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Revit的基本建模操作 3.1基本功能及基本操作 3.1.1BIM的定义与特点 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完备的数字表达,能够将设施(建设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策划、规划、方案、设计、计算、分析、施工、造价、财务、运维等)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等进行共享,为所有决策提供可靠的过程依据; 并在项目不同的阶段,允许不同利益方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与传统的工程项目信息表达能力相比,BIM的显著特点包括:  能避免繁重的绘图任务,从而将精力集中到设计上;  能表达二维(2D)图纸表达不了的复杂项目;  能实现三维(3D)、四维(4D)等多维度的虚拟体验;  能实现协同工作,减少各工程参与方之间的矛盾;  能避免因多次修改所造成的逻辑错误;  能实现模型信息的多次利用,减少信息的丢失量。 3.1.2Revit与BIM的关系  Revit是BIM的一款基础软件。  通过Revit软件可以了解BIM的基本原理,掌握参数化图形辅助编译功能的基本框架。  通过Revit可以理解BIM的方向和需求,掌握BIM行业的动态,为行业服务。 图31项目与族的关系 3.1.3项目与族的关系及样板文件的选择与设置 【项目.rvt】【项目样板.rte】【族.rfa】【族样板.rft】之间的关系见图31,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 组成【项目】的所有元素都是【族】,【族】是项目唯一的基本单元。  参数化就是将模型的信息由常量到变量,【族】是参数化建模的灵魂。  【项目样板】是【项目】的模板,包括建筑样板、结构样板、建造样板、机电样板、机械设备样板等,项目样板文件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自定义; 典型的项目样板文件见图32。  【族样板】是【族】的模板,包括基于主体的样板、基于线的样板、基于面的样板和独立样板。族样板文件一般不能自定义。典型的族样板文件见图33。 计算机绘图与BIM建模 第3章Revit的基本建模操作 图32典型的项目样板文件 图33典型的族样板文件 项目样板文件的选择与设置路径: 【文件】→【选项】→【文件位置】→设置【名称】为【中国样板】→通过【路径】选中样板文件【中国样板.RTE】,见图34。 族样板文件的选择与设置路径: 【文件】→【选项】→【文件位置】→【族样板文件默认路径】→【...Family Template\Chinese】,见图34。 图34项目与族样板文件的选择与设置 3.1.4Revit的界面简介及界面设置 1. 基本界面简介 【应用程序菜单】【快速访问工具栏】【专业工具选项卡】【项目浏览器】【视口】【图元属性】【上下文选项卡】【视图控制栏】【图元选择状态栏】,见图35。 图35Revit基本界面组成 2. 设置基本界面 路径: 【视图】→【用户界面】→勾选需要的面板名,见图36。 图36用户界面的设置 3. 修改视口背景颜色 路径: 【应用程序菜单】→【选项】→【图形】→【颜色】→【背景】→【黑色】,见图37。 图37经典CAD黑色视图背景 4. 专业选项卡和工具 专业选项卡和工具包括建筑、结构、系统(机械、电气、管道)、体量和场地等; 路径: 【应用程序菜单】→【选项】→【用户界面】→【配置】,选中需要的选项卡和工具,见图38。 图38专业选项卡和工具 5. 上下文选项卡的状态 上下文选项卡是修改图元时增加的临时的工具面板,有以下三种状态:  空白状态: 无选择图元状态。  等待修改状态: 选中图元状态。  