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知识点同步练习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模块 实训项目一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基础知识归纳 (一)直接材料费用的内容 直接材料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 品形成的各种材料消耗的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用的各种原料、 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零部件、自制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低值易耗品和 包装物等。 (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 1. 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领料单”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 2. 材料发出的计价 1)实际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计价即按材料的外购成本或自制成本计价,发出材料的方法有: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实际成本计价适用于材料品种少、每月收料次数不 多的企业。 2)计划成本计价 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平时先按预先制订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 异率,以确定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 一种方法。计算过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应 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 的成本差异 本月发出材料 的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的 计划成本 = = × + 材料费用的分配 ·3· 提示:材料成本差异计算结果若为正数,表示的是超支差;若为负数,表示的是 节约差。 (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1. 确定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对象(按用途、部门和受益对象分配) (1)用于基本车间产品生产的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具体产 品负担的)。 (2)用于辅助生产的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产品或劳务 负担的)。 (3)用于维护设备一般耗用的先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再分配到“生产成 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或“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4)用于行政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用于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 (5)用于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方面的材料费用,则不得列入产品成本, 也不得列入期间费用。 2.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1)能够明确哪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2)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分配方法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和 定额成本比例法。 ①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即以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进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 方法。 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共同耗用分配率= 共同耗用材料总额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共同耗用分配率 ② 定额成本比例法,即以原材料定额成本为分配标准进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该种产品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计划单价 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所耗材料实际费用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二、实训项目设计 (一)能力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训,能够熟练掌握产品原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理,达到提 升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 (二)任务描述 根据资料,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比例法的基本原理,独立进行材料 ·4·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三)项目训练 1.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实训 资料:某企业2×19 年7 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为500 件,单件产品C 材料消耗定额为10 千克;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600 件,单件产品C 材料消耗定额为 5 千克。原材料领用汇总表如表1-1 所示。 表1-1 原材料领用汇总表 2×19 年7 月31 日 金额单位:元 领料部门用  途材料品种数量/ 吨单 价金 额 基本生产车间 甲产品直接耗用A 材料8 30 000 240 000 乙产品直接耗用B 材料10 3 000 30 000 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 材料10 2 400 24 000 一般耗用D 材料20 600 12 000 辅助生产车间A 材料1.2 30 000 36 000 合 计342 000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并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原 材料费用。 实训成果 (1)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 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如表1-2 所示。 表1-2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19 年7 月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直接 计入材料 分配计入材料 合 计 分配标准/ 千克分配率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 甲产品 乙产品 小计 一般耗用 辅助生产车间 合 计 ·5· (3)编制本月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 2. 定额成本比例法实训 资料:某企业2×19 年7 月生产丙、丁、戊三种产品,三种产品共同耗用D 材料 27 000 元,其中丙产品为400 件,单件产品费用定额为7 元;丁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0 件,单件产品费用定额为4 元;戊产品的实际产量为600 件,单件产品费用定额为5 元。 原材料领用汇总表如表1-3 所示。 表1-3 原材料领用汇总表 2×19 年7 月31 日 金额单位:元 领料部门用  途材料品种数量/ 吨单 价金 额 基本生产车间 丙产品直接耗用A 材料8 30 000 240 000 丁产品直接耗用B 材料10 3 000 30 000 戊产品直接耗用C 材料12 2 000 24 000 丙、丁、戊产品共同耗用D 材料10 2 700 27 000 一般耗用A 材料0.5 30 000 15 000 销售部门A 材料1 30 000 30 000 合  计366 000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并运用定额成本比例法分配计算丙、丁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 料费用。 实训成果 (1)运用定额成本比例法分配计算丙、丁产品共同耗用的C 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如表1-4 所示。 表1-4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19 年7 月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直接 计入材料 分配计入材料 合 计 分配标准/ 元分配率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 丙产品 丁产品 戊产品 小计 一般耗用 销售部门 合 计 ·6· (3)编制本月分配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 实训成绩: 年 月 日 实训项目二 职工薪酬的核算 一、基础知识归纳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 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 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 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职工个人薪酬的核算 工资制度一般分为“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 1. 计时工资的计算 1)扣缺勤法(月薪制)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 日工资率(每日平均工资)-         病假天数× 日工资率×(1 -病假工资发放率) 2)出勤法(日薪制)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天数× 日工资率+病假天数×              日工资率× 病假工资发放率 日工资率是职工每日应得平均工资,一般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每月按30 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 天计算为 日工资率= 月标准工资 30 按30 天计算个人工作,法定节假日、厂休日照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 视为缺勤,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75 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21.75 天计算为 日工资率= 月标准工资 21.7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 ·7· 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 天法定节假日。