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书籍的版式设计 1. 了解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的概念; 2. 了解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3. 掌握书籍版式设计的方法。 【核心概念】 书籍版式设计概述、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规律、书籍版式设计的方法、书籍版式个性情感化设计 【引导案例】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珍藏文献图录》版式设计 图31所示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珍藏文献图录》版式设计清新、别致、典雅、大方。版面结构中的线条源于图书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线形辅助图形,线形辅助图形取自馆标的结构。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设计者将线形辅助图形用于版式设计上,形成一种特异网格结构。 根据版面的需要,网格时隐时现,把版面中零散的图形编织在一起,显得十分严谨。不同内容的版面运用相应的结构线,使得众多不同时代开本各异,艺术风格不同的善本之间找到沟通的线索。节奏起伏变化丰富,配合图号的图形标识,在一片简洁沉稳的学术氛围中,轻快活泼,富有音乐感。 图录是“洋”善本和“中”善本资料的合成,因此设计者把双页码处理成中文汉字,把单页码处理成阿拉伯数字,别开生面,活泼可爱。图录中的每幅图片,设计者都认真进行加工,把古旧善本书的质感表现得十分真实可信,色调控制恰当,丰富而典雅,印制得也极其精美。 图3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珍藏文献图录》版式设计 第一节书籍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其宗旨是在版面上将文字、插图、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通过整体形成的视觉感染力与冲击力、次序感与节奏感,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使其成为具有最大诉求效果的构成技术,最终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分析设计对象在内容上的主次、轻重关系,并调动自己的全部智慧、情感和想象力,将各种文字、图形按照视觉美感和内容上的逻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视觉魅力的整体。 书籍版式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是指在一种既定的开本上,对书稿的结构层次、文字、图表等方面进行艺术而又科学的处理,使书籍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既能与书籍的开本、装订、封面等外部形式协调,又能给读者提供阅读上的方便和视觉享受。所以说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数千年来的艺术创造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因此它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设计中,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也不例外。无论是整体的书籍装帧设计还是封面、版式的编排构成,成功的设计作品都不可能违背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以下就几个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做简要概述。 一、 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也是书籍版式设计的总规律。多样与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多样与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体,用在版式设计中,指画面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统一有规律,不能杂乱。只多样不统一就会杂乱无章,只统一不多样,就会单调、死板、无生气。 简而言之,就是要繁而不乱,统而不死。多样与统一法则可以适用于形状、色彩、面积和比例等各个方面,图32所示的艺术系列书籍版式在整体布局统一的形式下,以丰富的色彩来吸引读者的视线; 图33所示的设计系列书籍版式整体肌理色调统一,利用字体排列和小面积纯色对比,使画面效果深沉中彰显活力。 图32艺术系列书籍版式设计 图33设计系列书籍版式设计 二、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整体的各部分依实际的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它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对称给人以规范整齐的心理感受,同时也给人以庄重和严谨的视觉印象。在书籍装帧中可以运用对称的这些特征营造出需要的视觉效果。 图34《香港葫芦》书籍版式设计 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平衡就是均衡。均衡的法则使作品形式于稳定中更富于变化,因而显得活泼生动。 经典型的哲学类以及学术性较强的字典、词典类工具书的封面设计运用对称的手法就比较容易获得理想的效果,能够较好地体现书的性质。