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幼儿英语教育 第一章课件 第一章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现状 第一节幼儿英语教育的概念 (1) 了解双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概念。 (2) 了解幼儿英语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 (1) 能区分双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与外语教育。 (2) 能分辨幼儿英语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 儿童英语教学法课上,同学们正在讨论: 幼儿英语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幼儿英语教学有什么不同? 同学A说: “我认为没什么大的区别,不都是教孩子学英语吗?”很多同学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同学B摇了摇头,说: “我觉得不对,教育的概念应该大于教学。也就是说,英语教育应该包含英语教学。”同学B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同学的支持。 谈到幼儿英语教育,首先要厘清以下概念: 一是双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与外语教育; 二是幼儿英语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 一、 双语教育、第二语言教育与外语教育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Carlos J教授在他的Bilingual and ESL Classrooms一书里,这样定义双语教育: “Any discussion about bilingual education should begin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bilingual education is neither a single uniform programme nor a consistent ‘methodology’ for teaching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Rather,it is an approach that encompasses a variety of distinct goals”在Carlos看来,双语教育绝不仅仅意味着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种教学方法,它更多的是一种渠道,是为了实现某些具体目标的渠道。他认为,双语教育的某些教育内容应该能够同时提升两种语言的应用能力,而还有些项目的教育内容应该达到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其第一语言能力的目标,因为第一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运用能力的转换。桂诗春先生在他的《我的双语教育》一文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外语学习要借助深厚的母语功底,好的双语教育离不开语言环境。 综上所述,双语教育的特点主要应有以下3点。 (1) 继续发展学习者的第一语言。 (2) 帮助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 (3) 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领域学习的指导。 第二语言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维度来理解。狭义的第二语言是指在本国与母语同等重要的其他国内语种。例如,对于我国的一些民族来说,他们的母语是本族语,第二语言则是汉语。广义的第二语言可以指在本国与母语同等重要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既可以是本国内的某种语言,也可以是某种外国语言。例如,在新加坡,当地人的母语是其本民族语言,如马来语、汉语或泰米尔语,而其第二语言则是英语。第二语言教育的突出特点如下: ①具备使用第二语言的环境; ②学习者通常可以通过耳濡目染,身居其间而逐渐获得熟练运用此种语言的能力。 外语教育既不像第二语言教育那样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者拥有能够自然习得目标语的条件,也不像双语教育那样能够以两种语言为媒介,通过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促进与发展母语及目标语。对它的学习缺乏环境的支持与影响,需要人为地创设很多机会去实践与运用。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通常指的是通过各级学校教育所实施的某种外语课程的教育教学,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并获得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Stem 在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讲到了外语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外语教育使得学习者与外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成为现实,使得他们能够阅读外文原著,方便了他们了解与参与目标语人群的生活。外语教育在我国存在与践行的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以上概念的辨析,得出了幼儿英语教育的定义: 幼儿英语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展开的,以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外语教育活动。 在这个概念中,明确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开展的对象,确定了幼儿英语教育必须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展开,同时还强调了幼儿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对幼儿英语学习活动的启蒙,是为了帮助他们获得对今后英语学习的感性认识,建立与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摸索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 幼儿英语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 幼儿英语教学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正规性英语教学活动。由于语言输入的量有限,时间与空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其教学目的以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因此很多时候,课堂活动结束了,英语教学工作也随之而结束。但是,英语教育则不然,它不但包括课堂英语教学活动,同时涵盖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甚至还应包括幼儿不在园所时的教育空间,它是英语教学的上位概念,其理想状态是以全日制渗透性活动的形式为幼儿创设外语语言环境,从而让幼儿在自然的、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运用并获得语言技能。 要做好幼儿英语教育,幼儿园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环境创设,从而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学习英语的质量。同时,家长也要尽量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包括提供必要的学习设备、布置家庭环境和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父母来说,指导孩子的英语学习相对容易一些; 反之,家长可能会力不从心。此时,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资源,如光盘、磁带、电视节目、儿童学习计算机等,或者经常陪孩子看看幼儿英语节目、听听英语儿歌或故事以及点读学习等。总之,为了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英语水平,家长应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孩子学习英语的因素。 【拓展阅读】 双语教育的几种模式 双语教育如今也甚时髦,但是它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晰,有几种不同的模式。①在一些双语社区(例如,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既使用法语,也使用英语,而且各自有其使用的社区,包括教会和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法语使用者学习英语,而英语使用者也学习法语; ②在一些前殖民地地区(如独立前的印度),当地人使用当地的语言,而官方的语言却是另一种语言(如英语),故在学校里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让学生提高其英语素质,将来可以进入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和公司工作; ③在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使用两种语言(如英语和西班牙语)作为授课语言。这在美国本是行之有素的,但是1998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通过一条法例,叫作“227 建议”,在普通教育中只使用英语来教学,这挑起了一场“只用英语”和“双语教育”的论战。语言学家,如SKrashen主张双语教育可以从母语(西班牙语)入手,“逐步退出”到英语; ④在学校里使用非母语(如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其理念是掌握一门学科的同时,又学到一种外语,一箭双雕。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某些教会学校就是使用这种模式。