次会议的记录,从而 将这股抗敌声势推向高潮。 这之后,报纸一连刊登了5 封市政府致“萨拉曼特拉”号指挥官的信。 信中指出: ……果阿与澳门同为葡萄牙领地(其实澳门从来都是中国领土—— 笔者注),根据去年颁布的法律,二者具有平等的地位,果阿政府无权 干预澳门已被国王承认的政府。 澳门的民众已经武装起来,宁死不 …… 愿接受原来的专制统治。 报纸在7 月7 日的社论中还指出: 澳门人民一直是爱好和平的,一直是服从国王命令的,他们决不会 向果阿的专制主义者低头。 如果这些和平而顺从的市民今天成为混 …… 乱的根源,那是因为专制主义从遥远的果阿来到这里支持它的党徒。…… 如果军舰的指挥官一定要履行他的使命,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流尽最 后一滴血,来保卫这个依照神圣的宪法建立起来的制度。 《蜜蜂华报》这种立场坚定、不屈不挠的应战宣传,一直持续到保 守派复辟、巴波沙被捕为止。当时的一份外国报纸在评价《蜜蜂华报》 时说:“《蜜蜂华报》是一份很不错的报纸,它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因 2 此它广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保守派 “收复失地”以后,《蜜蜂华报》(54 期以后)仍然可以说是 “立场坚定”的,因为它转而为保守派所控制,成为反民主运动的舆论 阵地。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的介绍。 1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42。 2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38。 第三章 《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41 ----------------------- 页面 6----------------------- 二、《蜜蜂华报》“痛蜇”政敌 创刊伊始,《蜜蜂华报》就拿起批判的武器,矛头直指亚利鸦架和 他所代表的澳葡政府。为了增加批判力度,加深人民对旧有政权本性的 认识,报纸采取了“请看事实”的做法,大量刊登原政府发布的有关决 议、文件、会议记录(报纸的前1/3 篇幅基本上是这些旧的档案材料), 同时刊登揭露问题的读者来信和市民提案,将政府成员的所做所为公诸 于众。 首先,对亚利鸦架本人的揭露。 亚利鸦架是澳门保守派的领导人,曾兼任地方长官、海关关长、司 库官等要职。由于他执政多年,又善于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度享有巨 大声望,被誉为 “城市之父”。正因为如此,他也是当地实行变革的最 大的障碍。 《蜜蜂华报》对亚利鸦架的揭露主要集中在他的品行上。 澳门民主运动爆发前,有人指控亚利鸦架在职期间曾有侵吞公款、 玩忽职守的行为。为此,亚利鸦架在1822 年6 月28 日召开的市政会议上, 为自己作了长篇辩护。他先是列数了任职以来自己在财政方面作出的成 就,继而提到市政府保存的一些卷宗,说在那些卷宗里可以找到证明自 己清白无瑕的文件,同时提出了若干证人的名字。《蜜蜂华报》于1822 年10 月31 日、11 月7 日和11 月14 日连续刊登了这篇洋洋万言的辩 护词,辩护词中流露出的不满与对立情绪很快激怒了澳门居民。一位读 者在来信中说,他对亚利鸦架 “作为市政官员的才能与品行表示怀疑”, 认为 “他的那个长篇演讲令人反感,让人生厌”。1 1822 年12 月5 日,报纸刊登了由83 位市民联合署名的请愿书 1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12。 42 《蜜蜂华报》研究 ----------------------- 页面 7----------------------- (8 月17 日提交议事局)。请愿市民指控亚利鸦架拒不接受民众提出的 改革要求,继续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并提议举行全民公决,重新进行 议会选举。对于市民的指控,亚利鸦架反唇相讥,指出即使是责难他的 人,也无法否定他的功劳。