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编 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名师精讲 考纲要求第一节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注: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 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 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 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 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 展了的能力层级。 第一编 现代文阅读 3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 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 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 B、 C、 D、 E、 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 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历年真题总结归纳第二节 历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统计与归纳 年份及试卷 类型 主要内容 文本出处 命题设错 选项要求 2021全国甲卷 社科类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对象、有无 选错|选错|选错 2021全国乙卷 社科类 数字人文 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 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对象、因果、 有无、范围 选错|选错|选对 2020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孝” 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 的意义》 有无、因果、 绝对化 选对|选错|选错 2020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 史物质性”》 有无、因果 选对|选错|选错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社科类 《古文观止》 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有无、绝对化 选对|选错|选错 2019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为谁立言 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绝对化、因果、 有无 选对|选错|选错 2019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杜甫及其诗词 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 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绝对化、有无、 因果 选错|选错|选对 2019全国新课标Ⅲ卷 社科类 传统表演艺术的保 护与传承 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 护与传承》 有无、范围、 绝对化 选错|选错|选对 2018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新子学 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绝对化、有无 选错|选错|选对 2018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被遗忘权 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 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 边界》 因果、有无、 对象、范围 选对|选错|选错 2018全国新课标Ⅲ卷 社科类 城市文明弹性 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 与命运共同体》 对象、因果、 有无 选对|选错|选错 2017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气候正义 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 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 正义为视角》 有无、范围、 绝对化 选对|选错|选错 2017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明代青花瓷的发展 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有无、因果、 对象、绝对化 选对|选错|选错 2017全国新课标Ⅲ卷 社科类 要留住、呵护并活 化乡村记忆 陆邵明《留住乡愁》 绝对化、对象、 有无 选对|选错|选错 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 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 文研究》 范围、范围、 有无 选错|选错|选错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4 年份及试卷 类型 主要内容 文本出处 命题设错 选项要求 2016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小说与故事 格非《塞壬的歌声》 有无、有无、 有无 选错|选错|选错 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 社科类 文学与历史 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 中的历史》 对象、绝对化、 因果 选错|选错|选错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 影响 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时间、有无、 绝对化 选错|选错|选错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艺术的接受美学 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有无、因果、 有无 选错|选错|选错 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悲剧的审美价值 王晓旭《美的奥秘》 范围、有无、 因果 选错|选错|选错 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 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 略》 有无、范围、 范围 选错|选错|选错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 社科类 《老子》的年代 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对象、对象、 因果 选错|选错|选错 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 社科类 凤鸟 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 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 的深层涵义》 有无、时间、 因果 选错|选错|选错 2012全国新课标卷 社科类 科技黑箱 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有无、绝对化、 因果、有无 选错|选错|选错 2011全国新课标卷 社科类 《诗经》是诗不是经 金开诚《诗经》 有无、有无、 绝对化 选错|选错|选错 2010全国新课标卷 社科类 书法 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范围、对象、 绝对化 选错|选错|选错 2009新课标卷 (海宁卷) 社科类 诗与歌词 陈鹏举《诗与歌词》 因果、有无、 对象、有无、 因果 选错|选对|选错 2008新课标卷 (海宁卷) 社科类 艺术上的“变形” 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 蒙美学之特征》 有无、绝对化、 对象 选错|选错|选错 2007新课标卷 (海宁卷) 社科类 为何伟大时代出不 了伟大作家? 雷达《伟大的时代为何出不了 伟大的作家?》 有无、题干、 绝对化 选错|选对|选错 技巧点拨第三节 一、选文趋势 (1)新奇为上,发现类居多。 最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局势格局、考古发现、科技发明等。 (2)结构相似,概念类居多。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3)思路清晰,细节类居多。 特别注意文中的关联词、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概念解释与理解。 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尊重原文文本 高度关注细节 续表 三、技巧点拨 【论述类文本阅读核心技巧】 关键词语锁定 回归原文定位 四、解题步骤 【解题口诀】 先审题干和选项 带着问题去阅读 锁定词语准定位 常考陷阱须牢记 排错排无排不同 科学答题详细步骤(带着问题去阅读) (1)【一看】问题(约 30秒)——关键词锁定,题文信息一一比对。 ① 锁定关键词语,回归原文定位。 ② 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二看】文章(约2分钟)——回归原文定位,找依据,确定选项。 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① 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 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 关联词。 ④ 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 ⑤ 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五、十莫字诀 【十莫字诀】 题目要求莫看错;原文定位莫忽视; 弄清概念莫粗心;修饰词语莫忘记; 已然未然莫混淆;因果关系莫倒置; 夸大其词莫当真;解释引申莫过度; 绝对表述莫选取;推测选项莫失据。 六、常见命题设陷 有无 因果 绝对化 时间 对象 题干 范围 1. 有无 【解读】此类设错是命题中最常见的设错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原文未提及,选项凭空捏造一个事实。 对付这类设错,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回归原文、一一比对了。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典型例题 (1)(2019全国新课标Ⅰ卷)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 不精的问题。 [考题]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解析]回归原文,最后一段原文表述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 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据此可知,并没有提到选项D中“少而精”中的“少”, 典型的无中生有。 (2)(2019全国新课标Ⅱ卷)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 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 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 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考题]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解析]“都有正面评价”于文无据。原文只是强调他“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第一,范围广,跟“都 有正面评价”不能等同;第二,结合文本与逻辑来讲,文中说“采择与欣赏”和“深入撷取尽得其长”,那 就必定有个选择的过程,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个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的过程。 (3)(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 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 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 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 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 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考题]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 罪行为的追究。 [解析]在选项中找到最易回归原文的关键词,有特殊符号的最易在原文中被发现。因此,确定此选项 中有书名号的词为关键词(《二年律令》《唐律》),回归原文,书名号所在的前后句基本就是答题区间。进 行一一比对后,不难发现,原文并无该选项中所说“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此类设错亦称之为无中 生有。 2. 因果 【解读】在选项中设置因果错误,常有因果倒置、强加因果两种类型,这种设错方式不仅在论述类文本 阅读选项中常见,在其他文本阅读的选项中亦常涉及。大量的真题研究告诉我们,命题人编写选项时往往 在因果上设错,因此遇见“因果”,一定要高度重视。以下列出了一些因果选项供大家参考。 典型例题 (1)(2019全国新课标Ⅰ卷)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 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考题]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解析]选项前半句“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表述是正确的。但选项后半句本身表述有误, 且不是前半句的原因,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2)(2019全国新课标Ⅱ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 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 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 [考题]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解析]此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选项中前后两部分表述虽然都是正确的,但不构成因果关系。回归 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3. 绝对化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因此绝对化描述 的选项多为错误选项。 典型例题 (1)(2019全国新课标Ⅲ卷)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 内涵。 [考题]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解析]绝对化表述。“很难获得成功”表述过于绝对。回归原文,表述为“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 俗文化内涵。” (2)(2017全国新课标Ⅰ卷)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 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考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解析]绝对化表述。“如果……那么……”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为“实际上……其目的正是为了 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太绝对。 下面列举一些真题中的绝对化表述,请着重注意画线部分,遇到类似表述时首先考虑绝对化这一考点。 (2014湖北卷)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 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2012山东卷)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 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2011天津卷)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2011天津卷)C. 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2011湖北卷)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 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2011湖南卷)D. 有了网络视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播,就必定成为 明星。 (2009四川卷)D.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2009四川卷)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2010福建卷)A.《内经》“天人合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只要人研究清楚了“天”,也就清楚了“人”; 反之亦然。 (2009广东卷)E. 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2001上海卷)D.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并不断努力,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合适人选。 4. 时间 【解读】大量的真题研究显示,选项中出现时间相关的表述,特别是事物或事件的起始时间时,命题人 往往就此设题。 典型例题 (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 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 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 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考题]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解析]此题中“始于周代”很明显是命题人有意在时间上设置陷阱。原文表述为周代有相关规定的 记载,并没有说始于周代。 5. 对象 【解读】命题人热衷于设置对象错位的陷阱,而在对象错位中,最易考的便是观点持有者的张冠李戴。 典型例题 (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 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考题]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 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解析]原文表述为“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 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选项表述为“如果能充分利 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明显暗换了中心对象,原文说的中心对象是“疑古之过”,即过分疑古,甚至连尧、舜、 禹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如果充分了解古史材料,这一点是可以规避的。