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名1 揭秘 鸟类 的 生活 第一部分 2 当父母向自己的孩子讲解生命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拿“鸟类 和蜜蜂”举例,虽然二者与哺乳动物的生理结构完全不同,而且 大多数人其实对鸟类和蜜蜂的生活习性也不甚了解。因此,这本 书旨在展示鸟类的家庭生活——一个历来被迷雾笼罩的话题。它 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揭秘鸟类的生活3 多样的生活方式 每一种鸟都有其独特的办法来面对繁衍后代的重 重挑战:寻找配偶,宣示和保卫领地(有的鸟根本就 没有领地意识),寻找或者建造鸟巢,在巢中产卵、 保护和孵化这些卵(或让其他鸟类来帮它孵化自己的 卵),喂养、保护乃至“教导”后代。有些鸟种的繁 衍过程持续数周,而有些鸟种的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鸟类繁殖的过程纷繁交错,因此很难对具体行为 进行界定。例如: — 雄性莺鹪鹩主要靠领地和巢洞来吸引配偶。 — 大蓝鹭把筑巢当作求爱的序曲。 — 对于黄昏锡嘴雀来说,求偶期给潜在配偶提 供食物能让雌鸟准备好孵育后代。 — 繁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旅鸫配偶在下一个 繁殖季节能否再续前缘。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一些常见鸟类的家庭生活方 式。书中的每一种鸟都演化出了各自的生存策略,但 不论采取何种策略,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培育后代 以继承双亲的基因。 左图 献上巢材(树枝) 成为求偶过程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只雄性大蓝鹭向 雌性献上了一些树 枝巢材,在某一时 刻,雌性会接过树 枝,然后俯下身子, 准备交配。 右图 雄性莺鹪鹩通过鸣 唱来吸引雌性进入 自己的领地。如果 雌鸟喜欢雄鸟为自 己准备的鸟巢,它 们就会交配并组建 家庭。 4 求偶 和 交配 一对东蓝鸲 求偶和交配5 选择合适的配偶是鸟类延续自身基因 的基础。华丽而健康的羽毛、欢快的鸣叫和 活力四射的求偶表演,这些都可以帮助雌鸟 识别最强壮、最健康的雄鸟。某些种类的 鸟也会依靠这些指标来选择合作孵育的对 象。雌鸟通常没有人眼易察觉的健康指标, 但雌鸟对雄鸟求爱的反应有助于雄鸟评估 雌鸟的健康状况,以及孵育后代的能力。 配偶忠诚 最健康的雄性蜂鸟会与好几只雌性蜂鸟交配。生 产精子要比产卵更简单,也更省力。因此,相比雌鸟 而言,雄鸟可能不太关心潜在配偶的健康状况。 在其他物种中,单配制(雄性与雌性一一配对) 是常态。雄性乌鸦、天鹅和大雁一生只与一个配偶维 持关系。因此,和雌鸟一样,雄鸟也有动力去选择最 合适的配偶。许多终生维持配偶关系的物种,雄鸟有 着和雌鸟一样的羽色,至少在人眼看来是这样的。 更多的鸟类则是采取连续单配制。这些鸟在一个 繁殖季配对,或一起孵育一窝雏鸟,然后找到新的配 偶,在同一季节孵育另一窝雏鸟。 包括猫头鹰、鹦鹉、 原鸽在内的许多鸟 类,都把为配偶梳 理羽毛作为求偶的 重要手段。这种为 同伴梳理羽毛的行 为,能够强化配偶 之间的纽带,也让 彼此的生理行为更 加同步。 