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是法语ballet 的译音,它的动作名称也是用法语标注的。它是一种由宫廷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的、高度程式化的、洋溢着贵族气派的剧场舞蹈。在当今世界,芭蕾舞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遍及全球,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芭蕾舞的起源及发展,知道“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掌握芭蕾舞的手型及脚型,学会芭蕾舞蹈组合。 (1)了解芭蕾舞的基础知识。 (2)了解芭蕾舞的起源及发展。 (3)掌握芭蕾舞的手型、脚型及手位、脚位。 (4)学会芭蕾舞蹈组合。 知识篇 一、芭蕾舞的起源 芭蕾舞起源于15 世纪的意大利。最初发源于意大利民间,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传入宫廷,开始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表演的。17 世纪芭蕾传入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非常喜爱芭蕾表演,他于1661 年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院——法国皇家舞蹈学院。由此确立了芭蕾的5 个基本脚位、12 个手位和一些舞步,并以法文命名,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18 世纪芭蕾舞在法国形成第一个高峰。19 世纪芭蕾舞传入俄国,于19 世纪末期进入繁荣时期。 二、芭蕾舞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从俄国走向世界各地,随即在各国形成不同的流派。同时 芭蕾舞也逐渐脱离了皇家圈养的温室生态,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芭蕾舞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五个时期。 1.早期芭蕾 早期芭蕾(又称前浪漫时期芭蕾)最初只是意大利宫廷贵族宴会上的一种自娱性 的表演活动,并没有今天这般程式化的、轻盈灵巧的动作。进入法国后,历经400 年的孕 育、发展逐渐成熟,特别是随着路易十四告别舞台,芭蕾舞也正式告别了自娱性的艺术阶 段,逐渐向高、精、尖的技能,以及优美、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 早期芭蕾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让·多贝瓦尔,他是法国的舞蹈表演家、编导家和芭蕾 大师。他的代表作是1789 年推出的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女儿》。 2.浪漫芭蕾 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期,在法国的巴黎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当时战乱频繁,人们 流离失所,尽管环境窘迫,但人们对美好生活却充满了幻想和憧憬。许多艺术家们创造 出了大量的、神秘莫测的、超自然境界的艺术作品。浪漫芭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进入了 整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 浪漫芭蕾在舞剧题材上创造的“童话神话”取向,在审美观念上奠定的“轻盈飘逸” 理想,在动作指向上确立的“垂直向上”习惯,在服装风格上形成的“白色纱裙”模式, 对后世各个时期的芭蕾从训练到创作、从表演到观赏,产生了全方位和决定性的影响,因 而成为整部芭蕾发展史上的核心阶段。① 浪漫芭蕾的代表作品有:《仙女》(1832)、《吉赛尔》(1841 )和《葛蓓莉娅》(1870 )等。 3.古典芭蕾 古典芭蕾是继浪漫芭蕾之后,形成于19 世纪下半叶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是整部芭 蕾史上的鼎盛时期。它集意大利和法兰西两大流派之大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学派。