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 绪 论 2 3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版) 王 霁.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道德、宗教、书画、诗歌、中医、武术、建筑等十二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对于学生养成传统美德、树立文化自信、感受文化魅力、掌握文化精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和精美的图片,将中国传统文化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使之更符合高职学情,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010-62782989,beiqinquan@tup. tsinghua. edu. cn。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传统文化/王霁主编.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3 ISBN 978-7-302-54421-0 Ⅰ.①中… Ⅱ.①王… Ⅲ.①中华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教材.Ⅳ.①K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64240号 责任编辑:陈凌云 封面设计:傅瑞学 责任校对:李.梅 责任印制:沈.露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编:100084 社.总.机:010-62770175 .邮.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 tsinghua. edu. 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 tsinghua. edu. cn 课件下载: http://www. tup. com. cn,010-83470410 印.装.者:天津鑫丰华印务有限公司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185mm×260mm...印.张:17.5.插.页:1.字.数:320千字 版..次:2014年11月第1版.2021年3月第2版 ..印.次:2021年3月第1次印刷 定..价:49.00元 . 产品编号:086520-01 目.录 绪 论../1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4 三、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7 第一章.思想的魅力:中国传统哲学../9 第一节.天人合一../11 第二节.阴阳变易../16 第三节.贵和尚中../21 第二章.道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27 第一节.正心修身../29 第二节.与人为善../37 第三节.君子怀德../45 第三章.儒释道融合:中国传统宗教../51 第一节.佛教与中国的佛文化../53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的仙文化../61 第三节.儒释道三教合流../68 第四章.笔墨的意境:中国书法、绘画../77 第一节.笔墨情志,书画同源../79 第二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89 第三节.以形写神,境生象外../95 第五章.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歌赋../103 第一节.不学诗,无以言../105 第二节.情与理合: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精神../112 第三节.思与境谐: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旨趣../118 第六章.典雅的追求:中国音乐、舞蹈、戏曲../127 第一节.黄钟大吕../129 第二节.霓裳羽衣../135 第三节.皮黄春秋../142 第七章.东方的智慧:中国医药、养生../151 第一节.阴阳辨证../153 第二节.经络气血../159 第三节.养生智慧../168 第八章.无极而太极:中国武术../173 第一节.止戈为武,尚武崇德../175 第二节.内外兼修,术道并用../183 第三节.形神兼备,武术之美../189 第九章.舌尖的意蕴:中国美食、美饮../193 第一节.吃的艺术与追求../195 第二节.酒文化:杯中日月../202 第三节.茶文化:壶内乾坤../207 第十章.多彩的绚烂:中国服饰、习俗../215 第一节.千年衣裳../217 第二节.多元多彩../223 第三节.人文习俗../228 第十一章.人化的自然:中国建筑、园林../233 第一节.民居宫殿../235 第二节.城墙筑造../242 第三节.山水收藏../247 第十二章. 惊世的匠心:中国器皿、雕刻../255 第一节.从石器到青铜器../257 第二节.巧夺天工的玉器和陶瓷../262 第三节.气韵生动的雕刻文化../266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 II 目 录 III 绪.论 21世纪,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和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复兴和崛起,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崛起。在历史上,我们的先民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不但在历史上曾经为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所赞叹和仰视,而且一直到今天还在世界各地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对于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何谓“中国传统文化”,其关键是如何理解和看待其中的“传统”二字,争议和歧义往往也发生在这里。有人说,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社会”是和“现代社会”相对的,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封建社会”。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了中国的“封建文化”,不但不应弘扬,反而应该被打倒。在“文革”动乱中,就是举着打倒“封资修”的大旗,大破中国传统文化的。稍微有记性的人一定都记得,那时,不能称孔子为“孔子”(因孔子的“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而要贬称为“孔老二”(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多大的否定和不敬)。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含有一定的封建糟粕,但它的主流却不是封建的,而是勤劳节俭、热爱和平的中华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出的文明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性。传统的本来含义就是世代相传,中国传统文化简单来讲,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文化世代相传的方式很多,比如每一个中国普通人都会用筷子吃饭,都会写中国汉字,相当多的中国人从学生时代就认得王羲之的书法,就能背诵中国的古诗,这就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今天,13亿中国人都在使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一致的文化认同,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到文化传承和文化凝聚中国人所具有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是中国千百代人创造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成果缤纷多彩、辉煌灿烂,在世代相传中绵延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并在世代相袭中注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会通包容性。