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定投指南 安仔滚雪球 著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 / 徐清安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5 (投资滚雪球系列) ISBN 978-7-302-55249-9 Ⅰ. ①指… Ⅱ. ①徐… Ⅲ. ①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Ⅳ. ①F830.59-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49795号 责任编辑:顾 强 封面设计:李伯骥 版式设计:方加青 责任校对:宋玉莲 责任印制: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 量 反 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55mm×230mm 印  张:14.75字  数:204千字 版  次:2020年4月第1版 印  次:2020年4月第1次印刷 定  价:68.00元 ———————————————————————————————————— 产品编号:084886-01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II 作为“指数化投资”的忠实信徒,我认为定期投资低估值的指数 基金不仅能让投资者“避免”踩雷,也是大部分中小投资者实现个人 及家庭财富稳健增值的最佳方式之一。指数基金拥有费率低廉、运作 透明、风险分散、参与门槛低等诸多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青睐。随 着国内指数基金的品种不断丰富,各种新型的指数产品令投资者应接 不暇、无从下手,挑选指数和指数基金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障 碍。另外,传统的定期定额的基金定投方法已不能满足投资者对收益 率日益苛刻的要求,近些年,“智能定投”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智能定投在收益率方面确实远超普通的定期定额法。鉴于市面上对智 能定投策略的介绍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操作需求,我 决定撰写这本《指数基金定投指南》,与广大投资者分享我在指数基 金定投方面的策略与心得。 在本书中,我将详细描述挑选指数与指数基金的方法,介绍6 种 升级版定投买入策略和6 种定投止盈策略,并提供具体的交易策略模 型。在本书的末尾章节,我将分享基金定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障 碍,以及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一些小窍门。本书将分为8 个章节,按 照以下顺序依次展开。 第一章初识指数基金。主要描述指数基金的原理、分类、优缺点 和中国指数基金发展史。 第二章将从指数的分类、指数开发商的江湖格局、指数信息的查 询渠道、在编制规则有差异的基础上如何挑选最适合的指数等多个角 度详细介绍挑选指数的方法。 第三章将介绍如何把握定投进场时机以及定投资金的常规分配 方案。 第四章将介绍挑选指数基金的4 个维度,4 个维度包括基金规模、 综合费率、跟踪误差和流动性。 第五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重点介绍目标点位系数法、阶梯点位 系数法、成本偏离法、估值百分位法、改进价值平均策略、恒定亏损 比例策略6 种升级版定投买入策略。这6 种买入策略大部分是我在过 去数年的经验以及现有市场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结果,部分策略 是首次亮相。我将在每种策略中给出具体的交易模型、优缺点分析以 及适用人群。 第六章以介绍定投止盈策略为主,我将提供目标收益率法、目标 估值法、均线止盈策略、回撤止盈策略4 种传统止盈方法,外加可转 债转股止盈策略和斜率偏离法两种另类止盈方法。其中,前五种方法 为量化止盈法,最后一种方法为经验法则。本章中,我将提供一次性 止盈、等额分批止盈、非等额分批止盈3 种赎回方式的具体交易公式。 第七章旨在帮助投资者解决定投过程中存在的数据统计问题,手 把手教会投资者计算不同场景下的定投年化收益率、估算指数基金的 实时仓位和测算标的指数的估值。 第八章是本书的结尾,将为投资者排忧解难,分享我在过去数年 总结的小技巧,旨在帮助投资者克服定投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鉴于市面上存在的指数基金图书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的现象,本 书将采用差异化的定位,以介绍方法论为主,以“硬核干货”的形式 呈现,避免含糊其辞。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数据均由作者“安仔滚雪球” 整理,书中所称的指数为股票型指数,指数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 真诚地希望本书的策略与心得可以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基金面临 的实际问题,通过指数基金实现财富增值。 