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政预算收入的核算 1了解财政预算收入的概念; 2熟悉财政预算收入征收机关; 3理解国家金库的职责和权限; 4掌握财政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报解; 5掌握财政预算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财政预算收入的概念和内容 一、财政预算收入的概念 财政预算收入是指财政收入,即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据法令和法规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财政预算收入是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 财政预算收入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依据法律和法规筹集的财政资金。国家有五级政府,每一级政府都有各自的财政预算收入。 根据财政部2017年发布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规定,通过政府财政会计的预算收入可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下面重点介绍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的内容。 二、预算收入的内容 (一)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由国家支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管理的资金。按照收入的形式和性质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指根据国家税法统一设定的税种组织的收入。税收收入分为增值税收入、消费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收入、企业所得税退税收入、个人所得税收入、资源税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房产税收入、印花税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土地增值税收入、车船税收入、船舶吨税收入、车辆购置税收入、关税收入、耕地占用税收入、契税收入、烟叶税收入、其他税收收入等。 2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收入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管理的财政性资金。非税收入分为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 3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信用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债务收入分为国内债务收入(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国外债务收入(地方向国外借款收入)。 4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是指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管理的各项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为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是指通过财政安排或按规定收取,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1997年6月颁布的《政府财政会计制度》取消预算内、预算外收支界限后,政府财政的收支体系也随之变化,将一部分原来属于预算外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但对这部分新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又需要保持其专用性,不能与原来的预算收入统一分配。因此,将原有预算管理的资金收入称为一般预算收入,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在口径上与2012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这部分后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称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各项非税收入,主要是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农网还贷资金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发展基金收入等陆续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各项基金预算收入。 2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是指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各项转移性收入,如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中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 第二节财政预算收入的组织机构 财政预算收入的组织机构包括征收机关和出纳机关。 一、财政预算收入的征收机关 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是由财政部门负责组织的。由于各项预算收入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其征收方法也有所不同,国家成立了相应的征收机关,具体负责征收和监缴各项预算收入。我国的征收机关主要有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执收单位等。 1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等各种工商税收,以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除了由海关征管的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他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各地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征管。地方税务机关只负责地方税的征收管理。 2财政机关 财政机关主要负责征收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或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等。 3海关 海关负责征收关税和进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 4执收单位 不属于上述范围的预算收入,以国家规定负责管理执行征收职能的单位为征收机关,又称执收单位。例如,排污费由环保部门负责征收,水资源保护费由水利部门负责征收。 二、财政预算收入的出纳机关 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政府预算收入的出纳机关,是负责办理政府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和库款支拨,以及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唯一机构。一切预算收入都必须缴入国库,一切预算支出都必须从国库支拨。