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天鹅湖》(1895)、《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 )等,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气势宏大、动作凝重、精力过人、喜剧 性强等艺术特征。 在古典芭蕾时期,被誉为“古典芭蕾之父”的是法国芭蕾大师马里于斯·佩蒂帕。 他和伊万诺夫合作参与了《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这三大舞剧的编剧及编导 工作。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戈尔斯基、福金、利法尔、德瓦卢娃和巴兰钦等,他们都曾经从 艺于“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团”。该团解散后,他们流散于欧美各国,对各国芭蕾舞的兴 建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隆萌培,徐尔充. 舞蹈知识手册[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11 4.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 20 世纪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先后诞生。现代芭蕾的代表人物是美籍俄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这一时期“纯芭蕾”代替了戏剧芭蕾一统天下的局面。当代芭蕾的代表性人物是捷克人伊日·基里安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 三、芭蕾舞进入中国 1954 年2 月,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 )来到中国传教,为中国芭 蕾舞开辟了新纪元。此外,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对中国芭蕾舞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 重的作用。 戴爱莲出生于1916 年,她早期在英国学习芭蕾,回国后为中国芭蕾舞的发展带来了 诸多个“第一”。1954 年在北京新成立的第一所舞蹈学校担任校长,为新中国培养出第 一批芭蕾舞蹈演员。1956 年北京舞蹈学校在她的领导下排演出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谨慎》,1958 年排演出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白淑湘是中国的第一个“白天鹅”。1959 年,在北京舞蹈学校成 立了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1963 年改为中央芭蕾舞团。至今中国已有北京的中央、上海、 辽宁、广州及天津共五大芭蕾舞团。 1964 年,中国推出第一部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特点的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 军》。1965 年舞剧《白毛女》的问世,又成为中国芭蕾舞史上一大辉煌力作。新时期,中 国的芭蕾事业蓬勃发展。大批芭蕾舞演员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频频参加各种国际芭 蕾舞大赛,而且成绩辉煌。 知识链接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舞的代表作之一,编导将西方芭蕾舞的技术、技巧与中国舞蹈巧妙地融为一体,是中国芭蕾舞史上不朽的名作。中国的娘子军穿上了足尖鞋,站在芭蕾的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在此部舞剧中,《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歌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得到广泛的传颂。1963 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周恩来总理提议,根据同名电影进行创作,1964 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 实践篇 一、芭蕾舞的手型、脚型 1.手型 芭蕾舞的手型:拇指向手心内靠拢,食指向外翘起,其余三个手指自然并拢。做动作时手要自然放松,不要僵直。 2.脚型 绷直时脚背和脚趾均有延伸感。芭蕾舞的手型、脚型,分别如图1-1 和图1-2 所示。 