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中构图 很多初学摄影的朋友在拍照时,喜欢把主体放在中间,这是一种人类的惯常思维。从摄影构图的角度看,居中构图的画面比较古板,缺少灵动的特质。多数情况下,采用“黄金分割构图/九宫格构图”法,把被摄主体放在视角美感更好的黄金分割线和黄金分割点处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拍摄机型:苹果5手机 夏宁青 摄 船夫处于画面的中间,把他的位置调整到左侧后,画面的平衡感和美感都得到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居中构图也要辩证的看,比如正方形的照片,画面中央的位置最容易凸显主体,而对称性的物体,也适合居中构图。此外,采用汇聚线构图的画面,也适合把主体放在中间的汇聚点上。 画面憋屈 封闭的画面会让人透不过气来,而宽松空灵的画面更容易给人带来舒适的美感。让画面的布局更合理,留出正确的“透气”空间,是在拍照时应该注意的。“透气空间”指的是主体以外的环境画面,很多朋友之所以拍摄的画面感觉“憋屈”,一是拍照时被摄主体的上方空间留得不足。二是被摄主体视线方向或运动方向留的空间不当。 画面失衡 人因为具有天生的平衡感,才能保证行走的稳定性,也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感。要保证照片画面的平衡稳定,需要保证物体的横平竖直,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如果画面中的被摄主体很突出,应该通过添加其他配体或者调整构图的方式,使画面保持均衡稳定。 左侧的照片地平线明显歪斜,导致视觉产生不适感。经过旋转调整后,右图的平衡感得到修正,画面的效果更加出色 应该说,这是一幅很有味道的旅行摄影作品,尤其是右侧的老人很有印度民族特色,画面的色调也处理得不错。不过,这幅照片的平衡感需要调整,画面右侧明显偏“重”,解决的方法就是调整构图。(照片来源于徒步摄影群群友) 背景杂乱 杂乱的背景会干扰画面的表达效果,分散观赏者的注意力。无论拍摄任何题材的东西,都应该为被摄主体寻找一个干净的背景,所谓的干净一般是指色彩统一相近、排列比较规律、干扰物很少等。在拍摄时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采用纯色卡纸遮挡、靠近拍摄虚化背景等方式,尽量让背景简单和统一起来。 贪多求全 这是摄影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看到一个漂亮的场景,恨不得用手机把所有的东西都拍下来。事实上,如果画面中的元素过多,会干扰美的表达,一切和主题表达不相关的东西,都应该尽量排除在画面之外。建议拍照前要想一想:这个场景哪里最吸引我,怎样刻画场景的美,哪些东西是必须出现的,哪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主题明确对简洁画面会很有帮助。 拍摄机型:苹果5手机 夏宁青 摄 左图是最常见的旅行照片,画面中的元素很多,显得杂乱,过多的游客影响了画面美的表达。事实上,只有罗马遗迹才是最应该刻画的,可以截取这个场景中只和古迹相关的建筑,后面的照片显然比前面的更能吸引人 主次不分 正如一部舞台剧应该有主角配角一样,照片中的被摄主体也应该有主次之分。通过明显的主体来凸显照片的主题,而不是让观赏者摸不清楚到底应该看哪个。不过,有的照片的主体是群体性的,平均的,例如荷兰的郁金香花田,无数的郁金香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主体,这里面就不用突出单独的花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