但是,对称形式也会使书给人呆板和缺乏活力的感觉,因此,对称与平衡是互为调剂的,或以对称为主,局部处于平衡; 或以平衡为主,但须加强对称的因素。图34所示《香港葫芦》书籍版式设计,文字居于版面四角布局稳定,对称均衡,版面中心图形约束四角的扩张之势,一锤定音。 三、 反复、节奏、韵律 韵律、节奏是表达动态感觉的造型方法之一。韵律的本质是反复,在同一要素反复出现时,正如人的心搏一样,会形成运动的感觉。因而在一些零乱散漫的东西上加上韵律感时,会产生一种秩序感,并由此种秩序的感觉与动势之中孕育出生命的节奏感。 图35《帝都物语》书籍版式设计 就版式设计而言,相同形(色)或相似形(色)的反复亦是一种较好的制造韵律的方法,这样构成的版面可以获得一种秩序自然成动态的韵律。版面上形、色、线条以及其他符号的反复,两者同出一源,就是节奏。 书籍整体设计韵律感的表达主要反映在层次、疏密、多少、大小、深浅等一系列的视觉形式的统一与变化之中。从书籍的整体来看,从封面到封底就应有一条无形的曲线贯穿其中,使读者在无意中跟随着设计者的合理安排畅游其间,在从书籍内容中获得信息的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程。《帝都物语》书籍版式设计,字体以重复方式排列,富有节奏感,历史的演进感体现得准确到位,如图35所示。 四、 统觉与错觉 统觉也可以说是统调,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统觉既包括每一个单页设计中的图形、字体、色彩等要素的紧密配合,也包括书籍整体的设计风格的统一、前后关系的紧扣。 所谓错觉,实际上是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现象。一方面,人类眼睛的生长特征决定了它对外界物象反映的局限性,如远近、大小、高低、明暗、斜直等关系,都有可能因为某些因素的干扰而使人产生错觉。另一方面,人的生活经验会造成种种不由自主的心理反应。有些心理反应具有一种惯性和定式效应,从而形成错觉。 在设计艺术中,懂得了产生错觉的原因,有两个用处: 一是可以有意识地避免和矫正这种错觉; 二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错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如图36所示,书籍版式设计中内页图形的错觉处理、加上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版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图36书籍版式设计 五、 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统一与变化法则的一个方面。对比的因素很多,图形之间、图形与文字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的大小、方圆、曲直、虚实及色彩的深浅、浓淡等都可以形成强弱不同的对比关系。从封面、环衬、扉页到书芯、封底,它们的形、色的处理均包含着对比的关系。 如果仅有对比而缺乏调和因素,就会使一件设计作品变得杂乱无章,因此调和的因素不可忽略,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体。在版式设计中除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外,其他诸如字体大小之间、页与页之间、图与字之间、图与图之间均包含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图37所示的国外书籍版式设计,文字与文字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文字与图形之间大小对比有变化,版面活泼有生气。 图38所示的《剪纸艺术》书籍版式设计色彩对比强烈、图形与文字搭配得当,曲线条的图形与直线条的文字对比使版面出众、抓人眼球。 图37国外书籍版式设计 图38《剪纸艺术》书籍版式设计 六、 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形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版面上的各视觉要素,以及它们与背景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是形成设计明确的性格特征的手段之一。比例常常有等差、等比、黄金比等。在版面上为了追求特定的比例关系,往往采用分割的手法,以达到秩序、明确、有层次性等效果。图39所示的《中国新闻图史》书籍版式设计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既与主题相应,又活泼了版式,同时不失秩序。图310所示的《龙门石窟》书籍版式设计上下一分为二,上繁下简,对比分明,引人注意。 图39《中国新闻图史》书籍版式设计 图310《龙门石窟》书籍版式设计 七、 虚实与留白 虚实与留白指的是空间与形体的相互依存、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融合。中国传统美学上也有“计白守黑”这一说法。通过疏密、留白等手法进行视觉元素的 图311书籍封面版式设计中的留白 版式设计,可以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趣味性关系。 留白是版式中未放置任何图文的空间,它是“虚”的特殊表现手法,其形式、大小、比例决定着版面的质量。留白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在版式设计中,巧妙地留白,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主题,集中视线和造成版面的空间层次。图311所示的书籍版式设计,在封面上采用大面积留白; 图312所示的书籍版式设计,在内页上也通过留白的合理利用,突出了重点。 图312书籍内页版式设计中的留白 第三节书籍版式设计的方法 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人们对书籍版式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书籍版式设计要在带给人美的阅读享受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传达信息。