国库工作是政府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 国家金库的设立 我国的国家金库由政府委托给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组织管理国库工作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国家金库机构是按照国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设立的,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国家各级国库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经理。 目前,我国国库设有总库、分库、中心支库、支库四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经理总库;各省、治区、直辖市分行负责经理分库;计划单列市分行可设置分库,其国库业务受省分库领导;省辖市、自治州和成立一级财政的地区,由市、地(州)分、支行经理中心支库;县(市)支行(城市区办事处)经理支库。支库以下可设国库经收处,业务由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办理,负责收纳、报解财政库款,国库经收处不是一级独立的国库,其业务工作受支库领导。中央金库与地方金库分别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责。 (二) 国家金库的职责 (1) 收纳、划分和报解各项国家预算收入。 (2) 为同级财政机关开立账户、支拨库款。 (3) 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入进行会计核算。 (4) 协助财政机关、税务机关组织预算收入。 (5) 组织管理下级国库的工作。 (6) 其他工作。 (三) 国家金库的权限 (1) 监督征收机关的预算收入的及时缴库。 (2) 监督、检查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 (3) 正确办理收入退库。 (4) 监督、检查财政库款的支拨。 (5) 拒绝办理违反国家规定的事项。 (6) 拒绝受理不合规定的凭证。 第三节财政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报解 一、财政预算收入的收纳 (一) 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 财政预算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收缴方式。 1直接缴库 直接缴库是指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的收缴方式。在直接缴库方式下,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2集中汇缴 集中汇缴是指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的收缴方式。在集中汇缴方式下,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二) 预算收入的列报基础 国库收到预算收入后,根据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和预算级次,将固定收入分别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报表,将共享收入按规定的划分比例分别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报表。国库的预算收入报表有日报、月报和年报,预算收入一般以本年度缴入基层国库(支金库)的数额为准。总预算会计凭国库报送的属于本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所附凭证入账,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县(含县本级)以上各级财政的各项预算收入(含固定收入与共享收入)均以缴入基层国库数额为准; 第二,已建立乡(镇)国库的地区,乡(镇)财政的本级收入以乡(镇)国库收到数为准; 第三,未建立乡(镇)国库的地区,乡(镇)财政的本级收入以收到县级财政返还数为准; 第四,基层国库在年度库款报解整理期(新年度1月1日开始的10天)内收到国库经收处报来的上年度收入,记入上年度账,整理期结束后再收到的上年度收入一律记入新年度账。 二、财政预算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 为了适应各级政府行使职权的需要,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须将预算收入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划分。 (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通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划分的,分为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两部分。固定收入是指按确定的收入归属划分为某级财政独享、不参与分成的收入,又可以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和地方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又称分成收入,是指上下级财政之间共同参与分享的预算收入。共享收入按各级财政的财力情况以一定的比例或其他方法进行分配,首先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然后在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具体的收入内容和分配方式通过财政管理体制加以规定。在现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下,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划分如下。 (1) 中央固定收入,主要有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等。 (2) 地方固定收入,主要有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 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50%,地方政府分享50%。 ② 企业所得税:中铁总公司、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 ③ 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 ④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⑤ 城市维护建设税:中铁总公司、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⑥ 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地方各级预算收入的划分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逐级制定的财政管理体制加以确定;省在该省预算收入范围内确定省与其所属各市(区)的划分;市在该市预算收入范围内确定市与其所属县(区)的划分;县在该县预算收入范围内确定所属乡(镇)的划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其划分的范围和分配方式也不相同。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划分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要按预算级次划分为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中央水利建设基金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发展基金收入、旅游发展基金收入等。 (2)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有地方教育附加收入、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等。 (3) 中央、地方共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有彩票公益金收入(按各得50%的比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配)等。 