另外,之于疑古之态度和精神, 于原文中也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其是持肯定态度的。换言之,怀疑无错,只是连基本史实也给怀疑了。 6. 题干 【解读】选项正确≠正确选项(选项表述正确并不等于就是题目要求下的正确选项)。 典型例题 (2004全国卷)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 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 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考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解析]且看题干,题干中强调的是“宋朝统治者”,而D项说的是藏族,虽然表述正确,却属于答非所问。 7. 范围 【解读】命题人设置范围陷阱时,以偏概全是较为高频的设错方式。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 饰与限制词,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 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阅读时可用笔标出。 典型例题 (1)(2018全国新课标Ⅱ卷)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 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考题]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解析]原文表述有限定,即“在某种程度上”,这表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选项去掉了这一限定,以 偏概全,扩大了范围。 (2)(2019全国新课标Ⅲ卷)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 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 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 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 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 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 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 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考题]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解析]“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都属于“保存”范畴。文中举这两个例子正是想要厘清“保护”与“保 存”的不同概念。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七、典型真题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 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 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 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 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 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 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 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 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 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 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 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 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 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 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 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 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 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 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 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 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 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 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 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 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 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答案详解】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 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 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 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T1.D)当代中国 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 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 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T3.B)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T2.A)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 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T2.B)还 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 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T2.C)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 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 (T2.D)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 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 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 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 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 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 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 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 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名师解读】题海还是要有的,不过要适当,要精选,我们可以透过好的题洞悉高考命题者的意图,而 好的解读可以帮助大家举一反三。且说此题,当大多数同学还在忙着与原文比对信息时,你若愿意在题干 上多停留几秒,便可以在读完题的瞬间快速地勾选出正确答案。题干的妙处何在呢?且看题干,要求选出“不 属于外在原因”的选项,速读四个选项不难发现,D选项中谈到了“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不够”,不看原文也 能知道,作家本身原因应该属于内在原因。于本题而言,读懂题干的设限,不看原文亦可推断个八九不离十。 当然,为了百分之百准确,我们不妨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进行一下信息比对,请看【答案详解】“T1. D” 标注处。本题当选D项。 【举一反三】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 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 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考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 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名师解读】 ① 题干问的是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即宋朝统治者为何重视“茶马互市”。选项D是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从藏族的角度表述的,而非宋朝统治者方面重视的原因。此类题,读懂了题干设限,便可快速地在不看原 文的情况下作出准确判定。 ②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最核心的技巧是“关键词语锁定,回归原文定位”;选项中的关键词以带 有特殊标点符号的词语为首选(因为带有特殊标点符号的词语特征比较明显,在众多文字中更易被找出来)。 比如,本题中的“茶马互市”便是带有引号的词语,最适合作为回归原文快速定位答题区间的关键词。 2.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 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 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 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名师解读】 选项A——有无。锁定关键词民族精神资源,回归原文,找到【答案详解】“T2.A”所标注位置,不难 发现,原文中并没有出现“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属于有无设陷。 选项B——范围。锁定关键词去资源化,回归原文,找到【答案详解】“T2.B”所标注位置,原文说的 是只要,题目选项中说的是只有。只有和只要的范围完全不一样,属于范围设陷。 选项C——正确。锁定关键词暴力和血腥,回归原文,找到【答案详解】“T2.C”所标注位置,与原文 出处比对后,意思一致,此项为正确选项。 选项 D——范围。锁定关键词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回归原文,找到【答案详解】 “T2.D”所标注位置, 原文中说的是“没完没了”,意思是写得极其多,而选项中是“有”只是强调有涉及,也可能并不一定很多。 因此,此项也属于范围设陷。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 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名师解读】 选项B——绝对。锁定关键词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回归原文,找到【答案详解】 “T3. B”所标注位置, 原文强调“密切相关”,选项中改成了“决定了”,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属于常设错的绝对化表述。 【拓展讲解·写作】 ① 伟大的时代为何出不了伟大的作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思考,也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理清本文的行文逻辑,理解本文的思考角度,将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更好地诠释相关问题。本文着力于从 客观规律、时代矛盾、写作者自身几个角度来解读这一伟大的思考,同学们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本 文的模式。另外,本文的辩证思维亦值得学习。 ② 最后一段谈及了老舍先生的事迹:“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 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文章结尾 的点评,值得思考,更值得我们展开联想,并适时运用到高考作文中去。结尾如是说:“如果今天的作家都 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由此联想 到作文的常考主题“上进”,难道不该随手积累下来吗?多好的作文素材。凡天下成大事者,无不是经磨难、 下苦功,而后方成大器。老舍先生亦不例外,若非他肯下这种苦功,怕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又少了一些经典 与传奇。论及此,肯定有同学会问,是不是这个素材只适合“上进”一个主题呢?当然不是!素材积累很 重要,但比积累更重要的是懂得变通。变通一下,老舍肯下苦功,专注他人所不能,重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丝毫不将个人经济利益放在心上(通过老舍的话可以看出),此素材也非常适合诸如“静守心灵,有所专 注”“敬业”“淡泊名利”“选择”“什么是不朽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更重要的事”等这一类的主题。 真题精练 2021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 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 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几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 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 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 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 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 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 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 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 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 “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 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 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 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 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 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 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 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 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 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 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 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2021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 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 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 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 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 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 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 “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 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 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 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 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 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 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 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 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 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 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 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 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 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2020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 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 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 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 “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 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 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 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 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 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 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 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 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 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 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 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 