但是,他深知澳门民众对他的敌意与日俱增, 只好表示愿意辞去一切职务。市议会立即向市民公布了这一消息,并将 此消息刊登在12 月12 日的《蜜蜂华报》上。 报纸对亚利鸦架的揭露并未就此止步。 1823 年3 月13 日,《蜜蜂华报》刊登市民若瑟(José d ’Almeida Carvalho e Silva )的来信,信中说:“……我揭发一个事实,他(指亚利 鸦架——笔者注)曾经伪造文件,企图敲诈安东尼奥(António José da Costa )8000 塔西斯。” 1823 年6 月5 日,报纸刊登了两封读者来信——亚利鸦架生意合 伙人的信。第一封信提到,1818 年,亚利鸦架和他们做过一笔鸦片生意。 在交易过程中,亚利鸦架对他们谎报亏损,从而侵吞了大量的货款。第 二封信中说,他们已向澳葡当局提出指控,要求司法机关对亚利鸦架进 行调查。 1823 年6 月19 日,报纸刊登了12 位中国商人致市政府的信。信中说, 亚利鸦架任职期间,曾以澳门市政府的名义和他们做生意,并且欠了大 量的货款。他们以为亚利鸦架是政府官员,不会失信,因此对他从未起 过疑心。现在听说亚利鸦架辞职并被遣返,他们要求澳门市政府承担起 亚利鸦架拖欠的债务,同时列出了亚利鸦架拖欠每个人货款的数目。 此外,亚利鸦架在鸦片生意失败的时候依仗权势,拒不偿还合伙人 比尔(Thomes Beale )上百万元的货款,使这个著名的英国鸦片贩子为 了躲债而被迫出逃,债权人为了索回欠款只得请葡、英政府出面干涉。 此事被揭露出来之后,亚利鸦架更是声名狼藉。 第三章 《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43 ----------------------- 页面 8----------------------- 1823 年3 月,议事局决定将一度被囚于大炮台的亚利鸦架押往里 斯本接受审判。上船时,亚利鸦架耍了个花招,他跳上一艘小船逃往广州, 在那里等候重返澳门的时机。“萨拉曼特拉”号驶抵澳门后,亚利鸦架 在广州配合行动,并请求中国政府向该舰提供食物。《蜜蜂华报》对亚 利鸦架的此番行径进行了揭露。报纸在1823 年7 月17 日的社论中说: 野心家亚利鸦架已经不是第一次通过各种不正常甚至是不体面的手 段来恢复他曾经占据了20 多年的职位。 这个人在统治澳门的时间 …… 里,总是把个人利益和财产放在首位,他的势力渗透到澳门的各个部门, 甚至渗透到军队和教会中。……当他看到澳门人民出于爱国热情而拒绝 接受果阿政府的命令时,他又充当了“萨拉曼特拉”号总指挥的代理人, 并向中国的两广总督递交了一份关于澳门人民不服从国王命令的谎话连 篇的照会。这就是他玩弄的伎俩。 只有这个曾经专制地统治过澳门 …… 的人,才会对澳门人民如此的背信弃义。1 其次,对以亚利鸦架为代表的澳葡政府的揭露。 对澳葡政府的揭露,主要集中在立宪与反立宪的问题上。 1821 年7 月,葡萄牙国王和王室成员从里约回国,并决定遵从人 民的意愿,制定宪法,进行议会选举。此事给了远在东方的澳门人民极 大的鼓舞。“这一命令不仅废除了强加给我们的专制制度,也使葡萄牙 2 获得了新生。而澳门是所有海外省中对此最感高兴的一个。” 这一年,国内由公民选举产生的立宪议会通过了葡萄牙历史上的第 一部宪法(1822 年颁行)。宪法规定取消一切残余的封建特权和义务; 议会独立行使权力,国王无权停止、解散议会或干预议会行使权力。…… 新宪法颁布后,葡萄牙许多城市的旧政府成员集体辞职,由民众选 1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44。 2 《A Abelha da China 》, Universidade de Macau e Fundacao Macau, 1994, No. 1。 44 《蜜蜂华报》研究 ----------------------- 页面 9----------------------- 出新的政府成员,并且由新政府主持向宪法宣誓。 然而在澳门,以亚利鸦架为代表的旧势力却竭力阻止当地民众了解 国内变革的消息,一再推迟议会选举,并执意由旧政府主持向宪法宣誓。 《蜜蜂华报》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揭露。 1822 年9 月12 日,报纸刊登了一份原政府的会议记录(1822 年1 月30 日)。