祝阅读愉快,投资顺利! 二、筛选策略2:综合费率 /66 三、筛选策略3:跟踪误差 /75 四、筛选策略4:流动性 /77 第四章 常规资金分配与进场时机 /81 一、普通定投的常规资金分配方案 /83 二、定投进场的最佳时机 /85 三、历史数据揭示大底部的市场特征 /87 第五章 定投买入策略 /91 一、普通版:定期定额法 /92 二、进阶版1:目标点位系数法 /99 三、进阶版2:阶梯点位系数法 /112 四、进阶版3:成本偏离法 /127 五、进阶版4:估值百分位法 /143 六、高级版1:改进价值平均策略 /152 七、高级版2:恒定亏损比例策略 /162 八、7 种定投策略对比 /176 第六章 定投止盈策略 /181 一、卖出公式 /182 二、传统止盈参照物 /183 三、另类止盈参照物 /201 第七章 定投统计小技巧 /211 一、如何计算定投年化收益率 /212 二、如何估算指数基金仓位 /214 三、如何计算指数基金的估值 /216 第八章 如何克服投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219 一、三步缓解急于加仓的恐慌心理 /220 二、回本后,要不要卖 /221 三、巧用媒体舆论 /223 四、延迟满足的小窍门 /225 五、危中寻机,人弃我取 /225 指数基金定投指南 2 一、指数基金的原理 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的指数作为标的指数(目标物), 以该指数的标的证券作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基金公司通过向社会公众 或特定对象发行基金募集资金,并按一定的规则以同比例或近似同比 例的方式购买标的指数的成份股。通过复制标的指数的结构,使得基 金与标的指数的走势保持一致,这种基金就是指数基金。 话说起来有点绕,其实很好理解,不妨用活字印刷来比喻指数与 指数基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将刻有字体 的模板以一定的规则排列,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水,把纸覆在上面 轻拂纸背,字迹就印在了纸上。如果需要对字进行调整,只需调整印 刷模具上的字体模具。指数类似于活字印刷模具,指数基金类似于被 印出来的各种字迹,指数基金的变化取决于指数的变化。 指数与活字印刷的模具都有相同的特点,即它们是固定的,只 在少数情况下才作微调。模具具有唯一性,但我们可根据模具生产无 数种相同的产品。类似地,指数也具有唯一性,市场上只有一个沪深 300指数,这就是一个模具,各家基金公司都可以按照沪深300指数 的编制规则发行相应的指数基金。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指数通常只有 一个,但市场上却有诸多跟踪这个指数的基金存在,这就是指数与指 数基金的运作逻辑,即复制。 指数与指数基金的另外一个运作逻辑是同比例复制。我们依然采 用活字印刷来说明,假设现在需要印制《金刚经》的某个章节,章节 第一段有10个汉字,第二段有20个汉字。印出来的纸张里,第一段 应该要有10个汉字,第二段应该要有20个汉字,它们的内部结构是 第一章 初识指数基金 3 一一对应的。同样,指数内部有固定排版规则,一般称为“指数编制 方案”,编制方案不仅规定了指数成份股的筛选规则,根据筛选规则 会产生相对应的标的证券,每个标的证券在指数中的占比是固定的。 基金公司在发行相应的指数基金时,也要严格按照这个“排版规则” 进行相应的建仓。举个例子,假设某个指数里有50只成份股,前五 只成份股占指数的权重分别是5%、4%、3%、2%和2%,某基金公 司发行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该基金的前五大持仓股票权重理论上 也应该是5%、4%、3%、2%和2%,不管这只基金的规模是增大还 是缩小,应保持同比例的对应关系。 指数与指数基金存在近似同比例的复制关系,使得指数基金需要 始终保持高仓位的运行状态,指数基金与指数的相关性无限接近1, 指数怎么走,指数基金就怎么走,指数基金几乎可以做到完全拟合 指数的走势。图1-1是华夏上证50ETF指数基金与其标的指数上证 50全收益指数的对比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走势与指数走 势几乎保持一致。这就是指数投资者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投资指 数基金的方式来投资大盘,看好哪个指数,直接购买相应的指数基 金即可。 图1-1 华夏上证50ETF基金与上证50全收益指数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华夏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基金永远无法做到完全复制指数,因此才说 它与标的指数的相关性无限接近1,但很难等于1,这是由基金仓位、 运作费用、基金规模及基金管理人运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业内一般把指数基金与标的指数的日均跟踪偏离度标准差称为 “跟踪误差”。跟踪误差将在本书第三章详细介绍,此处仅作提纲性 陈述。表1-1展示了基金仓位高低对指数复制效果的影响。 