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创建标高与轴网 本章将讲解项目的定位设置方式,主要包括项目位置的确定、项目基准点、各楼层的高度、轴网位置确定等内容。 3.1 项目基点与测量点 在Revit项目中,每个项目都有项目基点 和测量点 ,但是在软件默认的楼层平面中,测量点和项目基点一般都不可见,只有在场地平面中才可见,可以通过调整图形可见性,让项目基点与测量点在楼层平面中显示出来。 (1)首先新建一个项目,项目切换至楼层平面,使用快捷键【VV】,或在“视图”选项卡“图形”面板中选择“可见性/图形”,弹出“可见性/图形替换”对话框,如图3-1所示。 (2)在弹出的对话框“模型类别”栏找到“场地”选项,单击 按钮展开下拉列表,勾选“测量点”“项目基点”前的方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测量点和项目基点显示在楼层平面视图中(图3-2)。 默认情况下,测量点和项目基点重合,并位于视图的中心(图3-3)。 3.1.1 项目基点 在Revit中,项目基点定义了项目坐标系的原点(0,0,0),还可用于在场地中确定建筑的位置,并在构造期间定位建筑的设计图元。当基点显示为 (裁剪)时创建的所有图元都会随着基点的移动而移动。 将鼠标放置在两点的中心位置,通过键盘上的【Tab】键,选中测量点,在视图控制栏单击 按钮,选择隐藏图元(图3-4),视图中将只剩下项目基点。 选择项目基点,单击图中的任意数值,可修改相应的坐标,在项目基点中,主要包括北/南、东/西、高程以及到正北的角度设置。除了单击相应数值修改以外,还可在属性栏进行修改,如 图3-5所示。 3.1.2 测量点 测量点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已知点,例如大地测量标记。测量点用于在其他坐标系(如在土木工程应用程序中使用的坐标系)中正确确定建筑几何图形的方向。 当测量点显示为裁剪状态 时,测量点的数值将不能修改,属性栏为灰色,如图3-6所示;移动测量点,测量点坐标保持不变,项目基点坐标会发生相应变化。 当测量点为非裁剪状态 时,测量点的坐标值变为可编辑状态,移动测量点,项目基点的坐标不发生变化,而测量点坐标发生变化,如图3-7所示。 3.2 创建和编辑标高 标高是建筑物立面高度的定位参照,在Revit中,楼层平面均基于标高生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标高,就没有楼层平面,删除标高后与之对应的楼层平面也将会删除。 3.2.1 创建标高 标高创建命令只有在立面和剖面视图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设计前,必须事先打开一个立面视图。首先,打开第2章创建的建筑项目,切换至任意立面视图,可以看到视图中已经创建了“标高1”“标高2”两个默认标高,在楼层平面中也默认创建了相应的视图,如图3-8所示,接下来可创建项目标高。 标高创建命令在“建筑”选项卡“基准”面板,如图3-9所示,单击“标高”将弹出标高创建的工具条,并在属性栏显示标高的属性;Revit提供两种创建标高的工具:绘制标高 和拾取线创建标高 ,如图3-10所示的椭圆标记处。 1. 绘制标高 首先讲解通过 工具来创建标高,在“修改|放置 标高”选项卡“绘制”面板中单击 按钮,确定属性栏显示的标高类型为“上标头”,将鼠标光标捕捉到标高1另一端正上方,输入“2200”,按【Enter】键,即可确定标高的第一点,如图3-11所示。 将鼠标指针移动至另一侧,单击与标高1另一个端点对齐的位置,可确定标高的另一个端点,标高3创建完成,如图3-12所示。 选择“标高3”,单击标高端点处的“标高3”,可对标高的名称进行修改,在这里修改名称为“F2”,单击空白位置,弹出“是否希望重命名相应视图?”窗口,如图3-13所示,单击“是”按钮,可以看到,标高的名称已修改为“F2”,同时视图名称也发生了相应的更改,如图3-14所示。 Revit在设计时具有联动性,也可以通过修改视图名称来修改标高名称。方法是在楼层平面中,将光标移动至“标高1”,右击,弹出对话框,选择“重命名”,对视图名称进行修改(图3-15)。在弹出的视图命名窗口修改名称为“F1”,单击“确定”按钮(图3-16)。在“是否希望重命名应用标题和视图?”窗口中单击“是”按钮,标高的名称和视图的名称均会修改为“F1”(图3-17)。 2. 拾取标高 除了绘制标高,还可以通过拾取线 来创建标高。拾取之前,首先删除“标高2”。选择“标高2”,在“修改|标高”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 按钮,“标高2”和相应的视图均会被删除(图3-18)。 