据此,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8 小时 月计薪天数= 365 天- 104 天 12 = 21.75 天 按21.75 天计算个人工作,厂休日不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不扣工资。 病假扣款率应按国家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病假在6 个月以内的应按工龄长短分别 计算,其支付标准见表2-1。 表2-1 病假工资支付标准 工  龄小于2 年2 ~ 4 年4 ~ 6 年6 ~ 8 年8 年以上 病假工资占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比/% 60 70 80 90 100 职工因公受伤,在医疗期间内,其基本工资按100%发放。 2. 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应付计件工资=Σ月内每种产品的产量× 该种产品的计价单价 或 应付计件工资=Σ(月内每种产品的产量× 该种产品的工时等额)× 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 提示:计件工资制度下的每种产品的产量包括“合格品产量+料废品产量(不是 由于工人的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产量)”。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其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相同,不同之处是:集体 计件工资还要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分配方法如下。 ① 按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的比例分配。该方法适用于集体内部成员技术等级差别 较大的情况。 ② 按实际工作天数或实际工作时间的比例分配。该方法适用于集体内部成员技术 等级差别不大的情况。 (三)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应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 员的职工薪酬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 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提示:职工薪酬的分配,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与期 ·8· 间费用的界限。例如,有些职工薪酬应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即资本化,而 非费用化)。 1.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由于工资制度不同,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 (1)计时工资制度形式下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 生产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 成本。 ② 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要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 各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提示: ① 如果取得各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的数据比较困难,而各种产品的单件工时定额 比较准确,也可按产品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 ② 按实用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时,需要注意从工时上划清应计入与不应计入产 品成本的工资费用界限。如生产工人为安装固定资产服务了,那么这部分生产工时应 该划分出来,所分配的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计入产品成本。 ③ 按照规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产品成本中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可与工资费用一起分配。 (2)计件工资制度下,生产工人工资通常是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 品成本。 2. 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为了按工资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归集并分配工资及计提的其他职工薪酬,月末应分 生产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然后汇编 “工资及其他职工薪酬分配汇总表”,根据“工资及其他职工薪酬分配汇总表”进行相 应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9· 提示: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医药费、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 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在实际发生这些费用时,应由计提的职工福 利费开支,不应再计入成本、费用,以免重复核算。 二、实训项目设计 (一)能力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训,能够熟练掌握职工薪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理,达到提升实践 操作能力的目标。 (二)任务描述 根据资料,练习职工薪酬计算方法,并按照生产工时比例法的基本原理,独立进 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三)项目训练 1. 计时工资实训 资料:某企业病假扣除率应按国家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计算,病假在6 个月以内的 工资应按工龄长短分别计算,其支付标准见表2-1。 职工因公受伤,在医疗期间内,按基本工资级别100%发放。大华公司某工人的月 工资标准为4 500 元。7 月31 天,病假3 天(非因公受伤),事假4 天,周末休假8 天, 出勤16 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病事假期 间没有节假日。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按月30 天月薪制、月30 天日薪制、月21.75 天月薪制、 月21.75 天日薪制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实训成果 按不同方式计算工人本月应得工资,如表2-2 所示。 表2-2 按不同方式计算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金额单位:元 项  目日工资率/(月工资标准/ 天数) 本月应得工资 按月30 天月薪制 按月30 天日薪制 按月21.75 天月薪制 按月21.75 天日薪制 2. 计件工资实训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资料: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 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20 分钟,乙 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0 分钟。8 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5 元。某8 级工人加工甲产品 ·10· 360 件、乙产品150 件。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实训成果 按个人计件方式计算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资料:集体计件工资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以每个人的工资标准和工 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某产品的生产,按一般计件 工资的计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14 380 元。该小组由3 名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 每个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和出勤天数见表2-3。 表2-3 职工出勤情况表 工人姓名等级日工资率/ 元出勤天数/ 天 张红6 25 24 王华5 20 23 李明4 18 21 合 计— — 68 实训成果 按集体计件方式计算工人本月应得工资,如表2-4 所示。 表2-4 班组应付工资结算表 金额单位:元 工人姓名日工资率出勤天数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额 张红 王华 李明 合 计— — 3. 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人工费用实训 资料一:某企业生产101#、102# 两种产品,2×19 年10 月共发生工资费用74 500 元, 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4 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 500 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9 000 元, 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5 000 元。生产101#、102# 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2 200 小 时和2 300 小时。 资料二:按当地政府的规定,该企业分别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0.5%、14%、0.5% 和12%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给当地的社会 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经办机构。另按工资总额的2%和3%分别计提了工会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