6 揭秘鸟类的生活 评估潜在配偶 每个物种都有一套独特的线索来评估潜在的配偶。 时常鸣唱的雄性山雀在仲冬时节,会毫不吝啬地 展现自己的歌喉以获得雌鸟的芳心,哪怕这样的行为 费时又费力。 一只嘲鸫的鸣唱曲目中包 含许多效鸣。这表明它有着极佳 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在各种环境 中生存下来,因此应对未来的新 挑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蜂鸟具有强健且持久的飞行能力。雄鸟 不会帮助孵育后代,但如果雌鸟在它的领地附近 筑巢,雄鸟为保护花蜜而产生的领地防御效果也能让雌 鸟受益,从而减少雌鸟的离巢时间。 旅鸫和黑鹂领域内充足的食物和庇护所是雏鸟茁 壮成长的良好保证。 小嘲鸫 在遥远的北方,夏日总是很短暂。因此当春季来 临,雄性白头海雕飞临繁殖地后,必须迅速找到与自 己的生理周期同步的配偶,以便为雌鸟产卵和孵育后 代留下充足的时间。 比起鹪鹩、旅鸫、黑鹂等在领地内鸣唱以吸引异 性的鸟类,白头海雕更愿意花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 时间来选择配偶。不过一旦做出选择,在彼此的有生 之年内它们都将相互依靠。那些整个冬季都待在一起 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就开始了求偶行为,所以它们 到达繁殖地后不久便会准备繁殖。 在冬季,白头海雕很少会成双成对地出没。但每年 春天,彼此结伴的成鸟总会回到同一块领地筑巢。无论 是热情洋溢的空中求偶,还是脚踏实地的修缮鸟巢,都 有助于巩固纽带,以及同步彼此的性激素水平。白头海 雕每年都会回到同一个鸟巢,因此不需要重新建巢。 一对白头海雕正在 表演天空之舞,这 是求偶的一个重要 环节,以同步彼此 的性激素水平。 终生配偶 鸟类是否选择终生相伴,取决于它们能否挨过冬 季,并在下一个繁殖季节找到彼此。已知寿命最长的 野生白头海雕活了32 年,寿命最长的野生美洲鹤活 了28 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环志的一只哀 鸽活了30 多年。即使是很小的鸟也能活得很长:黑 冠山雀的寿命超过了11 年,而在科罗拉多州,一只 极小的宽尾煌蜂鸟经环志12 年后被重新捕获,仍然 健康地活着。 求偶和交配7 尽管这些鸟类的潜在寿命很长,但总体死亡率很 高,而且大多数的鸣禽和蜂鸟无法预知它们的配偶是 否会年复一年地回来。而像短嘴鸦和丛鸦这样终生相 伴的鸣禽,通常全年都待在同一地区。只有当配偶死 亡后,它们才会去寻找替代者。 许多成对的鸣禽,比如旅鸫,在整个筑巢季节都 待在一起,共同养育至少两只雏鸟。两只成鸟都可能 返回同一地区或其周边地区,但它们似乎都不希望再 见到以前的配偶。这些鸟类通常每年都会选择新的 配偶。 一些物种会形成短期的配偶关系。一对莺鹪鹩抚 养一窝幼鸟直到幼鸟离巢。之后,双亲中的一方(通 常是雌性)带着新配偶去另一个地方;而剩下的一方 (通常是雄性)在吸引新配偶的同时,继续照顾和喂 养尚未独立的雏鸟。通过结束配偶关系寻求新欢,鹪 鹩可以在整个夏天最大化地繁殖后代。 有些鸟类与配偶之间的依恋关系很弱或很短暂。 许多雄性鸭科鸟类和它们的配偶待在一起,直到雌性 鸭子开始孵卵或者卵孵化。雄性松鸡和丘鹬通过求偶 炫耀来吸引尽可能多的雌性。交配后,雌性在没有任 何雄性帮助的情况下离开并筑巢。 忠贞不渝的短嘴 鸦:它们终生维持 配偶关系,而且通 常全年都待在同一 个地方。