图1-1  手型图1-2  脚型 二、芭蕾舞的手位、脚位 (一)芭蕾舞的手位 芭蕾舞的手位,以右手为例,如图1-3 ~图1-9 所示。 1.一位手 双手于身体前下方(即小腹前),指尖相对;双臂自然弯曲,保持弧形。 2.二位手 双手保持一位手的姿态,向上平端于体前(即胃的前方);双臂保持弧形。 3.三位手 4.四位手 双手保持一位手的姿态,向上举到身体上方(即头上方);双臂保持弧形。 图1-3  一位手图1-4  二位手图1-5  三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向下落到身体前方(即二位手位置)。 5.五位手 左手不动,右手向外平拉打开到体侧,右手臂呈圆弧形,手低于肩。 图1-6  四位手图1-7  五位手 6.六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向下落到身体前方(即二位手位置)。 7.七位手 右手不动,左手向外平拉打开到体侧,左手臂呈圆弧形,手低于肩。 图1-8  六位手图1-9  七位手 (二)芭蕾舞的脚位 芭蕾舞的脚位,以右脚为例,如图1-10 ~图1-14 所示。 1.一位脚 两脚脚跟并拢,脚尖一字打开。 2.二位脚 在一位脚的基础上,左脚不动,右脚向旁擦出,两脚跟距离约一脚的距离。 图1-10  一位脚图1-11  二位脚 3.三位脚 在一位脚的基础上,左脚不动,右脚向里收回,脚跟与左脚脚心对齐,两脚贴住。 4.四位脚 在一位脚的基础上,左脚不动,右脚向前擦出,脚跟与左脚脚尖对齐,两脚脚跟相距约一脚的距离。 图1-12  三位脚图1-13  四位脚 5.五位脚 在一位脚的基础上,左脚不动,右脚向前擦出,脚跟与左脚脚尖对齐,两脚贴住。 图1-14  五位脚 三、芭蕾舞组合 (一)手位组合 手位组合练习曲谱如下。 飞吧!鸽子 (歌谱来自http://www.zhaogepu.com/jianpu/92665.html) 预备: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大八字步站立。[ 一]1—8 拍:双手慢慢到一位,脚下大八字步。[ 二]1—8 拍:双手慢慢抬起到二位,脚下大八字步。[ 三]1—8 拍:双手慢慢抬起到三位,脚下大八字步。[ 四]1—8 拍:左手不动,右手慢慢下来到二位,脚下大八字步。[ 五]1—8 拍:左手不动,右手慢慢打开到七位,脚下大八字步。[ 六]1—8 拍:右手不动,左手慢慢下来到二位,脚下大八字步。[ 七]1—8 拍:右手不动,左手慢慢打开到七位,脚下大八字步。[ 八]1—8 拍:双手慢慢下来到一位,脚下大八字步。注意:[ 一] 指第1 个8 拍,以此类推。 (二)手位、脚位组合 手位、脚位组合练习曲谱如下。 16 望 星 空 预备:双手一位,脚下左脚在前五位,身体面向二方向(右前方)。 [ 一]1—8 拍:前4 拍,双手慢慢抬起来到二位。同时左脚慢慢向前擦出,绷脚点地。后4 拍,原地不动。 [ 二]1—8 拍:前4 拍,双手慢慢拉开到五位(左手于体侧,右手于头上)。同时脚下不动,重心移到左脚,右脚绷脚点地。后4 拍,原地不动。 [ 三]1—8 拍:前4 拍,左手不动,右手慢慢落下到体前,成六位手。脚下不动。后4 拍,原地不动。 [ 四]1—8 拍:前4 拍,左手不动,右手向外平拉打开到体侧,成七位手。脚下不动。后4 拍,原地不动。 [ 五]1—8 拍:第1—4 拍,双手经身体两侧下来,再经过一位、二位到三位停住。同时身体转到四方向,左脚支撑,右脚绷脚点地。第5—6 拍,双手从上向两边打开到七位,同时右脚向旁迈一步,左脚跟上并步。第7—8 拍,双手经身体两侧下来,再经过一位、二位到三位停住。同时身体转到四方向,脚下右脚在前五位。 [ 六]1—8 拍:第1—4 拍,右手经体侧下来回到一位;第5—8 拍,左手经体侧下来回到一位。脚下不动。 知识链接 你知道第一个在脚尖上起舞的芭蕾明星是谁吗? 芭蕾舞在最初时期,如同西方的戏剧,都是由男演员反串演出,禁止女性参与的。1820 年前后,舞蹈家们开始踮起脚尖来舞蹈,从此芭蕾舞成为女性的天下。 玛丽·塔里奥尼(1804—1884),意大利的芭蕾明星,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脚尖上起舞的芭蕾大师,是举世闻名的芭蕾皇后。玛丽·塔里奥尼在1832 年演出的《仙女》中,穿着白色的长纱裙,第一次于脚尖上起舞,从此芭蕾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仙女》的诞生创造了芭蕾舞剧上的多个“首次”纪录。芭蕾舞剧从古希腊的神话人物转化成描绘仙女、亡魂、女妖等超自然精灵形象。立足尖是为了表现仙女轻盈、飘浮的感觉。从此,“立足尖”成为芭蕾女演员特有的表演形式。 本章小结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最终从俄国走向世界,不断发展。