三、财政预算收入的报解 财政预算收入的报解是指通过国库,按预算收入的划分和预算体制规定的留解比例,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报告预算收入情况,并将属于上级财政的预算收入解缴到相应级次的国库。 (一) 支库预算收入的报解 支库是基层国库,各级预算收入款项以缴入支库作为正式入库。国库经收处只是代收,不能作为正式入库。支库收纳的预算收入款项,一般应于当日办理库款的报解,确实来不及的,可以在次日上午办理,但月底日收纳的预算收入必须当日报解。属于本级预算固定收入的,应按缴款书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附缴款书回执联送交征收机关,一份送财政机关;属于分成收入的,还应编制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按上级规定的分成比例对参与分成的收入办理分成留解,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送县财政机关,一份随划款报单上报中心支库。 (二) 中心支库预算收入的报解 中心支库直接收纳的预算收入的报解,基本上与支库报解的程序相同。中心支库收到支库上报的地(市)级预算收入日报表、分成收入计算表和上划库款报单,经审核无误后,应分别加以汇总,编制地(市)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送财政机关。 (三) 分库预算收入的报解 分库直接收纳的预算收入的报解,基本与支库报解的程序相同。分库预算收入报解主要包括分库直接收纳的中央、省级预算收入的报解和支库、中心支库上划的预算收入的报解。分库收到中心支库上划的中央预算收入和省级预算收入缴款书,属于中央预算收入的缴款书,留分库备查;属于省级预算收入的缴款书连同本级收纳的预算收入缴款书,随收入日报表送同级财政部门。 (四) 总库预算收入的报解 总库直接收纳的预算收入的处理方法,可以比照支库方法办理。总库预算收入的报解主要包括总库直接收纳的预算收入和分库上划的预算收入的报解。总库收到分库上划的预算收入库款、收入日报表和分成收入计算表,经审核后编制汇总的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报财政部。 第四节财政预算收入的具体核算方法 一、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核算 为了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的各项收入,应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账户。其贷方登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所列当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数,如当日收入数为负数时,以红字记入(采用计算机记账的,用负数反映),平时余额在贷方,反映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累计数,年终借方登记结转“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数,结转后年末应无余额。本账户应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科目(不含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调拨收入类)设置相应的明细账。 【例31】某日,甲县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如表31所示。 表31甲县预算收入日报表 县支库20××年×月×日单位:元 科 目 编 码科 目 名 称本 日 收 入 (略)税收收入——增值税8 000 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5 500 税收收入——个人所得税3 500 税收收入——车船税3 580 本日合计20 580 本年累计239 110 借:国库存款20 580 贷: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税收收入——增值税8 000 ——企业所得税5 500 ——个人所得税3 500 ——车船税3 580 【例32】某日,×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如表32所示。 表32×市预算收入日报表 市分库20××年×月×日单位:元 科 目 编 码科 目 名 称本 日 收 入 (略)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760 000 税收收入——增值税——企业增值税520 000 税收收入——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830 000 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退税-650 000 本日合计-200 000 本年累计1 296 430 借:国库存款-200 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760 000 ——增值税——企业增值税520 000 ——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830 000 ——企业所得税退税-650 000 在本日预算收入日报表中,各种补贴退库数大于实际收缴入库数,收退相抵,当日预算收入为负数,总账应用红字登记,明细账应根据预算收入日报表所列具体收退项目,分别用红字或蓝字记账。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的核算 为了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应设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账户。其贷方登记取得的基金预算收入,平时余额在贷方,反映当期基金预算收入累计数,年终借方登记结转“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数,结转后,年末应无余额。根据基金管理要求,基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先收后支、专款专用。因此进行基金的会计核算时,不仅要与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支相区别,同时由于每项基金都有不同的用途,基金预算收入应根据不同的基金种类按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项目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并在年终分别结出各项基金的结余。 【例33】某日,×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市级预算收入日报表,如表33所示。 表33×市预算收入日报表 市分库20××年×月×日单位:元 科 目 编 码科 目 名 称本 日 收 入 (略)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76 000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45 000 城市公共事业附加收入30 000 本日合计151 000 本年累计4 181 573 借:国库存款151 000 贷: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76 000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45 000 ——城市公共事业附加收入30 000 三、未建立国库的乡(镇)预算收入 未建立国库的乡(镇)财政,其预算收入都是由县(市)国库收纳并向县(市)财政报送预算收入日报表,成为县(市)财政的预算收入,但乡(镇)财政又须作为预算收入入账,这就会使预算收入重复,所以对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预算收入应做如下处理:首先,县(市)财政根据本县(市)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与征收机关共同制定“乡(镇)财政预算收入报表”,由征收机关分乡(镇)填报,县(市)财政和有关乡(镇)财政各一份;其次,县(市)财政根据“乡(镇)财政预算收入报表”审查核对无误后,根据乡(镇)应得数拨款,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县(市)财政的拨款通知和审核后的“乡(镇)财政预算收入报表”,将转来的预算收入入账。 