从中可以看出,得到本土实行变革的消息后,澳葡政府官员 大都表示等等看: 检察官科英布拉(Coimbra )说:“我们必须等待从果阿来的消息, 以便知道我们究竟该用一种什么方式来执行国王命令。因为澳门与中国 的特殊关系,这里执行国王命令的具体形式应当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市政官佩雷拉(Pereira )说:“我们等待着从果阿来的船只带来更多的消 息,那时,我们应该作出更多的拥护的表示。”法官西尔韦拉(Silveira ) 和佩雷拉提议:“将市政厅这个月的假期延长,直至果阿来的船只到达 为止。” 1822 年9 月26 日,报纸一连刊登了三封市民的倡议书(早先提交 政府而未予重视)。倡议书的作者几乎众口一词:应当立即举行由全体 市民参加的政府选举,新当选的市政官员应当庄严地向宪法宣誓。 同一天的报纸上还刊登了市民马埃尔(Joao Nepomuceno Maher ) 于1822 年2 月提交给政府的长篇陈述书,陈述书对旧政府成员在改革 问题上的迟疑态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马埃尔指出: 1821 年3、4、5 月,最早由外国商人带来了葡萄牙实行政体改革 的消息,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同时引起了与当时的政府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些人的不安。紧接着,从海外传来了更多的有关改革的消息,更为确 切也更为可信,这就加深了人们对当时反宪法的政府的不满。因为政府 试图说服人民,这次改革是建立在极为脆弱的基础上的,还说如果没有 第三章 《蜜蜂华报》内容分析 45 ----------------------- 页面 10----------------------- 盟国的帮助,葡萄牙就不可能完成这一改革。随后,从里约热内卢来了 一封信,上面有关于宪法已被通过、王室宣誓忠于宪法的消息。即使这 样,那些反对宪法的人仍然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继续蒙骗公众,说这些 信件和消息是蛊惑人心的,不足为凭,并且间接地阻止公众了解这方面 的情况。随着“班加拉”号帆船的到来,澳门收到了更多的有关立宪的 文件和消息。但是反对宪法的人们恳求甚至哀求那些掌握信息来源的人 不要将它们透露出去。 一些公民出于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抑制不 …… 住立宪带给他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将这一事件公诸于众。因为他们无 法忍受一个事实——在得到那么多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后,公众的反应竟 如此冷漠。但是,这些可敬的公民立刻被安上挑起动乱、扰乱社会秩序 的罪名,并有传闻说他们被列入了一张黑名单中。 是谁在我们中间 …… 散播对立宪的恐惧和反感呢?是两个最 “出众”的权威人士(指亚利鸦 架和总督欧布基——笔者注),他们正在管理着我们,统治着我们。 实行立宪的过程就像一位将死的犯人走向断头台一样,沉重而缓 慢。……在这个月(2 月)6 日召开的仅有元老们参加的市政会议上, 人们只是讨论了宣誓仪式的形式、地点和规模等问题,其他事项一概 未涉及,爱国的民众也未被准许列席会议。在随后举行的市政会议 (12 月7 日)上,一些颇有勇气的市民提出:在一个非立宪政府的主持 下对宪法进行宣誓合理吗?这个疑问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甚至使整个 会议改变了立场。多么有力的爱国主义者的诘问!想想看,有人从政府 里辞职了吗?没有!他们解释说,没有上级的明确的指令,政府成员不 能变动;人民没有改选、任命政府成员的权力。 这个解释完全不符 …… 合宪法的精神。在一个非立宪的政府的主持下向宪法宣誓是令人无法接 受的。何况国家议会已经批准了政府改革的计划,在葡萄牙本土和美洲 殖民地的许多地方,人民都已重新选举了政府,制定了法律,并依法管 46 《蜜蜂华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