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1 素描 第 章 素描是使用简单的工具,以线条和色块明暗色调的变化为主要描绘方式的单色绘画。它是利用点、线、面对表现对象进行准确、概括及朴素的描述,被视为一切造型艺术的 基础。 素描开始时仅为画家作画的构思草图,但表现手法非常写实,所用的线条流畅、奔放,表现的形象生动准确,如图1-1~图1-4所示。后来由于其表现风格逐渐精致细密,渐渐和其他画种一样,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和独立的美术作品形式。图1-5为用铅笔表现的风景素描画。 .图1-1 西斯庭圣母像素描 ([意]拉斐尔) .图1-2 人像素描 ([法]安格尔) .图1-3 北斯托克的树 ([英]爱德华·李尔) .图1-4 远眺雷根斯堡天主教堂 ([英]缪尔黑德·伯恩) .图1-5 风景素描 1.1.1.素描工具 素描常用的工具有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棒、橡皮、画板和画夹、素描纸等。其中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度以“H”表示,如:1H、2H、3H、4H 等,数字越大,硬度越强,色度越淡;黑度以“B”表示,如:1B、2B、3B、4B、5B、6B、8B 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 (1)初学绘画者可从HB或1B~4B中选择一种型号的铅笔。用铅笔尖端画出来的线条明了且坚实;用铅笔侧锋画出的笔触及线条比较模糊且柔弱。 (2)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于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3)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4)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不用固定液。 (5)一般常用的橡皮有硬成型橡皮和可塑性橡皮。硬成型橡皮用于构图、起形,既可修改画面又可用于表现物体。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靠吸收铅笔的粉末来修改画面,表现力强,越软越好用,可以擦出白线条或提高光,用起来非常方便。 (6)画板或画夹。建议初学者使用四开纸大小的画板。 (7)素描纸要选用纸质坚实、平整、耐磨、纹理细腻、不毛不皱、易于修改的专用素描纸,太薄、太滑的纸不宜作画。 1.1.2.素描的表现方法 1.素描的握笔方法 素描的执笔方法和书写的握笔姿势是有区别的,通常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小指作为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画出线条,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铺大色调时,要用整个手臂的力量来回摆动,只有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像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 .图1-6 握笔姿势 .图1-7 握笔画线姿势 2.素描的排线方法 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变化。在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排线要注意以下要点。 (1)平行排列,可从顺手方向画线排线,如图1-8所示。 (2)标准的线条,两头轻、中间重,如图1-9所示。 .图1-8 平行排线 .图1-9 标准线条 (3)重叠平行排列。排线要有顺序,重叠平行排线,在排完一遍线后,再重叠两遍、三遍线条,这时线条几乎看不见,成为一个完整的色块,如图1-10所示。 (4)交错线条排列。在排完第一遍线后,改变排线方向,排列第二遍线条。涂色调时,第二遍线与第一遍线方向以菱形为好,这样线条不乱,如图1-11所示。 .图1-10 重叠平行排线 .图1-11 交错排线 (5)深浅、疏密排线。学会控制用力大小和排线节奏。从深到浅排线,或者从浅到深排线,如图1-12所示。从密到疏排线,或者从疏到密排线,如图1-13所示。 .图1-12 深浅变化排线 .图1-13 疏密变化排线 初学者要充分做好各种线条的练习,绘制平行、重叠、交错的线条,还要做线条由深到浅的渐变练习。 1.1.3.光影素描 1.光影素描基础知识 光影素描也称全因素素描。光影素描可以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不同的质感和物体的空间距离感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写实效果较强。 物体在一定角度的光照下,会产生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明暗系统。明暗是构成完整的视觉表现的基础,它与线条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表现力。物体的明暗层次可概括为三大面、五大调子,它们以一定的色阶关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2.三大面 三大面是指具有一定形体结构、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大体明暗区域划分。物体受光后一般可分为三个大的明暗区域 :亮面、暗面、灰面。受光线照射较充分的一面称为亮面,背光的一面称为暗面,介于亮面与暗面之间的部分称为灰面,如图1-14所示,通常也将其称为黑、白、灰。 .图1-14.三大面 3.五大调子 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子和暗面的暗调子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交界的地方,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常说的“五大调子”,即 :高光、亮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如图1-15所示。 .图1-15 五大调子 1.1.4.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根据形体的形状结构,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透视变化。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不受光线的直接影响,以简练、概括的线条为基本语言,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和质感,着重研究对象造型、空间及内部结构的一种画法,如图1-16~图1-19所示。 .图1-16 几何体结构素描 .图1-17 石膏像结构素描 .图1-18 静物结构素描 .图1-19 几何体与静物组合结构素描 1.2.1.正方体素描步骤 正方体的面因其所放的角度与作画者的位置不同而不同。选择角度时最好能看见三个面,一般略微俯视为好。先确定正方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不宜安排在画面的正中。用直线判断正方体所处的角度方向。 1. 构图、起形 观察正方体的整体造型及比例关系,注意轮廓线的走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用长直线在画纸上概括表现物体的形体,如图1-20所示。 .图1-20 构图、起形 2. 铺大色调 调整正方体透视、比例关系的准确性,将透视、比例画准确。用排线大体分出黑、白、灰三个明暗层次及阴影与背景。 注意:铺大色调一是强调画面的整体性、概括性,不要深入、不要画局部、不要过细;二是强调画出明暗色调的相对关系,要留有余地,切不可一次画到位,如图1-21所示。 .图1-21 铺大色调 3. 深入刻画 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塑造形体明暗关系。加强体积感,从明暗交界线处刻画,明确暗部的反光变化及立方体与阴影背景的关系,使画面色调层次逐渐清晰,加强主体与背景的前后关系,如图1-22所示。 注意:对主体的体积感、质感、结构的关键性细节要精心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