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芭蕾舞才形成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足尖技巧,发展了各种腾空跳跃和旋转技巧,产生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并先后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等学派。 古典芭蕾的风格特征非常鲜明,运动模式十分固定,讲究“开、绷、直、立”,以“高雅、轻盈、舒展、飘逸”为审美规范。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古典芭蕾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和结构方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群舞等表现形式。特别是作为塑造主要人物,同时衡量作品的优劣,检验芭蕾舞演员全面素质的双人舞,其程式化更为突出。 讨论题 1.说一说你对于芭蕾舞起源的理解。 2.芭蕾舞的五个历史时期有哪些? 3.除了玛丽·塔里奥尼,还有哪些中外芭蕾舞明星? 4.应今后幼儿园的实际舞蹈教学需要,请说说芭蕾舞的手位共有多少个,分别说说其规格。 5.应今后幼儿园的实际舞蹈教学需要,请说说芭蕾舞的脚位共有多少个,分别说说其规格。 实训课堂 1.请同学们结组,互相提问芭蕾舞的七个手位和五个脚位,要求快速准确地回答并进行演示。 2.学会芭蕾舞手位组合并进行表演。 3.学会芭蕾舞手位、脚位组合并进行表演。 4.请你根据所学内容或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创编一段与芭蕾舞手位相关的组合。 5.请你根据所学内容或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创编一段与芭蕾舞脚位相关的组合。 18 古典舞是一种有着独特风格特征,且具有历史意义和典范意义的表演性舞蹈。古典舞具有相对稳定的审美原则和程式化特点。世界上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具有非常优美的身韵及技巧动作,运用“心、意、气”来贯穿动作及舞蹈始终。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古典舞、古典舞的特点等,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和手位、脚位,学会古典舞蹈手位变换及连接动作,最终能够完整地跳出古典舞蹈组合。 (1)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础知识。 (2)了解中国古典舞的特点。 (3)掌握中国古典舞的手型、脚型及手位、脚位。 (4)学会中国古典舞的组合。 知识篇 一、中国古典舞的定义 中国古典舞创立于20 世纪50 年代,是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由于舞蹈动作及素材中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故又被称为“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的起源是建立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后经历代舞蹈家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流传下来。 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它既体现着中国古代舞蹈的风格意味,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繁衍更新。 二、中国古典舞的特点 身韵、身法和技巧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表现内容。其中,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身法则是指舞姿和动作,技巧就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性较强的舞蹈动作。中国古典舞在表演上非常强调“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 中国古典舞的结构是以“形”“神”“劲”“律”来体现的。“形”是指人体形态,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神”是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心、意、气”等方面,强调气蕴、呼吸和意念的有机结合,“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来体现中国古典舞的意境。