有学者指出:“如果将中国文化史比喻为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多幕戏剧,‘中国’便是演出舞台,‘中华民族’是演出主体,‘文化’是演出内容。” a中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对中华文化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居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农耕文化曾经是中华文化的中心,但这种农耕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是僵化和封闭的,它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一直处于相互激荡、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以处于辉煌时期的唐朝文化来说,就相当广泛地吸收和融入了当时西域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会通包容性还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各学派之间的相互争鸣、相互辩论和相互吸收上。在中华文化史上,各种学派(如春秋诸子百家)之间以及每个学派(如儒家学派与道家学派)内部,都存在着既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的情况。对于外域文化,中华文化也体现了它充分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在外来宗教——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a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2.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形态稳定性。中华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地以开放的胸怀吸收他人之所长,但同时它又一直保持着自身形态的稳定性,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表明中华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既吸收别人,又不改变自己,成为一种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是因为它有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华民族是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的民族,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第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民族,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第三,中华民族是崇礼尚文的民族,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人文化成”、“厚德载物”;第四,中华民族是充满辩证智慧的民族,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刚柔相济”、“阴阳协调”。中华民族的这些基本精神渗透和表现于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与形式当中,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既能自我更新,又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文化整体和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容丰富性。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有力量,在于它不但有充满道德智慧的精神与灵魂,而且有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作为它的血肉和载体,使古往今来每一个中国人无不生存和生活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当中。对于每个中国老百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水和空气,它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要列举出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哪些,恐怕是说不完、数不清,无法穷尽。像礼仪制度、传统道德、宗教信仰、诗词歌赋、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琴棋书画、汉语汉字、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中医中药、养生健身、武术功夫、美食美饮、服装服饰、风俗习惯、建筑园林、铸造雕刻、瓷器玉器等,在广义上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可以说处处渗透着文化,像中国的姓名文化、属相文化、生日文化、节气文化、节庆文化、成语文化等,可以说无处不文化。 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源远流长,有如此生动丰富的内容,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当中。比如,有的农民不识字,但他的言行举止却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在海外华侨、炎黄子孙、华裔身上,有的在海外几代了,不会讲中国话了,但体现在行为、思维方式上,仍然是“很中国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说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但是否能够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则是另一回事。前已述及,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破坏,由于金钱物欲的冲击,也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已经淡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好东西。现在有不少人言必称西方,对自己的老祖宗则是“对不住,忘记了”。我们本来是礼仪之邦,可是看现实大多数老百姓的举止言行,哪还有礼仪之邦的样子?我们应该讲诚信、节义,可眼下社会上的造假、诈骗、见利忘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好的东西都当作“四旧”扔到垃圾箱里去了,哪还有传统文明的影子?历史上,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受过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但现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鲜活性的却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不在中国。因此,我们要看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 毛泽东在几十年前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提出的这个任务,现在还远未完成。对于青少年来说,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显必要。可以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那么,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青年立德树人能够有哪些重要的帮助呢? 