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主要研究和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当一个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发生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问题,传了多少热,做了多少功; 第二方面是在指定条件下一个变化过程自动进行的方向问题。例如在一个容器内有一定量的N2、H2、NH3,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是N2和H2反应合成NH3,还是NH3分解为N2和H2?如果是前者,反应到什么时候为止,达到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解决这两大方面的问题要利用热力学的三大经验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主要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1.1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些热力学常用的名词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准确领会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1.1.1一些基本概念 (1) 体系与环境: 在进行观测或实验研究时我们把观测或实验研究的对象(包括一定的物质和空间)与周围区分开来,这被区分出来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而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周围称为“环境”。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是否有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我们把体系分为三类。 孤立体系(隔离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可能有能量交换。 敞开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 例如,研究水的蒸发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a)中水从环境吸热,一部分蒸发变为水蒸气弥散在大气中,若把“杯中的水”作为研究对象,视为体系,周围大气就是环境。此时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这种体系就是敞开体系。图11(b)中若把弥散在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杯中的水一起视为研究对象,作为体系,则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这种体系即为封闭体系。但是,如果把水放置在一个绝热容器内让其蒸发,如图11(c)所示,“容器内的水和水蒸气”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这种体系就是孤立体系。绝对的孤立体系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不可能完全避免。 图11水的蒸发过程 可见,体系与环境的划分是相对的,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人为划定的。 (2) 状态与性质: 一个热力学体系在一定条件下的温度T、压力p、体积V、热力学能U……有完全确定的值,称体系“处于一定状态”。因此,状态是体系所有宏观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而T,p,V,U…称为体系的热力学性质。体系处于一定状态时,体系的这些热力学性质有完全确定的值; 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这些热力学性质也随之改变,但其改变值只决定于始态和终态,与变化的具体途径无关。这些性质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称为状态函数,在数学上状态函数的微小改变称为全微分,用符号d表示。 (3) 过程与平衡: 热力学状态指热力学平衡态,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体系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当体系发生变化从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到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时称体系发生了一个过程,我们把今后遇到的过程分为三类。 简单物理变化过程: 体系在发生变化时只是体系的状态参数T,p,V发生变化,没有相态变化和化学反应发生,如等温过程,定压过程…… 相变化过程: 体系相态发生变化,如蒸发过程、熔化过程、晶相变化的过程等。 化学变化过程: 发生了化学反应。 不同变化过程热力学关系式是很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分清楚这几类不同的变化过程。 (4) 热和功: 热和功是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两种形式。 热: 由于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或热,符号为Q,并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Q为正,体系放热给环境Q为负。在微小变化过程传递的热量用符号δQ表示。热既然是“传递的能量”,那么当体系处于一定状态时,没有发生变化就没有热量传递,因此说体系含有多少热量是不恰当的,因而热不是状态的函数,在微小变化过程传递的热量用δ表示,而不用d表示。 上面这样定义由于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热量又称为“显热”。还有一种热量传递是体系与环境温度相同时传递的热量,如蒸发热、熔化热、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完全可以在体系和环境温度相等时传递热量,相对于“显热”可将这种热统称为“潜热”。 功: 除了热传递以外其他形式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符号为W。规定环境对体系做功W为正,体系对环境做功W为负。在微小变化过程中做的功用符号δW表示。显然功W也不是状态的函数。 像以上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今后还会遇到不少,我们将会陆续进行介绍。 1.1.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或包含热现象的能量守恒定律。由于历史的原因,通常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所谓“第一类永动机”就是外界环境不供给能量而能连续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这种机器违背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因而不可能制造成功。 对于一个相对静止,并且忽略外力场影响的体系,体系的能量只有体系内部各种运动形式的能量(体系内分子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其总和称为热力学能,又称为内能,用符号U表示。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不是十分彻底,对分子内部运动规律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还不知道体系热力学能的绝对值的大小,但是,体系处于一定状态时,热力学能总有一个确定值,因此热力学能函数U是一个状态函数。 若体系从一个状态A变化到另一个状态B,在变化过程中从环境吸收了Q的热量,对环境做了W的功,则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为 ΔU=U2-U1=Q+W(11)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在一个微小变化过程中上式可以写成 dU=δQ+δW 这里的功可以分为由于体系体积变化所做的体积功We(或膨胀功)和非体积功Wf,如电功、表面功等等,即 δW=δWe+δWf 在封闭体系内,体系内物质的量是确定的,体系内任何一个热力学性质可以用任意两个独立变量来描述。通常将热力学能函数U表示成温度T、体积V的函数: U=f(T,V)dU=UTVdT+UVTdV 1.1.3体积功及可逆过程的概念 体积功(又称膨胀功)是体系体积膨胀反抗外压p外所做的功,本质上是机械功。如图12所示,设有一容器,内有气体,其压力为p, 图12体积功示意图 容器内有一活塞横截面积为A,外面压力为p外,当气体压力p大于外压p外时,气体会反抗外压膨胀,若活塞移动了dl的距离,按机械功的定义,气体膨胀所做的功为 δWe=-fdl=-p外Adl=-p外dV 如果活塞从位置1最后移动到位置2,气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应是各个微小变化过程所做的功之和,即 We=-∑p外dV(12) 如果活塞移动过程是连续的变化,上式求和可用积分代替: We=-∫V2V1p外dV(13) 下面讨论一些简单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1) 定容过程: ΔV=0,We=0 (2) 定外压过程: p外=常数 We=-∑p外dV=-p外(V2-V1) 例如水蒸发为蒸气的过程,体系反抗恒定外压膨胀,如果忽略液体水的体积,同时视水蒸气为理想气体: We=-p外(V2-V1)=-pV2=-nRT (3) 自由膨胀过程: 当气体膨胀时反抗的外压为零,p外=0,则 We=-∫V2V1p外dV=0 如向真空膨胀时不做功。 图13气体等温可逆 膨胀 (4) 外压比体系压力相差一个无限小的过程: p外=p±dp, 如图13所示,用一堆沙子代替外压,当p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