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企业管理,三个运用 前文已经详细分析了极简思维三大要素伙伴(Partner)、目标(Objective)、方法(Acceleration),那么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如何灵活运用极简思维公式呢? 1.2.1 极简思维的嵌套使用 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有一部电影《盗梦空间》,影评人说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块影史里程碑。电影中主人公可以游走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如图1-9所示,为《盗梦空间》层叠结构。 电影中最烧脑的是主人公可以进入到梦境中的梦境,在看电影的时候常常怀疑自己数学没学好,永远搞不清主人公在第几层梦境,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 极简思维公式和盗梦空间、俄罗斯套娃一样,可以进行嵌套衍生。如图1-10,可以进行垂直的嵌套。 图1-9 “盗梦空间”层叠结构 图1-10 极简思维公式嵌套图 极简思维公式层层嵌套,让“目标”从宏观到微观,从设想到落地,每个步骤都清晰可见,可以以图像化展示出来。 1.2.2 极简思维内部逻辑关系 “目标”“方式”和“伙伴”三者的关系从两个层面来介绍。 (1)它们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代表着样板关系模式。 (2)它们之间实际上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三者最完美的关系如图1-11所示。 一个好的“目标”可以引发共鸣,以此来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伙伴”一起来共创更多有效且方向匹配的“方法”,所有的“方法”再共同践行出设定的“目标”。 总而言之,“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方法”服务“目标”,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小循环。 图1-11 “目标”“方法”和“伙伴”三者的关系 言归正传,在思考很多事情的时候,其实这个小循环都会告知你问题可能出在哪里,也给你指明了解决的思路。 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赚钱,那这个“目标”是你自己的,和其他人没有关系,所以按照小循环来看,“目标”无法产生任何共鸣,没有共鸣就没有“氛围”,无法凝聚任何伙伴,独立相伴,只能自己挖空心思,陷入个人认知局限中。到头来,想赚钱的“目标”反而很难实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往往就是个体户或者小本生意,为了赚钱而赚钱,钱反而离你越来越远。 想赚钱如果是你一开始的“目标”,你也许会暂时找来一群人。找来的每个人都是基于赚钱的目的,则这一伙人是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战术,没战略,各自为战,各显神通,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最终所谓赚钱的逻辑一定是“零和博弈”,以在内部损失他人的利益作为基础的。 所以,从源头上“目标”就错了,没有共鸣无法凝聚,没有伙伴没有共创,这个循环是走不下去的。没有理解这个循环受阻的原因,采取的所有方式都是短期的行为,无法持续。 古人很多金句里都包括极简思维这个循环的智慧,这个循环要求我们“目标”能产生共鸣找到伙伴,孟子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义的君主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然陷于孤立。 在这个循环里,找寻伙伴是关键的一步,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里有太多的名言俗语,诸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孤掌难鸣”之类。 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方法服务目标,这三句话是循环的核心思想,也是共建循环的重点。在创业和经营公司业务上,如果你感觉事情进行总有问题,不妨自己推演下这个小循环,往往你会发现自己是没有“伙伴”的。在如今这个分工细化、知识泛滥、结构偏平的时代,没有“伙伴”意味着没有资源或者是只有非常有限的资源,也意味着你的时间是无法通过“伙伴”进行平行扩充的,这对于你来说,每天就只有2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