书籍版式设计可以从书籍版式定位设计、书籍版式易读性设计、书籍版式个性情感化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 书籍版式定位设计 定位设计是指明确目标的设计,是为了针对特定消费者而进行的设计。书籍版式可以从开本形式、内容形式以及读者对象进行定位。 (一) 开本形式定位 开本是书籍开数幅面的简称,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常见的有16开、32开、64开等。 不同类别书籍常用的开本形式定位 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学术专著类,一般选用32开或者大32开,使人感觉比较庄重,适合案头翻阅。科技类图书、大专院校教材,其容量大、文字图表较多,可选用16开本。中小学教材、通俗读物,以32开为宜,便于书包携带或存放。儿童读物,则采用较小的开本,如24开、64开等,小巧玲珑,符合儿童手小易翻的特点。画册、图片,多采用大型开本,有6开、8开、12开、大16开等。 图313《三上文库》书籍版式设计 图313是由东方国际书局编纂、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上文库》,采用64开本,每本书只有常见的32开的1/3大,成了开本家族里的小精品。这一设计与文库的名字大有关系。“三上”一词见于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意为“马上、枕上、厕上”,以此说明古人抓紧时间读书,手不释卷。文库取名“三上”,推出包括哲学、散文、诗词3部分的“中国古典精粹”,同时,其开本设计得这样小,一来方便读者随身携带、随时阅读; 二来可以降低成本,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二) 内容形式定位 书籍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古籍和工具书等。按照用途 还可以分为学术性专著、教科书、普及读物和少儿读物等。由于书籍内容限制,其版面构成形式也不尽相同。 社科类书籍在版式设计风格上,一般多采用庄重大方、严谨简洁的形式,注重抽象的概括与提炼。图314所示的音乐 图314音乐类书籍版式设计 类书籍版式设计,通过大面积图片与小文字的穿插,达到一种均衡、齐整的韵律美。图315所示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书籍版式设计,细线、粗黑字、大面积的留白存在较强的反差对比,又有呼应关联,简洁中蕴含着民间文化的底蕴。 图315《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书籍版式设计 科技类书籍在版式设计风格上,突出“科学感、现代感、未来感”,制造视觉上的快节奏、幻觉效果和新奇的形式。图316的书籍版式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的构成,体现了书籍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巧妙精深。 图316书籍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构成 文学类书籍大都忠实原著,在版式设计风格上,经由设计师进行高度洗练的艺术概括,体现出书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图317的《和韵》书籍版式设计中字体、色彩等各个元素的演绎与释放,蕴含着设计师一种宁静儒雅的心态,为版面的构成和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艺术类书籍在版式风格上则强调形式多姿多彩、独具匠心。版式编排手法上既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图318的书籍是日本字体协会的年鉴,版式设计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一种“干净的婉约”,这种“干净”和“婉约”既是设计师本身学养的高境界要求,也是对设计语言做出最简洁的诠释。 图317《和韵》书籍版式设计 图318日本字体协会年鉴版式设计 少儿类书籍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为一体,不仅有给少儿传授知识、启蒙教育、培育智慧的作用,而且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和审美教育的手段。在版式风格上,追求天真、活泼,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小读者更容易接受。图319的少儿类书籍版式设计上很好地营造了低幼读物色彩、文字、图片的意趣,具有强烈的夸张、变形、装饰之妙。 图319少儿类书籍版式设计 古籍类书籍在版式设计风格上寻求一种古朴的书籍形态,深沉、博大、宏伟、绚丽的东方神韵,并体现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感和艺术精品的珍贵感。如图320的古籍类书籍版式设计中,深蓝的底色以及竖向的标志性编排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自然亲和力令人产生共鸣。这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版面形式,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图320古籍类书籍版式设计 (三) 读者对象定位 书籍的读者是谁,阅读习惯、欣赏水准、购买能力以及购买动机等都属于读者对象定位。这种近乎量体裁衣式的准确定位,也是书籍版式设计十分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