能帮助青年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国为家、家国一体、先国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和情怀,对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要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都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能帮助青年建立“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人际关系道德规范。“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儒家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在孔子的学说中,“人”和“己”是不可分的。孔子的哲学是事事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每个人都把自己做好了,整个社会自然就好了。每个人在做人和做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别人,如何考虑呢?就是把别人也当作自己,要“推己及人”。因为,别人的别人就是自己,害人其实也是害己。孔子的名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立己达人”的人生哲学和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学生要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就要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思想。 能帮助青年形成“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人格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要讲人格修养,首先要讲“正心”,也就是说修养自身的品性。 “正心”的关键在一个“正”字。正,就是端正。青年人要讲人格修养,还要讲“笃志”。笃志指的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无论做人还是求学,都要从小立志,做到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方能最终成功。“正心笃志”还有“崇德弘毅”,用今天的话讲,指的都是心理素质的陶冶和培养,这对当代年轻人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使青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忍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做一个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除此以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对青年提升文化素质、丰富文化涵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饮食、武术、建筑、雕刻等,都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文化欣赏力,从而使人文质彬彬,具有儒家所说的“雅”的气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知书达理、讲礼知仪、文质彬彬的现代中国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一个目标。 三、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呢? 第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前面讲过,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旧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封建文化的糟粕。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长的时期是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发展、演变的。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长治久安,拼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救命稻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加工,对老百姓实行文化愚昧和文化统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儒家文化,里边有许多理论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识别。比如“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还有封建等级观念,以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都是属于封建糟粕的东西,不但不能学习和传承,相反,还应当批判和弃除。 第二,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用文化来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最重视的就是立德树人。归根结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立德树人”的文化,这和近代以来西方注重知识和专业的教育和文化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抓住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开展文化育人,以如何做人的教育为核心,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选取精华,结合当代青年的实际进行学习。要把德育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还要把德育、育人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能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要寓教于乐,在体验中学。文化的学习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文化的学习不应该是干巴巴的说教,而应当是寓教于乐,在体验中学。因为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各门知识中都有文化,文化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技艺文化、艺术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是渗透在人们的活动、行为和知识当中的。我们就是要通过真实的、切身的体验,让学生把其中的文化,把其中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体会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但要在书本和课堂中学,而且要在社会、在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学。 第四,要立志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近代以来,无数中国的志士仁人为努力建设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离时代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当今中国社会,已经通过改革开放融入了全球世界,但改革开放的八面来风又给了中国人新的不适、新的忧虑。我们是中国人,就一定要有中国的文化。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抛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也不能死抱着老祖宗的遗产当现代的阿Q,结论是既要在传承中创新,也要在创新中传承,这个任务显然只能留给当代的青年。 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在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中散发夺目的光芒,推动中华民族常胜不败,实现伟大的复兴。 