接下来在“建筑”选项卡的“基准”面板中单击“标高”,选择 来创建标高,在工具条中勾选“创建平面视图”,同时输入偏移量“3800” (图3-19);拾取到“F2”标高位置,鼠标指针放在离“F2”上部偏离3800的位置,将弹出新建标高位置的虚线(图3-20)。 单击即可创建距离“F2”为3800mm的“F3”,同时生成“F3”相应的楼层平面视图(图3-21)。 3. 通过修改工具创建标高 在“修改”选项卡中,可以通过复制 和阵列 工具来创建标高。对于非标准层,楼层高度不全相同,可以选择 创建标高;而对于标准层,楼层高度完全相同,可以通过 来创建标高。 首先选中标高,在“修改|标高”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 按钮,在工具条中勾选“多个”,拾取到“F3”位置,单击指定复制的起点,上下移动鼠标指针,可显示复制的距离和角度(图3-22)。 勾选约束后,复制标高的角度将会锁定为90°,输入标高的间距(层高)并按【Enter】键就可以创建新的标高,通过这种方法依次创建层高为3800、3750、2750的标高“F4”“F5”“F6”,如图3-23所示。在计算机立面视图中可以看到绘制和拾取创建标高“F2”“F3”标头为浅蓝色,复制创建的标高“F4”“F5”“F6”标头为黑色,同时,复制创建的标高在楼层平面中没有自动创建相应楼层视图。 分别修改“F5”“F6”的名称为“屋面”“出屋面”,接下来为复制的标高创建楼层平面。 在“视图”选项卡的“创建”面板中单击“平面视图”按钮,可以为项目创建楼层平面、天花板投影平面、结构平面等视图,在这里选择“楼层平面”创建楼层平面视图,如图3-24所示。 在弹出的“新建楼层平面”对话框中选择所有未创建楼层平面的标高,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相应的楼层平面视图,如图3-25所示。 创建完成后,“项目浏览器”中将出现新创建的视图列表,并且自动切换至最后一个楼层平面视图,如图3-26所示。 阵列创建标高与复制创建标高的方法相似,在创建时需要注意阵列的方式:“第二个”“最后一个”以及是否“成组并关联”,如图3-27所示。 选择“第二个”,输入项目数为“5”,指定起点和终点,则会以起点和终点的间距为阵列间距新建4个标高。 选择“最后一个”,输入项目数为“5”,指定起点和终点,则会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均布4个新的标高。 如果勾选“成组并关联”,阵列的标高会自动创建成为一个模型组。一个标高修改,其余标高发生联动修改,一般在创建标高时不勾选“成组并关联”。 按照前面讲解的方法创建高程为-1.000的基顶标高,保存项目,完成标高的创建。 3.2.2 编辑标高 前面创建完成了标高,接下来讲解对标高的编辑。标高编辑主要包括标头、线样式、标高2D/3D的修改等内容。 1. 标头的修改 前面创建的标高只有一端有标高,如图3-28所示。选中任意“上标头”标高,在“属性”栏中单击“编辑类型”,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勾选“端点1处的默认符号”,如图3-29所示。 第3章配套模型下载 教学视频:项目基点与测量点 图3-1 图形可见性 图3-2 设置测量点与基点的可见性 测量点与项目基点重合 图3-3 测量点与项目基点 技巧 在Revit中,同一位置有多个图元时,在被激活的当前视图下,将鼠标移动到图元位置,重复按【Tab】键,直至所需图元高亮为蓝色,此时单击,可准确快速选中目标图元。 图3-4 隐藏测量点 图3-5 设置基点位置 坐标不可编辑 图3-6 裁剪状态 坐标可以编辑 图3-7 非裁剪状态 教学视频:创建和编辑标高 图3-8 默认标高 图3-9 标高创建命令 工具条 图3-10 绘制标高的两种方式 图3-11 确定标高起点 图3-12 标高3创建完成 图3-13 重命名视图 图3-14 标高与视图命名完成 图3-16 视图重命名 图3-15 重命名视图F1 图3-17 标高F1视图重命名完成 图3-18 删除标高 图3-19 修改偏移量 生成标高的位置 图3-20 新建标高位置虚线 图3-21 拾取线生成标高“F3” 图3-22 复制创建标高 提示 绘制标高和复制标高都是建立新标高的有效方法。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通过绘制标高的方法新建标高时,会默认同时建立对应的楼层平面和天花板平面,并且在视图中,标高标头的颜色为浅蓝色;通过复制标高的方法新建标高时,不会建立对应的平面视图,并且在视图中,标高标头的颜色为黑色。 图3-23 复制创建标高完成 图3-24 创建楼层平面 图3-25 新建楼层平面 图3-26 切换至屋面 图3-27 阵列工具条 图3-28 一端显示标头 图3-29 标头类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