上下文选项可设置状态: 选中图元并输入修改命令状态。 另外,上下文选项卡的位置可以调整: 右击→【切换固定到顶部/底部】。 6. 项目浏览器 项目浏览器如同仓库,项目所需的所有族图元均需先存于此,其基本架构、组成和样例见图39; 项目浏览器可 按专业或按规程进行组织,同时还提供搜索仓库中的现有族的功能,路径: 右击【视图(全部)】→【浏览器组织】/【搜索】,见图310。 图39项目浏览器的组成与样例 图310项目浏览器的组织与搜索功能 31 3.1.5图元选择与隐藏控制 图元选择的效率直接影响信息化建模的速度,图元选择一般同时配合图元的隐藏控制进行操作,为后续的修改编辑操作提供便利。常用的图元选择方式见表31。常用的图元隐藏控制方法见表32。 表31常用的图元选择方式 图元选择类型操 作 方 法选 择 效 果 点选点选图元单击的图元被选中 框选 正选框住图元框内的图元被选中 交选框住图元框内及与框交的图元均被选中 续表 图元选择类型操 作 方 法选 择 效 果 右击批量选择 【选择全部实例】→【在视图中可见】当前视图中同类型的族被选中 【选择全部实例】→【整个项目中】项目中所有同类型的族被选中 Tab键辅助选择 放置鼠标于目标上+Tab键从重叠的图元中挑选出目标图元 选中连续图元后+Tab键选中首尾相连的连续图元 过滤器辅助选择 全部选择或框选后+过滤器按过滤器的类别选中目标图元 保存选择记录,用时载入选中历史选择记录 链接图元的选择开关是否选中链接进来的图元 基线图元的选择开关是否选中基线以上的图元 锁定图元的选择开关是否选中已经锁定的图元 按面选择图元的开关是按面/按边线的模式选择图元 表32常用的图元隐藏控制方法 隐藏种类操作步骤屏幕状态及特征恢复方法互相转换 临时隐藏隔离/隐藏图元/类别(IC/HH/HC/HI)有蓝框,不与视图的可见性/图形替换同步→重设临时隐藏/隔离(HR) 永久隐藏右击→【在视图中隐藏】→【图元】/【类别】(EH/VH)无蓝框,与视图的可见性/图形替换同步 →右击→【取消在视图中隐藏】→【图元】/【类别】 →【将隐藏/隔离应用到视图】 图311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样例 32 3.1.6尺寸标注 1. 尺寸标注的种类与功能 与CAD一样,尺寸标注包括对齐 标注、线性标注、角度、径向、直径等,其功能包括:  记录尺寸功能;  参数化功能: 通过设置标签,实现从常量到变量;  锁定与驱动功能: 配合使用基准图元(如参照平面)进行锁定与驱动。 2. 尺寸标注样式 尺寸标注样式设置的内容包括: 族类型命名,尺寸线、尺寸界限、起止符号的线宽与颜色,文字的宽度系数、大小、偏移、字体、背景、单位格式等内容,可根据天正建筑尺寸标注样式进行设置,样例见图311。 3. 尺寸标注的操作要点 可以通过拖动中间小圆点实现改变尺寸标注界限,配合Tab键挑选构件细节的尺寸标注,连续标注的尺寸可以通过选中尺寸标注后随时添加或删除局部的尺寸标注。单击尺寸数值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如以文字替换,加前缀或后缀,见图312。 4. 临时尺寸标注 临时尺寸标注一般用于快速查询尺寸,其属性的设置路径为: 【管理】→【其他设置】→【临时尺寸标注属性】。临时尺寸标注外观的设置路径为: 【选项】→【图形】→【临时尺寸标注文字外观】,见图313。单击临时尺寸标注的转化符号,可转为永久尺寸标注。 图312尺寸数值编辑的设置样例 图313临时尺寸标注设置样例 3.1.7快速查找构件与捕捉设置 1. 快速查找构件 随着建筑模型信息的增加,查找构件的难度迅速增大,快速查找并显示构件是控制模型的必备手段, Revit提供三种查找构件的方法。 (1) 利用构件ID进行查询,路径为: 【管理】→【查询】→【按ID选择】→【显示】→【选择图元后右击】→【替换图元的图形】→设置曲面透明度等,见图314。 