绪 论 绪 论 绪 论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 第一章 思想的魅力:中国传统哲学 12 11 第一章 思想的魅力:中国传统哲学 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和精髓,知道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熟悉孔子、老子等几位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哲学,获得一定的哲学智慧,并能够将这种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哲学思维方式。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鲁宣王经常喜欢到泗水河去捕鱼。有年夏天,鲁宣公照例又在泗水的深潭旁拿网捕鱼。当时管理水产狩猎的官吏不在,跟随他的大臣里革站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把鲁宣公的鱼网撕毁,扔进水里。鲁宣公暴跳如雷,里革却不紧不慢地陈述夏天捕鱼的不对,并告诫鲁宣公,春天是“鸟兽孕,水虫成”的时期,要“禁罗”,就是禁止上山网罗鸟兽,只能刺取鱼鳖,做成供夏天食用的干鱼,这是为了“助生阜也”(意即帮助鸟兽繁殖);入夏开始,进入“鸟兽成,水虫孕”时期,水生物有的正在怀孕,就要禁止下网捕鱼,只设陷阱捕捉禽兽,这是为了“畜功用也”(意即为国家积蓄养生资源);秋冬季狩猎,禁止猎杀小鹿等幼兽,要等“大寒降,土蛰发”,方可整理网钩,捕捉鱼鳖。鲁宣公听后愧然诚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懂得,人只有顺应和爱护自然才能有效利用自然,天人才能和谐。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先哲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充满了睿智之光,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是其中的三个精神巨柱,中国古代的这些哲人之思至今仍散发着耀眼的精神魅力。 第一节.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先秦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到了宋代理学家那里,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为成熟。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即人与宇宙关系)的哲学解答。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哲人那里,既包含着人对“天”这个生命主宰者的敬畏与崇拜,也包含着对自然之“天”的能动适应和遵循。中国哲学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虽然有多种理解,但大多数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强调了“人”必须尊重“天”,必须与“天”相一致、和谐与协调,强调“人道”与“天道”相一致。天人合一的“合一”,意味着人与天要合为一体,这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人与自然并非完全相同,否则没有合的必要。从人类的生存处境考虑,人类不得不与自然处于对立之中,即人类社会要延续与发展,不得不去改造和利用自然,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相分离。第二,从终极的和最高的存在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人与自然要融会、融合,成为一体。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观点,代表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刻的认识。 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是这样解释天人合一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一、人为天地所化育 天人合一的观点首先承认的一点是: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彼此相通、血肉相连。儒家从“性天同一”的思想出发,竭力主张天人一体,反对人与自然的分割和对立。很多儒家思想家都认为,天赋人以道德萌芽,经过人在后天的努力和修炼,日臻完备,达到人天相参、下上与天地同流的人生境界。《易传·序卦传》中说:“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意思是:天地之中只有万物,人类无论智力如何发达,不过是万物中的一员。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也就是说,人是天地所化育的。 人为天地所孕育,直接体现的是一种众生平等、万物与我一体的思想。第一个正式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北宋思想家张载,把天地视为人类的父母,并且指出,我们人类在天地中是极其渺小的。天、地、人三者都是“气”聚的结果,天地之性,也就是人之性。所以人类是我们的同胞,万物是我们的朋友。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和谐、均衡和统一之中。 儒家这种万物交融、并育不害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这是中国古代哲人为人类提供的生存大智慧。 那么,人既然是天地所化育,是否就要完全对天地俯首呢?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是天地之心,《礼记·礼运》里讲,“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人是自然万物的一分子,但人又是万物之灵。朱熹说:“人是天地中最灵之物。”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四个字的张载更是豪言:人应该为天地立心。 把万物之一的人抬到这样高的圣坛上,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人道要与天道一致,不能逆天道而行。 二、人道与天道相一致 所谓“人道与天道相一致”,其中的“天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人道”则指人类社会所遵循的道德原则。既然人为天地所孕育,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天道”与“人道”便具有相通、相似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与代表的是自然,它是天、地、人这些自然之物的混成和总称。 当我们将“人道”与“天道”视为相通时,那么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便是建立在对“天道”的体悟之上的。《周易》里有两句话最能说明中国古代哲人对“人道”与“天道”一致的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对“天道”的体悟与实践,相信“人道”和“天道”相一致,就要求人类善待天地万物,“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认识到整个自然和宇宙是一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并自觉投身于这一生命历程中,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参与这一历程。这便是“赞天地之化育”。 认识到人地合一、地天合一,以及天道合一,并进而体认与追随“天道”的实现,从而将“生生不息”的本体论原理转化为“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原理,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与实现天人合一的必要途径。 三、遵循天道,追求天人和谐 一方面,从利害关系上说,在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万物的关系上,都存在利用与被利用,以及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万物作为自然系统中的成员,其彼此之间又存在共生、共存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我们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尤其是涉及与自然万物的利害关系时,应有敬畏、顾惜之心,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对自己的行为要加以节制,同时应反哺自然,从而达到万物并育、天人和谐。