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建筑艺术构成概述 1.1 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在设计领域,构成是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 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组合。 构成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学生 在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和观念传播与指导。 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在格罗皮乌 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口号下,努力寻求和探索新的造型方法与理念,对点、线、 面、体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大量的研究,在抽象的形、色、质的造型方法上花了很大的力 气,他们在教学当中的这种研究与创新为现代构成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通俗些说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如图案 设计、物体造型设计、工业产品造型及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等。现代设计体现了 人的审美观和时代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和使用材料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 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多个单元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 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维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 间。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维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 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 饰构图。 学生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能够掌握其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备较 强的构成表现能力。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会产生思维定式,不同颜色的搭配给人 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式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 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它的形成要 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统一等,重要的是 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基础学科。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 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 规律。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 区别:立体构成是三维深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 材料也影响和丰富构成的形式;立体构成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 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1.2 构成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构成是设计作品的核心,它将各元素、各节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起到统一、控制的 作用。创造性的作品或形式,甚至风格,均与构成密切相关。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学会用大自然所赋予的灵感来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 造型到纹饰,无论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无一不反映出人类对他们赖以生存的 空间的理解与表达。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设计,而今天的各种设计 更显示出设计师们超凡的智慧。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对人类社会各方面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许多在现代设 计史上具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其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大自然的启迪。 但是,在一个优秀的设计中,人们往往很难将眼前的事物与某一种自然界的生物形态 直接联系起来,这表明设计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设计引发的是一种功能 的满足,甚至是一种心灵的倾诉。在 20世纪初出现的现代派作品中,艺术家对于构成语 言的运用使纯艺术领域也出现了质的变化,艺术家对于形式的过度追求,表现出视觉审美 领域正在加剧的异化。 模块2平面构成概述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它的基本规律适用于所有构成设计,本书 着重阐述二次元构成,即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及其形式规律问题。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它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 就是将多个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 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造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 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 案。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即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像机器零件一样,按照 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塑造形象, 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 的图形,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 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 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 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 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 的,其他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需要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的可见的视觉元素统称为形象,基本形即最基 本的形象;骨格是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基本形有“正”有 “负”,构成中也可相互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 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 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 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在特性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 平面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工艺美术理论。它不拘泥于一定的固有格式,手法灵活, 千变万化,尤其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004 2.1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在平面构成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基本要素。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 构成要素是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这些基本要素为条件,加以组合构成, 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造型。 本节着重阐述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作用及其应用。 2.1.1 点的表现形式 1. 关于“点” (1)从造型设计来看,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几何学中的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 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是两线的相交处。 (2)点是形态构成中最小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基本的形态之一。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 才是可见的;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2. 点的性质和作用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形成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图 2-1-1(a)]。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 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图 2-1-1(b)]。 (3)将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排列,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图 2-1-1(c)]。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图 2-1-1(d)]。 (a)(b)(c)(d) .图 2-1-1 点在几何学中只表明位置,并不具备面积和方向。而在平面构成中,点作为造型要素 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远古时期的手工制品表面装饰纹样中,点就已被 大量应用。时至今日,当代的设计师依然运用点的变化和排列组合,再现点的令人惊叹的 艺术魅力。 3. 点的错觉 1)错觉概念 错觉就是感觉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现象。点的位置随着其色彩、明度和环境条件等变 化,会产生远近、大小等变化的错觉。 2)错觉的影响 (1)亮色的点有扩张感,暗色的点有收缩感[图 2-1-2(a)]。 (2)面积对点的影响(等大的点):在大点包围下感觉小,在小点包围下感觉大 [图 2-1-2(b)]。 (3)点距边线近的感觉大。周围空间小的点感觉大,周围空间大的点感觉小 [图 2-1-2(c)]。 (a)(b) (c) .图 2-1-2 4. 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与面的概念是相互对比而形成的。同样是一个圆,如果布满 整个画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幅构成中多处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 点最重要的功能是表明位置和进行聚集。在一个平面上,点是最容易吸引人的视线的 (图 2-1-3和图 2-1-4)。 .图 2-1-3 .图 2-1-4 点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一个较小的元素在一幅图中或者两个以上的非线元素同 时出现在一幅图中,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点。 点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不同的面积,但在平面设计理论中,点的位置关系比面 积关系更重要,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关心点的面积大小。 两个以上的点可以有不同的对应关系,如并列、上下重叠、大小不同等。不同的对应 关系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点通过排列可以形成点线,图 2-1-5所示的字母可以视为点。 .图 2-1-5 点线拥有线的优势,又有点的特征,是运用得较多的 设计方式。 3个以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可以形成面,我们 可以运用点面的特性来进行设计。点面具有面的优势和 特征,但同时也有点的美感,因此看起来有种特别的美 (图 2-1-6)。 我们要多用点之间的不同的组合关系,找出一些美丽 的排列方式(图 2-1-7和图 2-1-8)。 .图 2-1-6 .图 2-1-7 .图 2.1.2 线的表现形式 1. 关于“线” 线是具有位置、方向与长度的一种几何体,可以把它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与点强 2-1-8 调位置与聚集不同,线更强调方向与外形(图 2-1-9)。 .图 2-1-9 (1)线的空间形态比点的形态复杂得多。 几何学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它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 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2)造型含义: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 (3)点、线、面的关系:点移动成为线,线移动成为面,面移动成为立体。 就造型而言,由于不能处理眼睛看不到的形,所以我们把点当成有面积,线也被赋予 了粗细或宽度,但如果面积或宽度加得太多,自然会使点或线的意象随之减弱,逐渐带上 了面的倾向,故分辨点、线、面会因为周围的状况而有不同的结果。 2. 线的性质和种类 线有两种基本类型:直线和曲线。这两种线条又可以派生出许多种线条,而它们又各 自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不相交的线:平行线 直线相接的线:折线 线交叉的线:直交、斜叉 曲线开放的曲线:弧、旋涡线、抛物线、双曲线 封闭的曲线:圆、椭圆、心形 3. 线的感情性格 1)决定感情性格的因素 (1)长度:按点的移动量来决定。 (2)速度:点的移动速度、速度的大小决定线的流畅程度,表现出线的力量强弱,加 速、减速或速度的不规则变化,以及移动方向的变化,都会有各种性格的线条产生。 2)线的性格 (1)直线有粗细之分,有机械线与手工线之分,每一种线都给人不同的感觉。 直线:表示静,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单明了、直率、强壮平稳的性格感受,能表现 力的美。 粗直线:表现力强,钝重和粗笨。 细直线:表现锐利、神经质,表现力强,秀气。 锯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 无机线:用尺子画出的直线,具有机械感,表现冷淡而坚强。 手绘直线:有较浓的人情味。 垂直线: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强直等性格。 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疲劳等感觉。 斜线:具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前进的感觉。 总之,粗的、长的、实的直线有向前突出,给人一种较近的感觉,近大远小;细的、 短的、虚的直线有向后退缩,给人一种较远的感觉,近实远虚。 (2)曲线比直线富有动感,更富有感情色彩。从原始时代的纹饰中可以知道,曲线一 直是人们表现美感的一种方式。几何曲线具有秩序性,有一定规律可循。 几何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有较温暖的感情性格,会使人感到柔软、优雅,同 时又有一种速度感或动力、弹力的感觉,具有直线的简单明快和细线的柔软运动的双重 性格。 正圆形:具有对称和有序的美,但由于过于有序和对称,会有呆板的缺陷。 椭圆形:既有正圆形的规则性,又有长短轴对比的变化特点。 涡线形:具有较强的动感和方向性。 (3)自由曲线打破了几何曲线的规律性,因其自由度带来柔软和舒展的感觉,从而具 有更大的创造力。 自由曲线:富有自由、优雅的女性感,它的美主要表现在自然的伸展、圆润及弹性的 力度感,给人较强的对抗外力的感觉。 建筑艺术构成0104. 线的错觉 图2-1-10中的直线都有弯或者不平行的错觉。 .图 2-1-10 在设计中,应灵活利用错视原理,有时利用其加强对比关系,有时又必须注意避免错 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例如,我们可以用其来分割画面或增加形象的丰满度。 5. 线在设计中的作用 在广告、包装或者商标、标志等设计中,有些作品直接用线的构成来表现,也可体现 出形式美的法则,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面设计作品中,直线的适当运用有标准、现代、稳定的感觉,我们常常会运用直线 来对不够标准化的设计进行纠正。适当的直线还可以分割平面。 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的感觉。 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象到头发、羽絮、流水等,有强烈的心理暗 示作用,而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序以及自由。 线的交叉组合有稳定感,线组合构成若隐若现的面,同时它的秩序感使人只想去遵循。 这又是一种线构成的空间,比平行排列的线稳定、封闭(图2-1-11)。 点向不同方向运动会产生发散的线(图2-1-12)。空间中线构成的肌理和光影给人的 感觉是有秩序的、严谨的。 0104. 线的错觉 图2-1-10中的直线都有弯或者不平行的错觉。 .图 2-1-10 在设计中,应灵活利用错视原理,有时利用其加强对比关系,有时又必须注意避免错 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例如,我们可以用其来分割画面或增加形象的丰满度。 5. 线在设计中的作用 在广告、包装或者商标、标志等设计中,有些作品直接用线的构成来表现,也可体现 出形式美的法则,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面设计作品中,直线的适当运用有标准、现代、稳定的感觉,我们常常会运用直线 来对不够标准化的设计进行纠正。适当的直线还可以分割平面。 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的感觉。 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象到头发、羽絮、流水等,有强烈的心理暗 示作用,而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序以及自由。 线的交叉组合有稳定感,线组合构成若隐若现的面,同时它的秩序感使人只想去遵循。 这又是一种线构成的空间,比平行排列的线稳定、封闭(图2-1-11)。 点向不同方向运动会产生发散的线(图2-1-12)。空间中线构成的肌理和光影给人的 感觉是有秩序的、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