第五节财政预算资金调拨收入的核算 一、补助收入的核算 (一) 预算补助的内容 预算补助是指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由上级财政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对于上级财政来说是补助支出,对于下级财政则是补助收入。预算补助按具体内容可分为体制补助和单项补助两种。 1体制补助 体制补助是指上级财政对支出大于收入的地区,在财政体制划定的预算收支范围内弥补其支出大于收入部分的款项。 2单项补助 单项补助是指没有纳入预算包干体制,按规定年终单独结算、由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款项,以及一些临时性补助。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某些一次性、不宜固定包干的预算支出,可采用单项补助方式。例如,自然灾害、企业上划、价格调整等导致下级财政减收增支的事项可由上级给予单项补助。 (二) 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补助收入业务,政府财政会计应设置“补助收入”账户。该账户的贷方登记取得的补助收入数,借方登记退还上级补助及年终转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上级补助收入累计数,年末转账后没有余额。 上级财政“补助支出”账户的余额应与所属下级财政“补助收入”账户的余额之和相等。有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的地区,应在“补助收入”账户下设置“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两个明细账户。 政府财政会计在核算本级财政收到上级拨来的补助款时,应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补助收入”科目。财政部门与上级财政的往来款项中一部分转作上级补助收入时,应从“与上级往来”科目转入“补助收入”科目,借记“与上级往来”科目,贷记“补助收入”科目。财政部门退还上级补助时,应借记“补助收入”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年终,将“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将“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科目,贷记“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科目。 【例34】某市财政局2018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收到省财政局按照规定拨付的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7 000 000元。 借:国库存款7 000 000 贷: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7 000 000 收到省财政局拨来的抗震救灾专项补助款570 000元。 借:国库存款570 000 贷: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570 000 收到省财政局用基金预算资金拨来的专项补助款33 000元。 借:国库存款33 000 贷: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33 000 在基金预算资金的补助款中,因计算有误,多拨了3 000元,市财政局收到省财政局通知,应将多拨的3 000元退回省财政局,先转作往来款处理。 借: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3 000 贷:与上级往来3 000 收到省财政局通知,将往来款3 000元转作对该市的基金预算补助。 借:与上级往来3 000 贷: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3 000 二、上解收入的核算 (一) 预算上解的内容 预算上解也称下级上解,是指按财政体制规定,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预算资金解缴到上级财政。预算上解,按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可分为体制上解和单项上解。 1体制上解 体制上解是上级财政对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核定上解比例或数额,由国库逐日根据预算收入的入库情况和规定的上解比例或上解数额办理分成上解,年终再按体制和已上解数额进行结算。 2单项上解 单项上解是指下级财政部门按规定要求专项上解的款项和其他一次性、临时性的上解款项。由于打破了原来收入级次归属,就要在上下级财政之间调整收支。 (二) 上解收入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上解收入业务,政府财政会计应设置“上解收入”科目。“上解收入”科目属于收入类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下级财政上缴的预算上解款,具体包括:按体制规定由国库在下级预算收入中直接划解给本级财政的款项;按体制结算后下级财政补缴给本级财政的款项和各种专项上解款项。该科目贷方登记上解收入的增加数,借方登记退还数和年终结转数,平时余额在贷方,反映下级上解收入累计数。年终,该科目贷方余额应全数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该科目应按上解资金类别设置明细科目,即“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两个明细科目。 政府财政会计在核算本级财政收到下级上解款时,应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如果发生收入退回,应按退回数,借记“上解收入”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年终,将“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科目的余额全数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将“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科目的余额全数转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科目,贷记“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等科目。 【例35】某市财政2018年发生以下有关经济业务,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所附各支库上报的“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计列所属各县报来增值税收入总额300 000元。按规定的增值税分成比例,市级财政享受8%。 属于市级财政的收入=300 000×8%=24 000(元)。 借:国库存款24 000 贷: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24 000 在年终财政体制结算中,应收所属甲县财政应解未解政府性基金款项640 000元。 借:与下级往来——甲县640 000 贷: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640 000 市财政局收到所属甲县的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款140 000元。 借:国库存款140 000 贷: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140 000 市财政局将多收的所属甲县的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款60 000元退还给甲县财政局。 