表1-1 仓位高低对指数基金跟踪误差的影响 (净值小数点取小数点后四位,四舍五入) 期  限 涨  幅 标的指数点位 基金净值 (100%仓位) 基金净值 (95%仓位) 1 — 1 000.00 1.000 0 1.000 0 2 10% 1 100.00 1.100 0 1.095 0 3 -5% 1 045.00 1.045 0 1.043 0 4 10% 1 149.50 1.149 5 1.139 9 6 -5% 1 092.03 1.092 0 1.085 8 累计涨幅 — 9.20% 9.20% 8.58% 二、指数基金的分类 指数基金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场内 指数基金和场外指数基金 场内指数基金,就是可以在交易所买卖的指数基金,如ETF基金、 LOF基金、分级指数基金的子基金等。场外指数基金属于场外基金, 其交易地点不在交易所,而是在银行柜台、券商、第三方代销平台以 及基金公司指定的其他地点。从表1-2可以看出,场外基金和场内基 金本质差异不大,只是买卖通道有所区别。 表1-2 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交易方式对比(发行上市之后) 指数基金类型 场内 券商(场外) 银行 三方代销 官方 普通指数基金 × √ √ √ √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 √ × × × 上市型开放式指数基金(LOF) √ √ √ √ √ 分级指数基金母基金 × √ √ √ √ 分级指数基金子基金 √ × × × × 指数增强型基金(非增强ETF) × √ √ √ √ (二)按照标的指数底层资产的类型划分 按照标的指数底层资产的类型,指数基金可分为股票型指数基金、 债券型指数基金、货币型指数基金、商品期货型指数基金、房地产信 托指数基金、外汇指数基金等。如无特殊说明,本书中提到的指数为 股票指数、指数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表1-3展示了几个大类资产 相对应的指数基金类型。 表1-3 按资产类型划分的指数基金 大类资产 类 型 对 应 基 金 风险等级 收益等级 权益类 股票型 股票型指数基金 ★★★★★ ★★★★★ 债权类 债券型 债券型指数基金 ★★ ★★ 货币型 货币ETF ★ ★ 商品类 商品期货 大宗商品ETF ★★★★★ ★★★★★ 地产信托 房地产信托投资指数基金 ★★★★ ★★★★★ 外汇类 外汇 杠杆型外汇ETF ★★★★★ ★★★★★ 衍生品类 期权型 指数期权ETF ★★★★★ ★★★★★ 多空型 多空杠杆ETF ★★★★★ ★★★★★ (注:★越多,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三)按照指数成份股的股本或市值划分 按照指数成份股的股本或市值划分,指数基金可分为大盘指数基 金、中盘指数基金和小盘指数基金。业内对大盘、中盘和小盘没有明 确的定义,大盘还是小盘通常是相对而言的。按照经验,我习惯将总 股本在100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股票称为大盘股,其对应的指数称为 大盘指数;总股本在10亿~100亿股左右的公司股票称为中盘股, 其对应的指数为中盘指数;总股本在10亿股以下的公司股票视为小 盘股,其对应的指数为小盘股指数。表1-4展示了按照成份股平均股 本的大小划分的各类指数。 表1-4 按标的指数成份股股本或市值大小划分的指数基金(数据截至2018年末) 指 数 名 称 平均股本 (亿股) 平均市值 (亿元) 类  型 代表性基金 上证50 458 3 461 大盘股指数 华夏上证50ETF 中证100 266 2 127 大盘股指数 南方中证100 沪深300 123 980 大盘股指数 华泰柏瑞300ETF 中证500 19 124 中盘股指数 南方中证500ETF 中证1 000 9 61 小盘股指数 华宝中证1 000分级 数据来源:Choice。 (四)按照标的指数覆盖范围划分 按照标的指数覆盖范围的不同,指数基金可分为宽基指数基金和 非宽基指数基金。宽基指数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覆盖范围较宽,涵盖 了市场上的大部分公司,如综合指数、规模指数等。这类指数基金投 资的成份股数量往往较多,是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基金,如沪深 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创业板指数基金等。 非宽基指数基金就是宽基指数基金以外的指数基金,包括但不 限于行业基金、主题基金、策略基金、风格基金等。非宽基指数基金 跟踪的标的指数一般按照某种策略或某种目的进行编制,基金按照这 些指数的规则进行复制投资。表1-5展示了宽基指数和非宽基指数的 构成。 表1-5 按标的指数覆盖范围划分 指数覆盖范围 指 数 类 型 代表性指数举例 宽基指数 综合指数 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创业板综等 规模指数 深证1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 非宽基指数 行业指数 中证医药、中证金融、300消费、300能源等 主题指数 上证红利、中证环保、深证TMT50、中证养老 产业等 策略指数 基本面50、300低波、红利低波、500SNLV等 风格指数 300成长、500价值、全指价值、180成长等 定制指数 小康指数、百发100、雪球100、上海国企等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 (五)按照对标的指数的复制程度划分 按照对标的指数复制程度的不同,指数基金可分为完全复制型指 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的大部分资产投资于 标的指数的成份股,仅留下小部分现金(通常为5%左右)用于应对 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这种类型的基金,其投资目的主要是复制指数 的走势,力求跟踪误差越小越好。 