图314按ID查找构件并替换图元显示特性 (2) 利用项目浏览器查询,右击【项目浏览器】→【搜索】族名称,见图310,找到后在视图中绘制 一个该族类型,再利用IC命令,独立显示此类型的族,即可找到项目或视图中已有的族类型。 (3) 利用明细表查询,详见明细表制作的6.2.2节。 2. 捕捉设置 Revit中提供的捕捉设置与CAD中的捕捉设置类似,可以实现平面绘制时必要的功能,可按默认选择全部,其操作可以在其他命令执行的过程中插入,捕捉设置的路径为: 【管理】→【捕捉】,见图315。 图315捕捉设置 3.1.8常用快捷键 常用的快捷键包括鼠标快捷键、键盘功能快捷键和键盘快捷键。快捷键的使用可以快速提高工作效率,但不宜贪多,一般以不超过30个为宜。常用的快捷键见表33。 Revit允许用户设置符合自己习惯的快捷键,可以设置为与CAD相同的习惯,路径: 【视图】→【用户界面】→【快捷键】, 见图316,其设置要点如下: (1) 搜索及过滤功能可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命令: 如输入“属性”,可找到属性的命令。 (2) 一个命令可以有多个快捷键,但一个快捷键只能命名一个命令: 如输入“属性”可以采用PP/Ctrl+1/VP等。 (3) 快捷键的指定与删除: 如删除“属性”的VP键后,另指定为SX。 (4) 快捷键设置的导出与导入: 可保存用户的个性习惯。 表33常用的快捷键 键盘功能快捷键鼠标快捷键 Tab键: 切换选择,批选择,选择组 Shift键: 正交 Ctrl键: Ctrl+(C,V,Z,X,W,Y,U,←) Alt键: 快捷命令提示 空格键: 图元的旋转或内外翻转 Enter键: 重复上次命令滚动滚轮: 放大或缩小 双击滚轮: 缩放匹配=ZF 长按滚轮+Shift: 实时视角观察 键盘快捷键 设置及绘图命令快捷键修改命令快捷键控制命令快捷键 快捷键设置KS移动MV属性面板PP/Ctrl+1 项目单位UN偏移OF锁定/解锁PN/UP 参照平面RP拷贝CO隐藏选中类别HC 标高LL镜像MM隐藏选中图元HH 模型线LI(3D)旋转RO单独显示选中类别IC 详图线DL(2D)修剪及延伸TR单独显示图元HI 文字TX删除DE全部显示HR 标注DI属性匹配MA全屏显示ZF 图316快捷键的设置 33 3.1.9ViewCube、视图控制、相机与漫游 1. 相机视图 放置相机视图: 【视图】→【三维视图】→【相机】 (选中透视图) →单击放置相机→视觉样式【着色】→详细程度【中等】。 调整相机视图: 在项目浏览器中右击相机视图图名→【显示相机】→选中相机后在属性中设置相机的【视点高度】【目标高度】【范围】等。 2. 漫游视图 放置漫游视图: 【视图】→【三维视图】→【漫游】 (选中透视图)→绘制路径→完成漫游→视觉样式【着色】→详细程度【中等】。 编辑漫游: 在项目浏览器中右击漫游视图图名→【显示相机】→【编辑漫游】→拖动相机到关键位置→在节点上调整相机的朝向,在路径上调整相机的远裁剪范围。 漫游观察与加速: 打开漫游视图→选中漫游视图→【编辑漫游】→【播放】→漫游视图属性→其他漫游帧→加速器设置, 见图317。 导出漫游视图的路径: 【文件】→【导出】→【图像和动画】→【漫游】→设置漫游【长度/格式】,见图318。 图317漫游加速器 图318导出漫游格式 3. ViewCube视图控制  单击ViewCube: 可实现8角6面12边共26个观察方向;  拖曳ViewCube=长按滚轮+Shift: 实时视角观察;  右击ViewCube: 将当前视图设为【主视图】【转至主视图】【定向到视图】等,见图319。 图319常用的Viewcube视图控制 4. 其他常用的视图控制 (1) 视图比例【1∶100】、视图详细程度【中等】与视图视觉样式【着色】,见图320; (2) 平铺窗口(WT)、切换窗口与关闭隐藏窗口(GC)控制; (3) 三维视图剖面框控制: 【属性】→【范围】→选中【剖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