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识 二、表现性素描 在早期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包括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 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以及充满幻想的画面效果,流露出 强烈的表现性倾向。美术史中界定的表现主义绘画是20 世纪初期起源于北欧的艺术 潮流,并纵贯整个20 世纪,主要流行于德国,在北美、西欧也有广泛影响。表现主 义绘画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造型上往往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 变形处理。表现主义绘画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 的目的性。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理论源头主要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精神分析学 说和神秘主义学说。 表现性素描范畴不仅仅局限于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凡是注重主观表现,对物象进行变形、夸张处理,或使得画面具有象征、幻想等非现实特点的素描,都可视为 006 表现性素描。表现性素描的重点是艺术家的情感体验与表达。素描艺术的再现具有多样性,表现性素描的源头还是再现性素描,严格来讲,表现性素描仍然是众多再现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外延。再现性素描遵循透视学、解剖学的科学规律,光影的变化性可以把客观物象以三维空间形式呈现在画面中。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以现实主义方式来再现客观物象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的,特别是在学习造型能力的阶段,但这毕竟不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现当代艺术多元化使得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新,追求个性的表达,追求情感的表达。艺术家在创作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各自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组合体,它包含社会生活、文化心理以及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情绪活动——即面对所描绘对象给艺术家带来的有差别的被动心理反应,如此种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艺术家的体验和表达,不留痕迹但又直接反映在作品之中。因此,认知表现性素描有助于理解培养创造力和艺术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有助于理解个性情感体验与表达是造型艺术的真正目的。而围绕造型艺术训练的核心目标理应就是创造力的培养。 综观东西方美术史中的绘画艺术,正是大师们独特的艺术思维以及个性化的作品面貌,才开创了各种新的艺术风格。毕加索说过:“人不应想把大自然已经完满造成的东西再制造一次。人不应该只是模仿事物,人须透进它们里头去,人须自己成为物。比起模仿自然来,我情愿和自然处于和谐一致中。”表现性素描强调个性化的表现,侧重于艺术思维的传达,侧重于艺术家内在的个体情感体验与表达,它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主观艺术思维活动的结果。 奥地利画家埃贡· 利奥· 阿道夫· 席勒(Egon Leo Adolf Schiele )的素描(图1-13 和图1-14)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他的作品受尼采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此外,还受瑞士的霍德勒影响。席勒的作品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人和物都处在惶恐不安的状态之中,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也都不是静态的,无论什么样的形态都喻示了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这种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席勒素描中的人物形体瘦长,画面中的线条冷峻、刚毅。席勒的素描非常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通过对人的表情和形体结构的变形、夸张来表现强烈的情绪,笔下描绘的人物具有神经质的情绪。 抽象性素描具有以下特点:具象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是具有可识别性的,抽象素描则是完全放弃了对真实对象的描绘与再现;将形体、线条、色调、肌理等诸多绘画的元素上升到作品主题的高度,研究这些元素的构成、组合成为绘画的核心。抽象素描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物,运用各种形式要素主要是为了表现自我的心理主观感受。 康定斯基说过:所谓素描是不破坏本质的内在生命,这种素描与解剖学、植物学和其他知识有无矛盾无关紧要,问题在于它是否破坏外在视觉的和谐。素描的实质在于能否适应艺术家对外部现象真实无关的造型追求并和谐起来。(图1-18 ~图1-21) 图1-20 塔皮埃斯作品(2) 图1-21 塔皮埃斯作品(3) 图1-18 保罗·克利作品图1-19 塔皮埃斯作品(1) 图1-24 黄宾虹 《山水镜心》 第二节 设计素描溯源 一、现代中西方素描与设计基础教学 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0 世纪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19 世纪末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了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现代艺术形成的过程中,素描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20 世纪现代素描总的特点是反传统,不以再现和模仿自然为己任,在素描写生和创作中,对客观的人与物进行夸张、变形、抽象、肢解、重构、综合。在技法材料运用上不择手段,有时用单一材料,有时用多种材料,有时将笔绘与粘贴报纸、布条、木块、扑克牌、石膏等实物材料相结合。现代派艺术家的大胆创新与探索,开辟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丰富了画面的形式语言,对艺术家的思维解放和形式创新方面有积极意义。(图1-25 ~图1-27) 图1-30 徐悲鸿 《人体》 三、设计素描的作用与意义 设计素描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将视觉艺术的观察方法、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素描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描绘、表现客观物质形态,从而达到认知形态、理解形态的目的。它是以培养设计师、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造型活动。 (图1-33 ~图1-36) 设计素描教学在我国开展已经多年,而对设计素描概念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究其原因是对设计素描概念认知不足,不能把素描与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要科学、全面地认知设计素描,首先就要对它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