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 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2020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 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 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 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 《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 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 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 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 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 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 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 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 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 人宅第;从功能上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 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 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 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 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 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 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 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也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 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 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 “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 注的课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 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 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 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 组合和观看方式。 2020全国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 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第一,一般来说,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 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 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 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 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 《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 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 《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 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 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 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 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 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 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 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 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 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 李陵的《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 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 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 转折,反而把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 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端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 类复杂。 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 并不浩繁。 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 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楚,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 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 的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 的变迁史。 2019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 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 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 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 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 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 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 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 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 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 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 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 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 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 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 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 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 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 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 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 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2019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 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 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 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 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 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 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 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 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 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 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 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 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 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 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 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 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 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 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 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2019全国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 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 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 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 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 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 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 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 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 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 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 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 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 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 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2018 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 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 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 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 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 “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 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 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 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 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 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 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 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 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 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 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 “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2018 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 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 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 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 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 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 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 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 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 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 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 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 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 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 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 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 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2018 全国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 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 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 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 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 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 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 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 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 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 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 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 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 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 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 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 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 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 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 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 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 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 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 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 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 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2017 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 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 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 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 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 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 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17 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 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 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 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 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 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 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 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 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 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 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 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 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 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 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 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2017 全国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 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 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 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 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 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 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 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 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 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 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 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 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 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 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 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 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 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 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 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 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 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 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 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 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 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 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 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 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 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 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 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 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 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 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 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 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 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 2016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 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 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 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 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 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 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 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 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 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 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 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 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 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 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 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 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 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 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 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 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 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 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 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 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 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 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 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 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 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 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 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 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 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 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 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 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 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 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 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 “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 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 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 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 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 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 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 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 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 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 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 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 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 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 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 古史材料看待。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 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 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 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 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 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 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 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 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 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 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 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 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 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 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 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 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 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 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 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 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 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 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 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 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 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 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 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 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 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 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 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交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 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 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 供了借鉴。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 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 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 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 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 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 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 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 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 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 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 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 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 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 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 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 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 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 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 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 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 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 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 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 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 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 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 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 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 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 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 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 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 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 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 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 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 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 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 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2022版) 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 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 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 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 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 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 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 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3分)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 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 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 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 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 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 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 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 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 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 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