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财务会计认知  训练目标 ◆ 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 ◆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 ◆ 能够根据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征,确认各种会计要素。 ◆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资产的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 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2.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遵循的会计基础是( )。 A. 权责发生制 B. 收付实现制 C. 持续经营 D. 货币计量   3. 下列单位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的是( )。 A. 某外资企业 B. 某个人独资企业 C. 财政局 D. 慈善基金会下属的实业公司   4. 下列各项中,可使负债增加的是( )。 A. 发行公司债券 B. 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 C. 发行股票 D. 支付现金股利   5.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费用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要素范畴的是( )。   A. 主营业务收入 B. 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C. 销售材料取得的收入 D. 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7.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量,体现会计核算的( )。   A. 历史成本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 客观性原则   8. 关于费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B.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C.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D.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9.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   A. 持续经营 B. 会计主体 C. 货币计量 D. 会计分期   10.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及时性 B. 相关性 C. 谨慎性 D. 重要性   11.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及时性 B. 可理解性 C. 相关性 D. 可靠性   12.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相关性 B. 可靠性 C. 可理解性 D. 可比性   13. 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这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可靠性 B. 相关性 C. 可比性 D. 可理解性   14.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这是为了满足( )的要求。   A. 可靠性 B. 可比性 C. 相关性 D. 重要性   15.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相关性 B. 可靠性 C. 及时性 D. 可理解性   16. 如果会计信息的表达含糊不清,就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歧义,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这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A. 可理解性 B. 相关性 C. 及时性 D. 可靠性   17. 某企业将预收的货款计入"预收账款"账户,在收到款项的当期不确认收入,而在实际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这主要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分期 D. 货币计量   18. 企业确认资产或负债应满足有关的经济利益( )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条件。   A. 可能 B. 基本确定 C. 很可能 D. 极小可能   19. 明确会计服务对象,界定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的基本前提是( )。   A. 会计主体 B. 会计分期 C. 持续经营 D. 货币计量   20. 财务会计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是( )。   A. 财务会计报告 B. 媒体宣传材料   C. 信息发布会 D. 董事会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A. 收入 B. 费用 C. 所有者权益   D. 资产 E. 负债   2.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现值 E. 公允价值   3. 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 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 会计主体可以是营利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   D. 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单独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送   E. 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空间范围   4. 下列各项中,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B. 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C.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D. 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E.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5. 会计假设包括( )。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历史成本   D. 会计分期 E. 货币计量   6. 下列资产中,可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   A. 投资性房地产 B.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 固定资产 D. 交易性金融资产 E. 商誉   7. 流动资产包括(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B. 存货 C. 固定资产   D. 无形资产 E. 长期待摊费用   8. 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   A. 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款   B. 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的货款   C. 计划向银行借款100万元   D. 因经济纠纷导致的法院尚未判决且金额无法合理估计的赔偿   9. 可靠性要求做到( )。 A. 内容完整 B. 数字准确 C. 资料可靠 D. 对应关系清楚   10. 相关性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 )。   A.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B. 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C.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D. 满足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11. 下列做法中,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的有( )。   A. 鉴于某项固定资产经改良后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B. 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C. 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过时,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 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12. 在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的有( )。 A. 设置秘密准备 B. 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C. 充分估计可能取得的收益和利润 D. 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   13. 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谨慎性的做法有( )。   A. 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B. 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C. 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D. 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时,研发过程中的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14. 下列属于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有( )。   A.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B.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C.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D. 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15. 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 A. 独资企业 B. 企业分公司 C. 企业生产分厂 D. 集团公司 E. 合伙企业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范围的有( )。   A.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B. 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C. 委托加工商品 D. 无形资产   E. 预收购货单位款项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有( )。   A. 投资收益 B. 生产成本 C. 所得税费用   D. 制造费用 E. 主营业务成本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未分配利润   D. 长期股权投资 E. 应收账款 三、判断题   1. 谨慎性要求企业不仅要核算可能发生的收入,也要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充分核算。 ( )   2. 负债增加,则资产一定增加。 ( )   3. 会计核算的可比性要求之一是,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 )   4. 明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经营决策需要相关。 ( )   5. 一项会计事项重要性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 )   6. 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 ( )   7. 按照谨慎性的要求,企业可以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因此企业可以任意提取各种准备。 ( )   8. 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反映;对于不重要、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 )   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有单位都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核算。 ( )   10.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 )   11.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 )   12. 应收及预收款是资产,应付及预付款是负债。 ( )   13. 会计上所讲的费用是狭义的,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   14. 负债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   15. 出售无形资产取得收益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它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收入"范畴。 ( )   16. 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因此它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 )   17. 在企业负债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净资产的增减额就是企业当期的利润额或发生的亏损额。 ( )   18.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   19. 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权益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述,两者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责任。 ( )   20. 会计上所讲的收入通常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