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孟子“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提出万物一体的命题,突出人对万物的道德义务。二程(程颢和程颐)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而孔子“钓而不纲, 不射宿”(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正是古代圣人以人道推及鸟兽之道、自然之道,爱人而及物,所谓“恩及于禽兽”(孟子语)、尊重自然的体现。 在顺应自然界、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中国古人强调“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禹禁》中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里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中,“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用细密的鱼网捞鱼,鱼才能自我繁殖,越来越多。“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乱砍滥伐,林木才能越来越茂盛,用也用不完。这是强调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 目的。 管子说,“合于天时之人事”,“合作福,不合作祸”,“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的意思是,人类需要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会产生世界上和而不同的美好事物。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指明一种既符合人类利益,同时又顾及自然生态利益与价值的行为才是可取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在探索天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已经不是抽象的哲学,中国历代先民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在中国的建筑、园林、医药、武术、饮食、养生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贯彻和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节.阴.阳.变.易 中国古人认为,阴与阳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属性、力量和元素,而阴与阳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就构成万物生生不息的运动与变化。中国古人很早就具有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而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则在于事物都是“有对”的,即任何事物都有与自己相反、相对的存在物。正是由于相反势力的“相推”、“相摩”,即事物之“有对”,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有对”依事物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情况,而对“有对”的最高抽象就是阴与阳。把“阴阳”与“变易”结合起来,用“阴阳”来解释“变易”, 用“变易”来阐发“阴阳”,这就形成了中国哲学当中所特有的“阴阳变易”之学。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古语说,“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静态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动态现象如雨水的天降地受、月光来自日光、昼亮夜黑、寒冷暑热、男上女下等。但在远古早期,人们还不能从哲学的抽象层次上概括这一现象。 相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他所创造的八卦符号,最基本的是“—”与“- -”,最初可能表示男女两性区别,但也是最早对阴与阳抽象化的符号表达。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到《易经》形成,阴阳观念、万物有对的观念才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并被广泛应用。 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开始用“阴阳”这一对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物质或其属性,“阴阳”逐渐成为中国哲学当中十分重要的范畴。“阴阳”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阴阳二气,又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同时也指阴类、阳类两种属性。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性。 理学大师朱熹说:“阴阳无处无之,横看竖看皆可见。横看则左阳而右阴,竖看则上阳而下阴;仰手则为阳,覆手则为阴;白明处则为阳,背面处则为阴。” 由此看来,阴阳变易的思想是将世界万物看作阴阳对立统一的产物,用“一阴一阳之谓道”来归结天地间万物的本性及发展变化规律;又用“阴生阳,阳生阴”来揭示事物变化的根源在于其内部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再用“生生之谓易”来阐释事物的变易总是生生相续、永无止境的。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中有一句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话:“一阴一阳之谓道。”其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缺一不可,由此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这也就是中国哲学所特别看重的“阴阳之道”。在中国哲学家看来,阴阳之道不仅规范了宇宙秩序,而且也规范了人际关系。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通俗一点说就是,无论只有“阴”这个方面,还是只有“阳”这个方面,都构不成万事万物发展的“道”;只有“阴”和“阳”这两方面相结合,才构成事物发展的“道”。 北宋时期的易学大师邵雍创立数学派易学,进一步以“一分为二”的法则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形成,认为万物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是阴阳相互对待的产物。就万物的形成来说,“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天得地而万物生,君得臣而万化行,父得子、夫得妇而家道成”。这就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皆由阴阳构成。阴与阳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推动世界万物发展前进的两种基本的力量。 二、阴生阳,阳生阴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与阳作为构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两种元素和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 我们所熟知的太极图,从形状上看像是两条黑白分明的“阴阳鱼”。白鱼表示阳,黑鱼表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中间一白眼睛,便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而太极分为两仪后,此两仪相互对待,缺少一方则不能成为卦象;阳主始,阴主成,不能孤立存在。