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书 序 早在20世纪30年代,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课程被引进我国,但受制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以及后来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市场营销并没有在中国“开枝散叶”。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逐渐成为“显学”,作为管理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市场营销,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还作为一个专业被众多大学开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700余所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每年招收的本科学生数以万计。不仅如此,作为商科知识的重要部分,几乎所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了解和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因此,社会对市场营销相关的教材和书籍有着巨大的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早期的市场营销教材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对美国同类教材的翻译和“引进”,以至菲利普·科特勒的教材长时期成为我国学生接触、了解市场营销的启蒙读物。时至今日,我国绝大部分营销专业相关教材,都是以西方尤其是美国教材为基础加以改编或删减,真正立足于本土营销实践和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教材可谓凤毛麟角。这固然与中国营销学术总体上仍处于追赶阶段有关,也与我国一段时间营销学术界过于追求发表学术论文,对编写教材不甚重视有莫大关系。可喜的是,最近几年伴随国家对高校考核政策的调整,教材编写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优秀学者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材建设中。 鉴于目前营销专业教材良莠不齐,众多高校教师在选用教材时面临难以抉择的窘境,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决定组织全国营销领域知名学者编写一套具有本土特色、适应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教学的高水平教材,以此推动营销学科建设和营销人才培养。本套教材力图博采众长,汇聚营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中国企业最新营销实践,以体现当前我国营销学术界在教材编写上的最高水准。为此,学会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编委会,负责每本教材主编、副主编遴选,同时要求主要撰稿者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和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为确保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编委会还组织专家对教材编写大纲做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与审核,并给出建设性修改意见。可以说,本套教材的编撰、出版,凝聚了我国市场营销学术界的集体智慧。 目前规划出版的教材共计33本,不仅涵盖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而且包括很多特色教材如《网络营销》《大数据营销》《营销工程》等,行业性教材如《旅游市场营销》《农产品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珠宝营销管理》等。由于各高校在专业选修课甚至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上存在差异,本套教材为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选用提供了广泛的选择。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学会还会对丛书书目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 我们鼓励主编们在教材编写中博采众长,突出中国特色。本套教材在撰写之初,就提出尽量采用中国案例,尽可能多地选用本土材料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然而,我们也深知,市场营销这门学科毕竟发端于美国,总体上我国尚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和情境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仍在不断发展、成长的学科,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更何况,发展中国本土营销学,既需要中国学者长期的研究积淀,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优秀成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味地排斥外来材料和成果,牵强附会地引用所谓“本土”材料,不仅是狭隘的,也是应当予以摈弃的。当然,在选用外来成果和材料时,需要有所甄别,有所批判和借鉴,而不是囫囵吞枣式地对所谓“权威材料”予以全盘接受。 本套教材的编写,在学会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牌式的事件。为了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除了邀请在各领域的资深学者担任编委会成员和各教材的主编,还要求尽量吸收各领域的知名学者参与撰稿。此外,为方便教材的使用,每本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辅材料,包括课程讲义、案例、题库和延伸阅读材料等。本套教材出版方清华大学出版社具有多年新形态教材建设经验,协助编者们制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的线上融媒体资源,包括文本、音视频、动漫、在线习题、实训平台等,使丛书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材编写组织和出版过程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努力,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致谢。特别要感谢学会副会长、华东理工大学景奉杰教授,从本套教材的策划、组织出版到后期推广规划,他尽心尽力,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事业部刘志彬主任也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从2019年9月清华社和学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到2020年12月学会教学年会期间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再到2021年4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编委会,整个沟通过程愉快而顺畅,双方展现出充分的专业性和诚意,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坚实保障。在此,我代表学会,向所有参与本系列教材撰写、评审和出版的专家学者及编辑表示感谢! 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工作,教材质量高低最终需要接受读者和市场的检验。虽然本套教材的撰写团队中名师云集,各位主编、副主编和编者在接受编写任务后,精心组织、竭忠尽智,但是由于营销专业各领域在研究积累上并不平衡,要使每本教材达到某种公认的“高水准”并非易事。好在教材编写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相信在各位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精心打磨,本套教材一定会在众多同类教材中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精品教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会长 ?? ?? ?? ?? IV III