短嘴鸦还 有自己的“ 朋友 圈”,终生都和后 代以及邻里保持 联系。 8 鸟卵 及其 内部发育 鸟卵及其内部发育9 上一页 各种各样的鸟卵。 左上图起,按照顺 时针依次为:黑冠 山雀、双领鸻、旅 鸫、绿头鸭 左图 就像这些东蓝鸲的 卵,不论有没有受 精,它们看起来都 一样。 世界上的每一只鸟,无论是蜂鸟还是 鸵鸟,企鹅还是神鹫,山雀还是火鸡,都有 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从卵里出来的。每 一枚卵开始时都是一个单细胞卵子,在排 卵时从雌鸟的卵巢中排出。 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雌鸟和雄鸟的生殖器官 都是多余的包袱,会减慢它们的飞行速度,所以除了 繁殖季节之外,这些器官都会收缩。大多数雌鸟都有 一个功能性的卵巢,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就像 一小串葡萄。每颗“葡萄”都是一个发育中的卵子, 从卵巢排出后卵子便停止发育。卵子内只有一个巨大 的单细胞——卵黄,如果在排卵前或排卵后不久由精 子受精,受精卵就会发育成一只小鸟。 产卵可不“廉价” 对于鸟类来说,排卵总是会产生一个完整卵子。 无论受精与否,这都给雌性带来了沉重的身体负担。 例如,一只雌性棕硬尾鸭产下一窝卵,这些卵加在一 起比它的体重还重。与宠物鹦鹉或家养的鸡不同,野 生鸟类的身体如果不是强烈预感到合适的生殖时机, 即卵子能发育成健康的幼鸟,一般也不会排卵。人类 女性在怀孕前可能会连续数年每月排卵,但大多数鸟 类都有阻止排卵的生理适应,直到它们: — 处于一年当中适合繁殖的时间,有充足的食 物可以提供给雏鸟; — 已找到一个合适的繁殖地,可以为它们提供 筑巢和孵育幼雏所需的一切条件; — 在繁殖区域内已经找到或建造了一个安全的 地点来产卵(通常是一个巢); — 雌鸟已找到合适的雄鸟,并与之交配。该雄 鸟可为雏鸟提供优良基因,并能完成成功孵 育后代所需的必要任务。 10 揭秘鸟类的生活 通常在雌鸟第一次排卵的几天内,交配就会开始。 即使在较高的体温下,精子也能在雌鸟体内存活数天 乃至数周。因此,如果在交配后雄鸟选择离开,雌鸟 仍然能够产下受精卵。 诱发性排卵 每当繁殖季来临,雌鸟受到环境和行为因素的刺 激开始分泌性激素,一些卵子开始发育膨胀。冬末至 初春逐渐增长的白昼长度是最普遍的诱因,但排卵通 常要等到关键行为的刺激后才开始,如求偶炫耀、雌 雄互唱、向配偶提供或接受配偶的筑巢材料,以及建 造巢穴。 对某些物种来说,求偶行为可能使雄鸟和雌鸟都 分泌性激素,并使得彼此的生理周期同步化。因此当 鸟巢安顿好以后,雄鸟在产生精子时,雌鸟也在产卵 并准备受精。 雄性美洲黄林莺的 鸣唱有助于刺激雌 性的排卵。 家庭秘密 不孵育后代的雄鸟 众所周知,雄性蜂鸟在繁殖期不与配偶保持紧密 的关系,也不拜访鸟巢和幼鸟,但它们的存在对于后 代的生存有着重要作用。如果雌性蜂鸟在领地意识很 强的雄性蜂鸟附近筑巢,而雄性蜂鸟又能接受雌性蜂 鸟,那么雄性蜂鸟就会驱赶其他蜂鸟,使它们远离产 蜜的花朵,让雌性蜂鸟来吃花蜜,从而尽量减少雌性 蜂鸟的离巢时间。 一些雄性蜂鸟非常好斗,它们会直接攻击白头海 雕。但它们通常会顺从于本物种的雌性。这些小鸟很 难被单独观察到,所以我们不确定雄鸟是否比雌鸟更 尊重自己的配偶,也不确定蜂鸟年复一年找回相同的 领地或配偶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