另一类是指数增强型基金,这类基金是在保证基本复制指数走势 的基础上,通过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力争取得部分超越指数的收益。 相对于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而言,指数增强型基金有时大幅超越指数, 有时则严重跑输指数,基金的表现是否优越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及投 研团队采用的增强策略是否奏效。对这类基金的研究,一般要观察基 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稳定、增强策略是否可以经受住市场考验。另 外,基金规模也会对增强型基金产生影响,如果规模过大,阿尔法收 益对整体净值不一定有足够大的拉动作用。 通常而言,由于指数增强型基金需要取得超额收益,因此其跟踪 指数的偏离幅度会比传统的指数基金要大,如表1-6所示,指数增强 型基金跟踪误差往往比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高出1.5~3.75个百分点。 表1-6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与增强型指数基金跟踪误差对比 项  目 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 指数增强型基金 是否复制指数 √ √ 是否考虑Alpha × √ 年化跟踪误差 ≤6% ≤7.75% 数据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 (六)按照指数基金收费形式的不同 如表1-7所示,按照收费形式的不同,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前置收 费型指数基金和后置收费型指数基金。前置收费型指数基金一般在投 资者申购时便收取相应的申购费;后置收费型指数基金一般在投资者 赎回基金时收取申购费用。 表1-7 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基金申购份额、净赎回金额计算公式 前端收费模式 后端收费模式 申购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1+申购 费率)÷申购日份额净值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日份 额净值 赎回 净赎回金额=(赎回份额×赎回 日份额净值)×(1-赎回费率) 净赎回金额=(赎回份额×赎回 日份额净值)×(1-后端赎回费 率)-(赎回份额×申购日份额 净值×后端申购费率) 优缺点 优点:投资期限较短的情况下, 前端收费模式的效果更好。 缺点:获得的份额较后端收费模 式少 优点:可获得更多的份额,投资 期限较长时可享受更多收益。 缺点:赎回费率一般与持有期限 挂钩,在投资期限较短的情况下, 费用较前端收费模式高 数据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 (七)按标的指数的加权规则划分 如表1-8所示,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是否等权重,指数基金可 分为加权指数基金和等权指数基金。加权指数,顾名思义,就是以某 种策略赋予指数样本股不一样的权重,以市值因子为例,市值越大的 公司,则越有可能被某个指数给予更高的权重,而指数内部的其他样 本股权重则被削弱。等权指数则是人人平等、雨露均沾,无论何时都 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表1-8 加权指数基金和等权指数基金原理 项目 加 权 指 数 等 权 指 数 公式 指数基点 报告期指数: =.(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因子′′ 样本股数量 ) ′ 指数基点 报告期指数: =.(股价调整股本数等权因子′′ 样本股数量 ) ′ 权重 符合条件的单个样本股权重 =100%.(股价股调整本数 (股价调整股本数 ii′ ii′ ) )′ 符合条件的单个样本股权重 =(1/样本股数量)×100% 此时权重因子是等权的,介于0~1 之间以使得每个样本股权重保持相等 赋权 方式 市值因子加权、红利因子加权、波 动率因子加权…… 等权指数通常以市值等权策略为主 优 缺 点 优点:在某方面表现很优秀的公司, 其市值规模较大,给予的权重就越 大,投资该指数即可间接享受这些 公司的收益。 缺点:当指数样本股集中度过高时, 则会产生严重依赖高权重公司的风 险,一旦这些公司经营不当或有其 他风险,容易对指数走势产生冲击 优点:人人平等、雨露均沾,可以 摆脱某些公司由于权重过高带来的 风险。对于指数内部有涨幅过大或 跌幅较大的股票,定期进行权重再 平衡有利于平抑风险。 缺点:根据木桶理论,指数走势的好 坏则取决于股价表现最差的那家公司。 