“劲”是指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 古典舞动作强调“顺”,通过“顺”来体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实践篇 一、中国古典舞的手型、脚型 (一)手型 1.兰花掌 兰花掌多用于女性动作。虎口收紧,拇指伸开,向中指指根部靠近。其余三个手指自然伸开,向上翘起,手型似一朵盛开的兰花, 如图2-1 所示。 2.虎口掌 虎口掌多用于男性动作。虎口张开,手指伸直,手掌外侧向外用力,掌心处自然形成一个窝,如图2-2 所示。 图2-1  兰花掌图2-2  虎口掌 图2-22  小踏步图2-23  大踏步 图2-24  弓箭步 三、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 (一)手位变换动作 1.顺风旗 左手山膀位,右手托掌位,双手手心向外, 如图2-25 所示。 2.山膀按掌 左手山膀位,右手按掌位, 如图2-26 所示。 图2-25  顺风旗图2-26  山膀按掌 3.托按掌 左手按掌位,右手托掌位, 如图2-27 所示。 4.斜托掌 左手山膀位,右手托掌位,双手手心向里, 如图2-28 所示。 图2-27  托按掌图2-28  斜托掌 (二)手位连接动作 1.撩掌 手腕带动手臂向上撩起,可向前、向后、向里、向外不同方向撩出,如图2-29 所示。 图2-29  撩掌 2.切掌 手心向里,手掌外沿从上向下切,切至胸前停住, 如图2-30 所示。 3.盖掌 手心向下,手掌从上向下盖,按掌于胸前停住, 如图2-31 所示。 图2-30  切掌图2-31  盖掌 4.分掌 手臂经体前撩起到头上方,然后翻手压腕,向旁边分开, 如图2-32 所示。 5.穿掌 双手于体前交叉,里边的手指尖带动手臂向上穿出,外边的手按掌向下,然后同时打开, 如图2-33 所示。 图2-32  分掌图2-33  穿掌 6.云手 左手于左肩前端平,右手山膀位。双手同时运动于体前平伸交叉然后打开,成左顺风旗位,如图2-34 ~图2-36 所示。 7.双晃手 双手同时从右边撩起,经头上方,然后手心向外划到左边,如图2-37 ~图2-39 所示。 图2-34  云手1 图2-35  云手2 图2-36  云手3 图2-37  双晃手1 图2-38  双晃手2 图2-39  双晃手3 四、学习中国古典舞组合 (一)手位组合 手位组合曲谱如下。 珊 瑚 颂 预备:双手叉腰,双脚小八字步站好。 [ 一]1—4 拍:左手叉腰,右手经右旁撩掌至体侧成单山膀位。双脚不动。 5—8 拍:右手不动,左手经左旁撩掌至体侧成双山膀位。双脚不动。 [ 二]1—4 拍:右手撩掌至头上方成单托掌位。双脚不动。 5—8 拍:左手撩掌至头上方成双托掌位,最后一拍双手收回成预备姿态。双脚不动。 [ 三]1—4 拍:右手经右旁撩掌至体侧成单山膀位,然后继续向前撩到胸前成按掌位。最后一拍,右手下来到身体右下方。双脚不动。 5—8 拍:第5 拍右手沿刚才路线迅速撩到胸前成按掌位,第8 拍右手收回。双脚不动。 [ 四]1—4 拍:左手经左旁撩掌至体侧成单山膀位,然后继续向前撩到胸前成按掌位。最后一拍,左手下来到身体左下方。双脚不动。 5—8 拍:第5 拍左手沿刚才路线迅速撩到胸前成按掌位。双脚不动。 [ 五]1—4 拍:右手慢慢下来收回到叉腰位。双脚不动。 [ 六]1—4 拍:左手叉腰,右手经右旁撩掌至体侧,再经单山膀位继续撩到头上方成托掌位。双脚不动。 5—8 拍:左手叉腰,右手于托掌位翻手切下来到按掌位。双脚不动。 [ 七]1—8 拍:左手叉腰,右手提腕慢慢下来到身体右下方成提襟位。双脚不动。 [ 八]1—4 拍:右手保持姿态不动,左手经左旁撩掌至体侧,再经单山膀位继续撩到头上方成托掌位。双脚不动。 5—8 拍:右手保持姿态不动,左手于托掌位翻手切下来到按掌位。双脚不动。 [ 九]1—8 拍:左手提襟位不动,右手提腕慢慢下来到身体右下方成提襟位。双脚不动。 [ 十]1—4 拍:双手慢慢提腕,然后收手叉腰。 (二)提沉组合 1.学习基本动作 (1)提沉提沉实质上是一种呼吸训练,提的时候吸气,沉的时候呼气。 (2)冲用胸部带动身体向前、斜前等方向探出去。 (3)靠用肩部带动身体向后、斜后等方向探出去。 2.学习提沉组合 提沉组合曲谱如下。 31 预备:面向1 方向,双手背后,脚下正步。 [ 一]1—4 拍:双手于身体两侧斜下方慢慢向上撩起到30°,第4 拍双手回到原位。脚下不动。 5—8 拍:第5—6 拍动作同第1—3 拍。第7 拍双手翻手,手心向上停住。脚下不动。 [ 二]1—4 拍:双手于身体两侧斜下方慢慢向上撩起到90°,第4 拍双手回到原位。脚下不动。 5—8 拍:第5—6 拍动作同第1—3 拍。第7 拍双手翻手,手心向上停住。脚下不动。 [ 三]1—4 拍:第1—2 拍双手从右前方撩起到头上方;同时左腿吸起。第3—4 拍双手向左后方落下,山膀按掌位停住,同时左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成大踏步位,身体向右前方冲出。 