所以,两仪、四象、八卦以及六十四卦,都是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三、生生之谓易 由于世界万物皆由阴阳所构成,而阴阳作为矛盾体又总是处于不断的相互转化与相互消长的过程中,因而万事万物也总是处于不断的生成、发展与演变之中。反过来说,万物的起源、发展、变化、结束,都是阴与阳这两元因素(或力量)所造成的。阴阳二气千变万化,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永无止境,这就是“生生之 谓易”。 阴与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宇宙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此乃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即“道”。《易传》将宇宙万物的产生形成过程推演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万事万物。其中,太极表示宇宙的根源和阴阳统一的状态,阴阳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的矛盾体构成太极。阴与阳分别用符号表示为“- -”与“—”;这两种符号两两重合后,达到“四象”;“四象”再与阴、阳分别结合,进而组合成为八卦,再由八卦相互重合成为六十四卦。此宇宙生成论模式将阴阳的辩证运动过程,表示为数的运动过程,并进而成为抽象的符号推演系统,是人类一个伟大而了不起的发明。 中国古代先哲所归纳出的“阴阳五行”学说,同样是基于阴阳统一与阴阳流转生变的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其中无疑包含了万物是天地阴阳合气而生的思想。气作为世界基本元素,在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下,产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并由于阴阳互相对立消长,五行相生相克,万物得以和谐发展。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把宇宙看成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天地与人之间有一种深刻的互动关系。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把这种对称和对立的联系渐渐总结概括为阴阳五行学说,并借助于这些基本的要素以及其他一些由此而生的次要关系把宇宙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总的来说,阴阳变易学说以阴阳合一为核心观点,将世界看作阴阳对立面互动与互转的过程,把物质现象和自然现象看作是动态的,从变化过程和转化的角度考察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盈虚消长、推移转化的无穷过程中。这种整体统一、循环平衡、相生相克、刚柔并济、和谐圆满的思想影响并贯彻到了中国社会生产生活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医学、美学、艺术等,并得到西方学者的尊重与肯定,对西方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如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发现“共时性原理”等,都受到中国阴阳学说的影响。这说明,中国的阴阳变易学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与思想价值。 第三节.贵.和.尚.中 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以中庸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和而不同”为基本内涵,以“执两用中”为基本方法,把追求统一、稳定、和谐视为最高目标。这种思想理念经过我国古代哲学学者与思想者的系统化与理论化,成为一种客观性精神力量,日渐渗入人的心灵世界,并使得这种理念孕育下的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以整体为本位,着力维护整体利益,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这种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是极其重要的。 一、和而不同 “和”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千百年来,和的概念以及贵和尚中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中国人,陶铸了中华民族胸怀宽广、热爱和平、团结和睦的特殊品格。从修身、齐家、治国,最终达到和平天下——协和万邦,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什么是“和而不同”呢?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据现有典籍记载,中国第一个从政治角度谈“和与同”的是史伯。《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就是将不同事物连贯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达到平衡,就叫作“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就停滞了。 孔子则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子“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把性质不同、风格相异的因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而形成的和谐进一步运用于社会领域,重点强调社会人伦秩序的和谐状态。孔子曾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最高追求,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即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孔子还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在处理问题时,能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搞小团体,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君子。从中我们看到,孔子的和谐观不仅将“和”与“同”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标准,而且指出了真正的和谐是以承认社会矛盾和差别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其所要追求的是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是矛盾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十分难得的。 二、以和为贵 “和”的哲学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中,尤其是在道家、儒家、墨家等学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和谐的终极关怀是实现持久和平。为此,诸子百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经过后代思想家如董仲舒、阮籍、二程、张载等的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和为贵的理论特征,进而逐步积淀和强化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意识信仰。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家所阐释的“和”哲学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天地万物生于“和”。“和”是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2)人与自然相辅相成于“和”。天人合一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有非常多论及这一点的,如《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人与人相处贵在“和”。