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景观绘图工具及其选择 1.线稿画笔的选择 铅笔是一种用于书写、绘画的笔类,主要以石墨为笔芯(彩色铅笔除外)、以木杆为外包层制作而成,尾端大多附有一个橡皮擦,以擦除笔迹。现在的铅笔笔芯以石墨和黏土制造,石墨添加得越多,笔芯则越软,颜色越黑;而黏土添加得越多,笔芯则越硬,颜色越浅。 如果绘画者没有设计基础,铅笔可以用于绘画前期的定框;有艺术基础的绘画者则不需要。如果采用木质铅笔,硬度最好为B 的,否则,如果使用笔芯太硬的铅笔容易在纸面上留下划痕,如果使用笔芯太软的铅笔在擦除铅笔稿时容易弄脏画面,如图1-1 所示。 自动铅笔是指按动压力释放后弹簧可以恢复原位的铅笔,如图1- 所示。自动铅笔按铅笔芯直径大小分为粗芯(大于0.mm)和细芯(小于0.mm)两种,按出芯方式可分为坠芯式、旋转式、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在进行绘图时,以选择铅芯0.mm 的自动铅笔为佳。建议采用红环或辉柏嘉这两种品牌的自动铅笔。 针管笔是绘制图纸的基本工具之一,能绘制出均匀一致的线条,如图1- 所示。它的笔身是钢笔状,笔头是长约cm 的中空钢制圆管,里面藏着一条活动细钢针,上下摆动针管笔可以及时清除堵塞笔头的纸纤维。其针管管径的大小决定了所绘线条的宽窄。一次性的针管笔弹性度比较好,可以模拟钢笔效果,出水也比较稳定,特别是日本的樱花牌针管笔作图效果更佳。 图1-1  铅笔 图1-  自动铅笔 图1-  针管笔 签字笔是指专门用于签字或者签样的笔,有水性签字笔和油性签字笔,如图1- 所示。以前人们一般用钢笔,现在钢笔逐渐被签字笔代替了。水性签字笔一般用于纸张上,如果用于白板或者样品上,则很容易被擦拭掉;油性签字笔一般用于样品签样或者做其他永久性的记号,笔迹较难被擦除,但可以用酒精等清洗。签字笔因其性价比高而得到广泛使用,适合初学者,人们常用的品牌为晨光签字笔。新的签字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磨合出最佳状态。签字或签样时,切勿用圆珠笔或油性笔代替。 纤维笔就是用塑料、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笔头。纤维笔头是用树脂将合成纤维(主要成分是亚克力、聚酯、尼龙等纤维)粘合起来制作而成的。另外,将纤维和树脂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可制作出油性笔、白板笔、荧光笔、签字笔、毛笔等各式各样笔的笔尖。不同的握笔方式能使纤维笔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握笔的力度不能太重,否则使用一段时间后笔头会磨损、变粗。建议使用晨奇纤维笔,在马克笔上色时用这种笔画出的线稿不会渗色,如图1- 所示。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发明于1 世纪初。笔头由金属制成,书写起来圆滑而有弹性,相当流畅。在笔套口处或笔尖表面,均有明显的商标牌号、型号。钢笔分为蘸水式钢笔和自来水式钢笔、墨囊钢笔。钢笔的品牌众多,价格不等,常见的品牌有凌美(F 笔尖)、红环、百乐、英雄等。挑选钢笔时应选择笔尖精致而柔韧,并且在纸面任何方向运动都不会产生断墨现象的钢笔,如图1- 所示。 图1-  签字笔 图1-  纤维笔 图1-  钢笔 2.非线稿画笔的选择 1)马克笔 马克笔又称麦克笔,由英文Maker 音译而来,全称为Magic Maker,意为具有魔幻般效果的记号笔。原先只是用于读书写字的标记,由于具有色艳、快干,且具有透明感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手绘表现图的新工具,并被设计专业设计者广泛接受和使用,如图1- 所示。 马克笔因其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性马克笔、水性马克笔和酒精性马克笔。 (1)油性马克笔是用有机化合物( 如二甲苯、酒精等) 作为颜料溶剂,因其含有酒精成分,故味道比较刺激,有一定的毒性而且较容易挥发。油性马克笔速干、耐水,而且耐光性相当好,色彩亮丽,颜色多次叠加后表现柔和,不易脏,有较强的渗透力。常用的有美系的犀牛(Rhinos)、AD(图1-),以及国产的三福(凡迪)和千彩乐等品牌。 ()水性马克笔的墨水类似彩色笔,是不含酒精成分的,无刺激性味道,无毒。颜色亮丽、透明度高,颜色多次叠加后会变灰,而且容易伤纸。水性马克笔可溶于水,若用沾水的笔在色彩上涂抹,可获得类似水彩的效果。常用的有日本的美辉(Marvy)、吴竹(ZG)及国产的遵爵(图1-)等品牌。 ()酒精性马克笔可在任何光滑的表面书写,具有速干、防水、环保的特点,可用于绘图、书写、做记号等,它的主要成分是染料、变性酒精、树脂。现在市面上较为常用的是酒精性马克笔,它兼具水性和油性马克笔的优点,易干,耐水,耐光性相当好,颜色可多次叠加,不会伤纸,颜色比较鲜艳。例如,德国iMark 、日本的copic 、韩国的Touch 、国产的法卡勒和斯塔(图1-10)等品牌的酒精性马克笔是国内外设计院校较为常用的。要注意的是,酒精性马克笔应于通风良好处使用,使用完要盖紧笔帽,且要远离火源并防止日晒。 图1-  AD 图1-  遵爵 图1-10  斯塔 在绘图中该如何选择马克笔呢? 马克笔种类繁多,在颜色纯度、价格、质量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别,所以在马克笔的选择上要有考虑。可以考虑选择韩国Touch 马克笔和国产的斯塔等,因为它们有大、小两个笔头,水量饱满,颜色未干时可以叠加,颜色会自然融合衔接,有很好的表现效果。