由于需要定期保持每个样本股保持等 权重,因此需要高抛低吸,容易产生 交易摩擦,加大基金跟踪误差 指数 举例 沪深300、中证红利、500SNLV 医药100、50等权、300等权 基金 举例 华泰柏瑞300ETF、大成中证红利、 景顺长城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 国联安医药100、银华上证50等权 ETF、中银沪深300等权重 (八)按照基金是否从外部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来划分 按照基金是否举债投资,指数基金可分为无杠杆指数基金和杠杆 指数基金。大部分股票指数基金通常是不带杠杆的,以自有资金进行 投资,这类基金以跟踪指数为目的。当基金从外部借入资金进行投资 后,就变成了杠杆型基金,如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指数基金,其基金 净值波动会加大,对跟踪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部分投资于衍生品的 指数基金还会因为衍生品本身存在的费用损耗问题而拖累净值增长。 对于杠杆类指数基金,如商品期货ETF、多空ETF、分级B基金等, 笔者通常将其视为对冲保护的工具,如果是长期投资,建议投资者持 有无杠杆的指数基金。 (九)按照投资地域的划分 按照投资地域的不同,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境内指数基金和境外指 数基金,表1-9列举了部分地域类指数基金。 表1-9 按地域划分的指数基金 项  目 地 域 类 型 指 数 举 例 基 金 举 例 境内市场 按省市 中证四川国企改革指数、 上海国企指数 华夏中证四川国企改革 ETF、汇添富上海国企ETF 按片区 CS京津冀、HKC大湾区 广发中证京津冀发展 ETF、工银瑞信粤港澳大湾 区创新100ETF 境外市场 新兴市场 FTSE BRIC 50 INDEX 南方金砖四国指数QDII 成熟市场 标普500、纳斯达克100、 MSCI US REITs、标普石 油天然气上游开采指数 易方达标普500、国泰纳斯 达克100、广发美国房地产、 华宝标普油气 三、指数基金的优势 笔者曾经与不少朋友交流投资心得,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 一部分人认为: “买指数基金不如买股票刺激。” “自己永远属于可以超越大盘表现的那类人。” “基金定投是小额投资,大资金怎么可能玩这种不入流的投资。” “指数涨得慢,收益不如股票。” “中国A股是赌场,指数表现很差,上证指数十年不涨,买指数 基金是愚蠢的行为。” 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言吗? 不可否认,A股市场确实存在许多优秀的投资者,但官方披露的 数据呈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统计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 31日,沪深两市个人投资者共1.46亿人,2018年全年人均亏损超9 万元。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调查数据,2017年,只有8.5%的投资者为抄 底型逆向投资者,46.9%为追涨型投资者。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部分人 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趋势跟随者,换成通俗的说法就是追涨 杀跌。 追涨杀跌的后果是惨烈的亏损。东方财富网的调查显示,截至 2018年底,A股市场仅一成股民赢利,超过一半的股民亏损20%或 更多。具体来看,5.6%的股民盈利在20%以内,5.7%的股民盈利 在20%以上;近70%的股民忙碌一年却是亏损的,其中亏损在20% 及以上的投资者最多,达到了50%,亏损在20%以内的股民只有 19.3%。 大多数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并低估市场的威力,既然主动投 资表现不尽如人意,指数投资真的就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吗? 为此笔者做过统计,事实并非如此。选取上证指数、沪深300、 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5个市场主流指数,统计这5个指数 近五年的涨跌幅情况,记录每年股价涨幅超过这5个指数的公司数。 根据表1-10、表1-11和图1-2,从2014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 股价涨幅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 的公司比例分别为46.7%、45.9%、51.4%、56%和48.2%,平均下来 每年可以跑赢这5个指数的平均值仅有49.7%,说明市场有超过一半 的股票涨幅还不如这5个常见的市场基准指数,这恰恰说明指数投资 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果我们再对指数进行精挑细选,选择正确的基 金投资时机、操作方法得当,跑赢指数甚至跑赢大部分股票是完全有 可能的。 