人伦和谐是伦理的价值目标。 (4)人的自身修养重在“和”。 (5)社会发展贵在“和”。 中华文明倡导的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精神,都是以和为贵思想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合一,以致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亦容忍与吸收;民族价值观方面,给予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与吸收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治国之道方面,倡导兼容天下。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以和为贵、重和去同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与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中医学、中国艺术、中国建筑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学以追求和谐、对称、协调为特点,展示出和谐美的建筑特点。古都北京的故宫堪称这种建筑特点的代表作,从天安门到神武门,整个庞大的建筑群,以中轴为基准,前后左右处处展现出对称性。 中华文明尤其倡导亲善睦邻,协和万邦,和平共处。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林语堂就说,和平是人类的一种卓越认识,中国人尤其酷爱和平,不爱挑起战争,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受和为贵理念的浸润和熏陶,人们从小就形成了一种以和为贵的人生理想,不崇尚武力和战争。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以及明代郑和下西洋,展现的都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交往而不是武力征服的以和为贵的精神。 三、执两用中 儒家“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尚中”之意联系在一起的。既然“和”是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所达到的一种良好的秩序和状态,那么如何实现“和”之理想呢?儒家认为,根本的途径就是适中、持中,保持中道,即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便是实现“和”的基本途径。 执两用中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帝尧禅位于舜时,就以“允执厥中”来教导舜;舜禅位于禹,亦嘱咐其“允执厥中”。后来代代相传,到大禹、商汤、文王、武王,均以“允执其中”作为执政的准则和做人的规范。孔子承上启下,推崇“中庸之道”、“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并将其作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良策。 “执两用中”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即“执两”。正如叩其两端是为了执中一样,取中并不意味着舍弃两端,也即并不否定事物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而且,正是由于事物的千差万别,才构成了世界的和谐与不断发展。 第二个层面,即“用中”。“中”,即两端之间,或两个方面之间。宋代大儒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王阳明曰:“中只是天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用中”即在两端之间,以统筹的眼光,准确地把握其有利于事物正常运动的最佳结合点。具体而言,这又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正确、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既提出了执两用中,又从相反的角度提出了过犹不及。过,即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激进;不及,即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保守。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观规律,均不能达到目的。只有把握住过与不及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度,使之不走向极端,才能达到致中和的目的。 (2)适宜、适度、合理,即审时度势,找到一种最适宜的方法,以取得最大效果。这便要求在坚持常经、常道的同时又能知权达变。经是基本价值,是原则性、规律性;权是权衡利弊,求其适当,是灵活性、变动性。孟子赞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是“圣之时也”。而如果不善于审时度势、与时更新、推陈出新,则很难把握正确之道。正如孟子所言,“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执一”之意是机械地对待原则,其结果是“举一而废百”。 在历史上,舜帝便是这样一位具有执两用中大智慧的君王。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说:舜帝平时不仅乐于向他人求教,而且喜欢对那些浅近的话语进行仔细分析,常包容别人的恶意而褒扬别人的善意,掌握并度量别人认识上两个极端的偏向,采用适当的做法去引导人们。 孔子也是“执两用中”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孔子说,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要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达到中和状态,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便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世界也就处于一种理想的秩序与状态——和谐。这种中道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它既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也是人生修养的行为准则。这种思想贯穿渗透到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一切领域,并深深地渗透在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 春秋时期的老子把天、地、人看作是统一于“道”的自然物。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其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和统一。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八卦图充分体现了阴阳变易的哲学思想。 相关链接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贤相晏子就提出过自己的“和而不同”观。《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的晏子关于“和而不同”的阐述是:当齐侯问“和与同是否有差别”时,晏子用比喻的方式做了形象的阐释,他说,厨师做汤的时候要用各种不同的调味品来调制,才能使汤美味可口;乐师要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元 素,协调各种不同特色的声音,才能创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君主治理国家也是同样道理,当你制定一项决策,发布一项命令时,你就要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的决策或命令更加完善、合理。 孔子,春秋时期兴办民学的第一位教师,用“和”与“中庸”思想培养出三千多个弟子。 舜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是一位具有执两用中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