它们也是初学者常用的马克笔,而且价格便宜。 马克笔有许多的颜色,且根据不同表现形式有色彩差别,如用于建筑、环艺、人物漫画等。马克笔是一种极佳的上色工具,重复上色也不会混合。一般建议绘图时准备0 色左右。 其实,马克笔本来就是展现笔触的画材工具,不只是颜色,还有笔头的形状、平涂的形状和面积的大小,都可以展现不同的表现方法。为了能够自由地表现点、线、面,所以最好各种种类的马克笔都要准备,初学者使用有两个笔头的马克笔相对容易上手。 )彩色铅笔 彩色铅笔(图1-11)分为水溶性和蜡性两种。彩色铅笔也是一种常用的效果图辅助表现工具,色彩齐全,刻画细节能力强,色彩细腻丰富,便于携带且容易掌握。彩色铅笔弥补了马克笔颜色不齐全的缺憾。推荐选择 色或 色水溶性的彩色铅笔。  图1-11  彩色铅笔 草图纸也称白报纸,这种纸画出的效果比较好。复印纸比较难表现,因为它的正面比较光滑,在运笔的速度上比较难把握,这种纸的背面特别粗糙,绘画的时候感觉下面像垫着海绵,无形之中运笔速度就会变慢,画出的线条会晕开,从而导致画出的线条变得厚重。建议大家刚开始练习时用草图纸,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再用复印纸就比较好把握。这两种纸结合使用,能得到更佳的效果。 在选择纸张时,普通A 纸以大于0g 为最佳,它可以作为线稿用纸,能够加快运线速度,如图1-1 所示。 0g 的A 复印纸,尤其是进口的,纸面光滑、洁白,常用于马克笔上色,如图1-1 所示。 图1-1  草图纸 图1-1  进口复印纸 在作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画一些直的线条,此时尺子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尺子又称量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及度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有刻度,有些尺子在中间留有特殊形状(如字母或圆形)的洞,方便使用者画图。尺子通常以塑胶、铁、不锈钢、有机玻璃等材料制造,一般分为卷尺、游标卡尺、直尺等。其他的绘图辅助工具有比例尺、滚尺、丁字尺、三角尺、曲线板、图板、橡皮、透明胶带、高光笔、裁纸刀等,如图1-1 所示。 1.2  景观线条的绘制 线条是景观手绘表现的根本,是手绘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学习手绘的第一课都是练习线条,练习形式可以不限。画线条不仅是一种绘画技巧,也是设计手绘表现的基本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学习手绘之前就要对它进行了解,所以练习好画线条是开始手绘的根本,是学习手绘不可缺少的步骤,如图1-1 所示。  在景观手绘表现中,线条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直线、曲线、抖线等。下面对这几种线条进行简单的介绍。 1.直线 直线是点在同一空间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其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在手绘中,所画的直线有端点,类似于线段,这样画是为了线条的美观和体现虚实变化。直线的特点是笔直、刚硬。手绘表现中直线的“直”并不是说像尺子画出来的线条那样直,只要视觉上感觉相对直就可以了。同时,手绘直线也需要注意以下绘制技巧。 (1)线应该保证两头重中间轻,如图1-1 所示。 ()线条相接处应保证出头,但不可出头过长,如图1-1 所示。 手绘直线时需要避免的错误如下。 (1)多次重复绘制一段线条,如图1-0 所示。 图1-0  重复绘制一段线条 ()线条收笔不及时,尾端带有小钩,如图1-1 所示。()线条过碎,一段线条分多次绘制,如图1- 所示。 图1-1  线条尾端带有小钩 图1-  线条过碎 直线的练习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先单独绘制线条,在有了韵律感后可以限定一块区域练习各个方向的排线。在练习排线的过程中,要注意两头齐,线条要密集、速度要快,忌断线,方法要正确,练习量要多。最后,画直线时需将力度均匀分配到整个手臂,整个手臂要整体向右拖动。注意,一定要放松心情,画错了也不要太在意,还有不要憋着一口气画,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一定要在心情比较平静时作图,这样不容易失败,如图1- 所示。  2.曲线 曲线是非常灵活且富有动感的一种线条。画曲线一定要灵活自如。曲线在手绘中也是很常用的线型,它体现了整个表现过程中活跃的因素。在运用曲线时一定要强调曲线的弹性、张力。在练习曲线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笔的笔法,多练习中锋运笔、侧锋运笔、逆锋运笔,从中体会不同运笔带来的效果。练习画曲线、折线时,应放松心情,这样画出的线才能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从而赋予线条生动的灵活性,如图1- 所示。 3.抖线 抖线是笔随着手的抖动而绘制的一种线条,其特点是变化丰富,机动灵活,生动活泼。抖线讲究的是自然流畅,即使断开,也要从视觉上给人连续的感觉。 抖线可以排列得较为工整,通过抖线的有序排列可以形成疏密不同的面,并组成画面中的光影关系。