表1-10 A股主流指数近5年涨跌幅 单位:% 年 份 指 数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累计涨幅 上证指数 52.87 9.41 -12.31 5.56 -24.59 17.86 沪深300 51.66 5.58 -11.28 21.78 -25.31 29.21 中证500 39.01 43.12 -17.78 -0.2 -33.32 8.85 创业板指 12.83 84.41 -27.71 -10.67 -28.65 -4.13 中证全指 45.82 32.56 -14.41 2.34 -29.94 18.64 平均 40.44 35.02 -16.7 3.76 -28.36 14.09 数据来源:Choice。 表1-11 2014—2018年涨幅超A股几大主流指数的公司数量 (小数点后取一位,四舍五入) 年 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平均 上市公司总数(家) 2 574 2 797 3 024 3 462 3 567 — 涨幅超上证指数(家) 960 2 431 1 509 998 1 099 — 涨幅超沪深300(家) 991 2 487 1 444 767 1 148 — 涨幅超中证500(家) 1 278 1 815 1 817 1 145 1 777 — 涨幅超创业板指(家) 2 070 1 123 2 367 1 468 1 376 — 涨幅超中证全指(家) 1 114 2 014 1 618 1 061 1 483 — 涨幅超上证指数比例 37.3% 86.9% 49.9% 28.8% 30.8% 46.7% 涨幅超沪深300比例 38.5% 88.9% 47.7% 22.2% 32.2% 45.9% 涨幅超中证500比例 49.6% 64.9% 60% 33.1% 49.6% 51.4% 涨幅超创业板指比例 80.4% 40.2% 78.3% 42.4% 38.6% 56% 涨幅超中证全指比例 43.3% 72% 53.5% 30.6% 41.6% 48.2% 比例平均 49.8% 70.6% 57.9% 31.4% 38.6% 49.7% 数据来源:Choice。 图1-2 2014—2018年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跑赢A股主流指数的概率 数据来源:Choice。 如果股票涨幅跑不赢主流指数,主动型基金是否可以为投资者创 造较好的收益呢?不妨用数据说话,如表1-12所示,截至2018年末, 公募主动偏股型基金一共有3 375只,其中有股票型基金387只,混 合型基金2 988只,而累计净值超过1元的分别只有123只和1 725只。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从这3 375只基金中随意挑选一只,从发行那天起 便认购持有至2018年底,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仅有54.7%。基金经理 为投资者创造正收益的概率只比掷硬币作决定的概率高出4.7个百分 点,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无法为持有人带来正收益,令人唏嘘。 表1-12 全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表现 (股票型、混合型,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 股票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 总数量(只) 387 2 988 累计净值超过1的基金数量(只) 123 1 725 累计净值超过1的基金比例 31.8% 57.7% 数据来源:Choice。 表1-12的数据给出了直观的结论,国内的指数投资并没有像很 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数据揭示了A股市场具有指数投资发展的优良 土壤。指数基金与主动基金、股票相比,有着不小的优势。 (一)大部分指数天然具备优胜劣汰的功能,要想长 期战胜指数很困难 如果把指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相结合,大部分股票型指数属于“正 向指标”,即它们是反映社会进步、公司向前发展的“正能量指标”, 体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只有少部分指数属于“逆向指标”,它们 不能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状况,比如ST指数等。几乎所有 基金公司开发的指数基金都是跟踪前者,没有人愿意去发行从长期来 看会令财富缩水的指数基金,这意味着大部分指数是随着社会进步而 螺旋式上升的。 指数公司在编制指数时,通常会制定指数调整样本股的规则和周 期,每隔一段时间会把表现较差的公司剔除,把表现较好的公司纳入。 指数其实是“好公司”的聚集地,“好公司”持续创造价值比“差公司” 来得容易,简言之,大部分指数天然具备优胜劣汰的功能。 我们通过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来看待上述现象, DJIA有着135年的历史,成份股数量有30只。在百年历史长河中, 能被列入成份股持续时间超过100年的公司只有通用电气,而不幸的 是,通用电气在2018年也被剔除出DJIA。这背后与时代的变迁有很 大关系,DJIA从问世到现在经历了美国社会从铁路、电报、电话的 时代,到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再到以连锁商业、金融、医药、大众消费品、信息技术等行业为代表 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旋律,也都会相应地创造一批明星 企业,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流芳百世。