5—8 拍:第5—6 拍双手提起到头上方;同时双脚脚跟提起。第7—8 拍双手晃到右前方,山膀按掌位停住,同时重心后移到右腿,并弯曲,左腿虚步点地,身体向左后方靠出。 [ 四]1—4 拍:双手右手起于头上方做小五花;同时重心前移,右脚收回,正步站好。 5—8 拍:双手保持小五花动作停在左肩前;同时右脚后撤成右踏步,身体向右后方靠出。 [ 五]1—4 拍:双手于身体两侧斜下方慢慢向上撩起到30°,第4 拍双手回到原位。脚下不动。 5—8 拍:第5—6 拍动作同第1—3 拍。第7 拍双手翻手,手心向上停住。脚下不动。 [ 六]1—4 拍:双手于身体两侧斜下方慢慢向上撩起到90°,第4 拍双手回到原位。脚下不动。 5—8 拍:第5—6 拍动作同第1—3 拍。第7 拍双手翻手,手心向上停住。脚下不动。 [ 七]1—4 拍:第1—2 拍双手从左前方撩起到头上方;同时右腿吸起。第3—4 拍双手向右后方落下,山膀按掌位停住,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大踏步位,身体向左前方冲出。 5—8 拍:第5—6 拍双手提起到头上方;同时双脚脚跟提起。第7—8 拍双手晃到左前方,山膀按掌位停住,同时重心后移到左腿,并弯曲,右腿虚步点地,身体向右后方靠出。 [ 八]1—4 拍:双手左手起于头上方做小五花;同时重心前移,左脚收回,正步站好。 5—8 拍:双手保持小五花动作停在右肩前;同时左脚后撤成左踏步,身体向左后方靠出。 知识链接 你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的舞蹈家都有谁吗? 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舞蹈家,她们创造着不同时期的艺术辉煌。西施,春秋战国时期宫廷舞人。她曾是越王对吴王实施美人计的主角。她的代表作《响屐舞》,传说是西施脚穿木屐,踏在铺满木板的大缸上,边舞边发出清脆的响声,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赵飞燕,汉代著名的舞人。她以身材窈窕、舞姿轻盈而闻名,故起名“赵飞燕”。她的代表作《归风送远之曲》,传说是在汉宫的太液池中搭建的香榭上表演的,舞姿优美,轻盈如风。 杨贵妃,唐代著名舞蹈家。她不但会跳舞,还会演奏多种乐器。她的代表作《霓裳羽衣舞》曾被诗人白居易赞为“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本章小结 中国古典舞的称谓是近现代才形成并逐渐普遍使用的,并不完全是通常意义上的 “有着独特风格特征,且具有历史意义和典范意义的表演性舞蹈”。中国的古典舞体系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传统审美理念的指导下,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借鉴芭蕾舞的体系,从大量舞蹈文物中寻找古代舞姿舞韵,吸收武术、杂技、巫舞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色的风格。 中国古典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体系:具有高度程式化的动作方法、规范严谨的动作技巧、含蓄蕴藉的情感表现,以及对气韵流贯、神形兼备的讲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了许多建立在中国古典舞体系基础上的舞蹈作品,例如,《宝莲灯》《丝路花雨》《红楼梦》等舞剧,《春江花月夜》《飞天》《踏歌》等古典舞作品。 讨论题 1.说一说你对于中国古典舞特点的理解。 2.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中的舞蹈有哪些区别? 3.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艺术家你能说出几个?他们有什么代表作? 4.应今后幼儿园的实际舞蹈教学需要,请说说中国古典舞的手位共有多少个,分别说说其规格。 5.应今后幼儿园的实际舞蹈教学需要,请说说中国古典舞的脚位共有多少个,分别说说其规格。 33 实训课堂 1.请同学们结组,互相提问中国古典舞的手位和脚位,要求快速准确地回答并演示。 2.学会中国古典舞手位组合并进行表演。 3.学会中国古典舞提沉组合并进行表演。 4.请你根据所学内容或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创编一段与中国古典舞手位相关的组合。 5.请你根据所学内容或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创编一段与中国古典舞脚位相关的组合。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