抖线可以穿插于各种线条之中,与其他线型组织在一起构成空间的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曲线练习 图1-  抖线练习 4.乱线 乱线也叫植物线,画线的时候尽量采取手指与手腕相结合摆动的方式。乱线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如图1- 所示。 (1)“几”字形线条用笔相对硬朗,常用于绘制前景树木的收边树。()“U”字形线条用笔比较随意,常用于绘制远景植物。()“m”字形线条用笔比较常见,常用于绘制平面树群。()“针叶”形线条用笔要按树叶的肌理进行绘制,注意其连贯性与疏密性,常用于绘制前景收边树。 “m”字形线条“针叶”形线条 图1-  乱线练习 除了握笔和运笔外,良好的坐姿也很重要。在表现一张手绘图时,要求头正、肩平,胸稍挺起,身体稍微前倾,保证眼睛视线与纸面保持0°;腰要挺直,使眼睛与画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观察画面的整体;双肩自然下垂,尽可能地放松下来,手臂能够自然地来回摆动,如图1- 所示。 材质表现在线稿画面中是区分体块间关系的媒介,不同的材质在线条上的表达各不相同,对材质的明暗关系处理要有虚实变化。材质的搭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在画面的处理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图1- 所示。  1.3  明暗阴影表达 有光线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出现,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反之,我们可以根据阴影来寻找光源和光线的方向,从而表现一个物体的明暗调子。 首先要对对象的形体结构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因为光线可以改变影子的方向和大小,但是不能改变物体的形态、结构。物体并不是规则的几何体,所以各个面的朝向不同,色调、色差、明暗都会有变化。有了光影变化,手绘表现才有了多样性和偶然性。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形成物体结构的基本形状,即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以及中间层次的灰色,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大面。亮面、暗面、灰面就是光影与明暗造型中的三大面,它是三维物体造型的基础。尽管如此,三大面在黑、白、灰关系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亮面中有最亮部和次亮部的区别,暗面中有最暗部和次暗部的区别,而灰面中有浅灰部和深灰部的区别。 光影、明暗的对比是形象构成的重要手段。光影、明暗关系是因光线的作用而形成,光影效果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对象的体积、质感和形状。在手绘效果图中,利用光影现象可以更真实地表现场景效果,如图1- 所示。 手绘画面的色调可以用粗细、浓淡、疏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绘画时应注意颜色的过渡。不同线条、不同方向的排列组合,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画面中的黑、白是指画面颜色明度所构成的明度等级,并不是单指画面中的纯黑、纯白,而是相比较而言。因此,在绘画作品中的黑、白是相对而言的,如图1-0 所示。 11 2.线条组合排列 组合排列是在单线排列的基础上叠加另一层线条排列的结果,这种方法一般会在区分块面关系的时候用到,叠加的那层线条不要和第一层单线方向一致,而且线条的形式也要有所变化,如图1- 所示。 图1-  线条组合排列 3.线条随意排列 这里所说的随意,并不是放纵的意思,而是线条在追求整体效果的同时,变得更加灵活一些,如图1- 所示。 在手绘表现中,点与线结合的表现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手绘图中用点来表现光影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耗时比较长,用的频率也较少。而用点画法配合线画法来表现画面的光影与明暗,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1- 所示。 1 图1-  线条随意排列 图1-  光影表现 1 1.4  小  结 本章概括讲述了景观块体手绘线稿的入门知识,从景观绘图工具的介绍与选择、景观线条基础的练习、景观形体的表达及景观的明暗阴影表达四个方面逐层深化,为景观快题的刻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绘图工具,并对具体工具的具体应用做了解释与分析,工具的选择是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影响线条的形成;其次对绘图的姿势与具体材质的表达做了介绍,良好的习惯对绘图很有帮助;再次对基本的景观单体与组合方式做了分析,从勾勒体块到完成线稿一步一步做了介绍;最后是明暗与阴影的表达,这直接影响景观的透视关系,这是最直接地呈现在人们视觉上的效果。