在某个意义上说,这是普通教育制度以外的“另类”教育,不可能成为普通教育的普遍模式。在大学里,也有人主张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某一门课。这也是高等教育制度中的“另类”教育,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是第四种模式。例如,有的大学试图用英语来讲授一些专业课程; 也有些地方想从中小学开始就用英语来上一些科学文化科目,但是实际做法很不一样。有些民办中小学则在炒作,自称“全英制”“全封闭式”等,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可能很不一样,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但起码说明一点,从社会心理上看,双语教育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事,特别是它在中国香港地区已行之有素。就像一些饭店专门标榜“港厨主持”一样,有些学校也在明里暗里模仿中国香港地区的教育模式。 节选自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 【思考题】 (1) 简述幼儿英语教育和幼儿英语教学的区别。 (2) 要做好幼儿英语教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现状概述 (1) 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2) 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 (1) 能总结出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2) 能对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是几岁开始学习英语的?你认为你的英语启蒙教育成功吗?你所在的学校英语教育开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一、 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1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幼儿英语教育以外国人办学为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受教者极为有限,主要是特权阶层的孩子。 220世纪20年代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幼儿英语教育情况比较混乱,办学者当中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既有官方的参与,也有平民的影子,我国国民办学的兴起使得教会的主导地位有所退让,英语教育逐渐走向民族化。 3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空乏期,多年战乱导致幼儿英语教育的整体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与苏联关系密切,使得俄语一度成为我国外语学习的主要语种,英语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4改革开放至今 这一时期,教育论坛百家争鸣、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师队伍初具规模、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这些因素都促使幼儿英语教育逐渐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二、 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发展现状 经历了风风雨雨上百年发展历程的幼儿英语教育,在今天这个国际化的社会里,在国家重视幼儿教育,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背景下,更凸显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各种幼儿英语培训班层出不穷,许多幼儿园都争先恐后地向“双语”靠拢,以满足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成为受教者,对幼儿英语教育的讨论与研究也逐渐多元化。当前的幼儿英语教育就好像一块“香饽饽”,然而,这热闹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对待。 1教育目标不统一 由于当前幼儿英语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标,因此各园所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较随意,有的园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为幼儿设定学会多少单词、多少句型的学习目标,而忽视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目标较为片面; 有的园所对幼儿学习英语的要求过高,要求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往往会给幼儿学习英语带来极大的压力,不利于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的园所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导致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目标是行动的导向,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不一致势必会引起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模式的盲目、混乱。 2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由于当前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园所说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实际上,在这些内容当中,由于有些是幼儿阶段不必了解的,有些是幼儿阶段了解不了的,因此这些教育内容一旦实施,所造成的恶果可能是降低幼儿接触英语的兴趣,打击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对幼儿未来的英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3教学模式的实施不符合幼儿学习英语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国目前存在的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有3种: 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全英教学模式和浸入式(immersion)教学模式。这3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如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它能够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的前提帮助所有幼儿较为容易地接受所教授的内容; 全英教学模式则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纯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它注意到了英语作为一种有声语言必须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效果听说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低下的缺点; 而浸入式教学模式则尝试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整合,它不但重视培养幼儿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帮助幼儿获得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 再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从1岁半开始至6岁,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其语言发展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3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尤其重要,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要尽量为幼儿设置听辨语音,模仿正确发音的活动与游戏,从而让幼儿充满兴趣地熟悉、认知、获得正确的发音技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某些幼儿英语教师成人化的授课模式降低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不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授课重点,且对幼儿学习英语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今后幼儿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兴趣。 4专业幼儿英语教师的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 一名专业的幼儿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是英语教育专家,还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保证幼儿英语教育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但是,目前幼儿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要么只掌握了一定的英语教学技能,这样在应对幼儿英语教学内容时,虽然显得游刃有余,但往往容易忽略幼儿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要么根本不具备合格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发音不准、口语表达不地道等,而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甚至成为幼儿未来学习英语的障碍。 