借: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60 000 贷:国库存款60 000 年终,市财政局将“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科目贷方余额520 000元和“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科目贷方余额390 000元进行年终结转。 借: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520 000 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520 000 借:上解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收入390 000 贷: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390 000 三、调入资金的核算 (一) 调入资金的概念 调入资金是为平衡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支,从预算外收入或自筹收入中调入资金以及按规定从其他渠道调入资金以弥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资金的不足。调入资金属于预算内外资金的横向调度,属于本级财政预算资金的横向调拨,涉及上下级预算的收支变动。调入资金仅限于地方弥补财政总决算赤字,在年终决算时一次性使用。 (二) 调入资金的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各级财政部门因平衡预算收支而从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渠道调入的资金,政府财政会计应设“调入资金”科目。该科目属于收入类会计科目。该账户贷方登记调入资金数,借方登记年终转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当年累计的调入资金数。该账户平时各月反映累计发生额,年末结转后无余额。调入资金时,应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调入资金”科目;年终,该科目贷方余额应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借记“调入资金”科目,贷记“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科目。 【例36】某市财政2018年发生以下有关经济业务,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经研究决定,将本级财政掌管的基金预算结余440 000元调入预算资金安排支出,以平衡本级决算。根据批准文件和有关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借:国库存款440 000 贷:调入资金440 000 借:调出资金440 000 贷:国库存款440 000 经研究决定,将自筹资金900 000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资金使用。 借:国库存款900 000 贷:调入资金900 000 市财政局将预算外资金310 000元调入预算内。 借:国库存款310 000 贷:调入资金310 000 同时,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政府调剂支出310 000 贷:财政专户存款310 000 第六节专用基金收入的核算 一、 专用基金收入的内容 专用基金收入是指财政会计管理的各项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收入,如粮食风险基金、国家级开发区专项建设基金、国家级产业基地扶持基金、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基金、教育扶持和重点大学教育及建设基金等,多用于国家级战略项目或国家鼓励发展项目。专用基金收入在管理上要求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改变用途,先收后支,量入为出。专用基金收入是由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或取得,并在基金预算收入之外单独管理的资金收入,一般要求开立财政专户。 二、 专用基金收入的核算 政府财政会计设置“专用基金收入”科目,用来核算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或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该科目贷方登记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借方登记专用基金收入的退回或转出数,平时余额在贷方,反映专用基金收入的累计数。月末,应将该科目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专用基金结余”科目。政府财政会计在核算从上级财政部门或通过本级预算支出安排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时,应借记“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收入”科目。退回专用基金收入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月末转账时,将“专用基金收入”科目余额全部转入“专用基金结余”科目,借记“专用基金收入”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结余”科目。专用基金收入的核算应以政府财政会计实际收到的数额为准。 【例37】某市财政2018年发生以下有关经济业务,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及所附的有关拨款凭证,收到省财政局拨入的粮食风险基金收入660 000元。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存款660 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粮食风险金收入660 000 市财政局从本级预算支出安排取得专用基金收入32 000元。 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2 000 贷:国库存款32 000 同时,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存款32 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32 000 市财政局退回从上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120 000元。 借:专用基金收入120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存款120 000 某市财政2018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根据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及所附的税收缴款书等,计列当日收到的增值税总额为400 000元,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属于本级财政分成的收入为100 000元。 22018年1月8日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列报当日的预算收入为-50 000元。 3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及专用缴款书,计列当日收到公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5 000元,法院行政事业性收费收23 000元。 42018年1月3日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上年预算收入日报表,列报预算收入57 000元已收到。 5收到国库报来的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计列当日基金预算收入66 000元。 6某市财政收到林业基金收入34 500元。 7某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上年度旅游发展基金收入44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