正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是我们刚开始学习的重点,好的基础就意味着能有更好的景观快题表达,对今后的绘图百利而无一害。 1.5  课堂练习 (1)完成一幅A 直线线稿。()完成一幅A 抖线线稿。()完成一幅A 曲线线稿。 2.1  景观植物表现 植物作为景观中重要的配景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占的比例非常大,植物的表现是景观手绘表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各种树木的枝、干、冠等决定了其形态特征。因此学画树之前,首先要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以及与各部分的关系,了解树木的外轮廓形状,学会对形体的概括。初学者在临摹过程中要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学习别人在树形的概括和质感的表现处理上的手法与技巧,只有熟练地掌握不同植物的形态,画的时候才能下笔有神。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植物主要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棕榈四类。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造型各异。植物对于画面表达的影响较大,需要重点练习。 2.1.1  植物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表现 因植物在画面中前后关系不尽相同,我们一般将植物分为三类,即近景植物、中景植物和远景植物。了解和熟练的表达出这三类植物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对于我们的构图也很有帮助。 在刻画不同场景的植物时需要注意其对应的特征,并且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过渡部分。 1.近景的树 一般前景的树在表现时应突出形体概念,更多的时候只需要画出植物的局部以完善构图收尾之用,详细表达如图2-1 所示。表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位置应偏向画面的一边,不可居中。 (2)枝叶的粗细应当明确。 (3)黑、白、灰关系应当明确。 (4)前后关系的表现应当突出。 2.远景的树 远景的树在刻画时一般采取概括的手法,要表达出整体关系,体现出树的形体。表现时应当保持结构清晰、体块明确和枝叶简约。 3.中景的树 画中景的树时需要刻画详细,以表现出其穿插的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如图2-2 所示。 (1)清楚地表现枝、干、根各自的转折关系。 (2)画枝干时注意上下多曲折,忌用单线。 (3)嫩叶、小树用笔可快速灵活,树结构多,曲折大,应描绘出其苍老感。 (4)树枝表现应有节奏美感,“树分四枝”指的就是一棵树应该有前、后、左、右四面伸展枝丫,才有立体感。 在把握基本的表达要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充分理解各个要点对于画面表达的作用,如图2-3 ~图2-5 所示。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生长出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的区分,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杨树、槐树、松树、柳树等都属于乔木类。同时按落叶与否分为落叶乔木、常绿乔木;按其高度又可分为伟乔、大乔、中乔、小乔。乔木在景观设计中是最常用的植物之一,它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艺术处理上都起着主导作用,可以界定空间、提供绿荫、调节气候等。 16 图2-3  前景植物的表现 图2-4  远景植物的表现 17 图2-5  近景植物的表现 在画乔木之前,可以先把它当成一个体块关系来分解,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它的穿插构造,然后再画乔木就会很轻松,如图2-6 和图2-7 所示。 图2-6  乔木的表现步骤(1) 树的体积感是由茂密的树叶所形成的。在光线的照射下,迎光的一面最亮,背光的一面则比较暗。里层的枝叶由于处于阴影之中,所以最暗。自然界中的树木明暗很丰富,应概括为黑、白、灰三个层次关系。在手绘草图中,树木只作为配景,明暗不宜变化过多,不然会喧宾夺主,如图2-8 所示。 一般画乔木分为五个部分:干、枝、叶、梢、根,从树的形态特征看有缠枝、分枝、细裂、节疤等,树叶有互生、对生的区别。了解这些基本的特征规律后,利于我们快速地进行表现,画树先画树干,树干是构成整体树木的框架,注重枝干的分枝习性,合理安排主干与次干的疏密布局安排,如图2-9 所示。 在掌握乔木的基本表达方法后,就可以参照相关案例来模仿刻画不同类型的乔木,熟练之后也可以尝试复杂树木的刻画,如图2-10 和图2-11 所示。 19 图2-9  乔木的枝干结构表达 图2-10  不同类型的树木(1) 图2-11  不同类型的树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