这也说明了大部分股票都只是 某个时代的弄潮儿,潮水一过,许多公司能否存活下去都很难讲,更 不用提跑赢指数。 (二)大部分指数永久存在,无须考虑公司退市或倒 闭的风险 投资股票需要考虑公司破产和退市的风险,投资指数基金则几乎 可以免除这两项忧虑。由于指数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单个公司破 产、退市对指数整体影响较小,这部分非系统性风险被分散。投资者 只需考虑指数开发公司是否会倒闭以及指数基金是否会清盘。以国内 市场为例,大部分指数开发公司是政府国营企业,如中证指数有限公 司,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资成立的公司,关门倒 闭的风险很小。大部分指数都会永久存在,只要基金不清盘,就意味 着投资标的将永远存在,真正达到“永生”的境界,这是很多上市公 司永远都实现不了的目标。 (三)持仓透明,无须担心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在资产管理领域,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职业经理人道 德败坏的现象普遍存在。普通投资者没有信息、渠道优势,缺乏研判 能力,很难去控制基金管理人的职业道德风险。 指数基金不存在上述的道德风险。由于指数的编制规则是公开的, 指数成份股的名称和权重都是透明的,指数基金只需要按照指数开发 公司的授权对指数进行同比例复制就可以,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基金经 理的主观判断(这里暂且不考虑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的道 德风险可以被排除,这是指数基金的巨大优势。 (四)无须担心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不足的风险 挑选主动型基金,最重要的是挑人,基金经理及团队的投研能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收益率,要从上千只基金中选出长期成绩优 秀的基金经理难度不小。虽然我们可以在定期报告中了解到基金经理 对行业和市场的研判,但现实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往往飘忽不定, 经常会出现基金持仓与《基金合同》的设定相差悬殊的情况。另外, 团队的稳定性也是我们筛选基金经理的一大障碍,据金融终端Choice 的数据显示,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3.9年,混 合型基金为4.2年,债券型基金为4年。在鼓励个人投资者长期投资 的当下,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却只有4年,这无疑加 大了投资人筛选基金的难度。 指数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赖程度很低,特别是完全复制型的指数 基金,除跟随指数定期调整成份股、应对投资者申购赎回等日常操作 外,几乎不需要基金经理对市场的主观判断,无须担心基金经理投资 能力不足或基金团队不稳定等风险。 (五)拥有成本和费率优势 总体看,目前股票型指数基金管理费率的中位数是0.5%,托管 费率中位数是0.1%,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中位数是1.5%,托 管费率中位数是0.25%。国内指数基金的费率要比主动管理型基金低 三分之二左右,且有不断降低的趋势。2016年开始,陆续有基金公司 发行费率更低的指数基金,这一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得到了进一 步的强化。截至2019年6月,国内股票型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最低 是0.15%,托管费最低是0.05%。指数基金费率在本书后续章节将会 详细阐述,此处仅作简单介绍。 (六)复制指数走势,避免 “赚了指数不赚钱” 很多投资者有过这样的体会,即使手里满仓了股票,市场在上涨, 手里的股票却不怎么涨,这种满仓踏空的感受让人心里很不好受。这 种现象最近一次发生是在2019年初,A股市场从底部突如其来的上 涨行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许多仓位低的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 钱”。指数基金会复制指数的走势,始终保持满仓的状态,很多宽基 指数基金在牛市时表现得相当出色,无须担心踏空。 四、指数基金的缺陷 (一)无法获得超额收益或超额收益较小 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主动型基金的优势更胜一筹,特别优秀的 基金经理在可以十分明显地预见市场机会或风险时,会通过调整仓位 来抓住机遇或控制风险。指数基金由于跟踪指数,随时保持满仓,不 能随时调整仓位和成份股,超额收益的特征被削弱。 