5英语教育环境创设的局限不利于幼儿有效地学习语言 英语教育环境包括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亲切自然的物质环境、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丰富新奇的文化环境中,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尝试英语、运用英语。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在与谈话对象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外语达到交流目的的能力。这样的语言学习是没有压力的,是轻松自然的,是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特点的,是值得提倡的。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指出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此可见,语言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目前的幼儿英语教育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多停留在表面,而相对于张贴双语标志、悬挂英文条幅、软环境的创设较为薄弱,教学模式、教师素质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幼儿英语教育环境创设的质量; ②家庭英语环境创设的可行性小,英语在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里就只是外语的概念,而没有使用英语的实际需求,家庭成员不会讲英语,或者英语水平极为有限,这些都限制了英语教育环境的创设; ③跨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力度不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必须发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而文化无处不在,如何能让幼儿一入园就身处异国,目光所及之处皆为异国情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这都是应该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幼儿英语教育的规模发展迅速,但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误区,重视教育目标的统一、教育内容的规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育环境的创设是解决问题、保证幼儿英语教育质量稳定前进的重要条件。 【拓展阅读】 浸入式学科英语的发展历史 1浸入式在加拿大 语言问题过去一直是加拿大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语言上的障碍而产生的法裔和英裔加拿大人及社团间的隔阂,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直至加拿大议会通过了“官方语言法”,规定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这一问题才得到积极的解决。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引起了单语加拿大人的就业危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魁北克省的英裔加拿大人已经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就业和生存要求高水平的法语(法语既是该省大多数人口的母语,也是该省的官方语言)。但课时很少,而且主要是教授语法和进行记诵训练,使他们不具备用法语进行交流和工作的能力,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所以,能否流利地掌握第二语言已直接关系到加拿大人的生存与发展。1965年9月,加拿大的圣·兰伯特的法语浸入式实验开始进行“浸入式”教育,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并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 当魁北克省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实验在媒体和学术刊物上介绍后,法语浸入式就开始向全国传播。1977年,加拿大成立了“加拿大家长推动法语学习协会”(Canadian Parents for French,CPF)。协会共由来自全加拿大的12万多名家长组成,并在全国设有150多个分会,其为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圣·兰伯特学校的早期全浸入式法语教学作为最典型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根据加拿大1996年的统计(Statistics Canada,Census of Canada,1996),17%的加拿大人,即480 万加拿大人能讲英语和法语,比1951年提高了12%。绝大多数的双语者集中在安大略、魁北克、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以及新布鲁斯威克等省。但近些年来,各省的双语人数都在增长。加拿大的双语少年(15~19岁)占少年总数的244%以上,且在有的省份已高达40%以上。现在加拿大每年都有大约30多万在校生接受第二语言浸入式教育。Culmins(1991)估计,对加拿大浸入式教育进行的专门研究已达上千项,几乎每一个新的浸入式项目都有自己的研究。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近20年来在加拿大不仅以其多种形式广泛推广,而且还应用到多个语种。例如,英语、日语、汉语、印尼语和俄语等语种的第二语言教学中。 各类浸入式实验的成功推动了加拿大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和评估的结果一致表明: 通过浸入式教学,学科课程的学生成绩都明显高于其他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成绩。浸入式儿童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对他文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有利于加强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之间的交往、相互理解与尊重。浸入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断力都明显优于单语儿童。 0 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幼儿园和中小学之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也向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传播。渥太华大学所有的专业课程都为学生提供法语和英语的浸入式教学,并要求已通过第二语言水平测试的学生每学期修习1~2门浸入式教学的专业课程,同时在心理学公共课上进行了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的尝试。法语浸入式教学的创举,不但在加拿大中小学引起了一场以法语为第二语言教育的巨大变革,而且对整个加拿大教育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冲击和影响。 2浸入式在全世界 芬兰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育受益于加拿大在这个领域的开拓性成果,现在已有4000名学生正在浸入式教学中学习第二语言。匈牙利正在进行英语浸入式实验,澳大利亚也在进行法语、日语、汉语以及印尼语的浸入式教学。美国近年来开始对朝鲜语、俄语和日语进行浸入式教学。根据1997年“应用语言学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的调查,美国31个州的243所学校在对9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全浸入、半浸入以及双向浸入式的教学。此外,荷兰、新加坡、南非等国也都进行了不同类型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的尝试。由于近几十年加拿大对第二语言浸入式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使这个国家走在了世界双语教育研究的前列,同时浸入式教学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第二语言教学成功的典范。 3浸入式在中国 虽然,我国已有100多年的正规英语教育的历史,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且大学英语教学与考试也在不断改革。但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费事较多、收效较低”的普遍问题,突出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值得深思的是,在儿童英语教学上,一直没有摸索出一条既能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又能使儿童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的途径。 新的形势向我国教育界提出一个挑战: 怎样满足全民对英语的需求?如何从儿童抓起,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双语人才?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1997年6月,值“中加教育合作项目双语研究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之际,我们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学者共同切磋、反复商议,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课题组”,制订了实验方案,并于1997年9月在西安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