一些指数增强型基金在某些时期的表现会大幅超越标的指数,这 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会加大对该基金的申购力度,导致基金规模迅 速膨胀,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也随之上升,最后可能导致超额收益逐 步收窄甚至在某个阶段跑输标的指数。 (二)弱市行情的抗风险能力不如主动管理型基金 在某些突发情况下,如政策预期改变、企业盈利远不及预期、企 业高层违法违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 影响,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改变投资策略,其对市场信 息的反应速度很快会体现在基金的持仓和仓位上。虽然指数基金会定 期跟随标的指数进行调仓,也有临时调仓,但反应速度普遍不如主动 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也因此会多承受一部分风险与损失。 五、中国指数基金简史 2002年,华安基金发行上证180指数增强证券投资基金,这只基 金虽然不是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但它是最接近标准指数基金的基金。 2002年3月,天同基金发行上证180指数基金,这只基金采用完 全复制的策略,成为中国首只真正意义上的标准指数基金。 从此,国内基金公司开始了指数基金竞赛,中国指数基金的发展 史同时也是一部赛道竞争与费率竞争的历史。 “赛道竞争”即基金公司对标的指数的争夺。由于指数基金具有 明显的先发优势特征,率先抢占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指数,在客户群体 培育方面就占据了先机,往往越容易将基金规模做大。国内公募基金 公司对标的指数的争夺史大致可分为宽基指数争夺、细分指数(指数 分类详见本书第二章)争夺两个阶段。 在国内指数基金发展的早期(2002—2007年),基金公司对标的 指数的争夺焦点集中在宽基指数,综合指数、规模指数是当时基金公 司争夺标的指数的主要阵地,如表1-13所示。 表1-13 中国市场早期代表性宽基指数基金(2002—2007年) 年份 基 金 名 称 标的指数 意  义 2002 华安上证180增强 上证180 第一只指数增强型基金 2002 同安上证180 上证180 中国第一只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 2003 融通深证100 深证100 深证100是首个定位投资功能的指数 2004 华夏上证50ETF 上证50 中国第一只ETF指数基金 2005 嘉实沪深300 沪深300 中国首只跨市场指数基金 2006 华夏中小板 中小板指 中国首只追踪深交所市场的ETF 基金 2007 中银保诚标智沪300ETF 沪深300 首只海外沪深300ETF在港交所上市 2007 野村上证50ETF 上证50 首只海外上证指数ETF在日本上市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指数事业部。 随着宽基指数争夺逐渐升级,同时基于投资者对细分资产配置的 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基金公司在争夺宽基指数的同时,也将目光转移 到细分指数市场。所谓细分指数,指的是包含行业指数、主题指数、 风格指数、定制指数、策略指数等的非宽基指数。2007年左右,大量 指数基金发行,追踪行业、主题和风格指数的基金逐渐开始增多,随 后几年逐渐盛行。 在基金公司争夺赛道的同时,费率竞争的枪声也已经打响。2004 年,中国第一只ETF指数基金华夏上证50ETF成立,管理费率和托 管费率分别定在0.5%和0.1%,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完全复制型 指数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5%,平均托管费率为0.1%。但随着指 数基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趋于严重,再加上美国等成熟 资本市场指数基金费率下行趋势形成良好的标杆效应,基金公司为引 导新的竞争格局,开始在费率方面进行差异化服务。 率先打破费率僵局的是博时基金,2015年5月,博时基金发行博 时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只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下调至 0.3%,托管费率仍为0.1%。这一举动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并在市场上打响了ETF降费的“第一枪”,中国指数基金从此由“赛 道争夺”时代迈入“赛道争夺与费率争夺”并存的时代。 随后的2016年,上海汇添富基金发行汇添富上海国企ETF,并 同时下调管理费率,由市场平均值0.5%下调至0.45%。 随后2~3年,不断有新的基金公司加入价格战。2018年10 月,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分别发行华夏中证央企ETF、华夏中证央企 ETF,两只央企改革ETF指数基金的托管费率下调至0.05%,下降幅 度达50%。此后,诸多基金公司开始下调指数基金的托管费率。 截至2019年6月30日,国内市场基金管理费率低于0.5%、托 管费率低于0.1%的股票型指数基金数量已达3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